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家后院是唐朝 >

第146章

我家后院是唐朝-第146章

小说: 我家后院是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珍重!”,三人站起来同声说道。
  李愔和秦怀玉也站了起来,拱手道:“珍重,他日再见!”
  明天车队就将启程,这是他和几位损友在长安的最后一次相聚,辞别了三人之后,李愔和秦怀玉赶往了行馆。
  第二天,李愔的车队准备妥当,浩浩荡荡地向明德门前进,在城门口,李愔的车队停了下来,等着护送长孙皇后和李渊的车队。
  这趟回去,李愔和秦怀玉都是骑着马,每人各领五百骑兵,接了这个差事,李愔也是提心吊胆,只是希望半路上别出什么状况,因此是亲自担当了护卫。
  等了半个时辰,由禁卫军护卫的车队向明德门行来,李世民骑着马在车队西侧,到了城门口,李世民下马来走向李愔。
  “父皇!”李愔恭敬地叫了一声。
  李世民拍了拍李愔的肩膀,瞥了眼两辆马车,一个是他的父亲,一个是他皇后,他道:“愔儿,朕就把皇后和太上皇交给你了。”
  “是,父皇,儿臣必定会竭尽全力!”李愔的话掷地有声。
  除了李世民,长孙无忌,李承乾,李泰诸皇子也来给长孙皇后送行,长孙无忌上前对李愔躬身行了一礼,真切道:“六殿下,老臣以前有得罪的地方还请殿下大人不记小人过,长孙皇后的病就拜托殿下了。”
  长孙无忌的话出自真心,这政治上本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李愔也乐意卖这个人情,他把长孙无忌扶起来,“长孙阁老请起,为母后寻得良医本是我应该做的。”
  “殿下仁孝,老臣敬佩!”长孙无忌感动地说道。
  李承乾和李泰这时候对李愔也是行了一礼,李治和兕子都是红肿着眼睛,知道长孙皇后要去益州,两人都是哭个不停,她们两人自小在长孙皇后的看护下长大,自是母子情深。
  听到外面的动静,长孙皇后掀开车帘道:“皇上请回吧,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不必过于忧虑。”
  李世民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尽早赶路吧!”
  接着他走到前一辆马车前,这辆车里面躺着李渊,比起长孙皇后,李渊的病情更重,坐都无法坐起来,只能躺着,“父亲,孩儿就不远送了。”
  李渊今年已经六十七高龄,面额宽大,浓眉大眼,面向威压,只是长年疾病缠身已让李渊瘦的只剩下皮包骨,他本以为自己会在孤独中死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刻,李世民第一次踏入弘义宫来看他,重新唤醒了他们之间的父子之情,尽管做任何动作都很困难,但李渊还是重重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荧光。
  李世民叹了口气,离开马车,又和长孙皇后说了一些离别的话,接着他让车队开始启程。
  “六哥你一定能治好母后的病对吗?”车队开始行进,兕子掉着眼泪走了过来,眼泪巴巴的望着李愔。
  长孙皇后去了益州,李世民让杨妃临时照看兕子和李治,杨妃拉着兕子手说:“兕子,你六哥一定能医好你母后的。”
  “对,六哥一定能的。”李愔顺着杨妃的话说道。
  兕子握了握小拳头,“兕子相信六哥!”
  李愔刮了刮她的小鼻子,对李世民道:“父皇,儿臣这就出发了!”
