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刀1937 >

第303章

刺刀1937-第303章

小说: 刺刀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元依次郎知道他想说什么,真的要结束了,自己和第六师团的命运……
  他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后的努力,大量优秀的帝国士兵在这失去了生命,重新组建的第六师团将再次面对覆灭的命运。
  “下令,师团司令部转移至三山峰,全师团收缩防线,以三山峰为中心继续抵抗,同时请求飞机增加出动次数,协助我师团进行最后之抵抗。”
  广元依次郎说到这声音停顿了下。
  “最后之抵抗”,听起来实在太不吉利了,也许这会动摇到军心的。
  参谋长也听出了不对:“师团长阁下,请您撤退吧,这里请交给我来指挥……”
  广元依次郎摇了摇头,他重重叹息了一声,然后又竭力挤出了一些微笑:“不,不能,我不会扔下我的部队,当我奉命指挥第六师团的时候,我就已经抱定了和他们共存亡的决心,即便最后失败了,也不会动摇我的决心……”


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思……
  这是一次足以载入史册的战斗。
  尽管之前第三战区一样创造出了无数的辉煌,但这次战斗却完全不一样。
  第三战区总指挥部在遭到突袭的情况下,主动以自己为“鱼饵”,吸引住日军第六师团,并一直坚持到了援军抵达,从而达到包围日军,全歼第六师团的战略企图。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战争中,第三战区总指挥部下的决心之迅速,之强硬,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尤其是在之前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即完成了这一决定。
  更加重要的一点,和过去的战斗不同,无论是上海之战,歼灭谷寿夫之第六师团,或者十六师团,其主力使用的都是以德械师为底子的部队。
  上海之战是德械师的最鼎盛的时期,尤其是王牌中的王牌,精锐里的精锐111师,火力猛,兵源足,又拥有空中和地面的炮火支持,一度战必胜,攻必取,创造了中国军队屡次击败不可一世的日军的神话。
  而及后第三战区成立,几个王牌德械师虽然在上海之战中遭到损失,但其老底子尚存,作战依旧顽强勇猛。
  但两次大型战役严重消耗了几个德械师的力量,全师几乎都被打空,大量新兵补充进来,战斗力严重下降。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的德械师已经只是挂着“德械师”空头衔的“德械师”。
  在此次歼灭广元依次郎之第六师团的战斗中,迫使第三战区更多的不得不依靠川军、桂军、滇军等大量地方部队。
  但就是这些地方部队,却依旧表现出了除了火力以外,丝毫也不逊色于德械师的勇猛和顽强……
  但是对于第三战区总指挥郑永来说,他现在要考虑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如何重新组建几个精锐师,在未来的战争中发挥出中流砥柱的作用。
  战争是用人命堆起来的,但这并不仅仅是全部。
  武器的强大与否,士兵的精锐程度,指挥官的战场调动,这些都是能使军队在战场上最大限度减少伤亡,最大程度取得胜利,必不可少的条件。
  40、87、88、111师这五大主力师,虽然打残了,打空了,但底蕴还在,那份精气神还在,既然日军第六师团可以重组,那么五大主力师也一样能够重组。
  不过这需要政府的全力支持,以及必须赢得一段重组的时间……
  还有就是老部下的不断阵亡,这是最让郑永心疼的,一个接着一个自己的好兄弟离开了自己,那些富有作战经验的军官再也无法回到他们的指挥岗位上了。
  尽管一批新的年轻军官重新冒了出来,但毕竟和他们的前辈相比,郑永总觉得他们身上欠缺了一点什么东西……
  现在要考虑的并不仅仅是眼前能否歼灭日军第六师团的问题了,而是将来的路应该怎么走。
  第三战区已经超额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即便有一日被迫撤退,他们也一定是昂着首离开这里,但自己和军队们的任务却不会随着撤离第三战区而结束。
  调节好“老人”和“新人”的关系,调节好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的关系,调节好各战区之间协同作战的关系,这些都是郑永必须面对的问题。
  郑永站起了身,走到了门外。
  今天一早天色就阴沉沉的,暴雨很快就要来临了,这将会给攻击部队造成更大的困难,同样也会增加更多的伤亡。
  但这一刻郑永的心里,忽然有了一种自豪感。
  酣战至今,第三战区以一己之力,牢牢拖住了日军几十万大军,杀敌无数,迫使日军不得不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第三战区,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其它战区压力。
  另一个时代的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有那么一天自己会指挥上百万的人军队与日寇决战于疆场之中……
  郑永嘴角微微露出了笑意,他坚信在自己的手里,倭寇的恶梦才刚刚开始而已……
  ……
  “司令官阁下,刚刚得到的消息,第六师团已经被支那军队团团围困,广元依次郎中将发来电报,第六师团及他本人,已经做好了玉碎的准备……”
  山本宏次表情有些痛苦的将一份电报交到了松井石根的手里。
  松井石根并没有看这份电报,他神思有些恍惚地说道:“山本君,其实广元君是死在你手里的,对吗,山本君?”
  山本宏次怔在了那里,不知道司令官为什么这么说。松井石根没有看他:“当第六师团出击的时候,你就已经猜到了他们的命运,不错,第六师团只是个诱饵,用他们的牺牲来突破支那人的防线,这样的代价我们完全可以承受,但是师团长的人选却未必一定就是广元君了……
  你始终忘不了在满蒙的时候,广元君带给你的耻辱,而当决定第六师团出击的时候,你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广元君,因为你从一开始就知道,孤军深入的第六师团回不来了,当然,广元君也回不来了。”
  他说话的语气非常从容淡定,好像这事和自己一点关系也都没有。
  山本宏次在那沉默了会,终于点了点头:“是的,司令官阁下,我的确有这样的想法,我永远也忘不了在满蒙时候发生的一切,那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名誉损失,每次当我一闭眼的时候总能看到同僚们的嘲笑……”
  松井石根挥手制止了他:“你们之间的恩怨我并不想管,第六师团的命运已经是注定的了,从东线之战谷寿夫和他的第六师团被打掉之后,这支部队其实已经废了,耻辱的种子早就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永远也无法抹去。
  总会有人死的,是广元依次郎或者是你山本宏次,无论是谁,只要能为帝国带来胜利,我并不介意谁去死,也不介意你是否利用这去报自己的私人恩怨。但我必须提醒你,没有哪一个人是天生的傻子,我,或者是支那人的总指挥……”
  “您的意思我明白了,重视敌人,重视自己的每一个对手,不管面前的是不是支那人。”山本宏次的头低了一下:“感谢您的宽宏大量,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好了,让我们把注意力重新转回到战场上吧。”松井石根微微笑了一下。
  山本宏次精神振作了许多:“是的,在正面战场,经过我军连续作战,已经陆续突破支那人多处阵地,目前支那第二分战区已经将主力集中在这,这,和这进行最后防御。由于第六师团成功的吸引了大量支那军队,因此第二分战区整体防御都被打乱,部分地区兵力严重不足!
  而我军在空中和地面炮火的支援下,节节推进,预计在本月底能够突破支那第二分战区全部一线防御阵地,并将战火直接引向其核心,我判断在今年底,最迟不会超过明年初,发生在支那第三战区有规模的抵抗就可以结束了……”
  松井石根平静的听部下汇报完,忽然淡淡地说道:“其实从一开始,郑永就从来没有想过要死守第三战区……”
  山本宏次再次怔在了那里,他没有理解司令官话里的意思。从支那第三战区成立后,支那人调动了大量的军队,在这里和帝国进行了殊死较量。帝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支那军队的抵抗意志毫无疑问是极其顽强的。
  松井石根让部下坐了下来:“山本君,自从我重新回来后,我仔细研究了整个支那第三战区的布防,和以前所有的战斗,郑永的战法向来是能打坚决打,不能打坚决放弃,他根本就不在乎丢什么重要城市或者阵地给我们。他真正要想的是歼灭了我们多少部队,而不是能够守住多少土地……
  他要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可以预见的是,假设他今天能再消灭我们两个师团,而为此他必须在明天就放弃全部第三战区,我能够断定他不会有一点的迟疑就把第三战区统统扔给我们,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让人害怕的。
  我们已经陷入了支那人从上海之战就已经设计好的陷阱,但现在明明知道是陷阱,却还不得不继续硬着头皮跳去。仗打到这个份上,谁也收不了手里。几十万帝国军队放在这里,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消耗着帝国的力量。
  我现在开始觉得,越是占领支那越多的土地,对帝国的危害就越大,支那人是在拿土地进行着一场奇怪的消耗战。支那就好比一块诱人的蛋糕,闻起来香喷喷的,可现在支那人是把一整块蛋糕强行塞到了我们嘴里,想想看,我们最终能吃下这块蛋糕吗?”
  当你无法消化的时候,最后的结局就是被活活噎死!
  “我们突破了第三战区的防线,但为此再次付出了一个师团的代价,究竟是赢了还是输了?”
  松井石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有几分苦涩,他苦笑着站了起来:“我们前后已经丢了几个师团,可战争才刚刚开始,一个小小的第三战区,就已经让我们如此损兵折将,当想到未来的时候我心里真的有些害怕……”


