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年谱-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署,指令各部“即依此部署,对各当面之敌紧缩包围圈,各个分割,以便聚歼”。谭震林、王建安移至不老河边统一指挥第七、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纵队。陈士榘随第九纵队西进,统一指挥第六、第九、第四、第八各纵队。“我们今晚进到运河边,拟续移古邳以西地区指挥”。
同日华野各部切断黄百韬兵团西撤通路,将黄兵团四个军包围在碾庄圩地区。在追击过程中,歼灭黄兵团第六十三军、第一百军和第二十五军各一个师。
同日申时,中共中央军委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陈士榘、张震、谭震林、王建安、李迎希电,指示:“只要你们歼灭黄百韬孙元良两兵团,占领宿县及徐蚌段铁路,徐州就处于被我包围中,就可以准备第二步歼灭邱李,夺取徐州”。“在歼灭黄百韬、孙元良后,粟陈张、谭王李所部,除以一部位于徐州以东外,主力应迅速移至以宿县为中心之徐蚌路及其两侧,中原我军及华野三、广两纵,则应待粟谭到达徐蚌路后,迅速移至永城、商丘之间,隔断黄维与邱李之联系,完成攻徐作战之战略展开”。
同日毛泽东发出致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并告东北局及各局各前委负责同志电,指出:“我军九十两月的胜利,特别是东北及济南的胜利,业已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形势”。“九月上旬(济南战役前)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所作的五年左右建军五百万,歼敌五百个正规师,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估计及任务,因为九十两月的伟大胜利,已经显得是落后了。这一任务的完成,大概只需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即可达到了”。11月14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评论《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重申了上述论断。
同日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官刘峙、杜聿明指令邱清泉、李弥两兵团驰援黄百韬兵团。
同日国民党政府国防部决定以位于蚌埠地区的第九十九军、第九十六军以及由东北南撤的第三十九军、第五十四军组成第六兵团,任命原第九绥靖区司令官李延年为兵团司令官。
11月12日率领华野指挥机关转移到碾庄以南的过满山。军委电示,华野指挥位置太靠前,要后撤十里。当即决定南移十里到土山镇。
同日作出围歼黄百韬兵团、阻击徐州东援之敌、截击徐州之敌南逃的部署。令第九纵队依靠新庄、前后板桥实行近迫作业。于10时、12时连发两电给华野各部并报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中共中央军委于11月14日12时复电指示:“目前首要任务是阻止邱(清泉)李(弥),歼灭黄百韬,然后才能谈到围歼邱李的问题”。“你们应估计到,万一十五日以前不能歼灭黄兵团,而邱李援兵又已迫近的情况,妥善部署歼黄阻援的兵力”。“在邱李业已东进的情况下,请刘陈邓考虑可否将华野三纵使用于徐州以东,和韦(国清)吉(洛)一起攻击邱李之后尾”。
同日华野第四、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三纵队开始围攻碾庄圩地区的黄百韬兵团。第一纵队在第十一纵队一部配合下,歼灭黄百韬兵团之第六十三军主力于窑湾。第七、第十、第十一纵队在大许家、侯集间布置阵地,正面阻击由徐州东援之邱清泉、李弥两兵团。第二、第十二、鲁中南纵队及中野第十一纵队经宿迁、睢宁向徐州挺进,侧击邱、李两兵团。中野第四纵队和华野第三、两广纵队进击津浦铁路徐宿段,并逼近徐州,第四纵队在夹沟地区歼孙元良兵团第四十一军一部。豫皖苏、豫西军区部队攻占固镇。冀鲁豫军区两个旅从西北方向逼近徐州。
同日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东援部队在徐州以东集结。
11月13日晨,率领华野指挥机关转移到邳县土山镇东南之火神庙,距碾庄前线约15公里。
同日3时,中共中央军委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陈士榘、张震电:“请粟陈张考虑是否可以韦吉兵团早日西移宿县,与中原各纵会合,以便数日后中原各纵西移永城,对付黄维”。“黄百韬兵团解决后,华野主力速移宿县地区为要”。
第43章
同日6时,中共中央军委致中原局、豫皖苏分局并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陈士榘、张震电,指出:“徐蚌铁路已被我中原部队切断并控制,只待黄(百韬)孙(元良)两敌歼灭后,我军即可围困徐州,准备第二步歼灭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夺取徐州”。指令中原野战军第二、第六两纵队“务必于十四日,至迟于十五日,赶到太(和)、阜(阳)黄维的前头,由正面阻止黄维向亳(县)、涡(阳)、永(城)前进”。
同日9时,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开始向东攻击。
同日14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韦国清、吉洛并报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告谭震林、王建安电,指出:“杜聿明率邱李兵团东援,正与十纵激战中”,其先头部队正进犯大许家、曹八集,并企图由东南迂回。
