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08远东狂人 >

第612章

1908远东狂人-第612章

小说: 1908远东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日军的企图,东路纵队司令周道刚看得非常清楚,所以,他下达给独立装甲旅的命令就是“全力阻击”,等待步兵包围圈的合拢。
  被逼到绝路的日军变得非常疯狂,虽然失去了几乎大部分军火辎重,但是日军仍然依靠野战工事与中国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但这仅仅只是暂时推迟了他们的覆灭而已,当今天拂晓中国陆军发起总攻之后,五十里铺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日军的防线被突破,官兵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虏。
  但是这一仗并未达成全歼目的,趁着昨天深夜月黑风高,大约三千余名日军从东边中国军队的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然后夺路而逃,顺着大洋河向下游狂奔。
  那三千余名日军的行踪很快被东路纵队掌握,于是,周道刚一声令下,刚刚结束战斗的独立装甲旅在补充了油料、弹药之后,迅速反向迂回,向此次进攻的战役出发地黄旗堡高速推进。
  日军可以沿着大洋河的河谷一路往下游狂奔,但是装甲部队却不行,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坦克的速度,独立装甲旅指挥官白朗决定从那条连接黄旗堡与岫岩的大道回援黄旗堡,争取在那里将溃退的日军拦住,等待陆军部队赶过来进行合围。
  对于独立装甲旅而言,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黄旗堡那边防卫力量薄弱,极易为日军所乘,自从白朗率领独立装甲旅开始执行迂回包抄任务之后,黄旗堡的防务就移交给了随后赶到那里的革命卫队,战斗力远不如正规部队,也正因此,在向黄旗堡挺进的过程中,白朗不得不一再催促后头的坦克和装甲车跟上。
  装甲汽车好说,这种装甲车辆速度本来就很快,反倒是坦克行驶速度远不如装甲汽车,但是坦克装甲厚、火力强,装甲旅又不可能丢下坦克只派装甲汽车回援黄旗堡,如此一来,这整个独立装甲旅的行动速度就受到了严重影响。
  现在已近中午,装甲旅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黄旗堡近郊,而那前方的黄旗堡一片安静,日军显然尚未赶到,白朗这才松了口气,指挥部队继续向黄旗堡高速推进。
  坦克、装甲汽车、卡车、辎重马车……众多车辆一路浩浩荡荡,尘土飞扬,尚未进入黄旗堡,就已被防守黄旗堡的革命卫队发现了行踪,到了中午一点整的时候,白朗已经率领装甲旅进入了黄旗堡外围阵地,以逸待劳,等待日军部队过来。
  其实在装甲旅赶回黄旗堡之前,守卫这里的革命卫队已经得到了东路纵队司令部的通知,所有部队已进入各自阵地,实际上已处于备战状态,就等日军过来了。
  革命卫队加上装甲旅,中国方面的总兵力接近七千人,而日军最多不过三千余名惊弓之鸟,对于这场阻击战,中国方面是信心十足,白朗唯一担心的是,日军在中途又调转方向,去了别的地方,那样的话,要想找到日军,必须等待空军的空中侦察报告了。
  白朗的担心是多余的,下午四点半的时候,那支溃散过来的日军部队终于抵达了黄旗堡近郊,并立即发动了一次试探性的攻击。
  “轰!轰!”
