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闹天宝 >

第95章

闹天宝-第95章

小说: 闹天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事,只有这一间。前几天都没事,就今天才漏雨的。”柳飞絮说道。
  李二宝看看屋顶,就想着表现一下,说道:“福伯年纪大了,我上去修吧。”李彪机灵,不等他说完,就已经开始爬梯子了,他总不能让长官上去吧?
  李二宝失去了表现的机会,心中有点不爽,不过,李彪的举动给他涨了脸,还算是个安慰。他一扭头,看到大傻仍然傻站着,说道:“大傻,看什么呢,还不上去帮忙?”
  “哦。”大傻应了一声,也爬上了屋顶。
  看到福伯从梯子上下来,李二宝赶紧上前去搀扶。福伯很感动,人家李二宝毕竟是堂堂的二等伯爵。他一边感谢,一边说道:“李爵爷,您赶紧和柳娘子去屋里吧,外面凉,别感冒了。”
  柳飞絮看到有李彪和大傻帮忙,就不再坚持了,请李二宝进屋去坐。两人直接来到了柳飞絮的房间。柳飞絮的房间布置的素雅简洁,里面飘散着一股淡雅的香味。李二宝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她的房间了,可是仍然感到很温馨。
  李二宝问道:“柳姐姐,孤儿院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吧?”
  柳飞絮一边给他倒茶,一边说道:“没有。高法曹经常过来,没有人来找麻烦,你又总是派人来送东西,这里什么也不缺,你就放心吧。”
  柳飞絮洗了把脸,用毛巾擦拭自己的脸和脖颈,当擦到脖颈的时候,她微微低头,露出了一段天鹅般优雅白净的脖颈,把李二宝看得傻眼了,在这一刻,他心里发狠地想到:“老子一定要得到这个女神,好好地爱她疼她。”李二宝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对一个人有了这么强烈的渴望。
  他曾经想到过,柳飞絮虽然只有22岁,在唐朝却已经算是大龄女青年了,不可能没有谈过恋爱,也不知道她现在有没有心上人。不过,李二宝坚信,他是这个世界上最适合她的人,不管谁打她的主意,李二宝都要把她夺过来,甚至不惜杀人放火。总之,谁打她的主意,就干死谁。
  柳飞絮搭好了毛巾,转过头来,看到李二宝一副痴迷的样子,眼中还带着恶狠狠的神情。她有些吃惊地问道:“二宝,你怎么了?”
  李二宝正在心里发狠,听到柳飞絮的话,感到自己有点失态,说道:“没事。我刚刚正在思考一件极其重要又很难办的事情,有点走神了。”
  柳飞絮问道:“哦,这样啊,需要我帮忙吗?”
  李二宝说道:“需要,太需要了。这件事除了你,谁也帮不上忙的。”
  柳飞絮真诚地问道:“什么事情?”
  望着柳飞絮纯洁无邪的美目,李二宝心中欢喜,他说道:“这件事暂时还不能去办,要等到一个好时机才行。”
  柳飞絮不是个事多的人,她也不追问,说道:“好吧,等你想好了,需要我的时候说一声。”
  李二宝说道:“孩子们学习怎么样,新知识能接受吗?”
  “算数还行,物理和化学有点难,有些东西我也看不太明白,有点吃力。”柳飞絮说道。
  李二宝问道:“哪里不明白了?”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给柳飞絮讲课,这样两人就能够挨得很近,手把手教嘛,太享受了。
  柳飞絮从抽屉里取出化学课本,打开来。李二宝凑上去准备给她指点,此时一股淡雅好闻的香气,从柳飞絮身上传来,李二宝又有点迷糊。
  就在这时,外面想起了李彪的声音,他说道:“少东家,你出来一下。”
  李二宝的迷糊被打断了,他第一感觉就是想出去揍李彪一顿。他不满地问道:“什么事?”
  “杨相国派人来了,请您立刻前往宰相府。”李彪说道。
  “我靠。杨国忠天生就不是好东西,专门破坏老子的好事,这个时候找老子,不是要老子的命吗?”李二宝瞪着眼睛想到。
  看到李二宝不吭气,柳飞絮体贴地说道:“二宝,既然杨相国找你,你就先去吧,我先自己看着,你有空再过来讲吧。”
  李二宝无奈,只好朝外走去。
  杨国忠怎么突然就找上了李二宝呢?这件事还得从杨盼儿那里说起。杨国忠听了杨盼儿的话,认为是她看不上李二宝,于是也就作罢了。几天前,李二宝从兵营回到了李府。相府的门房一直监视李府的动静,看到李二宝回来,就去禀报了杨木子。


