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让历史拐个弯之明劫 >

第184章

我让历史拐个弯之明劫-第184章

小说: 我让历史拐个弯之明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位王爷一听心里也不由得苦不堪言,没想到这蜀王还真是一如继往地阴险,一句话就把他们都拉下了水,但他们却又不可能不答应,于是大家都只有应付着点点头。

    朱柔一看大家都同意她的意见,眼睛向上一翻露出眼白却说出这样的话来,

    “大哥,你好狡猾,你都让他们答应我了,难道大哥自己却不同意?”

    “小丫头,就知道躲不过你,当然大哥也一定会同意的!”蜀王朱至澍当然是故意这么讲的,如此以来最大的便宜当然还是他当大哥的得到便宜了,唯有五妹感谢的是他,其他几位王爷都是陪衬了。

    “这还差不多,那我可讲了!”朱柔故作神秘地说。

    “说吧说吧!”大家都引劲期待着她会讲出什么样的条件来让大家难办呢!

    “这个条件就是啊。。。。。。。。。。其实我也还没有想出来。想出来后再告诉你们,反正你们欠我三个愿望!可不许耍赖!”

    朱柔丢下另一句话就跳着离开了这里!

    “我现在就过去看看你们说的是不是真的,可别骗我,否则。。。。。。!”

    朱柔的这句带有威胁性质的话可还真的是让太平王爷脸色一下就变了,如同吃下黄连一般。因为他知道自己所讲的都是自己编出来的,就怕他五妹不去啊!谁知道到头来把自己给诓自己的套里了!

    “这丫头还真是被你们惯坏了!”蜀王朱至澍笑着说道。

    但此时大家却同时在心里说道,“还不是被你惯坏了吧!”

    。。。。。。。。。。。。。。。。。。。。

    万俟阳已经离开成都府有两天时间了,这时他还在峨嵋山脚下的县城里,对于粮食生产基地的建设以及庄稼的生产他都不会去关心太多了,因为这些事情现在交给赵龙去做就可以了,反正有了官府的配合,再加上这些本来也属于民生问题,官府也乐于见到这样的好事,再说了这还是自己上司最大的官发出的命令。万俟阳此时想的是既然到了峨嵋山,那么要不要去拜访一下呢?

    从前,峨眉山只是一块方圆百余里巨石,颜色灰白,高接蓝天,寸草不生。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一个聪明能干的石匠同他的妻子巧手绣花女,决心用他们的双手将巨石打凿成一座青山。天上的神仙为他们的决心和努力所感动。在神仙的帮助下,石匠把巨石凿刻成起伏的山峦和幽深的峡谷;绣花女把精心绣制的布帕和彩帕抛向天空,彩帕飘向山顶,变成艳丽无比的七彩光环;布帕飘舞在石山上,变成苍翠的树林、飘的彩云、飞瀑流泉、怒放的山花,变成欢唱的飞鸟、跳跃的群猴和游走的百兽。一座座青山起舞,一道道绿水欢歌。因为这座青山象绣花女的眉毛一样秀美,所以人们把这座青山叫峨眉山。在一些历史资料记载了这么一个传说故事: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年63年)“六月一日,有蒲公者,采药于云窝,见一鹿欹迹如莲花,异之,追之绝顶无踪”。因问在山上结茅修行的宝掌和尚,和尚说是普贤菩萨“依本愿而现像于峨眉山”。蒲公归家后即舍宅为寺,于是峨眉山就发展成普贤菩萨的道场。另有资料说,是晋代的普公在山上采药时,见一老者骑白象隐去。以后的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依据信仰与传说,以后历代修建寺庙时,都以普贤菩萨为中心,并发展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传入峨眉山,汉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庙。他们把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主要崇奉普贤大士,相信峨眉是普贤菩萨显灵和讲经说法之所。据佛经载,普贤与文殊同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文殊表“智”,普贤表“德”。普贤菩萨广修十种行愿,又称“十大愿王”,因此赢得“大行普贤”的尊号。普贤菩萨形像总是身骑六牙白象,作为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普贤菩萨名声远播,广有信众,菩萨因山而兴盛,山因菩萨而扬名。

    其实相传东汉时,山上已有道教宫观。峨眉山被尊为普贤菩萨道场后,全山由道改佛。东晋时期,高僧慧持、明果禅师等先后到峨眉山住锡修持。唐、宋时期,两教并存,寺庙宫观得到很大发展。明代之际,道教衰微,佛教日盛,僧侣一度曾达1700余人,全山有大小寺院近百座。至清末寺庙达到150余座。

    这峨嵋山一般指的就是大峨山,现在的道观已经在大峨山找不到了,唯有二峨山上还有几处道观,大概也清消了许多。这里不像青城山的道教,一直以来都是道教主持,并成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教派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乃与上清道结合。明代,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全真道与原来的天师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张修道者要出家投师,住庵当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荤腥,创立了一套养身习静的修练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对宫观的维护,山林的栽培就更为重视。明朝末年,战乱不断,道士逃散,直到清朝康熙八年,武当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主持教务,又使局面重新改观。现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

    所以说万俟阳对于道教在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太乐观,而他们正一教派势力也只有在江西龙虎山周边的影响较大,不过天下道教是一家,当今世上佛教如日盛行,所以万俟阳的师尊也将发扬道教文化的重任分派于他,至于为何要选择于他,万俟阳也是一头雾水,反正自己既然应了这份缘以及师徒名份,同时自己还得了如此大的收获,自然对于万俟阳的性格来说此事早已是纳入了他的人生规划中去了。

