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531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531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张昭目光锐利,盯着周瑜英俊的脸庞,冷冷的道:“周公瑾,变法代表的是什么,你不清楚吗?”

变法,古今往来,皆然是的血腥的代表,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前战国时代。商鞅变法,李悝变法,吴起变法,无一不是流血的开端。

不谈变法的好坏。就说一个,你想要改革制度,肯定就会触及旧制度领导之下的无数人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只要谈到了自己的利益,就算老爹老娘都要靠边站。所以一旦变法,有人反抗是必然的。

如果变法之中,手段凌厉点的,甚至有人会起兵造反,恐怕也不在话下。

如今吴国,内乱刚平,北疆还在烽火连天,在这个时候,要是因为朝堂变法,引起了糟乱。整个吴国都会陷入一种惶惶不安的情绪之中。

“子布先生,此事容不得你反对!”周瑜闻言,目光变得锐气起来:“在变法这个事情之上,大王心意已决,谁敢挡住大王,就是死路一条,即使汝乃是开国功勋,两朝老臣,也不会是意外!”

“某岂会惧死!”

张昭腰杆笔直,神色昂然:“若能劝说大王回心转意。某当舍弃一命,有何妨!”

“呵呵!”周瑜闻言,笑了笑,连忙摇摇头:“瑜岂会旨意子布先生的气概。但是某实在不明白,子布先生为什么一定就要反对变法呢?”

“变法,某不反对,某也非循规蹈矩之辈,自然也明白,想要进步。就要改革过去臃肿的制度,大汉留下的制度,的确有些的不适应如今的吴国!”

张昭闻言,叹了一口,目光幽幽,道:“但是时间上不对,如果给大王三年的时间,坐稳王位,稳固江山,再实行变法,无论成败,都不会让吴国万劫不复,最多是大王变法功败垂成,名誉受损而已!”

在他心中,孙权还是过于年轻,有些急躁了。

“子布先生,你怎么就知道,这个时间就一定不好呢!”

周瑜神色漠然,嘴角淡淡一笑,双眸迸射出一抹敬佩的精芒,道:“大王虽然年轻,但是行事可比你我都老辣多了,不要忘记了昔日的抚恤金一案,他虽然脾性温和,但是行事起来,也有霹雳手段,他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变法,不是他心急,而是他在抓住吴国最后的一个动乱,以乱取胜!”

“汝的意思是?”

张昭闻言,神色微微有些的悸动。

孙权的手段,他倒是领教不小,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孙权在市集监斩上百世家子弟的那一回。

环环相扣,硬生生的拿下的魏家和虞家,把先王,江侯,朝堂,全部算计进去,手段不得不让人惊异。

最重要的是,从那里,可以直接看出来,孙仲谋一旦决定的事情,就算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当初他还不是大王,他说要杀,就算面对先王的命令,都敢违抗,如今他已经是大王,谁还能阻止他。

“乱世用重典!”

周瑜目光灼热,朗朗的道:“大吴将定未定,各州刺史,各方郡守,多多少少还沉迷在不久前的金陵乱战之中,这个时候,刚好是大定干戈,一锤定音的时候,我们的大王,虽年轻,有朝气,开拓进取,敢冒险,但是他站的比我们高,所以看的也比我们远!”

“可是一旦变法,吴国又将会是一片腥风血雨啊!”

张昭看着的周瑜眼眸之中的那一丝丝炽热,他有些不明白,这个昔日的江侯心腹,怎么就成了孙权的手中剑。

变法!变法!他心中始终有些摇摆不定。

他不算老,但是经历两朝,从吴国开国至此,看着吴国一步步成为当今天下第一诸侯国,他在求稳多过求胜。

孙权的开拓进取,多多少少他有些不认同的。

“呵呵!”

周瑜闻言,笑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想要成功,流血是必须的,如果这一次变法能成功,我们大吴将会奠定万世基业。”

说着,他站了起来,神情灼热,对着的张昭恭敬的行礼,拱手,真诚的恳求,道:“周瑜愿意大吴变法之先锋,还请子布先生助某一臂之力!”

