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月前还威风十足的拉塔尼游击队,在巴哈布尔地区存在有如沙滩上的脚印一般,一个大浪打过来,立刻就被冲得无影无踪。
到二月十五日,蒙巴顿总督在加尔各答向印度各届宣布,三地英军联合出动,已基本剿灭了拉塔尼游击队的主力,匪首拉塔尼失踪,英军正在追捕云云。
二月二十日,蒙巴顿总督又在加尔各答宣布了来自英国白金汉宫英皇的“特赦令”,宣布对加入“拉塔尼匪帮”的普通平民的特赦,这是大棒过后的“怀柔”政策。
当蒙巴顿总督在向全印度宣布英皇特赦令时,陈太平正以“兰芳”特使的身份,正在当地的基督大教堂的密室里,和阿尔托利娅会面。
有兰芳人在印共游击队中活动,对于在印共游击队布置了大量卧底的英国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林汉派出的这批人,能顺利地进入拉塔尼游击队,又顺利地从英军围剿中全身而退,同样也离不开英国人的“主动配合”。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站在阿尔托利娅面前和这个“传说”中的英国的“守护神”说话时,陈太平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现在是1945年,十年前解放战争时,当时还是热血青年的陈太平以海外归侨的身份参加了红军,在上海地区参加过那场和英国的战争。
四年前的“一年战争”时,他同样加入新中国一方,参加了从缅甸到藏南的丛林战争。
但去年一整年,他表面上加入印共,实际却是和英国人暗中合作,坑的是社会主义阵营的盟友印共游击队。
“什么主义,在民族主义面前都要先让步。”
回想起自己这一年来的作为,陈太平也觉得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被彻底地颠覆了一次。跟他一起来到印度的同志有六十人,其中六人在战争中牺牲,其余的都被他带了出来,大部分人现在都在回国的路上。但这六十人中,只有他和另外两人知道这次任务的真正真相。
陈太平现在和阿尔托利娅讨论的,是继续在印度“支援”拉塔尼游击队的话题。拉塔尼游击队名义上已经被消灭,但实际上核心人员完好无损,现在全躲在印度偏远的山区里。
按英国人的意见,他们会在其他邦继续举起红旗。而在这过程中,英国人也会继续西孟拉的模式,借助他们制造更多的“无主之地”好配给手下的“名誉不列塔尼亚人”。
支援印共的物资,如果上面被人发现带有英国政府的指纹,传出去是很令人尴尬的事。所以在这事上,阿尔托利娅请林汉出面帮忙,借助兰芳商人的身份做这事,充当他们替他们干脏活的“白手套”。由于这事非同小可,也不可方在英方的政府机构里谈事,教堂作为西方势力文化入侵的前进基地,很自然地就成为双方会面的地点。
在印度和印共问题上,林汉的意见非常地“反动”,和新中国方面完全差别很大。所以此事他完全是跳开北平自行其事。
当陈太平和阿尔托利娅交流时,英国殖民政府的相关人员也在一旁,陪他一起讨论未来的一年里,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的话题。
谈完之后,陈太平向阿尔托利娅告辞,和他谈话的罗斯柴尔德和阿尔托利娅开始交谈。
一开始,他也为中英之间现在这种古怪的关系而感叹。
阿尔托利娅纠正他道:
“不是中英之间,而是兰芳和日不落帝国之间,这是有区别的。那个中国陈,他代表的是站在他背后的那个中国神明,而不是中国,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罗斯柴尔德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表示理解。
自从神圣冲击开始后,号称拥有“神使”的五个国家,除了暂时还没有得到神使相助的苏联外,英、德、日三国都迫不及待地将本国有的神明或神使推到前台,以享受国民的“香火信仰”,唯有中国表现得遮遮掩掩,很是令人奇怪。而从神圣冲击开始后,英国人的得到的情报却是,“中国的意志结晶”长时间地滞留在国外,更长期躲在德国扮演“萨菲罗斯”的角色,就是不肯回中国去。
这很容易让人产生各类的联想。自从知道这世界存在林汉、大和抚子这样的“超人类”后,各国都组织了一大批的专家,专门针对这些存在进行研究。研究他们的能力,思维方式、个性喜好等等,林汉自然也是被英国人重点研究的对象。
从林汉肚子里生下来的阿尔托利娅,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不过因为和“父亲”有协议,在这事上她对英国人保密,同样也替他保守了关于李华梅的秘密。
阿尔托利娅问道:“罗斯柴尔德先生,你知道决定大英帝国未来命运的关键在哪吗?”
“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
罗斯柴尔德一愣,想了想,他的脑子里想过了好几个答案,却又都被自己否定了。
“是子宫,女人的子宫!”
阿尔托利娅回答他道。
阿尔托利娅接着叹气道:
“大英帝国最大的弱点,就是我们的主体民族的人口实在太少。”
罗斯柴尔德随点头表示理解。
“我所想出的解决大英帝国困境的各种手段,其实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真正的关键不是这里,而是别的地方。”
第480章 甘地的眼泪
“好在现在属于帝国的土地还很多,我们还来得及纠正过去的失误!”
阿尔托利娅拿起房间里的地球仪,拔弄了一下,让他转到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这一面,凝视着那里。
“欧洲这张单人床,实在太小了,却挤了太多的大汉。再怎么争,胜利者也不会有好下场。既然如此,我们为不什么跳出来,到别的地方去呢?”
