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58章

我要做皇帝-第458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骞自述说: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属邑大小七十余城,众可数十万。
  张骞没有撒谎。
  后来贰师将军李广利就在大宛面前,碰了个头破血流,勉强才得了一场惨胜归国。
  这还是小猪动员了全国的力量,支援李广利的结果——仅仅是预备役,小猪就动员了六万人,还有十万头牛,马三万匹,其他牲畜无数,另外,在酒泉、张掖,负责后勤保障和支援工作的汉军,多达十八万,为了给李广利输送军粮,发天下七科嫡,运粮补给,补给队伍车人相连,形成一条长龙,从敦煌直至酒泉、张掖。
  刘彻觉得,不管怎么说,大宛人也能在匈奴人面前撑个三五年吧?
  不然,亚历山大不从坟墓里爬出来找这些家伙算账才怪!
  另一方面,刘彻觉得,乌孙人肯定会发挥他们在历史上的万年搅屎棍的长处。
  要是不暗中给匈奴人下绊子,甚至拉后腿,那乌孙还叫乌孙吗?
  然而,就当刘彻期待着看一场好戏的时候。
  一个消息,从云中郡传来:匈奴骑兵袭击了一个在长城脚下的汉人村庄,杀死和掳走了大部分的村民。
  云中郡郡守魏尚急报长安。
  刘彻接到这个奏报后,立刻就感觉被人在脸上扇了两个火辣辣的耳光。
  “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刘彻暗骂几句。
  他很清楚,对于这个挑衅,汉军必须做出坚决彻底的回应。
  不然,今天匈奴骑兵能入侵、杀死和掳走汉人百姓。
  明天,匈奴人就敢破开长城,直接袭扰汉地的大城市了。
  对侵略者,不用讲什么道理,也不需要研究什么对策。
  人家既然把刀枪都拿到你家里来了,还杀了你家的家人。
  你难道还要先打个电话报警,然后坐下来跟人家讲道理?
  但凡智商正常的人,都会选择,先砍了再说!
  刘彻立刻回复云中郡郡守魏尚:明犯大汉者,虽远必诛!虏杀朕子民一人,汝取虏首级一级!
  简单的来说,就是要魏尚对等报复。
  你杀我一个百姓,我杀你一个牧民。
  不止如此,刘彻还下令,立刻取消与匈奴在长城脚下的所有互市行为,包括与伊稚斜等人走私贸易。
  摆出来的架势,是很明显的:匈奴若是不给朕一个交代,朕就给你匈奴一个交代!
  若在以前,刘彻这样的决定,无疑要遇到重重阻力。
  反战派和绥靖派的力量,在朝野都是相当强大的。
  连太宗孝文皇帝,都在这些人面前妥协过。
  但如今,却是没有人敢有任何异议。
  在被证实了,确实是有天命在身的天子面前。
  一切官僚权贵,统统都是渣渣。
  也就只有东宫两位太后,派人把刘彻叫过去,劝了些忍耐和息怒的话语。
  但最终,两位太后,都被刘彻说服了。
  刘彻说服她们的理由很简单:朕受命于天,天命朕保中国家邦,若受命不从,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在这样强大的理由下,反战派和绥靖派,都只能哑口无言。
  谁也不敢承担让天子获罪于天的罪名。
  当然了,最终,刘彻还是保证,只要匈奴不扩大战争的规模,那刘彻也不会扩大战争。
  只要匈奴人能给刘彻一个交代,刘彻也愿意与匈奴重修旧好。
  至于魏尚那边的行动。
  刘彻用了一句话回答两位太后的质询: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第577章 战和(一)
  云中郡此时的局面,确实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汉与匈奴几十年的交往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自平城之围后,匈奴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想打就打,想和就和。
  但,也并不是说,汉军就没有了反击的能力。
  平城之围后,汉军立刻就在东垣和马邑两战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彻底扫清了陈烯和韩信的势力,斩断了匈奴伸向中国的爪子。
  这才有了和亲政策。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平城之围,是陈平贿赂了冒顿单于的阏氏,才让汉军解围的,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个BUG。
  冒顿,是谁?
  匈奴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没有之一!
  他一手将匈奴从一个在东胡和月氏阴影下苟延残喘的小部落,打造成东亚第一霸主。
  为了自己的目标和理念,冒顿连爹都杀了!
  至于女人……
  呵呵……
  当初,东胡人先跟冒顿索要良马,然后又跟冒顿索要他的妻子,他全给了。
  等到东胡人要土地的时候,冒顿就再也不忍了。
  这样的一个雄主,会被所谓的美人所说服?
  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笑话。
  而且,史记记载的平城之围的经过,还有个巨大的BUG:陈平在白登山上看到了冒顿带着一个美人,在军前散步,两人无比恩爱。由此定计贿赂冒顿的阏氏……
  好吧……
  假如这不是YY小说中的情节,那就肯定是汉匈双方的智商都降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敢在列阵的汉军面前散步?
  这冒顿是该有多大的勇气,或者说,是多么的不知死活!
  不说床子弩这样的凶器了,就是一般的弓弩,也应该能威胁到冒顿了——你要知道,连白登山上的陈平都能看清楚冒顿和他的女人在阵前散步,这意味着,实际上,冒顿应该进入了前线的弓弩射程范围之内!
  而史记记载的关于平城之围的另外一个描述,则道破了,所谓陈平贿赂冒顿阏氏,其实是太史公脑补出来的——整个平城之围,从被围困,直到汉军解围,前后只有七天。
  七天的时间,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所谓的陈平在白登山上看到冒顿跟他的阏氏郎情妾意,然后如胶似漆,再然后商议定计,贿赂冒顿阏氏。
  时间是完全不够的!