第一百七十六章 圈套
  杨木子对于杨盼儿看不上李二宝一直都有点惋惜,听说李二宝回来了,他忽然想起杨盼儿好像去过李府,李二宝虽然长得不是什么玉树临风,却很讨女孩们喜欢,怎么杨盼儿就看不上他呢?
  他派人叫来了那天和杨盼儿一起去见李二宝的一个丫环,问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个丫环说李二宝长得太难看了,脸黑嘴歪,说话还结巴。杨木子好奇地说道:“不可能。李二宝长得不是这样。”
  杨木子略一思寻就明白了,原来不是杨盼儿看不上人家李二宝,是李二宝看不上杨媚儿,故意搞怪,做给杨盼儿看的。杨木子想了想有点理解李二宝了,安燕儿和李澄卉无论从各个方面都比杨盼儿优秀,李二宝不会选择杨盼儿,又不愿意得罪杨盼儿,故意搞怪不想和她往来。
  杨木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知道杨盼儿和李二宝之间肯定不会发生什么关系了,于是就不再惦记这件事了。不过,他也知道要想拉拢李二宝是不可能了。如果李亨和杨国忠发生冲突,李二宝是一定会站在李亨一边的。
  这件事到了杨木子这里,也就结束了。所谓无巧不成书,此时,杨盼儿要找一件衣服,衣服正好是这个丫环管着的,她发现这个丫环不在,正在生气。看到那个丫环回来,她问道:“淑碧,你跑到哪儿去了?”
  丫鬟淑碧说道:“杨管家叫我去问那天您去见李二宝的情况了。”
  杨盼儿说道:“有什么可看的,一个丑八怪而已。”
  丫环说道:“杨管家说李二宝不是长得那样的。”
  “什么?”杨盼儿听完后,一下子站了起来,她说道:“难道咱们那天看到的不是李二宝吗?”
  丫环说道:“不知道,侧门的门房都见过李二宝,您去问问不就行了?”
  杨盼儿立马就找来了侧门的门房,问道:“你们告诉我,李二宝长得啥样子?”
  一个门房说道:“李爵爷中等个,身材不胖不瘦,长得挺清秀的。”
  杨盼儿怒道:“你胡说,李二宝就是个丑八怪。”那个门房不敢说了,可是脸上的表情明显的是不赞同她的说法的。
  杨盼儿不傻,她只是太过骄纵了,自我意识太强,从来不在意别人的感受罢了。她已经明白了,是人家李二宝不愿意和自己来往的。她从来没有尝试过被别人轻视的滋味,只觉得胸中怒火万丈,立刻召集人手就要打上李府的门去。
  这在这时,李豫和李澄卉带人过来了,杨盼儿看到他们,多少还是有点顾忌的,只好暂时作罢了。
  接下来,天天暴雨,李二宝就没有回来过,杨盼儿只好暂时压下了怒火。
  裴柔看到女儿的情绪不正常,问她也不说,于是就从丫环们那里了解了情况,她很担忧,就告诉了杨国忠。杨国忠也想起来了,李二宝是和安燕儿、李澄卉走得近,看来这个李二宝是不可能为自己所用了。
  杨国忠心胸狭窄,最容不下人,李二宝对杨盼儿的态度,彻底激怒了他。他叫来杨木子,又谈了一些李二宝的情况,发现以前李二宝一直都是在帮助李亨的,于是加深了对他的不满。从此,李二宝被列入了他的黑名单。
  按说杨国忠要除掉李二宝这样的一个芝麻官,动动嘴就行了。可是李二宝不同,他首先是个军官,羽林军不归杨国忠管辖。其次,这家伙不仅和李澄卉以及安燕儿走得很近,而且在李隆基和杨贵妃那里也挂上了号。因此,必须要想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来。
  要论坑人害人,杨国忠损主意一抓一大把,何况还有个奸诈的杨木子。两人简单一碰,一个陷阱就出来了。
  这一切李二宝一无所知。
  李二宝来到相府,杨国忠接见了他。
  “卑职参见相爷。”李二宝恭恭敬敬地说道。
  杨国忠热情地说道:“二宝,你曾经救过贵妃娘娘,我是贵妃娘娘的堂兄,所以咱们不是外人,你呢就不必那么拘谨。坐吧。”最近一段时间,杨国忠对李二宝算是不错了,不说别的,就冲着人家专门开一个侧门,就给了李二宝天大的面子。在前面宁远侯张潭的处理,以及颜真卿的任命上,杨国忠也没有给李二宝出难题,因此,李二宝对他还是有点好感的。
  两人闲聊了几句家常,李二宝问道:“相爷,不知道您找小的什么事情?”
  杨国忠忧心忡忡地说道:“二宝,最近长安发生了一件大事,想必你也听说了。”
  “莫非是永通渠坍塌的事情?”李二宝问道。
  “哈哈,木子,我就说嘛,二宝心怀百姓,一定关心长安百姓的疾苦。果然如此。”杨国忠笑道。
  “相爷,还是您慧眼识人。小的佩服。”杨木子说道。然后他对李二宝说道:“李爵爷,你不知道,永通渠坍塌了以后,相爷关心长安百姓的生活,寝食难安。他派工部水利署抢修永通渠,可是他们无能,不仅没有修通,反而使决口更加扩大了。
  相爷决心找能人来办理此事。他首先就想起了你。当时我觉得李爵爷你就是个军官,对于修缮永通渠恐怕不在行。相爷坚持认为,李爵爷是个全才,不仅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带兵也是行家里手,修缮条水渠,那还不是很轻松的事情吗?!”
  杨国忠说道:“是啊,能者多劳,二宝是不会看到朝廷危急和百姓遭难的而袖手旁观的。”
  杨国忠和杨木子,你一句我一句地,将李二宝架上了火炉。李二宝无奈地说道:“既然相爷这么说,小的愿意协助工部修缮永通渠。不过,小的是军人,这件事恐怕还要征得羽林军的同意。”
  “好啊,二宝这种态度令人敬佩。至于其他的事情都由我来办。”杨国忠说道。
  李二宝离开相府,回到李府,正看到李白往外走,他说道:“姐夫,你今天没去东宫办差啊?”