  “嗯,小心行路!”李世民简单说了几句。
  每个父亲都是善于用行动,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感情的,李世民的话虽简短,但也含着对李愔的关心。
  “是,父皇!”李愔最后望了眼前来送行的人,翻身上马,拱了拱手,向前追去。
  车队缓慢而有序的离开长安,李世民带着送行的人直到最后一辆马车离去才返回,此时他突然心中感到全所未有的无力,他可以征服整个江山,却无法征服一个小小的病症,这时候他再次庆幸当初的选择,给李愔这样的支持是对的。
  李承乾望着远去的车队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此时应该感激李愔,但感激归感激,但是面对皇位他依然不会因为这种感激而退却。
  只是这种想法立刻被另一件事替代,此时他仍旧在想着一件事,前几天他事前得知了李佑要对李愔下手,因此很得意地坐山观虎斗,只是让他不明白的是据他得到的信息李佑并没有下令刺杀李愔,而李愔却又明明找到了两个潜入寝殿企图刺杀他的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承乾不明白,李佑更加糊涂,阴弘智在整理了所有的信息以后得出一个结论,齐王府的死士中混入了其他来历不明的人。
  “查,一定要给我查个水落石出,梁猛彪,昝君谟这两个蠢货简直是死有余辜,这还叫什么死士,不是这帮废物,本王也不会如此狼狈。”李佑在阴弘智给他分析了这种情况以后,肺都快被气炸了。
  此时的李愔并不知道李佑也是被别人坑了一把,他和秦怀玉小心谨慎地护送着两尊大神回益州,能不能治好这两位对李愔同样很重要,成了,以后就能得到长孙皇后和李渊的感激,而两人都是看似无足轻重,动起来地动山摇的人物,李愔还是很喜欢用小代价换取大人情的。


第二百一十九章 孙思邈的初步诊断
  浩浩荡荡的车队沿着长安通往巴蜀的关中主干道向前徐徐前进,因为长孙皇后和李渊身体的原因,车队行进的速度很慢,李愔也不敢催促赶路,万一来个颠簸长孙皇后还好一些,李渊说不得就挂掉了,到时候他就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李愔和秦怀玉将一千亲兵分为前后两军,他带着前军走在前面,而秦怀玉带着后军守住后面,一路小心翼翼,走了几乎一个月的时间才回到益州。
  在李愔还未达到益州之前,斥候就提前抵达益州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上官仪,上官仪不敢怠慢,立刻把李世民去年居住的行馆收拾出来,又额外准备了另外一个行馆给李愔居住,不过这两个行馆也只是先行准备着,李愔现在是打算把李渊和长孙皇后送到医学院,这医馆建造的时候李愔特地留出了几间特护病房,专为以后重量级的人物治病,没想到却被长孙皇后和李渊先用上了。
  这特护病房中的设施都是李愔从现代买来的,全部按照现代医院的标准配备的,里面床单被褥,卫生器具也是从现代购买的高档产品。
  进了益州城,李愔护送着两辆马车向医学院而去,这时候孙思邈已经在医学院门口等着,见李愔伴着两辆豪华的马车过来,他明白这就是长孙皇后和李渊了,此时,他心里也不禁有些紧张起来,他还是第一回儿给这样的大人物治病,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殿下!”李愔下了马,孙思邈带着医馆的医生和十几个婢女走了过来,这些婢女都是医学院的学员,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护士,得知自己的任务以后,孙思邈让她们专门来照顾二人。
  李愔望了眼自己强大的医疗阵容,心里也是有了些自信,他道:“孙老,快把长孙皇后和太上皇陛下送入特护病房吧!”
  “是,殿下,两个房间已经准备妥当了。”孙思邈说罢带着护士走向两个马车。
  在马车停下的时候长孙皇后就醒了,因为身体虚弱,长孙皇后基本处于一种半睡半醒的状态,她睁开眼睛,掀开窗帘,这时候正看见李愔带着十几个穿着统一制服的人走了过来。
  “草民孙思邈参见皇后娘娘!”长孙皇后露出真容,孙思邈和一众医生都是恭敬地行礼。
  望着长孙皇后疑惑的眼神,李愔道:“母后,他们就是医学院的医生,负责给你和太上皇陛下诊治。”
  长孙皇后了然,她露出一个笑容,心想这益州还真是和传言中一样古怪,疾医叫医生,还都穿着一样颜色白大褂,她道:“平身吧!”
