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斗在甲午年 >

第411章

战斗在甲午年-第411章

小说: 战斗在甲午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滋滋——”

    大股的鲜血如同喷泉一般,从光秃秃的颈部喷涌。

    这一刻,所有的日军都被吓傻了,——这是山精,还是鬼魅?

    “杀!”

    突然之间,山谷两边的雪盖灌木丛里发出道道怒吼,如同滚滚雷霆炸响。

    一个个身穿黑色皮袄皮裤,脸上大刀上面抹着厚厚的黑锅灰的高大汉子,从灌木丛子里站了出来。

    手舞大刀,嘴里发出摄人心魄的怒吼,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扑向那些吓傻了似的,一个个跟木头桩子一样杵在山谷雪地上面的日军。

    “敌袭,敌袭!”

    “射击,快射击!”

    “上刺刀!上刺刀!”

    “砰,砰,砰——”

    顿时,这道山谷里面枪声,喊声连成一片,如同一大锅滚开的饺子一般混乱。

    在日军第7中队的山谷行军线北方一里处,绵延着一列微微起伏的山坡线,山坡上面长满了高大的落叶松树。

    积雪厚厚的覆盖着松林树冠,白昼阳光的直射和黑夜的极寒交替,使得松林的树枝上面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挂。

    冰雪丝丝融化,从高处滴滴落下,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璀璨闪烁犹如一个冰雪般的童话世界。

    此时,山林里面竟然藏着一营军马。

    ——人戴斗笠,马衔橛披蓑衣,在‘啪啪’水点的打击下,冷冷的注视着日军的队伍走入山谷。

    “全体上马!”

    “喏!”

    随着一道滚荡在山林子里的大吼声,500西北汉子均是齐声应令,跨上高大的战马。

    “驱马漫步出坡林,缓步前进!”

    在大声的命令里,山林子里面响起了无数密密麻麻的‘咯吱’声,五百甘军开始驱马朝着山坡下的原野行军。

    “砰,砰——”

    在这个时候,南方一处的那个山谷,突然响起了一道道急促的枪声,伴着各种狂吼呐喊。

    “铛!”

    甘军参将张铭新一把抽出挂在马背上的镔铁斩马刀,高高的举过头顶,雪亮的刀身在阳光下炸出团团寒芒。

    他那久历塞北风霜,坑坑洼洼的黑红色大脸上,露出狼一般的凶狠:“前哨,右哨从右翼,后哨,左哨从左翼,中哨正南,全速奔跑攻击;杀倭夷!”

    “铛——”

    五百把战刀同时出鞘,高高举过头顶,如同一片刀剑长林。

    “杀倭夷!”

    五百个塞北大汉同时大吼,如雷霆滚荡。

    “聿——”

    在战马的声声嘶鸣里,五百条雪地蛟龙左手一抖缰绳,双腿夹紧马腹,控马分成三股红色的利箭,在雪白的大地上‘射向’南方。

    “撤退,立即撤退!到南面的村子里面去抵抗!

    此时发生在山谷里面的这场袭击战,高大勇猛以逸待劳的甘军汉子,用手里的斩马刀,把本来就已经累得快脱离的日军,压制着杀得是血流成河。

    只是数个照面,在短短的三四分钟的时间里面,就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六七十名日军成了甘军的刀下之鬼。

    山谷雪地上面,横七竖八的躺遍了日军的残破尸体,雪白的积雪上面,盛开着大朵大朵的猩红血花。

    让人望之心寒。

    甘军的这个大刀营尤其擅长从敌人脆弱的脖子上下刀,往往一刀下去,地上就多了一具喷涌着血沫子的无头尸骸。

    东洋日军最怕变成无头尸体,因为在他们的传说里面,一旦被砍去头颅,就永远不能托生转世,从而变成孤魂野鬼。

    眼前这疯狂而血腥的大刀战,很快就击溃了日军的抵抗意志,在第7中队长外波辰三郎的大吼下,日军士兵纷纷扑上南坡,想逃到南面的那个村落抵抗。

    “想跑?做梦!”

