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斗在甲午年 >

第422章

战斗在甲午年-第422章

小说: 战斗在甲午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砰!”

    骑兵还没接近村子,从村口处就爆出一道枪响,然后是一片大叫大嚷。

    “麻达了,麻达了,倭军骑兵来了!”

    “贼你妈,闷怂!急着弄松?就这点逼任,干死他么!”

    接着,整个村庄的灯火都瞬间熄灭了下来。

    因为这个村子没有被日军过来祸害,所以家家户户的土狗都还没有被日军宰杀吃狗肉,顿时村子里面一片犬吠。

    居然还有大量马匹的嘶鸣。

    在纷然喧闹之中,大批的清军从村子里面涌到村口各处,只是粗步目测,就不下三四百人。

    “砰,砰!”

    而在这个时候,虹桥村南边的南王庄村,仙鹤村,西边的围里村,东会村,南会村,北面的前独树村,后独树村,范庄村,都响起了密密麻麻的枪响示警。

    枪口在夜色之中闪出团团的火舌,星星点点的此起彼伏,极为壮观。

    西洋历2月16号夜,抗倭军骑兵营和甘军溃军东下队伍相遇,此时在虹桥村一带暂驻的甘军,不下五千余人。




第六百八十五章 何必安刺

    在14号清晨的蓟州甘日两军大战中,日军先用火炮打残了董福祥的三个骑兵营,使其失去快速突击的能力。

    然后再用炮火犁割整条甘军防线,榴散弹重点‘照顾’了董福祥的甘军大帅营,以弥补了之前董福祥对立见尚文轻视他的遗憾。

    炸在甘军阵地的高爆弹,还有在头顶上空引爆的榴散弹,别说甘军上下没有见过,从来是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他们只见过在大炮里填上炸药包,要是再填进去大量的炮子,一轰对面冲来的一群流匪就被轰成马蜂窝。

    要是填上铁蛋,铅弹,一炮过去,对面的土匪土堡子就被砸出一个桌子大小的破洞。

    而对于这种犀利到残暴的现代火炮虐杀,直接就吓破了所有甘军的胆子,等到日军步兵一个冲击,就瞬间啄破了甘军的阵地。

    引发全线溃营。

    而那些一群群集中逃窜,身上穿的花团锦簇的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们,顿时成为了日军追杀的重点对象。

    除了在炮火中直接挂了的将军们,剩下的将领被一番追杀,只余几个聪明一点脱了将袍才侥幸逃脱一命。

    日军第1军在击溃甘军以后,骑兵联队则是直接穿过甘军阵地,径直西去。、

    而步兵追了一两里以后,也随即停止了追击,压着投降的俘虏,回到上仓村集结。

    接着,日军开始大规模的屠杀甘军俘虏,近两千甘军俘虏,直接被屠戮一空,无一幸免。

    做完了这一切,当天上午日军稍作修整,同时派出三个步兵中队,去烧了蓟州城,劫掠了几十辆马车的物资满载而归。

    对于缴获的近六千支好坏不一的前膛枪,日军全部堆集在一起,堆上大量的劈柴,点燃焚毁。

    在下午1点,只将缴获的6门80裸炮,几十匹战马,近两百支毛瑟快枪,还有大量的军粮随军携带,全军启程西进。

    留下遍野的甘军尸骸。

    此战,甘军被火炮击杀了七八百兵力,之后被日军追杀了近千兵力,又屠杀了近两千俘虏,一万甘军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被杀戮了三千六七百人。

    而日军第一军重伤,阵亡不到百人。

    这些甘军都是徒步数千里远来蓟州,在这异乡客地,哪里有什么好去处?

    到了下午时分,这剩余的六千多溃军,除了五六百多高人胆大的,或者是被彻底吓破了胆子的,其余的士兵居然又陆续的围了回来。

    而所有的将军们,要么被炸死,打死,或者投降后集中杀死,要么就是看着架势不对,就直接带着几个乡党,子侄亲兵回甘陕老家去了。

    反正当了这些年的官儿,该捞的也都捞够了,留在这里就算不说朝廷降罪,再被逼着打凶狠的倭夷,可不一定再有今儿这么好的逃命运气。

    何必自寻死路,自找不痛快呢?

    此时,重新集中起来的五千余甘军,官衔最高的就是从三品的游记王华,四品都司阴文新,赵大棒槌,李非凡,还有十几个守备,营千总。

    众人围在一起,惊魂未定的商议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守备马玉树提议干脆回甘陕老家。

    阴文新说这千里迢迢没钱没粮,路上士兵为匪抢掠,不等大家到家队伍就变成流匪了;士兵还好说,自己这些人少不得要连累家里被抄家下狱。

    赵大棒槌大吼着整兵去找倭夷再战。

    阴文新说这些营头你能拉得动,说得动谁?就算真去了,也是送肉给狼吃。

    王华无奈提议,要么就在这里先等着。

    阴文新又说粮食都缴光了,电台也被倭兵缴获走了,五六千人蹲在这里没有大将,饿着肚子,没有方向,说炸营就炸营。

    于是一群人就恨得咬牙切齿的望着阴文新拿主意,威胁着没主意就直接殴打致死!

    阴文新提议,留下一营伤兵在这里修养,收拢尸体,其余的五千大军东进唐山,找钦差大臣刘坤一。

    这个提议立即赢得了众将的一致赞成,既不打仗,又有依靠,当然是何乐而不为?