  孙思邈站起来,恭敬地说道:“还请皇后娘娘移步医馆,在医馆的三楼,草民已经为皇后娘娘准备了病房。”
  点了点头,长孙皇后示意了一下随行的宫女,两个宫女立刻把长孙皇后从马车上搀扶了下来,孙思邈则是让跟来的护士帮忙把长孙皇后扶上病房。
  李愔目送长孙皇后进了医馆,又带着他去了后面的马车,“皇祖父,已经到了益州,还请皇祖父移步医馆。”
  李渊的病情比长孙皇后重的多,一路上随行太医都是一直负责照料着,否则能不能撑到益州还真是难说,如今到了地方,他也是松了口气。
  虽然说话有些困难,李渊还是点了点头,发出了沙哑的一声好,李愔的记忆中他也是八九岁的时候见过李渊,从那以后李渊就一直被李世民软禁在弘义宫,如今李世民解开了心结,李渊这才能顺利到益州治病。
  路上的时候,李愔和李渊也没少见面,两人也算是熟悉了,被软禁在弘义宫近十年的时间,李渊身上已经没有了那时候身为人皇的威严,倒是像一个行将就木的普通老人,看向李愔的眼神也是一个普通老人看着亲人的样子。
  得了应允,孙思邈行了礼以后,让几个护工把李渊从马车转移到担架上,抬着他就进了医馆。
  长孙皇后和李渊入驻益州医馆,如此大的动静吸引了不少益州的百姓围观,不少前来看病的人都是站在门外不敢进去。
  李愔瞥了眼围观的百姓对孙思邈道:“医馆还是正常营业,只是把二楼通往三楼的门锁上,从医学院内部的外楼梯进去,我再调拨给你二百个侍卫负责皇后和太上皇的安全,一定不能出了纰漏。”
  孙思邈表情凝重,打死他也想不到李愔一过年就给他出了这么大一个难题,但既然问题来了,他也只能迎难而上,“殿下放心,老朽一定会全力以赴。”
  李愔点了点头,“这就好,有什么需要只需和我说,我一定会给你全力支持!”
  “是,殿下!”孙思邈应道。
  把长孙皇后和李渊交给了孙思邈李愔也是松了口气,剩下的就是孙思邈的事情了,他本事再大也不能看病,还得依仗他,跟着护工,李愔和孙思邈进了医馆,到了三楼,李愔和孙思邈先进了李渊的房间,毕竟按理来说还是李渊的地位要高一些,论病情也是李渊的要严重一些。
  此时李渊已经在护工的服侍下躺在了病床上,李愔走到床边道:“皇祖父,让孙老给你把一下脉吧!”
  李渊在孙思邈的身上打量了一下,接着突然剧烈地咳嗽了几声,轻轻点了点头。
  孙思邈走上前去,按照医生望闻问切的程序走了一遍,又询问了跟随的太医,问李渊平日的病症是什么样的。
  这个太医是专门负责给李渊诊治的,隶属于太医院,得知把李渊送到益州来的时候心中颇为不平,认为皇家看轻了太医院,可是自打进了医馆以后他就彻底呆了,而见识了各种闻所未闻的医疗设备以后,他更是如同小二三进城一般。
  孙思邈问话,他立刻恭恭敬敬地说道:“太上皇陛下经常有发热,畏寒,身疼,咳嗽的症状,而且严重的时候呼吸会很困难。”
  凝眉深思了一会儿,孙思邈转向李愔,道:“殿下,根据这位太医的描述,和老朽的诊断,太上皇是患上了一种老人的常见病——支气管炎,只是因为治疗的方法不对,已经并发了肺气肿,这幸亏是早一点送来,否则至多两个月恐怕就……”
  李愔明白孙思邈的意思,再晚点送来李渊就挂掉了,而历史上的记载李渊也的确是在贞观九年的时候因病一命呜呼,他心想自己送来的还真是及时。
  李渊的御用太医如同听天书一样听着孙思邈口中的医学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