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嫡结良缘(穿越之锦绣良缘) >

第86章

嫡结良缘(穿越之锦绣良缘)-第86章

小说: 嫡结良缘(穿越之锦绣良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夫人低头嘤嘤哭了起来,蓉卿心头也觉得沉重异常。

    晚上,蓉卿将廖大人给他办的户籍拿给暮春,暮春抱着户籍第一次毫无顾忌的哭了一顿,他双眼通红脸上却洋溢着笑意,蓉卿看着他就笑道:“快别哭了,若是哭湿了可不好,要是重新补办又是一道道手续。”

    暮春一怔,忙拿了帕子出来擦了眼泪。

    “暮春。”蓉卿轻声道,“明日我们就回府了,你……要留在这里是不是?”

    暮春就点着头,回道:“那天八小姐说的话,我回来后想了一个晚上,觉得您说的对的,我不用忘却过去,不但不能忘记还要牢牢记住,昂首挺胸不卑不吭的记住,只有这样我才不会活的低人一等,才不会困在以前的阴影中难以自拔自哀自怜。”

    蓉卿欣慰的笑着,点头道:“你能想到这里已是不易,毕竟你不过才九岁而已。”

    暮春一愣,就用一种很古怪的眼神看着蓉卿,他弄不明白八小姐也不过才十三岁多点,可说话心智总是弄的这样老气横秋的,有时候比起二夫人来,还要成熟一些呢。

    想不明白的事情太多,蓉卿自然不会和他解释,只道:“往后你一个人生活,会有很多的不便,但愿你一切顺利!”

    “托小姐吉言。”暮春信心满满的点着头,满是对外来的憧憬。

    第二日,蓉卿和二夫人辞别廖大爷和廖老太太,一家三口该交代的该说的,似乎也说尽了,只能默默留着眼泪,二夫人抹着眼泪上了马车,再不敢掀开帘子多看一眼,蓉卿行了礼也跟在后面上了马车,她掀开帘子朝墙角边去看,就瞧见暮春靠在那里,眼睛也是红红的,她微微颔首做了个加油的姿势。

    暮春一愣,强笑着看着她!

    蓉卿放了车帘心里也失落落的,明兰倒了茶给她,小声问道:“真的要将暮春留在这里吗,会不会连累廖大人一家?”

    “不会。”蓉卿摇了摇头,“他总归是偏院的暮春,苏茂源再喜爱再恼怒,总也不会大费财力物力寻他,等过了这些日子风波平了,他只要适当避着些,也就安全了。”顿了顿又道,“毕竟,偏院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暮春,可供他喜爱。”

    明兰不愿见蓉卿不高兴,就笑着换了话题,和明期也将怀里揣着的身份文牒拿出来摆在桌上,又从荷包里将蓉卿的拿出来并排放着,傻笑着指着道:“小姐,这身份有点委屈你啊。”她有些打趣的成分。

    蓉卿就笑着道:“将来有我们委屈的时候,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心情总算轻快了一分。

    明兰和明期嘿嘿笑着!

    过了午时,依旧在来时歇脚的客栈住了下来,蓉卿和二夫人在院子里散步,二夫人从怀里拿了匣子出来交给她,蓉卿不解问道:“这是什么?”

    “打开看看。”二夫人面色清和,含笑看着她,蓉卿就接过匣子打开一看,就见里大红的姑戎里,摆着一块碧透莹润的翡翠镯子,红的底绿的心极是是好看,她笑着道,“很漂亮,怎么没有见母亲戴过?”

