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闹天宝 >

第39章

闹天宝-第39章

小说: 闹天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麻烦。”
  杨国忠点点头说道:“不错,你提醒得对。虽然他已经被押送到刑场了,可是这小子不是个简单人物,不能给他留下一点机会。你去见梁康,让他去监斩,务必要除掉他。”
  杨国忠虽然没有见过李二宝,可是已经听说了他很多的事情。李亨从杨国忠的手中抢走了防治瘟疫的大权,主要就是靠着这个李二宝的药方子。因此,杨国忠绝不会放弃除掉李二宝的机会的。
  御林军有三大巨头,分别是大将军陈玄礼、左羽林大将军梁康和右羽林大将军高仙芝。
  陈康是杨国忠的亲信,他接到了杨国忠的指示,亲自带人前往刑场监刑。
  御林军大将军陈玄礼,接到了李隆基的旨意,首先派人去东宫给李亨报信,让他有个思想准备,毕竟李二宝是李亨推荐的。他要给李亨留出时间思考对策。然后,才派人去抓李二宝的。
  李亨接到消息,脑袋一阵发蒙。他此时的心情也像是坐过山车一样,刚刚因为李二宝救了杨贵妃,使他获得了李隆基的欢心,现在又因为李二宝毒害了杨贵妃,得罪了李隆基。
  李亨一面派人继续打探长生殿的消息,一面紧急召集李豫和李辅国商议对策。
  李辅国说道:“殿下,眼下第一件事就是要和李二宝撇清关系,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他的身上。”
  李豫觉得不妥,他认为这样做有点太下作了。而且他觉得一定是别的地方出了问题,李二宝是不会害杨贵妃的。
  其实,李亨和李辅国都不相信李二宝会害杨贵妃,他们认为,可能是李二宝的药方真的有问题,无意中害了杨贵妃。不过,他们救不了李二宝,不知道该用什么理由来救他。
  最后,三人统一了口径,首先要说李二宝是好心,是无意的。然后把责任推到李二宝身上,反正他是个死人了。
  做出了决定之后,李亨马上前往长生殿。
  此时,时间已经进入了午时。
  古代杀人一般都选在午时三刻,这是有一定讲究的。
  古人把一天的时间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2个小时。午时是11点到13点之间,午时三刻就是12点左右。12点是一天当中,太阳正当空的时候,也是阳气最盛的时候。
  古人迷信,认为杀人的事情,是要和阴曹地府打交道的。选择午时三刻可以抑制来自阴曹地府的阴气。利用这个最盛的阳气,压制住来自犯人的哀怨之气,以免那些鬼魂前来索命。
  李二宝被捆着,但是并没有跪着,他和安燕儿一起坐在砍头的圆木墩子上面聊天。
  安燕儿十分焦急,不时地向皇宫方向张望,盼着李澄卉能够带来好消息。
  李二宝笑道:“燕儿,别看了,没事,我死不了的。”他心里有底,他觉得那些太医救不了杨贵妃,只要是李澄卉提出能救杨贵妃,李隆基马上就会放了自己,让自己去救杨贵妃的。
  安燕儿满眼是泪,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淡定,有点怀疑他是不是被吓傻了。可是她擦了擦眼泪,仔细观察,发现李二宝真是满不在乎,不由得对他深深敬佩。
  李二宝说道:“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李二宝给安燕儿讲的故事,是《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他打开搜索引擎,照着书页上的故事,声情并茂地讲着,很快就吸引了安燕儿的注意力,使她也暂时忘了眼前的处境。
  周围的御林军的官兵们,看到这对儿少年男女在那里说笑,都暗暗称奇。


