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第1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吨氧化铀用于原子能研究,德国政府才开始重视铀矿石的储备,而当时,全德国总共只拥有一百多公斤氧化铀,只能向外国进口,于是德国军方找到了比利时,比利时本土没有铀矿,但是却控制着非洲刚果,而在刚果地区,有一座全世界品位最高的铀矿,那就是位于加丹加地区的欣科洛布韦铀矿,可以说,比利时就是当时世界上优质铀矿资源的垄断者,但是问题在于,当德国军方通过控制的民间公司向比利时上加丹加联合矿业公司购买铀矿石的时候,却被告之,该公司的所有铀矿储备已全部售罄,而买主就是兰芳的几家机器公司,他们买这些铀矿是打算做夜光仪器的。
这个借口未免太滑稽了些,要知道,兰芳公司从比利时买走的可是上百吨的高品位铀矿石,做夜光仪器需要那么多铀矿么?
德国军方感觉蹊跷,于是通过德国情报部门顺着这个线索查了下去,但是当查到兰芳的时候,情报员突然被杀,接着线索就此中断,德国军方不甘心,试图继续追查下去,但是没等新的情报员就位,欧洲战争就已全面爆发了,之后,德国军方的主要兴趣也就转回了欧洲,至于比利时铀矿石的去向,已不在德国军方视线之中,只有德国情报部门还在追查,直到1941年,德国情报部门才搞清楚,兰芳公司购买的铀矿石全部都转往了中国,而之后,那批上百吨的高品位比利时铀矿石就此消失了踪影,换句话说,中国很可能是幕后的真正买主。
这个情报很快透露给了海森堡领导的德国原子武器研究小组,海森堡当时就认为,中国也在研究原子能,而且他立即联想到了当年他在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时的那些中国同事,也正因此,他试探着打听过那些中国同事现在的下落,但是无一例外都无法联系,这更加肯定了他的推测,中国确实在进行秘密的原子能研究,而且很可能也在研制原子武器。
连中国人都开始研究原子能了,这使海森堡更加焦虑起来,从战前开始,他就在领导攻坚小组研究如何开发使用原子能,并且也在一直琢磨原子武器的构造和原理,可是到现在为止,他取得的成果寥寥无几,再加上挪威的重水工厂被地下抵抗组织破坏,生产一度中断,迫使德国人不得不寻找替代重水的中子减速剂,但是一直没有进展,直到1944年,海森堡才弄到了足够的重水,但是裂变材料还是严重不足。
为了弄到足够的裂变材料,海森堡向军方申请搜集全欧洲的沥青铀矿石,而且还建议德国外交部门,加强与南美洲、亚洲国家的联系,试图从南美洲或者亚洲的矿山中得到足够的独居石,因为这种矿石是另一种裂变元素“钍”的最好来源,南美洲国家主要是指巴西,亚洲国家是指印度,但是随着巴西加入盟国集团向德国宣战,而整个亚洲联盟也加入了对德战争,德国获取独居石矿的企图也以失败告终,德国的原子能和原子弹研究计划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几乎难以逾越。
裂变材料难以获取还仅仅只是德国原子弹计划难以进行的众多原因中的一个,更让海森堡头疼的还在于德国政府里那严重的官僚主义和山头主义,他早就建议德国政府将所有分散的原子能研究机构合并在一起,组成一个由他领导的攻坚团队,充分调动和利用德国有限的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纳粹的种族主义政策将大批很有才干的犹太裔科学家排斥在科学研究之外,一些人甚至被关进了集中营,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就不要指望德国的各个科研机构可以闭门造车的达成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也只有将所有的德国科学家组织在一起,才有可能尽快攻克核能研究上的一些难题。
可是让海森堡感到难以理解的是,一向主张集中权力的德国高层却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让人匪夷所思的“散漫”,尤其是当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德国的军工生产管理部门将坦克和飞机的生产列为头等重要事务,而核能研究则干脆被排在了最后,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就不要妄想德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制造出可以实用的原子武器。
所以,直到现在,对于美国在日本东京投掷的那颗原子弹到底是怎么回事,连海森堡这位核能研究的领导者都还是一脑门的糨糊,他的直觉告诉他,那应该是真的,但是他的内心的那种高傲却又不断的对他说,“那不是真的”,德国的科学技术怎么可能比不上美国的科学技术呢?
