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闹天宝 >

第99章

闹天宝-第99章

小说: 闹天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白说道:“二宝的脑袋就是灵光,这些办法既不得罪人,又起到了吓阻的作用,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高仙芝点头说道:“你们这么一说,我对他修好广通渠就有了信心了。”接着,他对李白说道:“太白兄,这里的事情基本上没有问题了,你辛苦一趟,把这里的情况回去禀报太子殿下。”
  东宫。
  接到李白的报告,李亨很兴奋,困扰朝廷的两大难题,就这么轻松地解决了。他对李豫和李澄卉说道:“二宝的办法就是灵光,我这就去见陛下,解决下面的难题。你们等我的信儿,只要是陛下同意了,你们就去办。”
  李亨走后,李白还是有点担心,他说道:“其它的问题二宝都有办法解决,可是修渠的物资没有了,所需的石料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够采集的,就是有了也没法运过来,真不知道他如何解决此事。”
  李豫对李二宝有信心,他说道:“我虽然不知道他如何解决,可是我知道他一定有办法的。”
  李澄卉早就把李二宝当做无所不能的妖仙了,她笑道:“李学士,二宝一定行的。”
  长生殿,杨贵妃的寝殿。
  李亨背着手,脚步轻快地走着,迎面看到杨国忠从长生殿里面出来,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杨国忠毕竟是臣子,一天中第一次见到李亨,还是要行礼的。他朝着李亨拱拱手,也不说话,李亨鼻子里哼了一声,径直走了过去。
  杨国忠望着他的背影,满脸的郁闷。他刚刚从李隆基那里出来,禀报了长安城中物资短缺、物价飞涨的情形,尤其是长安驻军也面临着粮食短缺的情况。指责李亨办事不利,引起了民怨沸腾。他心道:“别看你解决了一点问题,可是更大的问题在后面呢,我就不信,你能够解决长安城百万居民的粮食和食盐供应,更别提眼前急需的军粮了。哼哼,有你哭的时候。”
  李亨见到李隆基,行礼后说道:“阿爹,儿臣特来向您禀报军饷发放和潼长官道的治理情况。”说着,他汇报了相关的事项。
  李隆基很满意李亨的表现,他说道:“军饷的事情办得好,潼长官道这么快就恢复了畅通,也很好。不过,长安粮食和食盐的紧张情况,尤其是驻军的粮食问题要赶紧解决,这也是当务之急。”
  李亨说道:“儿臣正是前来禀报此事的。”说着,他就把和李二宝商量的解决办法,请示了李隆基。
  李隆基听完后说道:“事急从权,我同意了,你就去办吧。”