    甘军大刀营营官董国柱露出满脸的凶笑,大吼道:“兄弟们,追上去干翻他们;军门都说了每对耳朵抵十两雪花银,领了银子还准许到蓟州城喝酒找姐儿乐呵乐呵!”

    “杀倭夷啰!”

    一个个浑身漆黑的边塞刀客汉子们,听了董国柱的激励,浑身都是热气腾腾使不完的力气,大嚷着迈开大步子冲上山坡,把追上的倭夷兵一个个干脆利落的砍翻在地。




第六百六十八章 山谷大刀战二

    一“大刀营的兄弟们手下留情,给我们留点耳朵呀!”

    张铭新骑营的骑兵们,一看传说中把北洋精锐打得屁滚尿流的倭夷大兵,居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纷纷在北面急着大喊:“都被你们杀光了,老子晚上就只能自摸了!”

    “哥儿们,蓟州城里面算满了黄脸婆老妈壳子也就是三五十个姐儿,好点的酒楼也就两三座,让骑兵兄弟们搞到了银子,咱们双脚可抢不赢他们骑马的!”

    大刀营的前锋哨长赵大棒槌,一看大刀营的崽子们手脚都慢了下来,连忙扯着破锣嗓子大嚷着提醒:“到时候没酒喝没女人热乎,看着骑营的爷们儿搂着女人哼小曲儿,可别怨老子没提醒!”

    “杀倭夷,割耳朵啰!”

    大刀营的刀客们一听,似乎也就是这么个理儿,——上仓村离着蓟州城还有十几里的路程,让骑兵得了银子,还真抢不赢他们。

    于是纷纷再次大吼,奋勇的追着狼狈而逃的日军狠砍,同时麻溜的割下一对对耳朵塞进褡裢里面。

    骑兵营的营官阴文新笑骂着大吼:“我呸,好你个赵大棒槌,心眼儿真是坏透了!兄弟们加把劲儿,杀够五十个倭狗就够咱们爽了;看领了银子谁先到蓟州城!”

    “哈哈,五十个都让你们凑不齐!”

    赵大棒槌放声狂笑。

    “八嘎,这群该死的狡诈清狗!”

    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外波辰三郎,停止了徒劳的奔跑,他转身望着从北面三路扑来的红色箭头,还有大批全身漆黑的杀神,心里面充满了绝望。

    在一刻钟前,他和他的士兵们还火热的想着等中午围了别山镇,杀人放火吃肉喝酒找女子。

    哪能想到眨眼功夫就陷入了绝境!

    “停止撤退,集中建立环形防御圈,开枪阻击,阻击!帝国万岁,天皇万岁!”

    “砰!”

    “咔嚓。”

    “砰!”

    外波辰三郎扭曲着大脸,站在雪地里面开始举枪射击,飞快的换弹,进行最后的挣扎。

    “天皇万岁!”

    剩下七八十个日军士兵,此时也都陷入了绝望之中,听到外波辰三郎的命令,大约有一半停止逃跑,转身集结在一起举枪射击。

    而剩下的一半,则是跑的更加的快了起来。

    “八嘎,这群混蛋,懦夫!”

    外波辰三郎气得大声咒骂不止,不过此时他却也是没有办法去管这些逃兵了。

    骑兵营的营官阴文新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大声的下令道:“左翼骑营继续追击,中军,右翼,纵马踏破他们的防御圈!”

    “聿——”

    听到命令的骑兵们纷纷调整战马,在一片马鸣声中,杀进敌群。

    日军的环线防御圈随即被搅成一团,群马踏飞积雪四溅,绑着红绸带的大刀,稳准狠的劈向一个个惊慌失措的晕头转向的日军。

    “八嘎!稳住,稳住,静心射击,静——”

    外波辰三郎大吼着端着步枪,想打倒前面十米处纵马朝他扑来的一个骑兵,就突然觉得脖子上传来一道剧痛,然后脑袋离开颈部,翻转着坠向雪地。

    “老六,你居然跟我抢——”