光是比不上美国,那倒也情有可原,毕竟美国立国已久,而德国才刚刚从一战的废墟上站起来没多久,但是,如果德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连中国都比不上的话,那么海森堡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的。
也正因此,从前几天得到可靠消息,说中国的科学家也已经研制成功原子弹之后,海森堡一直对此持怀疑立场,他坚持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中国科学家肯定是在作弊,或者说在吹牛,至于中国副总统向记者们展示的“原子弹试爆记录影片”,那肯定也是伪造的,现在谁都知道,中国的电影业非常发达,在摄影棚或者暗房里制造一些视觉效果非常逼真的影片也不是不可能。
海森堡本能的认为,中国人这么干,是为了鼓舞国民士气,而现在,德国似乎也应该鼓舞一下国民士气了,自从东京遭到原子弹轰炸的消息被证实之后,虽然德国官方极力封锁和否认相关的消息,但是全欧洲还是很快传遍了这个消息,只要有短波收音机,你就能够从美国、中国、英国、法国、苏联的电台广播中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而在战前,中国工厂批量制造的那种廉价的收音机也一直是欧洲市场上的畅销货,所以也就不要指望欧洲人民听不到真正的消息。
海森堡甚至认为,德国也有必要弄些记录片之类的东西,稳定一下国民情绪,这几天里,柏林人心惶惶,许多市民因为担心美国或者中国空军会往柏林扔原子弹而躲到了乡下,这引起了一系列的恐慌,连柏林的牛肉价格和香肠价格也不受控制了,因为肉店老板也跑到乡下去躲原子弹了,虽然柏林当局连续举行声势浩大的防空演习,以向市民展示柏林强大的防空力量,但是此举不仅没有起到任何正面作用,反倒进一步加强了德国人的恐慌心理,现在的柏林,已经是半座空城了。
也不要责怪人民怕死,连堂堂一国元首都躲到了东普鲁士的乡间森林的地堡里,那么人民还有什么理由留在柏林等原子弹呢?不要说平民了,就连那些德国将军也对原子弹感到惊恐,这几天里,只要是碰见海森堡,那些将军们就会询问原子弹的威力到底是不是像美国、英国的电台里吹嘘的那样厉害。
带着一丝惴惴,也带着一丝嘲讽,海森堡坐着轿车赶到了“狼穴”的地堡群前,等轿车停稳之后,他就下了车,一名副官早已等候在那里,将一张通行证交给了海森堡,然后领着这位德国的原子能专家进入了地堡,那里,纳粹高层人物都在等着这位德国科学家汇报德国原子弹研究的进展情况。
第1262章 核讹诈
走过那长长的、幽暗的地堡通道,海森堡终于跟着副官来到了“狼穴”地堡的地下第二层,他还是第一次进入“狼穴”地堡的地下建筑中,他非常吃惊,按照他的估计,他现在的位置实际上应该在地面之下二十公尺以下的位置,这个位置足以抵挡任何常规航空炸弹和超级大炮的攻击,但是能不能抵挡住原子弹的攻击,那可就不好说了,毕竟德国还没有制造出德国的原子弹,原子弹的威力到底有多强,连海森堡这个原子能专家也没有直观的印象。
希特勒和纳粹高层人物都在“狼穴”的地堡中,当海森堡跟着副官赶到地方,见到这些纳粹高层人物的时候,他发现,这些纳粹高官都在电影放映室里观看一部电影。
说是电影,其实并不准确,那实际上是一部记录片,似乎是从天空中飞行的飞机上拍摄的,从画面上看,那地面之上的一座城市已经变成了废墟,地面上大片大片的焦黑,残垣断壁到处都是,街道清晰可辨,与废墟交错在一起,就像是一幅油画涂鸦上刻意划上去的一些线条,由于是无声影片,放映室里听不到什么别的声音,只有那台8毫米的电影放映机的电动马达在“沙沙”的响,没有人说话,偶尔一两声咳嗽,反而更增添了现场的压抑气氛。
副官领着海森堡在后排座椅上坐下,海森堡识趣的坐在那里静静的与这些纳粹高层人物一同观看影片,并且很快从影片上的一个细节认出了画面中的城市,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记录片里的这座已经成为废墟的城市很可能就是日本首都东京。
难道是盟国方面转交的记录片?海森堡非常惊讶,急忙聚精会神的盯住了银幕,仔细的观察那座城市的废墟,他很快发现,城市的中心地区可以从空中明显的看出一个圆形的冲击波痕迹,而在这片地区,建筑物被摧毁得相当严重,许多房屋实际上是被“吹”走的,而在这片区域之外,那成片的房屋废墟更像是被高温烧毁的,东京的建筑有太多的木制部分,或许这也是东京为什么遭到如此毁坏的重要原因,原子弹冲击波只是摧毁了爆心附近的建筑,但是光辐射和热辐射却点燃了远处的那些木制建筑。
海森堡赶到放映室的时候,影片的播放已经快到尾声了,所以,两分钟之后,银幕上一片雪白,影片全部播放完毕。
这时,放映室里终于有人说话了。
“看起来,原子弹的瞄准点就是东京市中心附近。”
海森堡听出这个说话者的声音,正是纳粹德国军工生产部门的负责人斯佩尔。
“从影片里看,东京被‘完全摧毁’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被完全摧毁的只有市中心的区域,其它地区,基本上都是被随后的高温引燃的大火烧毁的,日本人喜欢用木头造房子,幸好德国城市没有那么多木制建筑,所以,原子弹并不可怕。”
斯佩尔说完,海森堡就听到了纳粹德国空军元帅戈林的声音,听上去,这位元帅对东京原子弹的威力非常不屑,当然,这也可能仅仅只是为了给元首打气,这个时候,德国的所有人都需要打气。
“戈林元帅,请恕我直言,原子弹的威力是非常可怕的。虽然我没有看过完整的影片,但是仅仅从那两分钟的影片内容来看,东京‘完全被摧毁’的说法并不算错误,原子弹除了冲击波能够杀伤目标之外,还有光辐射和热辐射,而这两种辐射对于人体仍然具有相当严重的伤害,有的伤害不会立刻显现出来,但是过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伤害的后果就会显现出来,许多研究原子物理的科学家死于癌症,就是证明。”
海森堡站了起来,反驳了一下戈林的说法,作为一名科学家,一名严谨的核物理科学家,他不能容忍有人在他面前藐视原子的力量,更何况,万一元首听信了戈林的胡言乱语,真的不将原子弹当回事的话,那么柏林吃原子弹也是早晚的事。
“海森堡博士,请坐到我的身边来。我们的电影还没有看完,等看完之后,你再评论。”
海森堡听到了元首希特勒的声音,于是,副官将他领到了坐在头排位置的希特勒的左手边,而原来坐在那里的纳粹德国副元首鲁道夫·赫斯则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