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闹天宝 >

第6章

闹天宝-第6章

小说: 闹天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二宝喝了一口水,说道:“这件事不着急,目前我姐没有危险。”
  大傻说道:“那个典狱不是说你姐是要犯,面都不让见,怎么会没有危险呢?”
  李二宝说道:“我姐的案子目前没有审理,我姐也没有签字画押,这是为什么?宁远侯就是要设局陷害我姐,就是要我姐答应嫁给他。只要是我姐答应了他的要求,他们马上就会找出理由,说是一场误会,胡人的死因和我姐无关。
  只不过,莲香必死无疑,他们是不会留下她这个活口的。”
  李白说道:“你不是说,他还要霸占你姐的财产吗?不行的话,让你姐答应把妙音坊给了他,救人要紧。”
  李二宝说道:“不行,那样的话,我姐更是必死无疑。
  你们想想看,我姐给了他们妙音坊,对他们来说就没有价值了。他们是不会留下我姐,来找他们麻烦的。”
  泥鳅想了想说道:“是啊,你姐把妙音坊转让给他们,宁远侯是不会出面的,他会找人签收的。要是放了你姐,你姐肯定不会罢休,还不如利用这个案子,除掉你姐,永绝后患呢。
  哎呀,到时候,恐怕连二宝你也会被牵连进去。还有,无论如何,莲香是必死无疑的。”
  李白说道:“是这个道理,可是,你姐不答应,也是死路一条啊。”
  李二宝说道:“宁远侯他们费了这么大的劲儿,不想人财两空。因此,我姐只要是咬紧牙关,不答应他们的条件,暂时就没有危险。
  因此,一定要设法通知我姐,让她咬牙挺住,我姐一天不答应,他们就不会定案,我姐反而没有危险。”
  李白说道:“好,我设法找人去探监,一定要见到你姐。”
  李二宝说道:“姐夫,这件事让泥鳅来办吧,那个赵典狱能够帮上忙的,这些话要悄悄地传给我姐。不然的话,咱们即使去探监,狱卒在一边监视,也不好说话。”
  泥鳅说道:“那我就再让我的朋友去找赵典狱。”
  “争取到了时间,咱们就可以从容地想办法营救我姐。”李二宝说道。
  李白说道:“你有什么想法,赶紧说吧。”
  李二宝说道:“咱们先来分析一下案情,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
  其一,胡人为什么会死在妙音坊?这需要咱们掌握真实的情况,两种途径,一种是仵作,他的检验应该知道胡人死亡的真正原因;另外就是弄清楚胡人的来历,也可以找出相关的线索。通过这两个途径,找出他不是在妙音坊服毒的,就可以解除我姐的嫌疑。
  其二,胡人手中的胡珠,是我姐谋财害命的物证,我们可以找出我姐拥有比胡珠更好的相关物品,来说明我姐没有作案动机。
  其三,这件事的关键点,在于莲香的口供,要想让莲香改口,就要设法救出莲香的父亲刘顺昌。”
  李白气愤地说道:“真是该死,这些事情本来是官府应该做的,他们反而用来害人。”
  李二宝说道:“姐夫说道对,要想救出我姐,必须要有一个大人物出面,让案件能够正常审理,这个人必须正直或者和杨国忠有矛盾,才有可能会出面干涉。”
  李白说道:“我倒是有个人选,就是密云郡公、右御林大将军高仙芝。他一定会帮忙的。我已经去找过他了,他目前不在长安,不过,他过几天就会回来的。”
  李二宝说道:“我有个计划,咱们这样……”接着,他说出了自己的全盘计划。
  听完了李二宝的计划,三个人半晌没有出声,都盯着他看。


