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1章

我要做皇帝-第41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不用多礼……”刘德的眼睛藏在冠旒的珠子中,让人看不清他的想法:“赐座!”
  就有着下人抬着坐席过来,待得剧孟坐下来后,刘德道:“剧先生,可愿暂居我之治下直市丞一职?”
  剧孟自然不无不可,顿首道:“臣遵命!”
  这就算是宣告了两个人之间建立起了正式的主从纽带。
  刘德将剧孟打发去直市是有想法的,现在也只有剧孟这种三教九流都能通吃的家伙才能镇的住场子。
  “卿上任不可无贺礼!”刘德拍拍手,王道立即就抱着一个崭新的剑匣出现在了剧孟身边,王道将剑匣打开,介绍道:“这是殿下寻访到的前代名家朱家之剑,宝剑赠英雄,殿下现在将此剑赐予你,望你好好珍重,不要辜负殿下之望!”
  剧孟一听,竟然是朱家曾经用过的宝剑,顿时就只觉得心脏都在扑通扑通的跳动着了。
  要知道,朱家那可是他从小到大的偶像,不夸张的说,基本上每一个游侠儿,都以能得到一柄朱家的剑而光荣。
  他剧孟虽然有名,可惜,成名之时,朱家早就死了,因此直至今日他都没完成他那个儿时的梦想,却没想到刚来长安,这个曾经的梦想就这么轻易的实现了。


第69章 早朝(一)
  第二天,刘德还在梦乡之中时,听到有人在他耳边呼唤着:“殿下……殿下……”
  刘德猛然惊醒,抓住那人的肩膀,将之反扣在塌边。
  “你听到什么了吗?”刘德冷冷的问着。
  “殿下,奴婢什么都没有听到啊,殿下,奴婢只是来请您准备上朝的……”那个宦官流着眼泪,都被吓坏了。
  刘德看了他一眼,确认他没说谎,这才放开他,道:“以后记住,不要在我睡觉的时候离我太近,我常常做噩梦,在梦中酷爱杀人!”
  刘德有着太多的秘密不能让人知道。
  他很清楚,在睡梦中他的警惕性将会大大下降,万一不小心说漏了嘴,那就是个大麻烦。
  因此只能学习曹孟德了。
  “诺!”那宦官流着眼泪磕头道:“奴婢知道了!”
  刘德起床,在左右侍女的服侍下穿好衣服,问道:“王道呢?”
  “王侍郎在给殿下准备车马……”一个宦官答道。
  刘德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走到铜镜之前,看着镜子里的少年。
  一身玄色冕服恰到好处的遮住了他还有些单薄的身子,使之看上去还算挺拔,旒珠垂在眼前,看着颇有气势。
  刘德很自恋的挺起胸口,汉服华章,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美。
  “剑来!”刘德吩咐着。
  立即有宦官捧着一把剑过来,刘德接过,锵的一声将剑拔出来,刘德抚摸着寒光闪烁的剑刃,赞道:“好剑!”
  他知道,自己今天就是这把剑。
  谁反对,砍了他!
  谁捣蛋,灭了他!
  收剑入鞘,刘德一挥袖子,道:“走,上朝!”
  周围宦官侍女的脸上都是流露出欣喜交加的神色,虽然他们之中除了王道外,还没人能得到这位殿下的信赖,但仅仅靠着皇子刘德的下人这个名号,在宫廷里腰杆凭空就粗了三分,说话声音也高了些。
  如今主人的地位眼看又要向上蹭一点,他们这些奴婢自然也能跟着沾光。
  登上马车,刘德发现,自己的马车已经焕然一新了,不单里面的装饰,就连马车的车盖都被换了新的。
  “谁换的?”刘德对王道问道。
  “回殿下,是少府的人……”王道回答道。
  拍马屁的人哪里都有,可惜,这次他们的马屁拍在马腿上……
  “去,给我换回来!”刘德跳下马车。
  开什么玩笑,第一次上朝,就乘坐全新的马车前往,这让大臣们怎么看,天下百姓怎么看?
