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的日方持有股份,一律冻结,直到“蕲州惨案”交涉结束,再讨论日方股份的处置问题。
而且考虑到“反英”立场的必要性,募股章程也同样否决了英国商人得到汉冶萍股份的可能性,以英国支持日本制造“蕲州惨案”为借口,禁止英国商人购买该煤铁联合企业的股票,至于以前的英方股份,虽然不必冻结,但是不能再随意转让。
这种规定本身是违背自由竞争原则的,自从股票出现在西方金融界,还从来没有这么古怪的募股规矩,翻遍经济学典籍,也找不到支持总司令观点的论据。
这个时代,资本是绝对自由的,所以,股权的转让也应该是完全自由的,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种“公共殖民地国家”更是如此,这就是英国商人的基本商业立场。
更为重要的是,英国商人觉得自己被“歧视”了,自从拿破仑战争以来,从来都是英国对别国进行“贸易歧视”,而现在,英国商人也享受到了被别国贸易歧视的待遇。
所以,英国驻汉领事找上门来向总司令提出口头抗议。不过除了抗议之外,英国政府也确实不好采取进一步行动,因为这个《募股章程》是以股东大会的名义制订的,按照报纸上的说法,这是“中国商民自觉的爱国行动”。
但是英国政府同样知道,这分明是“远东狂人”又一次发狂的反英行动,如果不予以反击,他或许会采取更加疯狂的行动。
“对于军政府的所作所为,我国政府保留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权力!受英国旅华侨商总会和大英帝国驻华公使委托,在此,我向军政府提出严正警告,希望军政府不要玩火,大英帝国的容忍是有限度的!”
英国领事法磊斯很正式的向赵北提出了口头抗议,但是由于目前中英两国尚未正式缔结建交条约,领事先生没有出示任何书面文件。
“对于足下的抗议,我不接受!对于足下的警告,我嗤之以鼻!道理很简单,这些募股细则并不是军政府制订的,而是汉冶萍公司的股东大会决定的章程,你们抗议应该去找商会。”
赵北客客气气、理直气壮的反驳英国领事的狂妄,他确实希望现在的英国真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帝国,可是遗憾的是,他很清楚英国真正走下坡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在的英国还是“日不落帝国”,世界头号强国,至少表面看上去还是很光鲜的。
但是为了取得德国的信任,反英姿态现在必须强硬下去,这块“远东狂人”的招牌恐怕也必须扛下去。
“阁下作为英国公民,想必也知道国家主权的珍贵。作为中国人,我为汉冶萍公司全体中国股东的爱国热情感到自豪!现在的中国虽然国力虚弱,主权残缺,但是毫无疑问的一个事实是,自从共和革命以来,中国民众的民族与国家意识正在兴起,中国正在由中世纪国家向现代国家大步迈进!正是在这种历史关头,日本政府和军部悍然挑衅,制造‘蕲州惨案’,杀伤中国无辜民众,实在是对现代政治文明与国际公法的公然藐视!在日本政府就‘蕲州惨案’进行正式的道歉之前,中国民众绝不会允许日本商人购买汉冶萍公司的股权!
至于英国商人,在我看来,完全是被日本连累,现在英国是日本的盟国,日本之所以至今对‘蕲州惨案’持强硬立场,视我中国公民之生命财产为无物,正是由于英日同盟的缘故!所以,若想在中国市场发挥更大作用,还是请英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其转变顽固立场,向中国军民道歉!当然,如果英国现在就宣布解除英日同盟条约的话,中国民众对英国的看法将完全改观,不要说英国商人入股汉冶萍公司了,便是中英结盟也不无可能!”
“在我看来,中英结盟之事完全没有可能。阁下好自为之!”
英国领事碰了一鼻子灰,心有不甘的悻悻而去,走出总司令部时回头望了眼站在门口的总司令,心道:“这个家伙一定是疯了!中英结盟?中国能给英国什么?日本有远东地区最强大的舰队,中国有什么?……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朱尔典先生的看法是绝对错误的!这样一个毫无逻辑的疯子怎么可能取代袁世凯统治中国?”
虽然没人知道英国领事的腹诽,但是他们中的多数人确实对英国的警告心有余悸。
“希望总司令认真考虑一下英国领事的建议。英国人,咱们现在得罪不起。”
望着英国领事远去的背影,黎元洪面无表情的劝了一句。
“黎议长,英国人这是虚张声势,欧洲局势那么紧张,他们哪里有心思管得过来这汉冶萍的事情?在英国商人眼里,汉冶萍不过就是一个小作坊而已,他们之所以要如此抗议、警告,不过就是为了挽回一点面子而已,好歹大英帝国是被人打了脸,如果不抗议抗议、警告警告,大英帝国以后还怎么在世界上混?”