    就这样,五千六七百留下了三四百受伤不易远行的士兵,由逃跑中摔断了小腿装死蒙混过去的都司李非凡率领,暂驻上仓村。

    其余的都是全体起营东进。

    鸦鸿桥村。

    “——在蓟州的甘军大约余下三百人,人人带伤,由摔断了小腿的都司营官李非凡暂领;在虹桥村一带大约有五千出头的甘军残部,最高武将是游击王华,不过属于他的嫡系大约还有五百来人,其余众将并不很听他的命令。”

    抗倭军骑兵营在和甘军东进溃军相遇之后,骑兵营参谋游大江就趁黑连夜快马来到抗倭军主力营地,警卫唤醒了已经熟睡的何长缨,开始报告初步掌握的甘军情形。

    “大约有七成的士兵手里有枪支,不过除了先锋步营阴文新营,先锋骑营赵大棒槌营,两营700余人使得都是清一色的毛瑟快枪,其余的都是后膛枪;三营战马先锋营500骑,其余两营各200骑,大约还有700骑剩下,在日军首轮轰炸以后,这些骑兵就撤离了阵地,损失有限。”

    不久,徐邦道,贾起胜,夏青云,唐绍仪,刘明阳,陆文杰,李风瑞,贾荣春,昌禹奇,刘余福,黄博杰,钱玉刚,罗明磊,鲁招妹,——

    一群抗倭军的核心军官都赶了过来,坐在重新燃起的火堆边商议。

    “安之,咱们抗倭军做的一切虽然都是为了朝廷,可是朝廷会不会这么认为?山海关合军,包括这次招兵扩营,都没有朝廷的旨意;合军刘坤一暂时给咱们做了圆场,招收这些无家可归的老百姓也能勉强解释得通,可是要是这次收编甘军,传出去可不是一件小事儿。”

    唐绍仪脸色微白的说道:“就像津门旅,还有大沽兵站,安之费了如此大的心力,结果朝廷一道旨意,就给别人做了嫁衣。”

    唐绍仪苦口婆心的劝说一出口,顿时就冷了场。

    徐邦道倒是忍不住的开口说道:“朝廷,朝廷,日军三万大军估计就要到通州了,你以为指着那些兵能挡得住倭军?”

    “朝廷之所以反尔,就是因为咱们大军大捷入关,还有对甘军的大期望,现在甘军一溃,等到倭兵大军出现在通州,朝廷自然就不敢——,嗯,自然会倾向和谈;”

    唐绍仪娓娓而谈:“现在日军黑木将军在通州等着夺取山县有朋的军权,英国的总领事宝士德也在通州监视,谅来日军不敢反悔,下面自然就是双方停兵,开始和谈。”

    然后,唐绍仪语重心长的望着何长缨说道:“安之,不管咱们愿不愿意,其实这场清日战争只要等到倭兵一出现在通州,就基本已经结束,下面就是朝廷赔银子多少的事儿;等到战事结束,就是大举裁军的时候,既然这样,何必现在多此一举,还给自己在朝廷的眼睛里安了一根刺?”




第六百八十六章 这个国

    一听到唐绍仪嘴里的‘倭兵一出现在通州,战争就已经结束’,‘下面就是朝廷赔银子的事儿’,坐在火堆边的抗倭军军官们的脸色,都变得非常的不好看。

    就连徐邦道,贾起胜,夏青云三人,也是黑着大脸。

    作为大清朝北洋系的一名老将军,尤其是在抗倭军一路大捷的情况下,现在居然是战败求和,他们的脸上当然是没有一丝的好脸色。

    而且更让他们恼怒的是,唐绍仪这个家伙的话虽然说的难听,不过却真不知道该如何的反驳一句。

    “要是按着你的意思,咱们现在还去个几把的京师勤王,直接解散了回家抱小妾逗孙子不就得了!”

    徐邦道黑着脸,闷声说道:“合着打得这么苦,死了这么多的兄弟,原来都是白死的不成?”

    “也不能这么说,去还是要去;第一是咱们的态度问题,第二军队多了朝廷也就有了底气,日军也不敢胡乱狮子大开口。”

    唐绍仪望着何长缨说道:“依我的推论,随着甘军的溃灭,大的战斗基本算是正式结束。”

    何长缨脸色肃冷的坐在火堆边,眼睛望着跳跃的火苗不知想着什么。

    众人都不再说话,等着他的决定。

    “这个国,是朝廷的,然而——,也是天下百姓的国;”

    随着何长缨这一句干冷的话说出来,众人似乎觉得火堆里面的火苗似乎都是猛然一滞。

    一种玄之又玄,让人后背发凉,头皮发麻,心儿发颤的感觉,出现在这些将领的心中。

    这似乎只是一句很平常,似乎也有一些道理的话儿。

    但是从何长缨的嘴中,以着不可置辩的语气说出来,众人却都听出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意味。

    一种狠厉的,撕裂的,决绝的,一往直前的!

    ——这个国家是朝廷的。

    ——然而,这个国家,也是天下百姓的!

    朝廷再具体一点就是皇室,要是再更加具体一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么这个国就是皇上,是光绪的。

    然而。

    也是——

    老

    百

    姓

    的!

    何长缨他是不是一个老百姓?

    当然也是的!

    众人在何长缨的这句话里,听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这种金戈铁石之音!

    在这个时候,很多人不禁想起了关于那个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夜的传说。

    “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

    “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文正公以这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平息了当年那些夏夜的骚动。

    今天,和当年似乎依稀相似,然而细细视之,却又大大不同。

    当时是内患,整个东南半壁江山都打烂了,而江北的鲁东,河南,直隶,甘陕川诸省基本无恙。

    曾文正公和湘淮势力手握重兵三十万,不过各部山头林立,在朝廷的刻意分化之下,内耗不止,曾公的控制能力极弱。

    而现在是外辱,大清其余各地安稳,反而是八旗的老家辽东,现在的皇城直隶,却被打成一团狼藉。

    抗倭军兵力只有当年湘淮的一个零头,然而却因为突然崛起,朝廷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