  日军的进攻是以两门山炮的轰击作为信号的,由于是仓皇撤退,日军的大炮数量非常有限,当这两颗炮弹落进镇里之后,日军的炮兵阵地立即遭到中国炮兵的猛烈反击,很快,日军就只能依靠步兵冲锋了。
  白朗回到黄旗堡后,就已成为城防司令,这一次,他倒是表现的非常稳重,没有亲自指挥坦克部队对日军阵地发起反冲击,而是坐镇司令部,按部就班的指挥步兵和装甲兵沉着应战,哪里战斗激烈,就将机动兵力调往哪里,战斗开始的时候,他没有轻易的动用装甲部队,他打算将装甲力量放在反击的时候使用。
  日军是困兽之斗,战斗一开始,就对黄旗堡西部防线发起了全面进攻,虽然一度使革命卫队的某些阵地发生动摇,但是最终未能突破任何一处防线,只能黯然收兵。
  日军指挥官显然已成惊弓之鸟,当发现镇里的中国守军已经严阵以待之后,生怕后头再来追兵,于是立即放弃了夺取黄旗堡船只的企图,指挥部队调头往东南方向而去,打算绕过黄旗堡,继续朝大洋河下游撤退。
  “传令!装甲旅出击!敌人逃到哪里,我们就追击到哪里!”
  白朗见日军已调头绕过黄旗堡,明白日军斗志已失,于是果断的下达了装甲旅出击的命令,而且也同时向东路纵队司令部拍发了一封电报,告之战斗结果,以及日军去向,然后,乘上一辆加满了油的坦克,指挥装甲部队跟着日军的脚印冲向大洋河下游地区。
  ……
  就在白朗指挥装甲部队追击日军的同一时间,远在岫岩的司令部里,纵队司令周道刚也正在亲自草拟一封呈给中枢的电报,在第一时间将统计上来的战果报与中枢,而在几个小时之前,中枢就已经得到了岫岩攻克的消息,总统甚至还专门拍发了一份嘉奖电,对参与岫岩战役的全体将士通电嘉奖,并且叮嘱前线将士,戒骄戒躁,务必如实统计战果。
  现在,战果已经统计出来,岫岩一战,到目前为止,共击毙日军大佐以下官兵五千余人,俘虏六千余人,仅是这两个数字就已非常惊人,尤其是俘虏的日军数量,足以让人瞠目结舌,当年的那场日俄战争中,日本士兵的战斗意志表现的很是顽强,很难出现成建制投降的情况,当然,那主要原因似乎是因为日本是日俄战争的胜利者,战俘数量自然比较少。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在岫岩战役中,中国军队准备充分,战斗意志坚决,依靠优势兵力与火力,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迅速摧毁了日军斗志,出现如此多的日军战俘,倒也不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通过对一些战俘的审讯,中国军方也掌握了岫岩日军的详细情报,防守岫岩的主力是日本陆军第四师团,但是第四师团并非全都在岫岩部署,部署在岫岩的只有两个联队,一万余人,除了第四师团之外,共同防守岫岩的还有日本关东守备队的一个联队,约五千余人,总兵力一万五千余人,这倒与战前的情报相吻合。而且根据日军战俘交代,在战斗中给他们的士气最大打击的就是那些披着厚重装甲的装甲车辆,可以说,在这一战中,装甲部队立下汗马功劳。
  草拟完了电报底稿,周道刚迅速将其交给一名副官,命令他马上拍给中枢,随后,又召集起参谋部人员,商议以后的进军计划。
  一方面,那支趁夜突围的日军部队必须予以歼灭,这件事周道刚已经交给了手下师长去办,倒是不必太过操心,另一方面,岫岩既然已经拿下,那么西边的盖平就已成孤立无援之势,而辽东半岛北部的整个战略形势也就扭转过来了,下一步到底是固守岫岩,还是向南逼近旅顺,这还需要听从陆军参谋部的指挥。
  按照周道刚的意思,现在正是一鼓作气拿下旅顺的大好时机,只要盖平那边进攻顺利,那么南满铁路就能成为运送军队和装备的最好工具,而一旦装甲列车和列车炮通过那条南满铁路驶往旅顺,那么,旅顺的那些陆上工事、堡垒就不值一提了。
  但是就在几个小时之前,周道刚向陆军参谋部提出他的这个想法之后,却遭到了陆军参谋部的反对,蓝天蔚严令东路纵队就地转入防御,没有命令,不得出击,至于独立装甲旅,在歼灭了那支突围的日军部队之后,也必须立即返回黄旗堡驻地,协助岫岩方向的防御。