“目前华野必须集中精力解决黄(百韬)兵团全部,尔后全力对付邱(清泉)李(弥)”。“如我已将黄匪主力歼灭后,即诱敌至曹八集以西地区,韦吉兵团应不失时机由西南向东北攻击,截断邱李兵团退路,求歼该敌于大许家、曹八集地区”。
同日酉时,发出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陈赓并报中共中央军委、华东局告谭震林、王建安、韦国清、吉洛电,报告:对黄百韬兵团之包围已紧缩到十里直径之范围。决定于今晚歼灭碾庄正西、西南、西北之敌第二十五军、第一百军之第六十三师、第四十四军,14至15日晚再围歼碾庄黄百韬兵团兵团部及第六十四军,以吸引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东援而歼灭之。尔后由第一、第四、第八、第九纵队和特种兵纵队之坦克部队组成一个强力兵团待机使用,或攻徐州,或协同中原野战军打黄维,或加强谭震林、王建安和韦国清、吉洛所部歼灭邱清泉、李弥。中共中央军委于11月14日23时复电指出:“希望粟裕同志照元酉(13日酉时)计划,集中力量首先解决黄匪二十五军、四十四军、一百军,留下黄之兵团部及六十四军,吸引邱李东进,然后以韦吉、谭王两集团向邱李东西合围,乘势猛击,歼其一部,构成徐州与邱李之间阻绝阵地。同时,士榘指挥各部歼灭黄匪余部。只要此着成功,整个形势即有利于我”。“在黄百韬全部被歼,邱李与徐州之联系已被确实切断,敌已无法打通之情况下,究竟先打邱李,后打徐州,还是先打徐州,后打邱李,值得考虑”。
同日23时,中共中央军委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陈士榘、张震电,指示:“现邱清泉正在向东增援,请粟陈张酌量对黄百韬各军被歼情形,当黄部将近全歼之际,让邱清泉向东深入大许家、曹八集,以便将邱兵团包围,使其跑不掉,然后徐图歼灭之”。
同日晚,华东野战军部队开始总攻碾庄圩黄百韬兵团。
同日华野第二纵队在睢宁地区包围国民党军第一○七军,迫使该军军长孙良诚率军部和第二六○师投诚,随后又在中野第十一纵队配合下全歼该军第二六一师于潘塘地区。
11月14日4时,中共中央军委致粟裕、陈士榘、张震并告韦国清、吉洛、谭震林、王建安、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电,指出:“目前是继续歼灭邱(清泉)兵团的良机,望令正面阻击部队向东撤退,让邱匪深入。令韦吉兵团于本夜切断邱匪后路,完成对该匪之包围”。
同日9时,与陈士榘、张震发出致谭震林、王建安电,分析围歼黄百韬兵团进展不快的原因:(1)敌地堡、交通壕结合,不宜爆破,再加敌人连续反击。
(2)敌收缩一团,分割不易,必须逐庄攻击。(3)我指挥不一,动作不协同,炮火无统一指挥。提出由谭震林、王建安统一指挥歼黄部队或统一指挥打援部队两个方案,征求他们的意见。当天晚上,在土山镇召开有歼黄纵队首长参加的作战会议,主要议题是调整部署,改进战法,明确指挥关系,决定由谭震林、王建安统一指挥围歼黄百韬兵团的六个纵队作战。粟裕在讲话中指出,黄百韬兵团由运动之敌变为驻守之敌,我军的战法必须由运动战转为村落阵地攻坚战,用近迫作业的办法突破敌人的坚固防御阵地。要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逐个争夺敌人的火力点和所占村庄。在逐点争夺中,要集中炮火,组织好步炮协同。11月15日13时,将会议结果上报中共中央军委。
同日10时,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致中共中央军委、粟裕、陈士榘、张震并邓子恢、李达电,分析黄维兵团动向,提出三个作战方案,认为“如敌出永城或宿县,我集中一、二、三、四、六、九纵及华野三、广纵共八个纵队歼击黄维,为上策”,“如华野一时尚难歼灭黄百韬主力,而我们又不能以四纵及华野三、广纵拉住邱、孙兵团,则只能以一、二、三、六、九纵五个纵队除留一部于宿县外,全部担任阻击黄维之任务,以待华野消灭黄兵团再定行动”。“我们一切须俟华野战况决定,请军委核示方针”。
同日10时30分,谭震林、王建安、李迎希致粟裕、陈士榘、张震并报中共中央军委、华东局并告韦国清、吉洛电,提出:“被围歼于碾庄之敌,因其工事已经做好,六十四、二十五两军较为顽强,我因渡运河,炮兵赶到过迟,估计尚需三个晚上时间才能最后解决,因此,放邱李两兵团深入大许家线,不宜过早”。
同日13时,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电,报告11月13日、14日战况。
同日华野部队攻克碾庄外围之彭庄、大兴庄、秦家楼、曹庄,歼敌第一百军大部及第六十四军、第二十五军各一部。
同日蒋介石派参谋总长顾祝同到徐州督战,严令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东进,解黄百韬兵团之围。刘峙、杜聿明令第二线部队第七十四军经潘塘迂回攻击大许家华野侧背。
同日22时,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致中共中央军委电,提出如果需要增加生力军歼灭邱清泉、李弥兵团,宜以中野第四纵队、华野第三、两广纵队,必要时加入中野第九纵队,归粟裕指挥,以保证徐东作战胜利。
11月15日签发歼灭黄百韬兵团攻击令。
同日发出电话令:苏北兵团率鲁中南、第二、第十一、第十二纵队,由双沟地区向徐州东南地区急进,切断邱清泉、李弥兵团退路;第三纵队由徐州以南向机场穿插,与苏北兵团取得联系,向机场及其以北地区攻击前进。
同日6时,中共中央军委同时复刘伯承、陈毅、邓小平14日10时电和谭震林、王建安、李迎希14日10时30分电,指出:“我们和你们在基本方针上是一致的,需待黄(百韬)兵团歼灭以后,依邱清泉、李弥、黄维三部的情况,才能决定作战方针”。“目前华野仍应争取于歼灭黄(百韬)兵团以后再打邱(清泉)李(弥),你们于攻克宿县以后,如果刘汝明部在固镇,则应争取再歼刘部”。
同日12时,发出致第三纵队司令员孙继先、政委丁秋生并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中共中央军委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