第一百八十三章 盐帮
  孤儿院。
  几天前,扬州盐帮掌堂梁宏民接到柳飞絮的传信,让他前来长安,有要事相商,他就带着牛堂主等人来到了长安城。
  柳飞絮带着他们参观了孤儿院,梁宏民高兴地说道:“飞絮,你们的孤儿院办得太好了,在咱们所有的孤儿院中,规模最大,条件也是最好的了。”
  牛堂主说道:“要是咱们的孤儿院都能够办成这样的就好了。”
  柳飞絮说道:“这全靠二宝的帮忙,他想得很周到,现在孩子们都开始读书了。”
  “就是,就是,李郎君说,将来会让全天下的孩子都有书读呢。你们说,那该有多好啊。”卿儿神往地说道。
  到了客房,卿儿给他们倒上了茶水,知道他们有事情要谈,自觉地离开了。
  梁宏民说道:“飞絮,你着急叫我们来,有什么紧要事情要说吗?”
  柳飞絮说道:“是二宝叫你们来的,他有重要的事情和咱们盐帮商量。在他来之前,我先把大致的意思跟你们说说,如果你们认为可以,我再去请他过来。”
  柳飞絮就把李二宝跟他说的想法,告诉了梁宏民等人。
  “什么,这是真的吗?”听完了柳飞絮的话,梁宏民满脸激动。牛堂主的脸色黑中透红,已经站了起来。
  盐帮是个穷人的帮派组织,成员就是一帮苦哈哈的贫民。他们没有官方背景,也没有庞大的经济实力,就是靠着贩运私盐赚取一点利润养活自己。他们实在是太苦了,在贩运私盐的过程中,每到一地,都要受到当地官府、地痞恶霸的欺压,好不容易赚来一点钱,还要四处打点官府,否则随便一个罪名,就可能吃官司,甚至没有了性命。
  李二宝给他们寻找了一条出路。
  现在长安食盐紧张,盐帮在潼关和渭南囤积了大量的食盐,李二宝让他们把这些食盐平价卖给官府,缓解长安食盐的紧张状况。作为回报,李二宝请求李隆基同意,在连云港故县,给他们划出一片海滩,让扬州盐帮成为官府下属的盐业机构,负责生产运输食盐,按照官府定价出售食盐,正常交税。组织形式类似于现代国营企业,编制暂时定为2万人。也就是说盐帮帮众都成为了国营职工了,他们再也不用过刀头舔血的日子了。
  梁宏民兴奋了一会儿,忽然沉默的下来,他对牛堂主说道:“你先出去一下,我有些事情还要询问一下飞絮。”
  牛堂主走过后,梁宏民担忧地说道:“这件事对盐帮的帮众是好事,可是对你师父的大业恐怕就是一件坏事了。”
  柳飞絮的师傅公孙大娘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的女儿,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恢复杨家隋朝的江山。
  柳飞絮说道:“师叔,我想过了,这件事不能阻拦,万一盐帮的数万帮众知道了事情真想,他们不仅不会再支持我师父,恐怕还会怀恨她老人家的。而且,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事情毕竟已经过去了上百年了,百姓们对于前朝已经没有了感情,要恢复前朝,已经完全没有可能了。”
  梁宏民说道:“我知道,看看牛堂主的表情就知道了,他们只会在意眼前盐帮的生计,对于前朝完全不敢兴趣,可是你师父她……”说到这里,他摇摇头叹息了一声。
  柳飞絮说道:“师叔,您也知道,我是我师傅一手带大的,一身的武艺也是她亲手传授的,她对我恩重如山,胜似亲娘。可是,她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忍辱负重,没有一天好心情。我不想让她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她年纪已经大了,应该敞开心胸,得到一个幸福的晚年了。
  二宝特地交代,此次的长安危机,对于盐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为了数万贫苦百姓,应该抓住这次机遇。”
  别看柳飞絮说得大义凛然,其实李二宝为了说服她,也是费了老鼻子劲儿的。好在柳飞絮不是个固执的人,也是个正直善良的人,这才打开了心结。
  梁宏民点点头说得:“是啊,你师父她过得太苦了,只是为了一件永远无法完成的事情,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了进去。她亲手创建了盐帮,不会眼看着数万盐帮子弟的疾苦而不顾的。这件事我支持你的意见。她此刻在扬州,禀报她已经来不及了,这件事我就做主了。”
  柳飞絮说道:“好吧,就这样吧,我师父要是怪罪下来,我任由她处罚。师叔,那我就去通知李二宝了。”
  不久,李二宝来到了孤儿院。
  梁宏民和李二宝谈话之后,不仅把囤积在渭南、潼关等地的食盐交给了官府,同时把运往周边地区的食盐也改道全部运往长安,李二宝派出军队负责全程保护,很快大批的食盐就出现在长安的市面上,盐价迅速下跌。那些囤积食盐的盐商们,看到盐价下跌,担心自己的食盐砸在手里,也开始大批出售,不久食盐的价格就下跌到了百姓们可以承受的价位了。
  这天中午,李二宝和柳飞絮宴请了梁宏民和牛堂主,给他们践行。席间,李二宝拿出了一颗胡珠,递给梁宏民,说道:“我虽然没有见过公孙大娘,可是对她十分仰慕,感谢她为长安百姓和盐帮兄弟做出的贡献,这颗胡珠是柳娘子委托我从胡商手中购买的,要送给她的师傅的,还请您代为送达。”
  梁宏民和牛堂主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宝物,震惊了一会儿,拿着胡珠离开了。
  路上,牛堂主好奇地问道:“李爵爷为什么对咱们盐帮这么好啊?”
  梁宏民笑道:“你就是个粗人,你就没有看出来,他喜欢飞絮吗?”
  牛堂主恍然大悟,说道:“这我哪儿懂啊。李爵爷看起来比飞絮小娘还小,我就没有往这上面想,不过,他们看起来蛮般配的。”
  梁宏民有点担心地说道:“还不知道飞絮的师傅同意不同意呢。”
  就在李二宝解决食盐的问题的时候,李豫、李澄卉和泥鳅也开始解决粮食问题了。
  从昨天开始,长安城里的各大粮商都接到了东宫的请柬,让他们明天中午到望春楼酒楼,太子殿下要请客。