  对于陆军参谋部的这个安排,周道刚很是不解,他并不清楚总参谋部的那个诱使日本陆军从海路增援旅顺和辽东半岛日军的战略,他只知道中枢打算在短时间内结束这场战争,在他看来,结束战争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尽快攻克旅顺,攻克旅顺的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周道刚与参谋们商议的就是这件事情,他想再给总参谋部那边去一封电报,直接向总统请战,要求充当攻打旅顺的先锋官。
  不过,还没等众人议出个眉目,副官便拿着两封电报走进了会议室。
  “报告!刚才收到黄旗堡电报。独立装甲旅已经成功阻击日军对黄旗堡的进攻,现在日军残部正绕过黄旗堡向大洋河下游溃退,装甲旅已按照司令命令继续追击。另,刚才统帅堂拍来一封加急电报,请司令亲阅。”
  接过副官呈上去的那封统帅堂电报,周道刚拧着眉头看了片刻,然后将电报搁在了会议桌上,向在座众人扫了一眼。
  “诸位,这是总统的命令,从现在起,岫岩方面之东路纵队转入防御状态,未得总统命令,不得擅自出击。”
  众人都有些诧异,他们与周道刚一样,也不清楚总参谋部的诱敌战略。
  “诸位,既然总统命令已到,咱们就不必商议南进方案了,这就布置防御吧。岫岩一战,城防工事俱已被我军摧毁,现在要转入防御,这第一件事,就是修筑防御工事!我命令,从现在起,所有人,除了在参谋部值班的人之外,全都给我到部队里去,带领将士们修筑工事!”
  周道刚收敛心神,立即下达了命令,在他看来,总统既然这样安排,自然有总统的考虑和战略,他们这帮做部下的,自然应该唯总统马首是瞻,至于以后这仗怎么打,还是看总参谋部怎么安排吧。


第665章 走投无路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了,夕阳映在海面上,血一般的红。
  这里是大孤山,大洋河口就在北边几公里外的地方。
  大孤山由于位于河口附近,地理位置比较便利,再加上这里的海湾地势平坦,是座不错的小型海港,可以停泊轻型军舰,在战略上而言,这里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及日俄战争中,大孤山就是战场,而在日俄战争中,日本陆军也曾在这里进行过登陆作战,将旅顺俄军的退路切断,为旅顺战役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
  现在,中日战事又起,这大孤山自然也不免出现了军队,今天,大孤山港里就来了一支军队。
  这是一支溃军,人员构成比较复杂,主要兵员来自于日本陆军第四师团和日本陆军关东守备队,实际上,这支混合部队就是此次参与岫岩战役的日军部队,在编制上归关东军指挥,这支部队是从岫岩一路败退到大孤山的。
  日本陆军第四师团最初的编组地是大阪,因此又称大阪师团,该师团组建于1888年,其兵员构成主要来自于大阪一带的小商贩和菜贩子,因而又称商贩师团,该师团组建之后,先后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朝鲜反日大起义爆发之后,该师团也投入到对游击队的扫荡战中,朝鲜半岛局势稳定之后,又被调往旅顺驻防,后来关东军组建,该师团就与关东守备队、铁道护路队、第五师团等部队一道编入关东军序列,实际上充当着现在关东军顶梁柱的角色,只是战斗力反而不如关东守备队。
  按照日本陆军编制,第四师团属于甲种师团,由四个联队组成,总兵力两万余人,从1912年起,到现在,一直担任师团长的是大迫尚道少将,而现在,率领这支疲惫不堪的败军赶到大孤山的指挥官正是大迫尚道。
  昨天上午,中国军队对岫岩发起总攻,并在下午拿下了岫岩,大迫尚道被迫指挥城里的日军部队向南撤退,但是没走多远,就迎头撞上了一支中国的装甲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