说虽如此说,但赵北确实也有些忧虑,黎元洪说得没错,现在的大英帝国确实得罪不起,连德国也不敢得罪英国,更别说是小小的共和军了。
但是不得罪也必须得罪,好不容易跟德国商界搭上了线,好不容易让德国的皇帝陛下记住了“远东狂人”的名字,这已经走到了独木桥上,只能继续硬着头皮往前走了,如果现在对英国的强硬立场有丝毫变化的话,德国人会马上抛弃“狂人将军”,再次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到袁世凯的北洋集团,去拉拢那个扶不起的阿斗,毕竟,袁世凯袁大总统占着一个“中枢”的名义,是这个国家名义上的最高领袖。
在这个东方国家,外交上应该走上层路线,这是欧洲列强的共识,也是他们的历史经验,如果不是袁世凯在铁路问题上迟迟不能决断的话,德国人也不会转向中国的地方实力派,他们这是将死马当活马医,纵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必须给袁世凯一个教训!叫他知道,德国的力量也是不容轻视的。
微妙,现在的局势非常微妙,无论是袁世凯还是赵北,都在小心翼翼的走独木桥,但问题是,这座桥由洋人把守着,如果挑战了他们的底线,桥上的人随时都可能被他们掀下桥去,摔个粉身碎骨。
在走这座独木桥的时候,还必须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想办法避免英国和德国达成幕后交易,在对华立场上采取一致行动,如果那样的话,赵北和他的共和军将被那位健忘的德国皇帝忘得一干二净。
毕竟,历史上的“四国银行团”就是由英法美德四国组成,后来日俄两国加入,又将其变为了“六国银行团”,由此即可看出,在对华金融垄断方面,无论东西方列强,都想分一杯羹,如果给他们机会,如果不在他们之间制造矛盾的话,这些列强未必不会暂时放下分歧走到一起,对着这块中国肥肉指指点点,想“公平”的将它分吃殆尽。
这叫“一堂和气”。
但是既然赵北穿越到这个时代,那么,他就不会允许这种“一堂和气”的远东格局出现。
第256章 利字当头
“六国银行团”的组建正是在辛亥革命前后,组建之后,这个金融垄断集团便立即倒向了袁世凯,而袁世凯也正是利用从他们手里借来的洋款将南方革命派彻底打垮,如果不是他得意忘形,想将袁总统变成袁皇帝的话,中国的近代历史很可能是另外一副模样。
现在,赵北所做的一切正是为了将这种列强在远东的“一堂和气”消灭在萌芽状态,冒着激怒一派列强的风险也必须将另一派列强拉到自己这边来,让他们看到,除了袁世凯的北洋集团之外,在南方还有一个值得投资的实力派军事集团,鸡蛋确实不能只放在一个篮子里,那样风险太高,还是分别装在不同的篮子里较为稳妥。
而且拉拢某些国家的同时也可能在列强之间制造矛盾和摩擦。
美国领事司戴德的武汉之行表明,总司令的这个阳谋至少获得了部分成功,美国人注意到了在南方崛起的这个实力派军事集团,虽然美国人或许并没有抛弃袁世凯,但至少他们不再将全部赌注押在北洋集团那边。
正因如此,赵北对待美国领事的态度与对待英国领事的态度截然不同。
英国领事走后,赵北向司戴德说道:“抱歉,司戴德先生,让您久等了。听说您是为了汉冶萍公司募股的事而来的,考虑到美国是现在的世界经济强国,金融业非常发达,我很想听听您的意见,关于汉口证券交易所的事情,也希望您能指点一二。”
司戴德不置可否的耸了耸肩,说道:“其实在我看来,那个关于汉冶萍公司的募股章程确实有失公允,它违背了资本的自由原则,如果是在美国的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话,或许根本就没有人愿意购买这种股票,因为它的升值空间有限。而且在我看来,您对英国的强硬立场似乎有些不太理智,虽然我也知道,英国和日本是盟国,而您却非常的讨厌日本。”
“资本的自由性我也知道,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只能带来无序,带来无法预料的灾难,相信我,经济强国的金融市场最终将抛弃现在这种绝对自由的股权交易法则,金融需要规范,资本也同样需要规范,这种规范需要由各国政府制订并加以监督。”
“政府监督金融市场?将军阁下是在开玩笑么?天呐,那是《资本论》的观点。”
司戴德眨了眨眼睛,带着一丝狡狯问道:“我担心的是,今天将军阁下能够限制日本商人和英国商人的在华投资,那么,明天你会不会限制美国商人在中国的投资呢?”
“领事先生,您说错了。限制日本、英国商人投资的人不是我,而是汉冶萍公司的全体中国股东。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中国商人信守承诺,如果他们愿意与美国商人合作,那么美国商人的利益一定能够得到保障,只要募股章程上没有说不许美国商人投资,那么,你们美国商人就可以放心的在汉冶萍投资。”
赵北说到这里,走到墙边,指了指那墙上挂着的一幅亚洲地图。
“日本离中国太近,它的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所以注定了它的扩张方向永远是东亚大陆,而且日本是一个带有强烈军事色彩的君主国家,它的军人力量太过强大,太容易走极端,对于中国来讲,日本是一个危险的邻居,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得不加倍提防。但是美国呢?美国国土辽阔,国内资源足够支撑工业,美国需要的只是市场而已,再加上美国那独特的政治架构,综合以上事实,我坚持认为,美国目前不会向东亚进行军事扩张,对于美国商人来讲,金元政策要远远好于大棒政策,所以,请司戴德先生尽管放心,无论如何我们中国企业和商人都不会对美国商人关上贸易的大门,因为中国需要朋友,而美国就是这个朋友。”
司戴德盯着赵北的眼睛,想认清这个军事强人的本质,或许这是一个狡猾的政客,或许他的话并不能真实的反应他的内心世界,但是至少有一点将军阁下是说对了,美国商人确实不喜欢大棒政策,他们更喜欢金元政策,不然的话,信奉金元政策的前陆军部长塔夫脱先生也不会成为美国的新总统了。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人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国家的军事机器过于强大的话,对于自己的钱袋子终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