第四百三十七章 秦家岙之战
  陆续有中国军队抵达战场,各个分战区调来的都有。
  对日军第六师团的合围之势已经形成,日军第六师团开始被围困在以三山峰为中心的一带。
  两个拳击手之间最后的博弈开始了。
  十一日,中国军队组织三个师的力量对跑马坪发起攻击,经过两日激战,以阵亡两千余人的代价成功夺取跑马坪,并对秦家岙之敌形成攻击态势,迫使日军再次收缩防线。
  而这也意味着,冯萧镇之中国第三战区总指挥部之围已解。
  十三日下午,郑永宣布从十五日开始,对日军第六师团的歼灭作战开始,下达命令必须于十天之内全部结束战斗。
  同时下令各分战区收缩战线,分兵增援第二分战区,为整个战局争取时间。
  面前的第六师团,已经是郑永在第三战区的最后一个猎物了,正如松井石根所说的那样,郑永并不在乎地盘的损失,他瞄准的,只是歼灭了多少敌人,让日军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付出血淋淋的代价……
  “第三战区从现在开始可以做好撤退准备了,虽然这离我们之前所说的坚守一至二年还有一点时间上的差距。”
  这是蒋百里在其后对郑永说的话:“在这段时间里,其实我们早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在这我们歼灭了大量的日军,使日军精锐部队损失惨重,日军即便得到第三战区,也不得不被迫进行长期休整,而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郑永完全同意参谋长的看法。
  日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