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斗在甲午年 >

第79章

战斗在甲午年-第79章

小说: 战斗在甲午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再挥师东进,干净利落的吃掉立见尚文的朔宁支队那两千四百余人。

    野津道贯伸出来的四只爪子,转眼就被狠狠的敲断了两只,剩下的就是再全力打残四千七百人的朔宁支队。

    估计打完了朔宁支队,已经得到消息的野津道贯,就会大惊失色的急忙缩回他的乌***逃回汉城,在山县有朋带着第三师团过来之前,绝对不敢北进一步。

    那么,整个朝鲜战争,甚至甲午战争都会重新改写。

    而叶志超居然跟个傻B似的,让两万大军都耗在平壤城傻等野津道贯过来打!

    简直就是不可救药!

    既然叶志超不是左宝贵,更不是他何长缨,所以在晚上的问策中,何长缨根本连提都没有提这一策略。

    因为对日军胆小如鼠的叶志超,只要用一句’中堂命令全力防守朝鲜’,就能把何长缨所有的话给牢牢堵死。

    说,不如做。

    那么何长缨就决定先从一户兵卫的第一大队开始。

    既然左宝贵过来,又愿意出军,那么何长缨就决定改变之前的策略,二十用雷霆之力,打残这1200余名在成欢击败过大清名将聂士成的日军。

    “你想打大岛义昌?你小子胃口真大!”

    左宝贵吃了一惊,眼如铜铃的说道:“不过我手里就三千五百来人,安州去了一个营,玄武门,牡丹台,我填了三个营进去,江左,江西,江东,我放了三个哨的骑兵侦察,城内就余一千人的机动;合着你这一千娃娃兵,去了还不够大岛义昌四千人吃!而且没有叶志超的点头,私下我最多只能给你一个营头去黄州。”


第一百三十二章 黄州城

    杨建春,杨建胜兄弟也都是一脸讶然的望着何长缨,心想着这个小小的协办守备胆子真不是一般的大!

    “那就一个营。”

    何长缨听了大喜,真是超出了他的期望。

    “你小子真想打大岛义昌?指着你这点人,简直就是去送死!”

    左宝贵虽然勇猛,可是勇猛并不代表着蛮干和没脑子。

    “我没有这么大的胃口;”

    何长缨幽幽的说道:“日军肯定有先头部队探路,无论一个大队还是一个中队,咱们还是可以啃一啃的。”

    1894年9月4号的早晨,在大同江面的水雾还没有散去的时候,援朝军和奉军杨建胜营,全员共一千四百六十三人,在援朝军嘹亮的军歌中,跨过大同江上的船桥,到达江左。

    联军渡过大同江之后,一刻都没有停留,随即挥师沿着东平壤驿的江南大道,朝南扑去。

    队伍一路急行军,在下午三时抵达中和小城,稍作休息以后,继续强行军,翻山越岭的朝着黄州而去。

    当夜,联军在山中路上宿营,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就继续开始急行军。

    9月5号下午四时许,部队终于赶到了黄州城外。

    此时走在后路的奉军士兵们一个个累的气喘吁吁,望见高坡上的黄州城,都是高兴的大喊起来。

    TM的这两天跟个没头苍蝇似的跟在学员军的屁股后面,一个个都累成狗的撵路,现在终于算是熬到头了!

    这时候,已经进入黄州城的何长缨,却突然给后队的杨建胜营传来消息,要求部队不得在黄州城做停留,而是直接穿插过黄州城,继续南行。

    消息传到杨建胜这里,奉军步兵们无不哗然,大声骂娘。

    “守备,要打日军,咱兄弟们没二话说;既然这日军必过黄州城,咱们在黄州城里等着就是,黄州城外全是荒山,难不成今晚还露宿在野外?”

    杨建胜的前哨哨官周中盛跑了过来,对着杨建胜发牢骚。

    “就是,守备咱们兄弟们带的都是夏天的薄毯子,现在这山里的夜黑凉气逼人;就是真要出城,不能等明儿天亮了再走?现在都快夜黑了,能走几里破路!”

