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348章

我要做皇帝-第348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室肯定不会留下卫氏继续在朝鲜称王称霸。
  可卫氏还是需要一个“大王”来表演口衔王玺,面北而拜,前往长安三步一跪,九步一叩的谢罪戏码。
  然后,再哭天抢地的在长安长跪不起,最好最后来一个“自感罪孽深重,臣死有余罪”,再双手奉上朝鲜国的王玺、图册和户籍,然后自刎谢罪,这样才能充分照顾汉天子的颜面,也能让大家都能活下去。
  不然,汉天子要是不打算放过卫氏政权,那该如何是好?
  而且,即使汉天子宽宏大量,但,朝鲜国肯定是不会再存在了。
  那样,末代的朝鲜王,就是个犯忌讳的存在,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一杯毒酒。
  卫右渠可没那么傻!
  这个任务,还是得交给自己得兄长,那个在长安开罪了天子的卫信去办。
  也只有卫信能办好!
  至于卫信愿还是不愿,那可就由不得他了!


第461章 坑
  一场大雨过后,长安的气温骤降了起码十度。
  梧桐树的叶子也几乎掉光了。
  刘彻漫步走在未央宫的走廊中,天气开始转凉了,所以,刘彻的天子衣冠也相应的厚实了起来。
  “废太妃那边,记得送些御寒的衣物和使唤的下人过去伺候……”刘彻望着那满地的落叶,对身边的人吩咐了起来。毕竟,再怎么说,王家姐妹还是先帝的女人,虽然已被先帝废黩,但,因为她们有着子嗣,所以,必要的待遇还是少不得的。
  “诺!”身边的王道连忙点头答应。
  刘彻伸手抓住一片掉在了走廊的栏杆上的树叶,呵呵的笑了一声。
  他哪里是什么大度的人?
  王娡前世给他的羞辱,又岂会轻易淡忘?
  有句话说的好:看到仇人过的不好,我就很开心了。
  刘彻现在就是这么一个感觉。
  他拿着那片树叶,嘿笑了一声问道:“阿彘最近功课做得怎样?”
  王道愣了一下,区区一个废妃之子,在宫中几乎就是被遗忘的。
  倘若不是太皇太后隔三岔五的会过问一下那位皇十弟和皇十一弟的近况,怕是那两兄弟死了,都不会有人上报。
  王道,自然也不会去关心这个事情。
  但他身边自有知道的人。
  考举后,王道的情报系统充实了上百人,这些才干能力有高有低,参差不齐,但却都有着文化,这些人一进入情报系统,立刻就给这个死水一般的封闭系统注入了不少活力,最起码,王道现在已经不需要再去事事关心,有的是过目不忘的能人帮他记下这些琐事,方便他随时询问。
  现在,在王道身边就跟着一位通过考举,进入情报系统,成为汉室秘密设置的“绣衣卫”一员的士子。
  此人名叫白思文,名字倒是文绉绉的,可惜尊容令人难以直视。
  而偏偏,在汉室是一个看脸的社会。
  最基本的一条,长的不帅的没人权!
  譬如过去的察觉制度,除了考核被举荐人的德、孝、廉、才之外,还要看仪容,就是长相、礼仪、身高。
  汉室官场上,有一条潜规则就是,身高不及七尺,五官不正者,除非你是萧何曹参那样的大能,名声传遍天下,否则,你到死都不会被举荐。
  所以,在过去,实际上平民的出头机会是很少很少的。
  寒门士子,不花个几代人改良基因,培养出个帅哥来,很难在官场上有什么作为。
  这次考举也不例外,各衙门选人的时候,遇到长相实在对不起观众的,成绩再好也是直接退货。
  于是,白思文这个通过了三轮考举,名列所有参考士子前百的人才,才这样轻易的落到了王道手中,成为了天子鹰犬。
  另外还有些长相对不起世界的士子,在无可奈何之下,进了军队。
  往后,汉室的政治斗争,估计会在帅哥与挫男之间展开。
  不过,这位白思文脑子、智商还有记忆力都与他的相貌成反比——不然也不会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迅速爬到了“绣衣卫使者”的高度,还深的王道看重。
  “都督!”王道现在身上有一个新差遣就是“都督绣衣卫”,望文释义,自然就是统领“绣衣卫”的意思。
  这是刘彻新开的一个衙门,负责整个情报系统。
  在将来,或许会拆分成类似北镇抚司与东厂西厂一类的机构。
  但在现在,他们还是一体。
  因此,此刻,白思文作为绣衣卫这个新衙门的一员,自然要喊王道的职位。
  白思文低头微微沉思,就道:“根据下面的人报告,十殿下聪明乖巧,颇为早熟……一应功课,都做的不错,深的各位博士的喜爱!”