“唉,既然改变不了,某也只有参合进去!”张昭神色有些的落寞,最后的幽幽的叹了一口气,目光看着周瑜,道:“周公瑾,九卿方面,某会替你扛着他们的压力,至于其他的,就看你自己的了,希望你能成功,也希望变法给吴国带来的是万世基业,而不是千仓百孔,某更加希望,你周瑜将来被后人记载的是,千古名臣,而不是千古罪人!”

“哈哈,是名臣,还是罪人,某不在乎!”

周瑜挺拔的身躯昂然站立,激昂的声音朗朗上口:“做人,首先是不负自己,某与孙伯符乃是兄弟之谊,但是对某来说,孙仲谋将会是吴国的不世天骄,某不想负了自己,前方路就算凶险,某敢闯,某绝对碌碌无为一生,白头活在这人间!”

————————————————————————————

金陵城之中酝酿着变法的风暴,但是在吴国北方,北疆的战役,已经打到的最激烈的时刻。

辽东,蓟城,上谷,北疆三方战场,同时面对高句丽,乌丸人,鲜卑人,吴军已经扛过的最虚弱的时刻,黄忠和贺齐的到来,让这一仗进入的即将决战的前奏。

在蓟城,数万乌丸铁骑,即将的兵临蓟城之下,蓟城方圆百里城镇和村庄,几乎都被诸葛瑾和孙河撤入了城中。

坚壁清野,这是李涅为蓟城攻防战走的第一步棋。

粮食是古今往来游牧民族的一个大缺点,杀入蓟城,却有粮食的缺口,这些游牧骑兵战斗力会大大的减弱。

城中。

潘凤一身戎装,屹立城头,手握大斧,煞气侧露,他目光远眺,瞳孔散发着一抹灼热而凛然的战意。

他投靠吴国多年,深得孙坚的信任,身在高位,贵为吴国的军方第一人,但是其实亲自上阵的机会,他和孙坚是差不多的。

他长年不是练兵就是调度大将,稳坐高堂,远程指挥。

如今难得又一次机会亲自上阵,作为一个超级武将,他手中的大斧都伴随他的心情开始激动了起来了。

这一战,蓟城以身为诱因,借此一击打垮整个乌丸部落,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仅凭城中留下的一万精兵,加上一万训练不足一个月的青壮,他必须要守住蓟城。

“大将军,斥候来报,明日清晨,乌丸骑兵的先锋军将会抵挡蓟城之下!”

一个斥候校尉走上城头,禀报的道:“先头的旗号是阎!”

“阎?”潘凤冷笑:“是阎柔吧!”

草原游牧的民族,无论是乌丸人,还是鲜卑人,或者匈奴人,都是上马骑兵,下面步卒,精锐无比,野战无敌。

但是他们不擅长攻城。

如果仅仅是乌丸人攻城,潘凤还真的是高枕无忧,但是如果有阎柔这厮在其中协调,蓟城肯定有危险。

“黄忠将军何在?”潘凤想了想,问道。

“已经顺利北上,自上谷和渔阳的交界口,避开的乌丸和鲜卑的骑兵时候,进入了大草原!”斥候低声的道。

“很好!”潘凤目光明亮,一抹决绝的战意划过眼眸,朗声的道:“传某命令,今夜某要出击,连夜袭营阎柔部,在乌丸骑兵到来之前,灭了他!”

“诺!”