第一百七十七章 广通渠一
  李二宝感觉哪里不对,他说道:“姐夫,我正有事要去跟太子殿下汇报,咱们一起去吧。”
  李白问道:“出了什么事了?”
  李二宝说道:“咱们边走边说吧。”两人出门,直奔东宫。
  广通渠是长安东北方向从长安最大的码头广运潭,到潼关之间的水道。此时的唐朝的主要赋税来源于江淮地区,粮食和其它重要物资也大部分来源江淮地区,而这些赋税和其它物资运到长安主要依靠广通渠。可以说,广通渠就是长安的生命线之一。
  广运渠有很长一段是人工渠,连接着灞河,按说灞河因为暴雨涨水,水涨船高,应该不影响运输啊。问题是,灞河涨水冲垮了广运渠的堤坝,渠水流出,广运渠里面的水位就不足以维持船只航行了。
  广通渠一断,长安的物资供应立刻就紧张了起来。李隆基很少上朝,即使是瘟疫,也是在李澄卉的催促下才上朝处理的。可是广通渠出了问题,他主动召开了小朝会,商讨此事。
  就在今天上午,李隆基来到了太极殿,召集太子李亨、宰相杨国忠、西平郡王哥舒翰、京兆尹楚恒和各部尚书,专门研究广运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