阿尔托利娅说着,她的手轻轻地抚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马古鲁群岛以及新西兰这几块地图上,而后,她又继续转动地球仪,最后停在了加拿大的位置上。
要让日不落帝国避免象历史上那样的衰亡,除了需要足够多的愿意多生孩子的女人外,还需做一件两百年前就该做的事:搬家,离开欧洲这张拥挤的单人床。
阿尔托利娅在为如何把大英帝国从欧洲国家变成“美洲国家”或“大洋洲国家”而烦恼时候,他的父亲林汉现在所想的,却是如何未雨绸缪,为未来将印度“切”得更碎做准备。
林汉很清楚未来的二十一世纪,要想成为世界强国,首先就必须是“人口”大国。中国、美国都符合这个条件,没有解体也没有二战大放血的苏联和没有崩溃的英联邦,也勉强符合这个条件——当然,苏联和英联邦后来都解体不存在了。
印度是未来的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同样也有成为大国强国的希望。
后世的印度阿三,大而不强。原因非常多,但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少一个叫李德胜的领袖率领的红色政党,将印度两千年来积累下来的各种积弊一扫而尽,大量旧时代留下来的遗毒,严重拖累其成为世界强国的步伐。
能够真正拯救印度的,唯有由“真正”的印共领导印度底层民众发动一次从下到上最彻底的革命。
但林汉根本不想看到印度的红色革命能够成功,哪怕是一丝的“成功的可能”他都不想留给印度人。
因为这样的印度,会成为中国在南亚最大的敌人。
他想看到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继续保留“种姓”制度的印度,哪怕这个印度落在英国手上多当几年英国的殖民地也没有关系。
林汉认为,印度最终脱离英国掌控而独立出去,这是必然的,就连阿尔托利娅自己也认为这是无法阻止的,余下的仅是时间长短问题。
在林汉看来,英国对印度的统治,象历史上那般,一夜之间“雪崩”般结束整个英属印度地区全部脱离英国独立,这种局面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因为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很可能在南亚地区会出现象历史上“那么大”的印度。
虽然在这个位面,林汉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将英属印度多肢解几份,但是,这仅仅只是“有可能”,谁也不知道到时候会发什么事。因为那么大的一片地,突然间一下子全部脱离英国掌握了,面积太太太广,其操作过程太难掌握控制,林汉并不愿意将一切押在那些不确定的因素上。
最好也容易把握的情况,就是将英属印度,一点一点地剥离脱离英国的统治。比如今天是缅甸地区,明天是孟加拉,后天是西北克什米尔的旁遮普地区,再后天又是印度的某几个邦。
这些一块一块脱离英国掌控的地区,每个事后都是“独立”的国家,哪怕甘地和尼赫鲁再大能,他们也没有办法将他们重新拼回历史上那个“完整”的印度——目前的印北人民共和国,就是林汉这个设想初步实现的第一个目标。
这种一块一块慢慢剥离的过程,就好象竹筒开了个小洞倒豆子,最方便他从中做梗作做手脚。如果是历史上那般整片整片地瞬间脱离,那就象是将竹筒里的豆子瞬间全部倒出来,根本就难以控制了。
在这一点上阿尔托利娅和林汉的想法并不矛盾,为了达到的两人的目的,双方都需要拉塔尼游击队在西孟加拉邦存在并维持较大的影响力。
在这事上,英国人和兰芳共和国在这事上心照不宣地联起手来。林汉很清楚,自己的这些黑暗的心思想法,绝对不可能得到新中国的认同,所以整件事他完全跳过新中国方面,直接通过自己在兰芳的势力和拉塔尼游击队联系。
林汉在兰芳不管事,但是整个兰芳共和国的现在的执政者,几乎全是他的学生,以他的马首是瞻。神圣冲击后,林汉的“身份”暴露,东南亚的华人华侨心中,更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崇拜者和信徒无数。
从前林汉在兰芳下令拆孔庙毁教堂还阻力重重,现在无须他下令,民众就自发地把孔老夫子、洋上帝还有印度和尚一起请出了庙堂,然后换上了玄武大帝像。
时间进入到三月,甘地和尼赫鲁一起来到西孟加拉邦东北地区的“光复地区”,实地查看当地战后恢复的情况。
一个多月前,这里发生了震惊全印度的大屠杀,然后两人在这里,惊讶地发现大量的残存教民,都着身穿着“荣誉不列塔尼亚人”常穿在身上,显示身份的“圣袍”。
甘地和尼赫鲁,也算是印度的“名人”,从前所到之处,总是很容易得到很多民众的“围观”和欢迎,但在这里,普通民众都无视他们,将他们视若空气,原因是这里的民众现在已找到了比甘地更好更值得认可的“救世主”。
从前拉塔尼游击区和根据地,现在完全被在加尔各答组建的“贱民师”和“首陀罗师”控制,和这些武装力量一起进驻的,还有来英国人派出的传教士。
这一地区被游击队和剿匪还乡团“拉锯”,无论高种姓还是低种姓,都人口损失惨重。英军收复此地后,有过先前的教训,当地的民众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
蒙巴顿在宣布英皇特赦令的同时,进驻的英国传教士们,公开向此地传教,他们告诉当地贫民,只要加入英国国教,英国人将保证他们的生命和财产的绝对安全,于是当地担心被战后清算的贱民趋之若鹜。
甘地和尼赫鲁在当地转了近一个月,然后怀着满腔的恐惧回到了加尔各答。
“阴险的英国人。”
这是二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