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 >

第35章

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第35章

小说: 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部分:刺刀下的“新国家”关东军的法西斯统治体制(3)

    二关东军的法西斯殖民统治体制    
    伪满政权建立后,如何治理“满洲国”,是关东军的一个重大课题。一方面关东军要凭借武力镇压抗日运动,维持伪满政权;一方面又要治理好“满洲国”,为侵略战争服务。治理好“满洲国”,关东军需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如何解决所谓“在满机构”的统一问题,即完成以关东军为首的一元化统治体制,一个是如何贯彻“以华制华”的策略,打着“满人治满”的招牌,实际由关东军进行殖民统治。这两个问题相互交错,构成了关东军的法西斯殖民统治体制。      
    1关东军统一“四头政治”    
    伪满洲国建立前,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机构有关东军、关东厅、领事馆和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等4个机构,分别受日本内阁和陆军、外务、拓务等省管辖和监督,当时称之为“四头政治”。    
    这4个机构在侵略东北的过程中相互勾结,共同干了不少坏事;但因所属系统不同,也常常不能协调一致,甚至争权夺利,各自为政,日本政府难以统一控制。对于“四头政治”,日本统治层中早就有人指出其对侵略东北的不利影响,并主张加以统一。但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前,这种统一“四头政治”的想法,一直未能实现。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凭借武力侵略的功绩,其势力与野心急剧膨胀。日本政府和陆军中央部试图利用关东军的威力,改变“四头政治”的分立局面,实现以关东军为中心,对我国东北殖民统治的一元化。关东军本身则更为积极。1931年12月,关东军制定了“满洲都督府官制案”《现代史资料》(7);第287页。,提出在东北实行都督制,由“满洲都督担负全满洲的国防和关东州及满铁附属地的行政”,主张把关东厅改为民政厅,把满铁改为铁道厅,作为其属下的“国家机关”。这是关东军统治东北的基本设想。1932年5月关东军炮制了《对满蒙方策》(第四次案);6月炮制了《满洲国指导要领》(草案),提出了统一日本在东北的殖民机构的方案,主张以关东军司令部为中心,将关东厅、领事馆、满铁等方面统一起来。《现代史资料》(11);第636~637页。日本政府采纳了关东军的意见。1932年7月26日,日本内阁做出决定,由关东军司令官兼任驻伪满洲国大使和关东长官。并于8月8日,发出兼任命令,迈出了统一“四头政治”的第一步。    
    但是,这仅是驻“满”机关首脑的一体化,其下属的事务系统,依然是军事、外交、行政不相统一。而且其上的指挥系统陆军、外务、拓务3省,也难以步调一致,问题仍未解决。1934年9月14日,日本内阁决定将驻“满”机构改为“二位一体制”,废除关东长官,在关东州设敕任知事。关东军司令官兼任驻“满”全权大使。驻“满”全权大使在外交上接受外务大臣的命令和监督,拥有对关东州知事、满铁等行政监督权,设置关东局作为办事机构。此外,在日本内阁设置对满事务局统一调整各省对满行政事务;由陆军大臣兼任事务局总裁,并附设参与会议,由各省有关局长参加。至此,“四头政治”结束。“四头政治”的统一,加强了日本军部在日本统治中国东北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了关东军主宰伪满傀儡政权的实权。    
    2所谓“内部指导”    
    伪满政权建立后,日本侵略者对其操纵的方法是:使其在外表上保持“独立国家”的姿态;而在内部,则在关东军司令官兼驻伪满大使的统辖下,通过参加伪政权的日系官吏,对其严加控制,这就是所谓的“内部指导”。“内部指导”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所谓“总务厅中心主义”,即伪满政权的实际操作,不是实行“总理或部长(后为大臣)责任制”,而是由其属下的总务厅掌握实权。二是“日系官吏要职制”。与“总务厅中心主义”相配合,伪满政权中的重要职务(如总务厅长官等)均由日系官吏担任。由此构成表面上是由以溥仪为元首的“满洲国”,实际上是关东军为最高统治者的法西斯殖民统治体系。这在近代政治史上可谓一大“奇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和政府就一直研究利用日本人参加伪政权,实行“内部指导”的方法。早在“溥仪·本庄书简”中,就取得了伪中央及地方各官署可任用日本人,并由关东军司令官直接任免的权力。3月12日,日本内阁通过《处理满蒙问题方针纲要》中又规定:“为了贯彻执行帝国有关满蒙的政策,必须迅速设置统治机关。应设法建立或改革新国家维持治安机关,特别要使日本人成为领导骨干。”《日本外交年表和主要文书》(下);第204~205页。同一天日本内阁通过的《满蒙新国家成立后对外关系处理要纲》中也提出:“为了在外交和内政上掌握实权,最初应尽可能使之采用少数日本人作为官吏或顾问,并逐步地加以充实。”《现代史资料》(7);第495页。同年6月,关东军参谋长桥本虎之助炮制了《指导满洲国纲要(草案)》,更提出了一整套如何控制伪满政权的办法,其中有:“为实行帝国对满洲国的国策,不特别设立文治机关,专使关东军担当其任;实施中,努力保持新国家为一独立国的体面,而在满洲国名义下通过日本人系统的官吏,特别是通过总务长官以求实现。”“在承认满洲国前,以关东军为中心,在我驻满政治机关的合作下,担任满洲国的指导与谈判;在承认满洲国之后,则改组或废除旧有我国行政官署,在关东军司令部内设置驻满政治指导机关,由关东军司令官负责指导满洲国政府;此外,关于外交手续,则由关东军司令官兼任驻满全权大使,使领事等为其下属,掌管外交事务;关东军司令官仍保留关于满洲国日系高级人事的决定权。”此外,关于日本对伪满的要求事项,“一切均由帝国政府通过关东军司令官(驻满全权大使),通知满洲国使之付诸实施”。伪满洲国政府的重要事务,不许脱离日本的监督。“其国务院会议之决定事项,于提交参议府会议前,必须使总务长官向关东军参谋长通报”。“日本人参议应经常领会关东军司令官的意图,参加参议府会议,加以指导”等。《现代史资料》(11);第640~641页。1933年8月8日,日本内阁又通过了一个《满洲国指导方针要钢》,即所谓“八·八决议”。该决议则更加明确地规定了对伪满的指导方针、指导重点、指导方法等问题。其指导方针是,“基于《日满议定书》的精神,把满洲国作为与大日本帝国有不可分的关系的独立国家”。在此方针下,规定对伪满国的指导,“要顺应满洲国社会的特性,尊重其独立的体面和旧有习惯”;同时,“要保持帝国的指导威力不断地潜在跃动”。其指导的重点是,“关于满洲国的国家根本组织、国防、治安及外交方面的事项,以及关于日满经济运营方面的特别重要的基础事项,以及关于确立国家基础的重大内政事项”等等。其指导的方法是,“在现制关东军司令官兼驻满大使的内部统辖下,主要通过日系官吏来实质地进行”;同时要求“为了使日系官吏成为活动的中心,便于其统制,要维持以总务厅为中心的现行制度”。《现代史资料》(7);第589页。总之,“八·八”决议确定了关东军代表日本帝国主义对伪满傀儡政权进行“内部指导”的制度。这种制度是在日本既要把东北变为与日本有不可分的关系的殖民地,又要它在外表上保持“独立”的假象的情况下,所实行的新殖民统治的一种方式。这种制度的实行,充分表现了日本侵略者虚伪、阴险、狡猾的特性。    
    