  王道将这些话转述给刘彻。
  刘彻听了,冷笑了两声:“颇为早熟?嘿嘿!”
  小猪当然早熟啦!
  四岁不到,就敢当着大人的面,撒下“金屋藏娇”的谎言,谁敢说他不早熟?
  他的母亲王娡,那更是少数在汉室历史上能留下自己大名的女性!
  上一个如此如雷贯耳的人还是吕后吕雉!
  刘彻可从来都不敢小瞧这一家子!
  “等朝鲜全境拿下,朕或许可以效仿一下周成王一叶封桐……”刘彻在心中冷笑着。
  王娡这一家子,就这么放在长安,肯定不是个事情!
  外面的人也会说闲话。
  但真安置出去,在什么地方给他分封一国,那也不妥。
  索性干脆丢去朝鲜跟梁王的儿子为伴!
  朝鲜半岛地方那么大,足够割成好几个诸侯国的领地了!
  而且,有了小猪这个榜样,以后再分封其他宗室,也就容易多了。
  西南夷、三越还有未来的匈奴、西域等殖民地,都可以分封一些刘氏子孙。
  朕连弟弟都封去了夷狄,你们还唧唧歪歪个什么?
  至于神州之类,以推恩令为主,逐步消除分封诸侯国,将全境化为郡县。
  正这样盘算着,忽然,有宦官来禀报:“陛下,大喜啊!”
  说着这宦官就跪下来,叩首道:“刚刚得到辽东郡八百里加急奏报:赖陛下洪恩,社稷之福,楼船将军与护濊都尉已定朝鲜全境!”说着他就欢天喜地的捧着一个奏折呈递上来。
  刘彻闻言也是一愣。
  这也太快了吧?
  卫氏朝鲜应该还没有面到这样的程度吧?
  这样快速的灭亡,全人类历史上,大抵也就只有意呆利可以媲美了!
  但周围侍从和宦官却不管这么多,纷纷跪下来,恭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汉万胜!”
  刘彻却狐疑着接过奏疏,拆开来一看之后,才笑了起来:“原来如此,居然是内讧了啊……”
  奏疏是义纵送回来的,自然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写在了上面。
  只是……
  刘彻看着奏折上那位“深明大义”“大义灭亲”率军兵谏,终于劝服了已经“久病失志”的卫准,使其“幡然醒悟”面朝长安三叩九拜,口称:如此臣准等死有余罪。然后就伏剑自刎的朝鲜王子卫右渠的名字,嘴角呵呵的笑了起来。
  “这卫右渠当朕是三岁小孩吗?”刘彻冷笑着。
  这样的故事剧本,别说是刘彻了,三岁孩子都不信啊!
  你以为这是三国演义?隋唐英雄?
  更何况,这位卫右渠,假如刘彻没记错的话,此君当是历史上被小猪所灭的末代卫满朝鲜君主。
  这人在历史上向来就是以反汉出名,以夷狄自居的作死小能手,不然小猪吃饱了撑着去打他?
  但,这些话却不能说出来,甚至,这位卫右渠还得好好安抚,给予厚待!
  不然,以后谁还降汉?谁还肯当带路党?
  正如后世米帝养的那帮二货云云一样,你当米帝不知道这帮货就是在骗吃骗喝骗经费呀?