    中哨哨官马德草,也在一边不满的嚷嚷。

    杨建胜现在也是一肚子的不满,何长缨这个协办守备,牛气哄哄的在老大人面前口出狂言要来黄州打倭夷,至于怎么打,在哪里打,到目前为止一字不提。

    每天就是派士兵过来催促着赶路,好不容易等大伙儿憋着气跑到黄州来了,却要继续往南走!

    这眼看天都要黑了,还瞎折腾什么?

    就不能睡一觉再走!

    “他们不会要去洞仙领吧?”

    马德草边走边低头沉思,突然抬头吃惊的说道:“指着咱们带的这点干粮,岭头上又没有提前储水;在洞仙领真要是被日军给困住了,不用打仗,要不了三天兄弟们都能活活的饿死,渴死。”

    杨建胜也是一惊,随即摇头说道:“何长缨只要求带着四天的军粮,今天就是第二天,出黄州城到洞仙岭一路荒山野岭渺无人烟,除非他疯了!”

    “不管怎么说,咱们现在就被这些学员兵给比下去了!”

    杨建胜然后黑着脸,对着身边的士兵们大吼起来:“人家现在都进了黄州城,咱们在城外墨迹,居然走不过这些学员兵?军门和咱们奉军的脸都给你们丢尽了,我都替你们害臊!人家学员能睡野外,你们的身子骨比人家金贵?”

    “守备,您甭说了,兄弟们加把劲,是个带把的爷们,给我大踏步,超过这些学员蛋子!”

    周中盛扯着嗓子吼道。

    “超过他们,娘的,老子还不信了!”

    “大人您们只管瞧好了,夜黑前就铁定超过他们!”

    队伍里一片吵嚷,士兵们无不骂骂咧咧的加快步子,朝着黄州城涌去。

    何长缨带着队伍走在黄州城的大街上,四周一片残破,到处都是低矮的泥土瓦房,街上污水横流,苍蝇遍地,而百姓们纷纷站在街道两旁,鸦雀无声的望着这些上国的天兵,均是一脸的恭敬。

    “嗒嗒嗒――”

    队伍刚走近南城,从南城口冲进来一队彪悍的清国骑兵。

    这哨就是左宝贵的骑队吧,按着原先的历史进程,他们将在明天和一户兵卫的第一大队遭遇,双方空放了几枪之后,就会匆忙撤退。

    奉军左宝贵部骑营前哨正哨官刘光彦和副哨官张风景,带着本哨50名马勇和5棚散勇骑着战马冲进黄州城,就看到一队打着奇怪的五星红旗,胳膊上缠着红布条的清军,迎面而来。

    “怎么大队的清军步兵跑到黄州城来了?”

    刘光彦心里一惊,猛然大喝着下令:“止!”

    “止!”

    “止!”

    身后听到命令的骑兵,纷纷一边大喊着把命令传递下去,一边猛拉缰绳停马。

    “聿――”

    城门口顿时马声一片,战马纷纷弹跳着马蹄,停了下来。

    “大人是哪路军门的队伍?”

    刘光彦跳下战马,看到何长缨军服上的补子,立即恭敬的打算行礼。

    “不用行礼,援朝军不兴这一套规矩。”

    早有准备的何长缨提前一把将刘光彦给扶住,不让他半膝跪在地上,一边笑吟吟的问道:“是刘千总吧?昨夜左军门说放你们在黄州一线巡查。”

    “属下就是,大人您是。”

    一听眼前的这个五品官儿居然和自己的上司的上司,也就是奉军的老大左军门对过话,刘光彦立刻就变得更加的恭敬了。

    “我们是援朝军,我叫何长缨,援朝军的营官;你们今儿可发现日军?”