第十章 李白售书
  李白、泥鳅和大傻都盯着李二宝,像看一个怪人一样,似乎都不认识他了。
  终于,李白手捻着胡须,点点头说道:“二宝,你怎么想出来的这些办法?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泥鳅惊奇地说道:“二宝,要说脑筋转得快,以前我一直都不服你,想不到,你竟然能够想出这么复杂的点子,佩服。”
  大傻不服气地说道:“泥鳅,你说得不对,我一直就觉得二宝兄比你聪明,你的主意虽多,都是烂主意。”
  李二宝笑笑说道:“你们就别夸我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一大笔钱,毕竟咱们要做的事情,哪一件都离不开钱的。”
  说到这里,他对着李白说道:“姐夫,这件事还要靠你帮忙的。”
  李白说道:“你说吧,要我做什么?”
  李二宝说道:“姐夫,你不是刚写了一首《将进酒》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说得很清楚了。”
  李白脸色很难看,说道:“你让我卖诗,这……”说完,缓缓地摇了摇头。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他的诗词价值极高,很多达官贵人都以收藏他的书稿为荣。其中就有很多人要高价购买他的诗词,但是,李白却从来没有卖过书稿,他不想高雅的诗词粘上铜臭。
  得罪宁远侯张潭,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李二宝问道:“老李,你对我姐是不是真心的?”
  李白说道:“绝对真心,可是……”
  泥鳅插嘴道:“李大学士,你就是看不开,诗词是你写的,有人出钱买,这不是很光彩吗?我写的诗扔到地上都没人去捡的。”
  李白想了想,仍然觉得不妥,他没有商业经验,即使他肯为了李慧娘出售诗稿,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难道让他当街叫卖?他摇摇头说道:“这件事恐怕不行,要不这样,我把我在长安的宅子卖了,如果不够,我在乡下还有400亩地,也一并卖了吧。”
  李白现在就是个平头百姓,乡下的400亩地,就是他维持生活的主要来源,他能够这样做,实在是难能可贵。
  李二宝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心道:“李白果然是性情中人,难怪会千古留名。”
  他说道:“我姐果然没有看错人。不过,姐夫,根本就用不着这样,而且就算是你把房子和地都卖了,这些钱也远远不够的。我知道你顾忌什么,我有办法,既不影响你的名声,还能够筹集到大笔款子。咱们这样……”
  随着李二宝的讲述,李白刚开始的时候直摇头,听着听着脑袋不晃了,接着开始频频点头。在听完了李二宝的计划之后,他说道:“好,就这么办。”
  泥鳅又感叹了一回,他说道:“二宝兄,还有这样的赚钱方法,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哎,二宝兄,几天不见,你怎么突然变得这么聪明了?”说着,忍不住伸手去摸他的脑袋。
  李二宝打掉他的手,笑道:“别摸,摸坏了你赔不起的。”
  大傻说道:“二宝兄,那我摸摸行吗?”
  “摸你自己的。大傻,想不想像我这样聪明?”李二宝笑道。
  “想,你说,怎么才能像你这样聪明?”大傻认真地问道。
  “我知道。”泥鳅憋着坏,抢着说道。
  “不,你别说,我不听你的,我要二宝兄教我。”大傻可不是真傻,他知道泥鳅又要捉弄自己。
  李白看着小哥儿几个笑闹,心头的压抑也减轻了几分。
  第二天,长安城街头巷尾,开始流传一个佳话--诗仙李白为了给已故的父亲修缮祖坟,要举行签名售书,并且拍卖自己的部分诗稿。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长安城,接着以八卦的速度四方扩散。
  太子府。
  “殿下。”随着侍卫的恭敬称呼,一个头戴紫玉王冠的青年男子,急匆匆地穿过花园,朝着后宅走去。这个青年就是太子李亨的长子广平郡王李豫。
  李豫今年20岁,瘦高个,样貌清秀,高颧骨,浓眉大眼,十分英俊,酷似年轻时的唐玄宗李隆基。
  李豫出生的第三天,唐玄宗来到东宫赐给了太子妃吴氏一个金盆,并叫她用金盆给李豫洗澡。这时吴皇后身体很弱,而李豫的身体还没有舒展开,负责侍奉的老婆婆十分惊慌,就把宫中各位王子以及和李豫同一天出生的、而身体相貌都很丰满健康的抱来献给玄宗。
  玄宗一看就很生气说:“这个小孩不是我的孙子。”
  老婆婆连连叩头谢罪,玄宗斜着眼睛看着她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快把我的孙子抱来。”于是她只好把李豫抱来给玄宗。
  玄宗一看特别高兴,用手托着李豫,笑着说:“这个孩子的福禄远远地超过他的父亲。”玄宗回到宫里,对高力士说:“这个殿里有三个天子,真是高兴啊!可以跟太子喝酒了。
  李亨能够得到太子的位置,就是沾了李豫的光。
  李豫来到了后宅,看到一个侍女,问道:“彩云,卉妹在吗?”
  侍女彩云说道:“殿下,郡主在房间里面。”
  李豫来到房间门口,敲敲门,说道:“小妹,我可以进来吗?”
  “兄长,进来吧。秋琴,去开门。”随着婉转悠扬的声音,门打开了,侍女秋琴行礼说道:“殿下。”
  李豫点点头,走进了房间。
  此时,在房间里的一张书桌面前,一个年轻女子坐在那里,手里捧着一本诗集,正在欣赏。听到李豫的脚步声,她转过头来。
  这个女子名叫李澄卉,是李豫的同母妹妹,封号新城郡主。她今年15岁,生的一副瓜子脸,尖尖的下颌,红红的小嘴。鼻梁俏挺,随着呼吸,鼻翼似乎在微微颤动。眉毛弯弯,一双大眼看上去迷迷蒙蒙的,大的有点夸张,好似漫画中的形象,温婉可人还有些俏皮。
  她微笑着说道:“兄长,你不是去打马球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李豫没有回答她的话,拿过她手里的诗集,看到封面上写着《太白诗集》,笑道:“小妹,还看这本诗集呢?我有个好消息,你要不要听?”