  还不是为了给天朝国内的带路党做榜样立起来的牌坊?
  只是……
  刘彻也不想这么便宜他。
  “吃朕一击‘山姆大叔之坑’”刘彻在心中冷笑一声,然后就下令:“来人,制诏:朝鲜王子右渠,深明大义,朕心甚喜,其令其继朝鲜王位,给赐王玺!”
  朝鲜刘彻肯定是灭亡的。
  末代的国王,那个有什么好下场?
  刘彻可不想学夫差,给毒蛇成长的空间。
  当然,这诏令下去,天下人都会明白,刘彻的意思了。
  所以,刘彻也不得不给自己洗白,他悠然道:“杀父之人,丧尽天良,几与禽兽无误,朕能赦其死罪,天不会赦!”
  汉室以孝治天下!
  孝悌就是政治正确!
  别说杀父了,就是骂了老爹一句,一旦被捅到官府,骂人者肯定是一个死字!


第462章 三越
  朝鲜的灭亡,来的太快了。
  从卫右渠杀父投降,到汉天子册封卫右渠为朝鲜王,再到诏令朝鲜王朝觐长安,然后半路上派出使者一杯毒酒赐死,前后加起来,半个月都没有。
  在元德二年的新年之前,卫氏朝鲜,彻底成为了历史代名词。
  虽然这个事情上面,刘彻的吃相非常难看。
  但是,出乎意料,不论是汉室国内朝野的舆论还是民间的议论,都站在刘彻这边。
  对这个时代的汉人来说,孝悌就是一切的根本。
  卫右渠逼杀自己的亲生父亲,等于是一脚踩在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上。
  用坊间舆论的话说是:杀父叛主之人,人人得而诛之!
  甚至有人举了高帝诛丁公的例子来给刘彻洗白。
  所谓丁公,就是汉室猛将季布的舅舅。
  当年,丁公给项羽卖命,在彭城之役时受命率军埋伏在彭城以西,刘邦败退的必经之路堵截刘邦的退路。
  果不其然,彭城一战,刘邦惨败,几乎把内裤都输掉了,仓皇逃亡,于是就被丁公抓了个正着,危难之际,刘邦对丁公说:两贤岂相厄哉?
  言下之意,就是让丁公养寇自重。
  丁公怀有二心,果然就放了刘邦一马。
  后世三国演义上的华容道情节,大体创意应该是来源于这个故事。
  只是与三国中的关二爷深受曹操器重不同,丁公的下场可谓惨不忍睹。
  刘邦得了天下后,丁公作死得跑去邀功,结果被刘邦一刀砍了,还留下了一句: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真是杯具中的杯具!
  丁公背主,虽然有功高皇帝,依然被杀。
  卫右渠犯的罪过,可比丁公更严重!
  只是,这个事情发酵后的副作用就是——季心躺着也中枪了。
  这个昔日在关中跺跺脚都能让关中震动的游侠巨头,吓得躲进了雒阳的宅子里,闭门谢客,再不敢提回长安的事情。
  谁叫季心就是丁公的亲外甥,而且季心他哥季布现在又已经挂掉了?
  季心的事情,在刘彻这里不过是个花边新闻。
  他得知季心被吓得躲在雒阳不敢见客的原因,还是,主父偃代表江都王刘阏来长安上计,同时问安,顺便听说的事情。
  跟主父偃一起来到的长安的,还有南方三越:南越、东瓯、闽越三国的使团。
  汉室在东边拿了朝鲜开刀,南边的三只鸡,几乎被吓了个半死。
  南越还好,国王赵佗是从秦末活到如今的巨头,见惯了大风大浪,连吕后他都敢咋呼一下,太宗孝文皇帝都敢唬弄,朝鲜的灭亡,对其没什么压力。
  但东瓯与闽越就不一样了。
  后世的人粗看史书,大体都以为,东瓯与闽越两国属于独立于中国中央政权之外的割据势力,长安的天子,管不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