    这是外波辰三郎在生命里听到的最后半句话。

    上仓村,甘军蓟州防线中军大营。

    聂士成,董福祥,王钺安,马安良——

    一群将领坐在炭火熊熊的屋子里,都黑着脸色,沉闷不语。

    虽然在12号的朝议,心情激荡又屈辱的私下安心的光绪皇帝,完全忘了蓟州防线董福祥这码子事儿,不过好歹军机大臣和军部的大佬们还没有忘记。

    当天下午,一群军机大臣商议妥当,就给光绪奏报,建议把蓟州这一万甘军,还有新调到善河县的皖南兵,苗兵,全部调回通州,和程文炳的一万鄂军合军。

    用三万大军堵住日军西进之路,用奏折里翁同龢的原话来说,就是‘以煌煌百战之师,震慑东洋小丑乖乖东蹿宁河,不敢有稍微愈距,小窥我堂堂大清无兵也!’

    这个方案猛一看,有些类似于聂士成之前提出来的‘在蓟州决战’,这一军事设想。

    其实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聂士成的意图是总决战,在蓟州即使不能打败日军,也要尽可能的消耗日军的兵力,让其再没有足够的力量威胁京城。

    而翁同龢这群军机大臣们的意思,则是遛出骡马撑面子,自以为是的吓唬人。

    因为他们都相信,这场该死的战争终于算是结束了,下面就是看小东洋这个穷鬼敲竹杠,能敲出来大清朝的多少油水而已。

    倭夷在威海卫集中了这么多的军队,都说不打了,他们的将军也来解除胡作非为的山县有朋的兵权了,还有世界第一号强国日不落帝国打包票,这场战争能不结束么?

    大清朝幅员万里,人口亿万,尽着小倭夷可劲儿敲,又能敲出多少东西?

    说句实在话,大清朝随便拔根汗毛,都比他们的大腿粗!

    现在最要紧的是‘输人不输阵’,面子活儿一定要做的威武光鲜,可不能让小倭夷瞧轻了咱泱泱大清。

    得让他们明白,咱大清不是不打,也不是打不赢,而是看着东洋‘可怜,淘气’,赏赐给他们一丁点大手缝里露出来的油水而已!

    光绪皇帝一听,也觉得是这么个理儿,连忙下旨皖南兵,苗兵,甘军,全部退到通州,洗澡刮面清洗赤练军衣,把通州插满彩旗,在明显处竖起新式的克虏伯快炮,让倭夷小儿知道大清的威风。

    电报发到蓟州城,快马送进了上仓村的甘军大营,顿时泼了这一万千里迢迢从乌鲁木齐赶过来的汉子们一身的冷水。

    群情激奋之下,董福祥在13号上午给通州去电,豪言倭夷第一军不过‘泥捏尔’,定能‘一战荡平’。

    然后众将苦候,电报刚刚传来,依然是催促立即拔营赴通州。

    “董军门,去通州也不是个坏事儿,四军合力有三万大军,倭夷兵一路从朝鲜打来,估计兵力有限,正好一举围歼荡平。”

    对于去通州,聂士成自然是千肯万肯,然而没有董福祥点头,他除了能指挥他从山海关带过来的一哨亲兵,这上万甘军他是一个人都指使不了。

    满屋的甘军将军都是微微皱眉,包括董福祥都没有搭理聂士成。

    “哦——”

    这个时候,突然从屋子外面传来一片欢呼。

    董福祥怒声对他的戈什哈头子刘进才说道:“什么事?你去看看吵什么吵,都什么时候了,尽瞎胡闹!”

    一片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众将正在诧异,微闭的屋门就被人从外面一把推开。

    “报军门,我部先锋骑兵营,大刀营,在大安村斩杀倭夷一个中队两百零三人,无一漏网!”

    冲进屋的参将张铭新,双手各掂着一个鼓囊囊血淋淋的布袋子,兴奋的高声嚷道:“咱们只挂了三十名好汉!”

    “嘭!”

    董福祥的大手狠狠的拍在大方桌子上面,圆睁着双目大吼道:“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