  这又不是玩RPG游戏。
  鼠标一点,陈平这个NPC就能越过一切障碍,直抵任务目标处。
  陈平再怎么牛逼,也不可能在短短七天之内,就摸清楚那位阏氏的喜好,更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通过两军对阵的阵列,去到冒顿大军的核心处,还能见到那个被冒顿宝贝到不行的阏氏。
  而事实是——白登之围被解,根本不是有所谓的阏氏说情,而是,汉军的援兵到了。
  太尉周勃统帅的汉军精锐,在磐石之战后,回身消灭了匈奴布置在楼烦的军队,断了匈奴骑兵的归路。
  翻开当时的平城之战地图,很轻易的就能发现,冒顿是在平城的白登山包围了包括刘邦、樊哙、灌婴在内的汉军车骑兵主力。
  但,在平城之战前,汉军已经扫清了在磐石以北的匈奴据点。
  不然,冒顿也不至于要在平城设围。
  他完全可以直扑太原,断汉军归路。
  而事实是:太尉周勃率领的汉军步卒主力,在磐石之战胜利后,奉命分兵进攻了楼烦三城。
  这相当于是三国中官渡之战中,曹操烧了袁绍乌巢的翻版。
  史记《绛候周勃世家》就记载了周勃在平城之围前后的动向:攻韩信军铜,破之。还,降太原六城。击韩信胡骑晋阳下,破之,下晋阳。后击韩信军於石,破之,追北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所将卒当驰道为多。勃迁为太尉。
  只要看这里,就能明白,事实上,汉匈在平城之战,是打了个平手,甚至汉军略有小胜。
  虽然冒顿围了刘邦,但周勃也围了冒顿。
  铁证就是平城之围后,汉军的行动,并未停止或者撤退,而是继续北上。
  刘邦的把兄弟,时任太仆的夏侯婴,在平城之围,统军继续对匈奴作战“复以太仆从击胡骑句注北,大破之。以太仆击胡骑平城南,三陷陈,功为多”。
  从这里看来,汉军是实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的——即消灭叛军,斩断匈奴伸向中国的爪子。
  但是,平城之围中,汉军也是损失惨重。
  虽然真正的阵亡者很少,但北方残酷的冬季,给予当时主要是南方人的汉军沉重打击。
  被围七日后,汉军士卒,冻伤者的比例,达到了二三成之多,大量士卒的手指都因冻伤被迫截肢。
  且汉初天下凋敝,经济困难,新生的汉政权没有那个能力再组织一次平城那样的大规模对外作战了。
  所以,谈判,讲和,就成了选择。
  而匈奴人,也在战争中,知道了汉军不好惹。
  加之,后院起火,月氏人开始挑衅,只能回家灭火。
  于是,和亲政策就诞生了。
  然而,和亲政策出台后,别说匈奴人了,就是汉朝自己也拿它当块抹布。
  第一次和亲刚刚达成,汉军就发动了马邑之战,全歼了盘踞在马邑的韩王信残部。
  直至刘邦死前,汉匈之间,再也没有发生第二次大规模的战争。
  要是汉军在平城吃了大亏,甚至,只要没有占到便宜——以游牧民族的尿性,就他们那记打不记吃的性格,会眼睁睁的看着韩信、陈烯、卢绾失败,而不来搀和一脚?
  看看北宋在檀渊之盟前,是怎么被契丹人吊打的吧。
  再看看北宋灭亡前,跟女真人的几次和谈吧!
  真要以为一个和亲政策,就能绑住匈奴人的双脚,那就只能说,你太天真了。
  刘邦冒顿之后,汉匈关系,更是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汉朝这边固然天天念叨着平城之耻,吕后之辱。
  匈奴那边能好过?
  宇内唯一一个能跟自己掰腕子的大块头就在那里,不去掂量掂量对方的力量,匈奴人岂能甘心?
  于是双方不断的你来我往,反复试探。
  太宗孝文皇帝在位时期,汉匈之间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交战。
  其中二次,是匈奴主动挑起。
  但还有一次是汉军主动挑起的。
  这就是太宗孝文皇帝三年夏五月的收复河南之战。
  这场战争,在历史上留下的笔墨很少。
  但任何一个研究汉匈历史的人,都不会放过这场汉匈关系进入相互承认阶段的战争。
  在河南之战前,匈奴人在实际上与汉朝共同统治河南。
  这个河南,当然不是指的现在的河南郡,而是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尤其是北地郡以南的地区。
  太宗孝文皇帝三年夏五月,通过一场完美的政治表演,驱逐了周勃为首的元老派后,大权在握的太宗皇帝,决定发动河南战役,彻底扫清匈奴在中国境内的势力,切断其对中国内部事务的影响。
  于是“发兵吏骑八万五千候高奴,遣丞相颖阴候灌婴击匈奴”。
  这是平城之战后,汉军第一次主动对匈奴发动大规模进攻。
  这次战争,大获全胜。
  灌婴将匈奴人彻底逐出长城范围之外,收复了所有被匈奴侵占的土地和城市。
  要不是关键时刻,济北王刘兴居叛乱,逼迫汉军主力回防。
  不然,当年太宗皇帝可是要御驾亲征,出塞寻找匈奴主力决战的!
  正是这一战,使得匈奴人从此绝了入主中原的念头,从南进调整为西进,随后,老上单于开始发动对月氏的总攻,并彻底击败之。
  第二年,汉匈达成明文合约。
  两国君主约为兄弟,相互正式承认对方(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汉皇帝居之,并且相互约定,井水不犯河水,汉人出塞,匈奴可杀之,匈奴人入塞,汉军杀之)。
  没有实打实的胜利,没有实实在在的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