  当然,也可能不是拍马屁……
  刘德转瞬之间就又想到第二种可能。
  这还没当太子呢,就明枪暗箭都来了,要是坐上去,指不定还有什么花样在等着刘德……
  想到这里刘德就轻笑了一声:“这种低级的把戏还想在我面前玩?哼,也不看看我是什么人?”
  有着大天朝的表哥的前车之鉴,刘德天生就对此类的把戏具备了免疫。
  王道也不傻,他看到刘德跳下来,在宫廷中生存了三年之久的他立即就想到了此事的后果,背上顿时冷汗直冒,跪下来道:“奴婢万死!”
  “行了,以后长个心眼就是了……”刘德也不忍苛责这位忠奴,道:“赶紧的给我换回来就是了!”
  好在旧的马车库房里还有两辆,很快,王道就带着宦官们将马车换好。
  刘德登上去,摸了摸有些陈旧的车栏,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道:“戒骄戒奢,此先帝之遗德,尔等都谨记了,今后我的宫中,不许出现奢侈之物!”
  “王道,从今天开始,你就领着殿里的下人们在殿前挖个菜地,种些蔬果,知道了吗?”刘德吩咐着。
  “诺!”
  ……
  乘着马车,沿着宫中的道路前行,一路之上,不时会有巡逻的军尉好奇的注释着刘德的马车。
  当刘德的马车出现在了宣室殿前宽广的平台前时,许多原本昏昏欲睡,等待着早朝礼仪开始的大臣与公侯,立刻就醒来了。
  他们的眼睛盯着出现在他们视线中的那辆皇子标示的马车。
  谁都知道,没有天子的许可,任何皇子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出现这里。
  而能出现在这里的,基本上都是将来的储君。
  在无数视线的注视下,刘德跨下马车,走到地上,一只手拿着腰间的绶带,一只手握着佩剑的剑鞘,在宦官们的簇拥下,朝着前方而去,他走到最前面的丞相申屠嘉之前,行礼问好道:“丞相好!”
  申屠嘉看上去依然精神抖索,充满着战斗力,他对刘德点头道:“有劳殿下挂记,老臣一切都好!”
  他咧着嘴,嘿嘿的笑着:“还有许多乱臣贼子在等着老臣收拾呢!”
  在申屠嘉的左侧,晁错的脸抽动了一下,心里暗骂一声:“倚老卖老!”但偏偏却发作不得。
  刘德看着活力四射的申屠嘉,心中也是惋惜了一声,刘德很清楚的知道,假如申屠嘉再这么的跟晁错犟下去,那么他们两个迟早要倒下一个。
  毋庸置疑,在便宜老爹心里,肯定是向着晁错的。
  这战斗还没打,申屠嘉就输了。
  “我即改变了刘阏的命运,那我为何不能改变申屠嘉的命运呢?”刘德心里想着,转过身子,朝着九卿大臣们一一拱手道:“小子刘德奉父皇之命,旁听今日早朝议政,诸卿柱国肱骨之臣,还望毋因小子才疏学浅,德薄而吝于指教,若有错漏,但请指正,拜托了!”
  “不敢!”文武百官连忙道。
  刘德看向申屠嘉,他很清楚,想要改变这个老头子即将到来的命运,只有一个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可要怎么才能转移他的注意力呢?
  于是,刘德走过去,对申屠嘉道:“丞相可否借一步说话?”
  申屠嘉点点头,跟上刘德的脚步,两人走到一个僻静些的地方,刘德问道:“丞相尚能饭否?”
  申屠嘉起初没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很快他就知道了,呵呵一笑道:“老臣尚能日食粟米一石,酒肉三斤!”
  “善!”刘德点点头道:“丞相老当益壮,小子就放心了,有一事,还望丞相不吝相助……”
  说着刘德就将自己的保护价政策简短的跟申屠嘉介绍了一遍,然后道:“以小子观之,此策于民有利,而害于粮商,彼辈势必不肯如此善罢甘休,定会起些风波,丞相可愿为我保驾护航?”