第七十章 危急时刻一
  这时,看到要杀人,周围已经围着不少看热闹的人,他们对着李二宝和安燕儿指指点点的,感到好奇。
  “二宝兄。”
  “二、二宝兄。”
  随着熟悉的喊叫声,李二宝抬头望去,看到人群后面,不远处的街边停住一辆马车,马车边上的4个人,正朝着这儿张望。原来是泥鳅、大傻、李彪和他的义妹李素素。
  李二宝出事儿了,这几个家伙不放心,跑到这里来帮忙。他们的车上都带着家伙,准备有机会就劫法场。
  听到他们喊叫,周围的御林军官兵,就盯上了他们,用刀枪阻止他们靠近。
  李二宝心里一阵感动,可是又担心他们闯祸,就对安燕儿说道:“快叫你的人,告诉他们离开这里。”
  安燕儿对自己身后的两名侍卫说道:“看见没有,那几个人是二宝的朋友,快去告诉他们,二宝没事,让他们别惹事,赶紧离开。”
  泥鳅等人正在张望,看到安燕儿手下的侍卫过来,赶紧上前询问。泥鳅说道:“军爷,二宝他会不会被砍头?”
  大傻说道:“二、二宝他要死了,我、我们来劫、劫法场救他。”
  那个侍卫说道:“县主让我告诉你们,李郎君他没事,让你们赶紧离开,别惹事。”说完就回去了。
  看到安燕儿在二宝身边,泥鳅就放心了一半,他对大傻等人说道:“行了,二宝他一定有办法,咱们别给他添乱。”
  李彪说道:“泥鳅说得有道理,咱们就在这儿看着,有事再说。”
  听到不用劫法场了,也就是说打不成架了,大傻一阵失望,他说道:“真、真没劲。”
  四人就站在马车旁等侯。
  朱雀大街。
  李澄卉带着几名侍卫,朝着皇宫飞驰,路上行人纷纷躲避。巡防营的官兵不认识李澄卉,可是看到她身边侍卫的装束,就知道不是自己惹得起的人物,干脆视而不见。
  就在离皇宫不远的地方,前面有一辆马车在慢慢行驶,李澄卉快马加鞭超了过去。
  突然,马车的前面闪出了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正好挡在李澄卉的马头前面,李澄卉猝不及防,猛提马缰,她的坐骑人立而起,妇女和孩子是避过了,李澄卉却从马上摔了下来,当即昏了过去。
  几名侍卫大吃一惊,赶紧下马探视。眼看着李澄卉昏迷不醒,几个侍卫抬着她走进了附近的一家通灵医馆,进行抢救。
  就在这时,一队御林军的骑兵,簇拥着一员大将朝着刑场方向驰去。这员大将就是御林军左羽林大将军陈康。
  密云郡公府。
  李二宝等人走后,李白越想越不对头,他骑马来到了这里,要找高仙芝救李二宝。
  首先出来的仍然是高仙芝的贴身侍卫高长贵,这次他没有阻拦李白,而是带着他去见高仙芝。
  杨贵妃出事和李二宝被抓的消息,高仙芝还真不知道,听完了李白的话,他觉得李澄卉已经进了宫,他再去找李亨意义不大,于是决定先去法场,救下李二宝。
  高仙芝、李白带着高长贵和一队侍卫也奔向了法场。
  刑场。
  李二宝继续给安燕儿讲故事,打发时间。
  这时,那名御林军军官过来说道;“午时三刻马上到了,请县主离开,下官要行刑了。”
  安燕儿瞪起眼睛说道;“你急什么,不是还没到午时三刻呢吗?”
  军官说道;“县主请看。”
  安燕儿一看,法场上用来计时的木杆,影子已经缩小到了一点,马上就要到午时三刻了。
  安燕儿说道:“不是还没到呢吗?你先走开,我和二宝有话说。”
  军官无奈地走开了。
  安燕儿急切地说道:“李澄卉是怎么回事,到现在还没有过来?”
  李二宝也有点急眼了,心道:“我靠。李澄卉这妮子搞什么搞,真是指望不上啊。”
  朱雀大街通灵医馆。
  李澄卉昏迷不久,被通灵医馆的郎中救醒了,她挣扎着坐起来,左腿和左肋一阵疼痛。她的脸上立刻疼出了豆大的汗珠。她强忍着疼痛,问道:“什么时辰了?”
  一个侍卫说道:“午时两刻了。”
  李澄卉急眼了,她说道:“快,快送我进宫。”
  侍卫们看到她已经无法骑马了,抬着她出了通灵医馆的门,看到一辆马车驶来,上去亮出东宫侍卫的腰牌,征用了那辆马车,将李澄卉抬上去,朝着皇宫狂奔。
  到了皇宫门口,宫门守卫看到是一辆民间的马车,就上前拦截。
  李澄卉探出头来,喊道:“快闪开,我有急事要面见陛下。”
  宫门守卫不敢阻拦,放马车进去了。
  进了内城,马车是无法行驶了,李澄卉让一个侍卫背着她,朝着长生殿飞奔。
  这个侍卫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还有这样的艳遇,能够和高贵美丽的郡主如此肌肤之亲。他背着李澄卉,闻着她身上好闻的处子芬芳,感受着她温软的娇躯,有点迷糊,跑了没多久,就开始跑偏了。
  护卫在旁边的一个侍卫,赶紧拉着他,跑向了长生殿。
  长生殿。
  太医院的院正崔承宗等太医,使尽了浑身解数,仍然没有救醒杨贵妃,不过也有点收获,至少使杨贵妃的高烧退了一点,呼吸也平稳了一些。
  李隆基实在是累了,走到杨贵妃寝殿的外间,坐在椅子上,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李亨和杨国忠,气就不打一处来。
  他喘息了一会儿,接过高力士手中的茶杯,喝了几口,将茶杯递给了高力士,说道:“你们有什么事情,捡要紧的说。”
  李亨问道:“贵妃娘娘的病好点了吗?”
  李隆基怒道:“还不是你惹得祸,贵妃就是吃了你送来的药,才变成了这个样子。”
  李亨说道:“阿爹,我觉得不一定是那副药的问题,儿臣用这种药已经做了多次试验,效果很好,这才给贵妃娘娘服用的。”
  杨国忠说道:“不是那副药的问题是什么?贵妃娘娘除了服用了你送来的药,就没有吃其它的东西,我看就是你的药有问题。”


