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斗在甲午年 >

第360章

战斗在甲午年-第360章

小说: 战斗在甲午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岛大本营的询问电报就过来了。

    在那一刻,山县有朋气的脸颊突突抽搐。

    不用说就知道,一定是大败的清军无耻的给西洋人吹嘘,然后传到国内去了。

    山县有朋忍着怒火,带着羞辱和委屈,回了一封电报,略微抗诉辩解了一下自己打得是关外的清军。

    结果还没到夜黑,一封署着天皇名义的电报,发了过来。

    电文内容很简单,就是说联合舰队的护航舰队今夜将抵达东京湾,第一军暂停一切军事行为,等待第11旅团的到来。

    桂太郎,小川又次,矢吹秀一,坐在静悄悄的军长办公室内,等待着山县有朋说话,或者下达命令。

    “电报你们都看了,陛下被伊藤这个小人蒙蔽了眼睛。”

    山县有朋一开口,就是腾腾杀气,让三个心腹都是心儿一抖,不敢吭声。

    “你写的《清国征讨方略》,攻占燕京,擒获清国皇帝,在西方未结成统一阵营之前,快速挥师南进,使得中国中部的重要地区要成为帝国版图;然后把中国其余地区分解成数个小国,将来逐一吞并;这是极高明的方略。”

    山县有朋盯着小川又次低吼道:“现在这眼看就要实现的千秋伟业,却因为伊藤这些政客小人,要付之一炬!”

    小川又次无奈而又遗憾的说道:“司令,我始终认为咱们是正确的,可是一旦攻打山海关,接着进入直隶决战,天皇的停军圣旨下来,怎么办?将会进退两难。”

    “都是这个该死的电报!如果没有电报线,一个命令就是发到辽阳,传到这里至少也得十几天的时间,那时候,第一军就已经攻占了燕京城,活捉了慈禧和光绪。”

    山县有朋说这些话的时候,目光死死的盯着工兵部长矢吹秀一大佐,盯的他脸色卡白,满头大汗。

    “司令!”

    桂太郎和小川又次,一脸震惊的望着山县有朋。

    西洋历1月28好,华夏农历大年初一。

    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九江河畔。

    二十余名日军工兵,正在百米阔的河两岸燃起两大堆大火,旁边放着两根细长的松树杆。

    “队长,为什么要把电线从伪装的冰冻河面上拿出来,架在空中?”

    工兵第一大队一中队一小队小队长山村治义少尉,一脸不解的询问前来监工的中队长岩本高次大尉。

    “八嘎!不懂就闭嘴,只管执行命令;这就是你是小队长,我是中队长的原因!”

    岩本高次斥责着,把大队长加藤素一少佐斥责他的话,稍微改动了一下军衔,吼了出来。

    “嗨!”

    山村治义一脸的服气。

    “加大火量,烧软冻土立即架设电线,埋电线杆;这个地方设置一个警哨,留五名士兵,给他们帐篷,粮食,让他们驻扎在这里。”

    望着四周寂静的原野和西面连绵的群山,想着听说到的关外附近还游离着一支抗倭军,岩本高次心里就直发毛,一分钟都不想多呆在这里。

    不久,日军工兵熄灭大火,开始挖坑,然后把两个树梢绑着电报线的松木杆子竖进土坑。

    填土踩实,又订了几根木棒子三角支撑固定,留下五个一脸恐惧的倒霉鬼,扬长而去。

    炮咀子山,独立营潜伏营地。

    听了侦查兵的报告,独立营的一群军官们,都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之中。




第五百八十六章 扑朔迷离的电报线事件二

    “日军这是在大黑夜里点火把,生怕咱们看不见这个电报线还是怎么地!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发神经了?”

    独立营营长罗明磊,听到了侦查兵的报告,露出一脸的惊诧。

    “把隐藏在河面冰层冻雪上的电线拉出来,架在九江河的上空;——这么愚蠢的行为,然而日军显然不蠢,可是为什么却要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

    南洋一年四季气候温暖,让钻进关外深山老林子的南洋籍抗倭军军人们,十分的幸苦。

    虽然军袄军靴棉手套的全副武装,可是一个个的手脚脸庞耳轮子上面,还是布满了冻疮,目不忍睹。

    副营长黄博杰,脱了脏兮兮的破手套,把满是冻疮流着黄水的手,对着篝火烤,麻麻痒痒的十分过瘾:

    “难道他们认为,在这远离着日军阵地近五里的距离,指着这五个日军,就能阻止咱们破坏他们的电报线?要知道他们明明知道,咱们抗倭军有一个营游离在关外。”

    “那就绞断它们;围点打援,来一波灭一波,那才真是过瘾!”

    一连连长李远洋,满满的战意。

    “就怕你去绞断了电报线,他反而不接了;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小葱把豆腐一清二白,——就是送给咱们绞的。”

    一连副连长,老秀才出身的施威成,正脱了鞋子,在烤他的大脚片子上面的几个还没发作的冻疮,又疼又过瘾的直吸气。

    “山县有朋这个老混蛋,是想掐断电报线!”

    联想到之前独立营看到日军铺设电报线,总指挥过来命令不得破坏,罗明磊立刻就猜出来了日军的企图。

    他骂骂咧咧的吼道:“这帮孙子,想拿咱独立营当枪使是不?”

    “总指挥不让咱们破坏日军的电报线,就是为了让山县有朋能够收到东洋那边的指令,现在山县有朋这个做法,就是想通过咱们的手,掐断他们和东洋那边的联系。”

    黄博杰沉声说道:“然后他就可以装作不知道,完全按照他的心意,不受干涉的来进行这场战争。”

    “我槽,这里面的道道,跟盘山十八曲还要绕头!”