  申屠嘉本身就是农民出身,自然知道假如有了粮食的最高与最低价,对于农民来说,好处有多少。
  他咧嘴一笑:“殿下放心好了,那些魑魅魍魉,就交给老臣了!”
  作为一个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军人,申屠嘉还是比较喜欢这种直来直往的较量。
  刘德安心的点点头,有了申屠嘉的支持,这件事情在朝议上通过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至于粮商们在朝廷的代言人?
  真以为官僚们拿了商人的好处就一定要帮商人说话?
  刘德确信,只要在朝议上形成了压倒性的声势,那些收受商人钱财的官僚会是第一个冲上去将那些不法粮商给抓起来的人。


第70章 早朝(二)
  说话间,宣室殿的宫门缓缓打开,一个宦官走到台阶前,道:“百官入朝!”
  然后,文武百官这才在丞相申屠嘉的率领下,趋行而入。
  一进宣室殿,文西武东,百官们立即就泾渭分明的站列于大殿两侧。
  这套上朝的礼仪是当年叔孙通怂恿着刘邦弄出来的,合不合周礼刘德不清楚,但肯定合刘邦的胃口,甚至让其赞道:吾今日始知皇帝之贵也。
  当然了,当年叔孙通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上朝礼仪,实在是有些太复杂了,时至今日,除大朝贺之外,其他时候,汉家天子使用的都是缩水后的版本。
  刘德就站在丞相申屠嘉的左侧偏后一点的位置。
  “警!天子上朝,百官恭迎!”随着一位卫士的喊声,头戴冕旒,身穿玄衣的天子在十几位宦官谒者的簇拥下缓步登上宣室殿的上首龙座之上。
  “臣等恭迎陛下!”刘德连忙跟着百官一同跪下来:“愿吾皇万岁!”
  “平身!”天子刘启坐下来,道:“诸卿免礼!”
  文武百官这才各自跪坐到属于他们的席位上,临襟正坐。
  刘德在一个宦官的指导下,跪坐到天子御座左侧下方的位置。
  然后他就听到便宜老爹道:“先帝尝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而今之世,本末倒置,朕尝闻农夫多有不劝耕之心,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诸卿皆朝廷大臣,食俸千石以上,多有历经郡县,当可为朕解此难题,其令众臣议之,如有策,上奏朕前,朕不吝嘉之!”
  便宜老爹这手腕,玩的也不错了,刘德听了,感觉又学到了一点。
  本来以他的想法,便宜老爹可能会直接向朝臣发放他的那份奏疏的副本,可他终究是嫩了一点啊。
  在政治上直来直往,那不是等于把自己的底牌拿给别人看了吗?
  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应该学会将自己的底牌保护好,永远只将其放到关键时刻打出。
  刘德觉得,他只要学会这一招,基本就可以毕业了。
  正想着,东侧的文官席位中一人长身而出拜道:“陛下,臣以为当法李悝《平籴法》,平抑物价!”这是一个千石级别的官员,看着向是丞相府的长史一类的官员。
  又一人出列拜道:“陛下,臣以为,当可效当年平阳侯辅佐孝惠,选以忠厚长者为吏,取勤奋肯干之人为官,与民休息,不扰民不伤民,天下自然生平!”
  ……
  一时间,站出来刷存在感的,提建议的大臣,少说也有十几个了。
  终于一直端坐于一旁的内史晁错,长身而起,出列拜道:“臣窃以为可再开捐输法,令民输粟捐爵,以此贵粟!”
  刘德听到晁错这么说,却有些忍不住在心里面吐槽了:“真当老百姓是傻瓜啊……”
  晁错提出的这个建议,甚至可能是所有建议里最坏的一个。
  所谓输粟捐爵,是当年太宗孝文皇帝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所采纳的特殊政策。
  其中心思想大概就是百姓将多少粟米运到边关之后,就可以凭借边军打的收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