斥候闻言,连忙点点头,下去传递命令。(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四章北疆血战之突袭

幽州,上谷郡。

上谷郡始建于战国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下辖八城,乃是幽州一个大郡,北临大草原。

这里古今往来就是草原游牧民族鲜卑和匈奴人南下的必经之路。

居肃城。

轲比能麾下的鲜卑骑兵连同的城中的吴国东军将士,在方圆几十里的地域,布置了一片的犬牙交错的战场。

一触即发的战斗,让这一座城池气氛有些低沉。

吴国东军统领大将祖茂,站在城头,一身严谨的铠甲,一手搭在腰间的配剑手柄上,一手扶着垛口城石,双眸凝视着城外的敌营,眼眸深处之处有一抹冷冽的战意。

东军之前是御林军,御林军是孙坚嫡系,也是宿卫的兵马,精锐的确是精锐,自当年身经百战的猛虎大营蜕变而来。

但是自从任命为御林军之外,宿卫王城,除了荆州一战之外,鲜少上战场。

如今这一战,十分难得,整个东军的儿郎都兴奋无比,士气膨胀。

“祖将军,这一战打到这里,差不多了,大将军有令,上谷这里是不能打了!”诸葛瑾一袭灰色长袍,站在他身边低声的道:“我们要和轲比能谈一谈,兵不刃血的让他退出幽州!”

“为什么不能打?”祖茂闻言,面色冷然。

他回头看了一眼诸葛瑾,冷冷的道:“某家有绝对的信心,只要拖上两个月,某就能把轲比能还有这数万的鲜卑骑兵,全数的留在幽州,直接打掉鲜卑的一支旗帜!”

“祖将军,鲜卑是草原大族,你打掉轲比能,还有步跟度,我们一口气吞不了大胖子!”

诸葛瑾闻言,却摇摇头。低声的劝说,道:“如今我们的吴国前后经历数次大战,国库空虚,四面需要兵马镇守。调遣返回北疆的兵马不多,我们支持不下去,所以也无法将他们一网打尽。

事到如今,我们只能打一个目标,放过一个目标。如今我们的目标是,把最大的危害乌丸部落连根拔起,再把辽东的天敌高句丽人一击打垮,至于鲜卑人,我们可以放一放!”

“某不甘心!”

祖茂闻言,虽然心中明白这个到底,但是却不太愿意认同,他面容冷然,双手握紧拳头,咬着牙。道:“连日大战,我们东军的儿郎,以步卒对抗鲜卑骑兵,从一开始的突击代郡,然后边打边退,打到长城,再一步步的把他们引到这居肃城,我们东军付出了无数儿郎性命,眼看就要收割成果,如今却要安然的送他们离开幽州。某真的不甘心!”

“祖将军,吴国的大局为重!”

诸葛瑾又何尝甘心,被鲜卑骑兵肆虐而过,上谷。代郡,都民不聊生,想要恢复昔日的繁荣,最少要数年的时间,但是他心中很清楚,吴国如今的确吞不下鲜卑和乌丸的联兵。

无论是鲜卑首领轲比能还是乌丸单于蹋顿。他们都是草原上一等一的枭雄,不过鲜卑部落的主要活动地域还是在河套平原,上谷代郡以西的地带。

这一次入侵幽州,估计也是受了某些人的诱惑,不过是想要来占点便宜而已,如今已经打到了这个份上,只要吓唬一下,他们退兵的可能性很大。

而乌丸部落却长年在幽州的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地区活动,所以对吴国来说,蹋顿才是最大的麻烦。

“就算某家愿意,他轲比能愿意离开幽州吗?”

祖茂深呼吸了一口,平静下来,冷冷的问道:“不是某要打,他如今在城外已经都拉开的阵营,难道我们还能不接招吗?”

“祖将军,汝放心,他一定会自愿退兵,轲比能作为鲜卑的一支大旗,不是一个冲动的人,如今的情势由不得他不愿意退兵!”

诸葛瑾闻言,背负双手,目光迸射出一抹冷冽的寒芒,傲然的道:“锦衣卫的消息,因为东军北上,连番大战之下,轲比能在幽州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反而让鲜卑战死伤亡惨重,而且粮食也开始渐渐支持不住。”

游牧民族最大的缺点,就是只能以战养战,他们根本就没有贮备粮食,打起仗来,只要的没有搜刮到一定分量的粮食,他们只能退兵。

东军北上,大大的破坏的轲比能的战略意图,被祖茂一步步的引着东来,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