第七十一章 危急时刻二
  李亨说道:“你什么意思?难道我还会害贵妃娘娘不成?”
  杨国忠说道:“也未见得。”
  李亨怒道:“你胡说八道,我为什么会害贵妃娘娘,害了她我有什么好处?”
  杨国忠说道:“我可是听说,有人抱怨,说45岁的太子,史上难见。有人急着要上位呢。”
  “你。”李亨气得用手指着杨国忠,一时说不出话来。
  杨国忠说道:“陛下对贵妃娘娘的感情,天下皆知。万一贵妃娘娘不测,陛下定会伤心欲绝,也许会伤心过度。这样,有人就有机会了。”
  “你个混账东西,血口喷人。”李亨急眼了,要不是李隆基在,他早就上前动手了。
  “好了,都给我闭嘴。”李隆基说道。
  杨贵妃出事,李隆基对李亨十分不满,可是说他谋害杨贵妃,李隆基还是不相信的。
  李隆基是个权术大师,他总是在朝廷各个势力之间玩平衡。目前,朝廷主要分为三大势力,太子李亨、宰相杨国忠和东平郡王安禄山。对于这三股势力,李隆基是打拉结合,让他们互相争斗,他好进行控制。
  杨国忠和李亨矛盾向来突出,彼此争斗不足为奇。
  杨国忠说道:“陛下,臣连续接到报告,瘟疫正在四处蔓延,已经开始向陇右道和河南道扩散。太子殿下处置不力,臣建议,取消他防治瘟疫的资格,另行派人负责。”
  李隆基因为杨贵妃的缘故,对于李亨防治瘟疫失去了信心。一个杨贵妃他都治不好,何谈全国范围内的防治工作。
  李隆基说道:“太子,这件事还是交给杨国忠办吧。”
  李亨说道:“阿爹,儿臣已经开始部署了,再要换人,那不是要耽误更多的时间吗?”
  李隆基说道:“好了,就这样吧。我累了,你们退下吧。”
  李亨和杨国忠走出了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