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斗在甲午年 >

第487章

战斗在甲午年-第487章

小说: 战斗在甲午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知由于战争结果所要求之条款,自不能与在通常情况下谈判某事件相提并论。尚希中国使臣能深切考虑现在两国之间的形势,即东洋为战胜者、中国为战败者之事实。”

    在回帖中,伊藤博文威胁道:“若不幸此次谈判破裂,则我一声令下,将有六七十艘运输船只搭载增派之大军,舳舻相接,陆续开往战地。我第一军也将立即西进攻陷燕京,中国全权大臣离开此地,能否再安然出入燕京城门,恐亦不能保证。此岂吾人尚可悠悠迁延会商时日之时期乎?”

    此贴一出,李鸿章看得是心骇神乱,脸色羞红。

    一方面回帖伊藤博文,将在竟日回复底稿条约,一边连忙给国内通州发电。

    在当天下午,通州接到电报,连忙送进燕京。

    阅罢,群臣设变。

    历来大清朝都讲究个‘脸子’,有些事情即使大伙儿都知道怎么回事,比如哪个头上长了一个疤,人人都看得见。

    但是为了这个头上有疤的爷们儿的‘脸子’,大伙儿似乎在看到这个疤时,都会选择性失明,看不到这个东西。

    平常邻里亲朋之间,大家都这样互相的给‘脸子’,不然一旦说出来,立刻就结成了‘死敌’。

    哪曾想到东洋国居然这么不给大清朝面子,逮着大清头上的癞子疤狠踢?

    但是,也正是东洋的这种蛮横,使得燕京的争吵陡然平息很多,并且给了李鸿章连去了两封内容依然模棱两可的电报。

    “南北两地,朝廷视为并重,非至万不得已,极尽驳论而不能得,何忍轻言割弃?纵敌意太奢,不能尽拒,该大臣但须将何处必不能允,何处万难不允。直抒己见,详切敷陈,不得退避不言,以割地一节归之中旨也。”

    继而再电:“先将让地以一处为断,赔费应以万万为断,与之竭力申说。彼信中原有某某款不允之语,不嫌反复辩驳也。”

    在21号近晚,东洋马关外滨町邮便电信局收到通州电报,然后立刻翻译出来,送由陆奥宗光处。

    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简直是‘弹冠相庆’。

    ‘非至万不得已,极尽驳论而不能得,何忍轻言割弃?’

    ‘先将让地以一处为断,赔费应以万万为断,与之竭力申说。’

    这两封电报,等于大清朝廷已经暗寓‘辽东’和‘台湾’,东洋至少可得一地。

    战争赔款,东洋至少可得‘一万万两’。

    至此,东洋已经是完全摸清了大清朝廷的‘底’,剩下的问题就是‘把一地变两地’,把‘一万万两’尽多的往‘三万万两’上面靠拢。

    大清屈服签约,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陆奥,明日你需继续大力敦促李鸿章,以防夜长梦多。”

    伊藤博文脸色慎重的说道:“据闻沙俄正在联合德国和法国,想要强行插手此次和谈,现在他们正在试图游说英国;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一定要赶在西方列强干涉之前,把条约签订!”

    对于沙俄为何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世界各国列强均是心知肚明,东洋吞并辽东,竟而撷取整个东北,无异于要从北极熊嘴里抢食。

    所以伊藤博文就要用尽各种手段,逼迫大清早日屈服,‘定锤’签约。

    21号,夜。

    大清辽南,大连湾。

    天空月色皎洁。

    连日的晴好天气,还有东来的季风,使得辽南的气温一天暖和一天,大连湾内的冰封开始快速的消融,不时响起一片片冰层断裂的落水声。

    在冰封两个多月以后,湾内的海面再次出现了波光粼粼的美景。

    大山岩望着海水,知道离着离开这个港湾,回到东洋的日子已经是屈指可数了。

    当时在庄河的花园口登陆了近2。6万军力,五千东洋军夫。

    后来第一工兵大队被清军诡计全灭于金州,第一军调了第五工兵大队马场正雄部过来,协助修筑对清防线。

    然后在鲁东支队攻击威海卫的时候,第二军的第六炮兵联队过去增援。

    从去年和清军断续大战阵亡的士兵,加上大量得病而亡的士兵,此时金大第二军的士兵数量,已经急剧的下降到1。8万人。

    五千军夫,也有近一千五百人病倒而亡。

    也就是说,在大连湾这一带的土地上,这一个冬天,有近一万东洋士兵,军夫死亡。

    然而清军的旅顺要塞,却依然是坚如铁桶。

    甚至可以说,至此至终,第二军都没有踏上过旅顺的土地。

    大山岩望着大海,心里想得郁闷不已,怒声嘟囔道:“不是说清军缺粮食么?怎么一个冬天都没有饿死他们!”

    在他的视线里,很多的士兵都坐在海边说话,不用去听,大山岩就知道他们说得是什么。

    现在整个第二军人心思动,人人都在思念家乡的亲人,想着故乡的樱花将要开放了。

    都在议论着不知道能不能赶在樱花开放之前,回到家乡。

    “还好,战争已经结束了!不然以着这些士兵的心态——”

    大山岩长叹一口气,又摇了摇头,决定回司令部再喝一杯士兵收缴的当地百姓酿的高粱酒。

    不然,今晚他还真是难以入睡。

    营城子,新军实际控制最东线。

    何长缨,吴威扬,林云瑜,沈兆翱,郝天胜,李振华,彭千宴,马德草,七人站在姜子山的山坡上,望着东方。

    王士珍,柳平云,则是和一群副官,警卫,文书一起,站在一边时刻等待命令。

    在东方大约三四里处的小岗子村,沿着北向沙岗子村,小文屯,西甸子,一直到渤海边,都闪着点点的篝火。

    那是日军的警戒士兵在烧火取暖。




第七百八十九章 荣成湾

    “停战协定签订以后,对面的日军的警戒程度明显降低了很多,之前害怕被冷枪狙击,根本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点着明火。”