第十一章 推进
  李澄卉说道:“不听,你能有什么好消息?”
  李豫说道:“真不听?”
  “不听。”李澄卉说道,还故意捂住耳朵。
  李豫笑道:“有人来给你提亲了。”
  “看吧,我就知道你说不出什么好事儿。”李澄卉假装不屑地说道。
  李豫哈哈一笑,说道:“小妹,你完了,可着整个大唐也找不出你要的男子了,既要有李白的才华,又要有高仙芝的品貌,看来你只有终老闺阁的命了。”
  李澄卉不高兴地说道:“兄长,你来我这里,就没有别的话可说吗?”
  李豫举起手中李白的诗集,说道:“不开玩笑了,我今天来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李白为了尽孝,要给自己已故的父亲修缮陵墓,要搞什么签名售书,还有什么拍卖,说有自己珍藏的部分诗稿要公开出售。”
  李澄卉一听,立马站了起来,说道:“真的吗?”
  李豫郑重地点点头,说道:“真的。李白爱惜自己的名声,从来没有出售过诗稿,这次,他是为了尽孝,才出此下策。不过,这也体现了他崇高的品德。”
  李澄卉说道:“原来是这样啊,难怪呢。哎呀,这可是个好机会,我要收藏他的亲笔书稿。哪天开始售书啊?还有,那天你一定要陪我去。”
  李豫笑道:“一定。”
  皇宫,长生殿。
  “三郎,李白售书?这还真是一件新鲜事儿。”杨贵妃慵懒地斜倚在床上,对坐在床边的唐玄宗李隆基说道。
  李隆基笑道:“这家伙一向独出心裁,签名售书,拍卖诗稿,也不知道要搞什么名堂。”
  站在他身后太监总管高力士说道:“陛下、娘娘,老奴可是听说,李白这家伙最近出了点事儿。他的相好的,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