    对于目前的情况万俟阳略为思考了一番还是决定要去一趟二峨山,找一找上面的道观,他还不知道这里的道观是正一派还是全真派的所传的门人在主持呢,所以他将赵龙等人留在峨嵋山县城里,自己则只带着宋长卿一人跟着他去了二峨山。

正文 第316章 纯阳观

    第三百一十五章纯阳观

    万俟阳与宋长卿两人这一路上不断的问路,才终于让他走到了半山腰处,并发现了在此处就有一座残破不堪的道观,并且这道观早已荒芜,道观的山门早已没有了,但在前门斑驳掉色的门匾上还依稀可辨认三个字“清风观”,既然如此万俟阳他们就没有再进去,还是继续向山上走去。大概又走了个把时辰,万俟阳终于发现了在几处茂密的大树旁边正好有几间房子,依稀还有些人声,万俟阳看了看天色,想必现在已经是做下午功课的时间了,于是万俟阳又加快了步伐,就连宋长卿此刻都有些感觉疲劳了,毕竟他的年龄已过四十了,而且不像万俟阳还修炼了内功心法的。

    “我说老弟,你这是要累死我啊!?我可不像你那么年轻有精力,况且你还修炼了内功。你让老哥休息一下喘口气行不行?”宋长卿的话也让万俟阳有些不好意思了,他都忘记了宋长卿并没有修炼内功,怎么能与他的体力相提并论呢?

    “不好意思,大哥,你看我这走着走着就忘记了!那好咱们休息会,一会我先进道观,看来晚上可能就在这里歇息了,你也不用担心我,反正你等他们安排吧,呵呵,肯定不会像是上次在龙虎山那样了!”万俟阳想起上次他在龙虎山上与天机子以及他的师兄们学习内功心法时耽搁了好几天,还连累了宋长卿被小道童打了一顿。

    “你小子,还记得上次的事啊!那你就先去吧,到时我在自己在道观门外等你!”宋长卿记起在龙虎山的时候也不禁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被小道童打了一顿,还好后来万俟阳解释后他才觉得自己输得不冤,毕竟有内功的人跟没练过内功的人差别可不是一般的大!

    “那大哥,你一会自己到道观外面等吧,到时我会让他们安排你的。如果没啥事我们住一晚明天一早就下山!”万俟阳讲完后自己就先行上山向道观走去!

    万俟阳想到的是自己现在的身份既然也是由师尊天机子给自己的,那么自然就有了一些责任和义务,现在自己还有了一定的能力,碰上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就得付诸于行动。

    万俟阳走到道观山门前,发现这还是座有年份的古道观,因为单只是看这山门就很奇特,两棵大树分别长在山门两侧,这明显是以前古人特意栽种的,并且十分巨大的石头上面打磨出一平面,而且上面写有三字‘纯阳观’显得十分苍劲有力,即使是长久的岁月也没有留下多少沧桑的痕迹。之所以是写出来的,并且是以坚硬之物写出来的,而不是刻的字,而且按万俟阳现在的内功造诣,自然能够看得出来石头上的字并不是写上去再刻出来的,仿佛是一气呵成直接用利具凭借人力刻画出来的。这说明了写下这字的主人一定具有超高的内功,难道这是以前天师所留下的书法?万俟阳自己猜测着,并且这块石头已经被大树包了一部分,所以说能看出这里道观年份一定很长远。

    万俟阳看了一会,也不禁觉得自己所练的内功心法与这书法笔迹有一定的联系,而困在现在他第六层的内功心法也有了松动的迹象,于是他现在也不便久留直接上前敲了敲紧闭的山门!

    过了片刻便有人过来开门,打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的道士,应该是位非常年轻的道士,万俟阳从对方身上看见的是一股稚气,但却有一种特别稳重的感觉,这就让他有些奇怪了,这时,山上起风了。

    “这位居士,现在本观已经关闭山门正在做晚课,有事请明日再来吧!”年轻的道士讲完便欲关山门。

    “道友有礼了!”万俟阳听这年轻道士的声音知道自己猜得没错,因为对方正处在变声期,声音听着怪怪的。他也不废话,直接以道士礼节行了一礼,这时本欲关门的小道士也是明白了这不是一般俗人,于是连忙将山门打开,并还了一揖礼。

    “小道适才鲁莽了,道友请进!”

    其实他心里还是有些纳闷,毕竟没见过当道士的还有穿着如此富贵的人。

    “贫道乃龙虎山正一派弟子,道号科玄。不知贵道观是什么派的法地?”

    万俟阳自然先报出自家的名号,这也是一种礼节。当小道士听到万俟阳自报家门,却依旧是大吃一惊,过了半晌才回过神来,连忙作揖,

    “原来是师叔祖!小道叫汉明,从小便在此观生长。现在晚课快结束了,我这去请师尊过来,请师叔祖稍等片刻!”

    讲完就快速微风观内跑去,从小道士的身形来看万俟阳知道此人肯定是从小习武,而且还有一定的根基了!

    “这小子,没头没脑的叫我师叔祖,我有那么老吗?等等。。。。他叫他叫汉明?这。。。难道是冲字辈的再下辈的汉字辈份?难怪他会叫我师叔祖,这么说这道观也是正一派的了?难道以前张天师还在这里流下了一脉?”没想到自己这个决定还真的让自己找到了正一派的流传下来的一分支衣钵。

    不一会便见两三人从内堂走了出来,为首的自然是比较年老的道士了,那小道士自然还跟在后面,万俟阳知道小道士还不可能是知客道士吧。双方先是互相一礼,随后老道士开口说道:“贫道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