    三连连长,武备学堂炮科出身的康正麟,大声的说道:“要不去把这几个日军灭了,就不绞断他们的电话线?气死山县这条老狗。”

    “哈哈,你丫的真坏!”

    一群独立营的军官们,都纷纷笑骂康正麟这货蔫坏。

    “吴俊马——””

    罗明磊对侦查排排长吴骏马命令道:“你们侦查排去几个侦察兵,从九门口进关,把消息送给总指挥;河上的电报线,也给我继续盯着。”

    山海关,大年初一。

    等到清晨时分,山海关主城的大火终于完全停歇,刘坤一命令各部立即进入主城,清理城池。

    关外三城的重伤士兵,由医护兵陪护着,用马车载着进入关内,送往津门兵站。

    对于阵亡的士兵,按着之前每个人留下的遗嘱档案。

    近处要求回乡的,将差人护送回乡安葬。

    其余牺牲的士兵,都被送进关内,暂时安放在石河水库边,一处远离炮火的幽静山谷。

    将统一安葬在角山南坡。

    现在战事吃紧,抗倭军只得从永平府招募大量农民,制作简易棺木,上山挖墓穴。

    好在永平府的百姓们,听说是为战死的军爷做棺木,挖墓穴,都不讲究正月这事儿忌讳不忌讳,纷纷抢着做活出力。

    大年初二。

    山县有朋实在忍耐不住,尝试着向奉天,辽阳,安东,义州分别发电,询问是否发现旅顺突围骑兵的踪迹。

    各城很快回电,均是言说一切如常,没有任何清军的踪迹。

    山县有朋阴沉着脸色,和一群参谋们盯着地图看了很久,也没得出一个能令人信服的这群骑兵究竟跑哪里去了的推论。

    而且,更让山县有朋不爽的是,电报线居然依然保持着通顺。

    躲进山里当山老鼠的那营抗倭军,都眼瞎了么?

    还是被帝国的勇武吓破了鼠胆,连五个士兵把守的河段,都不敢攻击!

    而这天上午,得到独立营汇报的何长缨,就心惊的知道,山县有朋这匹疯马正在设法摆脱日军大本营的缰绳遥控,想要孤注一掷的破关南侵。

    何长缨立即给独立营下令,要求在北翼城截断线路的烟火编序发射之前,毋需保证日军电报线的通畅。

    大年初三。

    朝廷的封赏电文,终于姗姗到达。

    何长缨,李经方,徐邦道,贾起胜,夏青云等众将,皆有厚赏。

    无翎戴蓝翎,蓝翎换花翎,大赏果勇巴图鲁封号。

    而战死的蒋顺发,陶伟泉,李大山,刘勇标,孙向道,重伤的梁永义,范文礼等将领,都有重赏恩赐,回乡厚葬。

    其余关内刘坤一,吴大澄,唐仁廉,吴凤柱,连顺,白济等关上众将,均是一番勉励。

    大年初四。

    当天上午,集中了近两千永平府百姓的日夜赶制,一千零六十三具粗糙棺木,还有一千零六十三座墓穴,仓促完成。

    此时,角山陵园这一带南坡的低小灌木,用来烧化冻土挖墓穴,已经被砍伐一空。

    山上留下的都是一些百年的苍天老松。

    亭亭如盖。

    在何长缨准备去角山陵墓的时候,铭军将领陈凤楼,率领的两营500骑清淮马队,正好一路风尘的匆忙赶到。

    于是两营马队骑兵,和近两千悄悄进关的三城士兵,军官,来到了石河边的那座幽静山谷。

    士兵,军官们,小心翼翼的把阵亡将士放进棺木,然后弹墨上钉。

    扛着棺木,上两边的山坡墓穴,然后填土埋葬。

    一直忙到下午,所有的士兵,军官,包括额头浮肿依然没有消下去的何长缨,都累的虚脱。

    很多的士兵在艰难登山中扭伤,摔伤。

    可是都没有一个人,有一句的怨言。

    每个人都是满眼的血红,咬牙切齿的饱含愤怒!

    “——我们为你们而骄傲,我们生死一体,永不忘记!——我们将继续沿着你们未走完的脚步,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前进,无人能够阻挡我们的步伐,我们将势不可当!——驱逐倭夷,建立理想清明桃园世界!”

    “驱逐倭夷,建立理想清明桃园世界!”

    “驱逐倭夷,建立理想清明桃园世界!”

    满山谷的大吼。

    “砰!”

    “砰!”

    “砰!”

    然后,连续九道步枪的齐射,在山谷,水库,满山上空回响。




第五百八十七章 东洋的停战条件

    就在这同一天,东洋外相陆奥宗光和英国驻东洋大使楚恩迟,在英国大使馆,进行了第一次关于清日停战的初步商谈。

    在会谈中,陆奥宗光表示东洋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完全同意英国关于立即停战,进行和谈的提议。

    并且传达了明治天皇关于停战的条件。

    第一条,大清放弃对朝鲜宗主国的权利,承诺永不干涉半岛事物,给予百姓和朝鲜皇室真正想要的自主体制。

    第一条,大清向东洋赔偿军费,库平银三亿两,以弥补东洋为纠正大清错误,维护朝鲜百姓权利,而花费的巨量战争经费。

    第三条,大清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东洋。

    第四条,大清向东洋开放燕京、沙市、重清、苏州、杭州、湘潭和梧州七处通商口岸。

    第五条,东洋舰船在长江,珠江,吴淞江及运河等内河,拥有自由航行的权利。

    第六天,东洋拥有和西洋各国同等的通商权利,取得治外法权和租界权。

    等到陆奥宗光把明治的停战条件逐一说完,对面坐着的楚恩迟早已经傻了眼,愣愣的望着一脸微笑的陆奥宗光,半天没有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