    3旅13团团长徐四斤中校,得到何长缨到来的消息,和副团长周鼎臣中校,团参谋吴威远少校,匆匆从营城子团部赶来。

    看到何长缨望着东面的篝火,徐四斤解释道:“自从得知停战协定签订,参谋部就严令对日军打冷枪,所以这些家伙的胆儿就越来越肥了。”

    “不怕肥,越肥开杀的时候油水越多。”

    何长缨笑着说了一句幽默话,身边的将领们都满是斗志的笑了起来。

    “侦察兵昨夜到过大西山观测,大连湾的海冰已经融化大半,军舰已经可以进入海湾作战,”

    沈兆翱思索着说道:“不过日军联合舰队在澎湖的战斗已经结束数日,不出意外的话,东洋舰群应该已经回到了佐世保军港。”

    “如果不和普通商船联合进军,日军舰群只需要两天三夜的中速航行,就能从佐世保驶到大连湾。”

    李振华作为北洋水师学堂驾驶科的大队长,业务水平当然极为过硬。

    “大沽炮台总兵府的柳刚毅哨长,下午发过来一封电报,内容是朝廷虽然对东洋的合约底稿争论不休,然而坊间传闻,发给李鸿章的电文基本已经许下了‘一地’和‘一万万两库平银’。”

    林云瑜的话引起一阵骚动,这个电报只在新军的高层传看,此时得知消息的徐四斤,周鼎臣,柳平云等人,都是一脸的愤怒。

    林云瑜继续说道:“还有据传沙俄正在联合西洋各国,阻止东洋对辽东的图谋。”

    一说这事儿,郝天胜就是一肚子的怒气嚷着:“我们中国的事儿,要这些洋鬼子瞎操心,不过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吴威扬望着林云瑜说道:“云瑜你的意思是东洋一定会尽力逼迫,使得大清朝廷早日签订条约?”

    林云瑜点头说道:“条约这事儿,现在大清和东洋都急于达成,不出意外的话最多月底就能见分晓。”

    众将都吃惊而佩服的望着何长缨,因为在近一个月前,何长缨给辽东旅,长白山抗我团下达的命令,就是要在4月1号抵达普兰店。

    “总指挥,你真神了;”

    周鼎臣服气的望着何长缨说道:“给诸葛亮还神!”

    “不是我神,而是仔细推敲,想来就理该如是;——这场清日战争打了大半年,其实是两败俱伤,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断言,东洋要远比大清还惨得多!打朝鲜,辽东,甚至直隶,鲁东,大清的经济都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损失,然而东洋的经济估计已经跟崩溃没有什么两样。”

    看到属下有些不太明白,何长缨就直白的解释道:“说句难听的,军队没了,舰船没了,只要有银子有人,几百万军队,几百艘兵舰都可以弄出来,可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银子。”

    “对,对总指挥一说俺就懂了。”

    周鼎臣听了连连点头,像是发现了一个大机密似的满脸都是兴奋。

    何长缨点起一支烟,然后烟盒递给郝天胜,让他分发。

    随即,在姜子山高地上,闪着十几点烟火的红光。

    “东洋现在只不过是鸭子嘴死硬,装模作样的强撑着,而且又兵逼燕京,利用朝廷的求和心里,进行利益最大化的战争讹诈。”

    何长缨沉声说道:“假若东洋不要辽东,——他们也当然不会不起这种贪心,尤其是旅顺不冻港。——那么沙俄可能还会在旁观望,然而一牵扯到其实也是沙俄一直图谋的辽东,沙俄怎么可能再旁观漠视?所以这一切的合力,就使得清日条约会不日签订。”

    “要是东洋在签约前被沙俄威胁,从而放弃对辽东的索求,转而只要台湾怎么办?”

    沈兆翱突然凝重的说道:“那么一来,咱们新军就极其被动了。”

    “管他麻痹,先揍死了大连湾的这群倭狗再说!”

    “就是掐断电报线,就是收不到信儿,先弄死大山岩!”

    “掐个叼,咱们就去打这些倭狗怎么滴?灭了以后就说是倭狗先动手打咱们的,朝廷能咬咱们新军的鸟儿?”

    突然被沈兆翱揭开了众将心底的担心,这些将领怕何长缨说‘那就算了’,纷纷开口大嚷着提前表决心。

    “东洋不会放弃辽东,就算是沙俄威胁也没有用!只要能从大清手里讹诈过去,他们除非疯了才会不要。”

    何长缨沉声说道:“至于掠夺过去以后,面对沙俄甚至更多西方国家的反对,至少东洋取得了辽东这个筹码,是侵吞还是让出,他们则是取得了主动权。”

    听何长缨这么一解释,众将都算是听明白了。

    就像是周家和王家在干架,旁边的赵钱孙李在乐呵着嗑瓜子围观。

    结果周家干不赢王家,就拿屋里的东西‘赔给’王家服软。

    结果王家要了很多东西不说,连周家美艳丰润的媳妇也要搞走,这么一来旁边眼红了的赵钱孙李当然就不愿意了。

    在这个时候,王家最好的做法就是先把周家媳妇搞进自个碗里去,以后是还给王家,还是自己用,或者拿出来大伙儿一块‘利益均沾’。

    总比直接服软不敢要王家媳妇,要合算得多。

    看到众将听明白了,何长缨不禁心里高兴,今天这话儿,就是要打消军队里面对即将展开的辽南战役的一些担忧。

    下面就是心无旁骛的备战了。

    “在条约中,鲁东威海卫军港应该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