第一百八十四章 长安商社扩股
  商人们都不傻,知道太子殿下是为了长安的粮荒,要让他们出血了。他们有心不去,可是却没有这个胆子。只好各自想对策,准备应付李亨。
  杨晔、肖明远、马钱起和姚仲恺是长安城四大粮商,控制着长安城三分之一的粮食供应。能够在长安城混成这样,可决不是仅仅只有商业头脑那么简单,他们的背后也都有着官府的背景,马钱起就和京兆尹楚恒是亲戚关系。他们平时素无往来,这回为了共同的利益,一起来到了马钱起家里协商如何对付李亨的威逼。
  杨晔说道:“我打听过了,广通渠坍塌了之后,太子殿下负责维持长安城的秩序,他叫咱们去,一定是为了粮食。”
  肖明远说道:“那还用说吗?一定是逼着咱们降价抛售粮食。”
  姚仲恺也说道:“就是,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咱们是商人,做的就是低进高出的买卖,囤积粮食就是为了卖高价,否则费了那么大的劲儿,耗费人力物力,囤积粮食干什么?不管你们怎么样,反正我是不会底价出售的,粮食是我自己的,不是偷的也不是抢来的,太子殿下也不能逼迫咱们吧。”
  马钱起点头说道:“是啊,我赞成姚兄的意见,我绝不会降价出售的。”
  “赞成。咱们谁也不能低价出售,否则就是和全长安的粮食商人为敌,今后大家一起抵制他。”
  肖明远说道。
  四个人商量了很久,最后统一订立了攻守同盟,大家决定,无论太子殿下说什么,谁也不许单独降价。
  出身太原的姚仲恺说道:“谁要是同意降价,谁就是憨狗,大家一起炖着他吃了!”
  第二天中午,望春楼。
  杨晔、肖明远、马钱起和姚仲恺来到酒楼,就看到酒楼门口站着很多带刀的侍卫,他们虽然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可是看到这个阵势也有点发触。他们硬着头皮进门上楼,就看到广平王李豫和郡主李澄卉坐在那里。
  “草民杨晔、肖明远、马钱起和姚仲恺见过广平王、见过郡主。”四人一齐行礼说道。
  李豫热情地说道:“各位请坐。”
  “谢殿下了。”四人紧挨着坐下了。
  李豫指着泥鳅说道:“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长安商社的泥东家。”泥鳅本名叫啥,李豫没记住。
  望着眼前这个十几岁的貌不惊人的青年,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长安商社的东家,四人眼中全是羡慕嫉妒恨。长安商业的香皂、制酒和皮鞋,都是绝对的畅销货,那其中的利润,太让人羡慕了。和人家那商品一比,自己做的粮食生意绝对是蝇头小利,费的力气却比人家大得多了。
  李豫接着说道:“长安商社最近要扩大规模,你们是长安城有名的财主,因此我们想请你们来商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