第四部分:刺刀下的“新国家”关东军的法西斯统治体制(4)

    关东军对伪满洲国的“内部指导”,主要是以“总务厅中心主义”来实现的。伪满洲国的《国务院官制》规定,总务厅为伪国务院的幕僚机关,凡伪国务总理主管的内部机密、人事、财会、需用等事项,由总务厅处理。但实际上,由清一色日本官吏组成的总务厅,是伪国务院的真正主宰机关。总务长官的职权远远超过伪国务总理之上,伪国务总理要秉承总务长官的意旨行事。凡伪国的重大行政事务,一律须经总务长官裁决,方可施行。总务长官不但统辖伪国务院各部、局,还统辖各伪省公署的重大行政事务。伪国务院各部都设置总务司,由日本人担任司长;各局相应设总务处,由日本人担任处长;各伪省公署都设置总务厅,由日本人担任厅长。伪国务院总务长官对各伪部、局、省公署的统辖,就是通过这些日系司、处、厅长实现的。这种以总务厅为伪国务院中心的伪行政组织的特点,被称作“总务厅中心主义”。    
    日本侵略者自伪满政权成立之日起,就“在军部掌握下推行总务厅中心主义”,把伪国的实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把满人官吏变成傀儡。对此,当时代理日本驻奉天总领事的森岛守人曾说:“虽然任命满洲人担任国务总理大臣和省长,但那不过是个傀儡,而实权是握在由日本人充任的总务长官和次长手里。”森岛守人:《阴谋·暗杀·军刀》,中文本,第83页。按照伪满国务院《官制》,凡属政策法令、条约、财政预算等重要国务,都必须经过伪国务院会议审议,即所谓“内阁会议”。然而实际上这个会议是徒有其名的。因为凡是提交到这个会议审议的议案,事先必须得到关东军的同意才能提交出来。为此,关东军别出心裁地搞了一个“火曜会议”,出席会议者主要是总务厅长官、各部次长、总务司长等日系官吏,关东军也派人列席。这个会议成为讨论决定伪满重要“国务”的常设会议,也是伪满最高决策会议。而“内阁会议”只是对“火曜会议”决定的事情举手通过罢了。难怪伪执政溥仪后来曾说:“国务院的真正‘总理’不是郑孝胥,而是总务长官驹井德三。”《我的前半生》第319页。    
    总务厅所以有这么大的权限,是因为其背后站着关东军。在关东军内设有负责统治伪满洲国的第三课(后改为第四课)。关东军司令官通过第三课,“利用总务厅作为窗口,对满洲国进行指导和统治”,第三课是统治伪满洲国的真正政治中枢。正如森岛守人所说:“主管指导满洲国事务的关东军第三课,事实上,就是满洲国政府这种说法,并不言过其实。”日本侵略者对伪满洲国的统治,实际上是凭借武力实现的。    
    这样,就形成了日本对伪满洲国的统治体系。即由关东军司令官兼驻伪满大使代表日本政府与军部,通过关东军第三课,以伪国务院总务厅为窗口,对伪国务院和所属各部、局及各伪省公署,进而对各市、县,进行操纵和统治。在这一体系中,日系官吏是真正的掌握实权的统治者,而“满人官吏”则是用以遮人耳目的傀儡。这一体系的维持,完全仰仗日本军国主义的刺刀。    
    关东军对伪满实行“内部指导”的另一条途径是,通过“日系官吏要职化”实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