    何长缨笑眯眯的问道。

    “启禀大人,今天我们在河谷一带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准备明天到洞仙岭那边去看看。”

    “洞仙岭。”

    何长缨自语道,看来在历史上,刘光彦他们就是和刚刚越过洞仙岭的日军第一大队碰上的。

    “你们所有的人都在这里?晚上如何宿营?”

    “启禀大人,哨里的马勇和散勇都在这里,共102人;这次来黄州,从奉天带来的伙夫长夫有56人,全部留在平壤军营,我们就在黄州守城朝军的营地里宿营。”

    何长缨看了黄州城墙上站着的十几个朝军士兵一眼,这些家伙一个个好奇的望着下面的清军,笑嘻嘻的瞅热闹。

    在场甲午战争中,所有的朝鲜士兵,都是一群嗑瓜子的看客。

    而等日军打垮了北洋军,在十年之后的东北争夺战中。

    所有中国的军队和百姓们,也都堕落到如同今日的朝军一般,全都是搬着板凳儿,围在旁边嗑瓜子,看热闹,好不清闲自在的看客!

    一股悲哀的情绪涌上何长缨的大脑,看着这些在城墙上偷偷的指指点点,交头接耳的朝军,何长缨心中发狠,决不让这种悲剧在我中华大地上上演。

    而这一切,就先从明天歼灭一户兵卫开始!


第一百三十三章 洞仙岭

    何长缨看着眼前这一溜人彪马壮的骑兵,心里面十分的高兴。

    能在战前收拢这一哨骑兵,对明天即将到来的伏击战,进行战果扩深,显然有着极大的作用。

    援朝军和杨建胜营的联军,也不过一千四百余人而已。

    在何长缨看来,对上一户兵卫一千二百人的精锐日军,除非能在极其占有地理优势的‘死地’进行伏击,否则击溃容易,歼灭甚至全歼,几乎是痴人说梦。

    可是一户兵卫又不是一头猪,对于那种类似于两侧一线天,两头葫芦嘴儿的‘天然死地’,不去绕开另寻他路,或者派出小股士兵占领制高点,提前不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会轻易的大摇大摆的钻进去挨宰?

    所以何长缨在路上已经想好了,决定选择一处地形很占优势,却绝对不是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点,来伏击一户兵卫的第一大队。

    “杨守备的步营就在后面,之前在平壤我已经和左军门协商过,你这一哨人马暂归杨守备指挥,你派人去联系他们,收拾好以后,今晚一起去洞仙岭。”

    “还有,你们的马匹后面一律装上马粪袋,不要让马粪留在洞仙岭的驿道上面,引起日军先遣游哨的警觉;你把我的话带给杨守备,让战士们沿路不要丢下任何可疑的东西。”

    “大人,咱们能出平壤城打倭夷了?”

    刘光彦听了一脸的兴奋,就连周围听着的副哨官张风景和其余几个骑兵也都一脸的喜色。

    “不然我们跑这么远来干什么?”

    何长缨反问了刘光彦一句,又想了想问道:“你和黄州城的郡守见过面?”

    “见过,这些官员们都听话的很,个个都巴不得咱们赶紧打走倭夷。”

    刘光彦一脸的骄傲。

    “好,交给你一件事,你告诉黄州郡守,今夜闭城以后,明天一天之内,双门紧闭,任何人只许进,不许出。”

    “好咧,大人您尽管放一百二十个心,明天一天,属下保证一只耗子都出不了这黄州城。”

    刘光彦眼冒精光,拍着胸脯保证。

    交代完了事情,因为需要赶时间,何长缨也不跟刘光彦继续多说,只是说了句‘见了杨守备你就会知晓,之后今夜必须赶到我们营地,商议战事。’就匆匆出黄州城,沿着下山的陡坡,朝着洞仙岭方向而去。

    部队出黄州城没多远,眼前就出现一条江面宽阔的大河,叫赤壁江,江水清浅,徒步就能涉水而过,一条低矮的条石长桥连接着两岸。

    看到援朝军要过河,河对岸的朝鲜百姓连忙停在河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