    二夫人就笑着将玉镯从匣子里拿出来,摆在手心里带着回忆似的端详了片刻,又牵起蓉卿的手套在了她的手腕上,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合适。”

    “母亲!”蓉卿才明白过来,二夫人这是要送给她的,一边褪着一边道,“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二夫人按着她的手腕,摇摇头,就道:“这是我做姑娘时常戴着的,出嫁那日褪下来放在房里忘记带走,后来再看到也没有喜爱的心思,就一直这么摆着,这一次回去我找了出来,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它就想到你的手腕,就顺手带了出来。”她托着蓉卿的手腕,手指指轻轻摩挲着玉镯,“我给你并非因为它的贵重,只是觉得它适合你,你戴在手上也当做全了我们母女一场的缘分,留作一个念想吧。”

    蓉卿红了眼睛,喊了声母亲:“谢谢!”二夫人摇摇头,拍了拍她的手,就道,“谢什么,这也是你和它的缘分。”

    蓉卿颔首,二夫人将这个玉镯赠与她,是因为她将自己未做到的事,未实现的梦寄托在她身上,希望她能带着她的年轻时种种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走出去实现它。

    第二日一早,大家收拾停当,二夫人站在马车前,目光朝蓉卿的手腕上一转,她微微一笑,蓉卿也蹲了蹲行了礼,今日她们就要重新回到复苏,这一段偷来的悠闲也将告一段落。

    傍晚时分,马车进了苏府,蓉卿一进院子就觉得阖府的气氛有些沉凝,待她下了车瞧见苏容君疲惫的站在仪门边候着她,心就一点一点沉了下去,苏容君朝二夫人行了礼,在蓉卿耳边小声道:“父亲这几日像是发了疯一样,你回来留心点。”

    “知道了。”蓉卿点头,想到苏茂源可能还是因为暮春的离开在家里闹腾,她感觉苏茂源的脾气似乎越来越暴躁,也更加的难以捉摸!

    苏峪和苏峥以及苏容玉都在慈安堂里坐着,蓉卿跟着二夫人行了礼,又和兄妹见礼方才落座,太夫人撑着额头显得有些精神不济的样子,问二夫人道:“这一次回去,可还顺利?廖大人和廖老太太身体可还好?”

    “母亲的心绞痛没有好,父亲的风湿也似乎严重了些。”二夫人说的很伤感,“除此之外到也算安逸。”

    太夫人就点了点头,道:“人老了,总会有些这样那样的毛病,仔细调养便罢。”二夫人垂头应是,太夫人又问蓉卿,“说是还游了滦河,可觉得有趣?”

    蓉卿点着头,笑着将那日的事情和太夫人说了一遍,道:“吃了几日的各种小吃,到是想念家里淮扬菜的清淡了。”

    “那是自然。”太夫人满意的点着头,“外面千好万好都比不得家里的闲适!”

    蓉卿低头笑笑,这边苏峪就道:“滦县既是这么好,那我走前也去看看,省的白来了一趟!”他话落,太夫人就嗔怪的看着他,“没个正形,回去后好好做事,圣上即是赏识你们父子,当是要好好为圣上办事,为朝廷出力!”

    “我就是说说。”苏峪点头不迭,打断太夫人的话,“祖母,那您歇着我还有点事,就先告辞了。”太夫人也没有心思留他们,摆着手道,“都去吧,都去吧!”

    大家就跟着二夫人行礼,退出了次间。

    二夫人先回了正院,苏容玉冷冷的看了眼蓉卿,调头便也走了,蓉卿就看着苏峪苏峥以及苏容君,笑道:“去我那边坐坐吧。”几个人皆是没有意见,苏峪边走边暧昧的看着她,问道,“我瞧你回来气色极好,可是有什么喜事要和我们说。”

    “我哪有什么喜事。”蓉卿笑着反问道,“到是家里,这几日怎么样,没什么事吧?”

    她话一出,三个人都是脸色一沉,苏峥更是愈胜,冷声道:“能有什么事,不过是胡闹些笑话罢了。”他对苏茂源已经不留一丝敬爱。

    “回去再说。”苏容君挽着蓉卿,一行人就去了竹园,一进房里她就愣了一愣,她有个习惯便是平日用惯的东西都不会轻易挪地方,一直摆在一处想用时随手翻来就成,可是现在无论是正厅里还是房里,都被人动过了。

    明兰和明期也觉出不对,就质问似的去看春红。

    春红脖子一缩,不待她开口苏容君就替她解围道:“不关她们的事,我那里也是这样!”就让明期关了门,将这几日家里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原来,她和二夫人前脚一走,唐总管就带着人在院子里开始找人,一开始还好只是四处看看也不言明,可过了一日苏茂源进了内院,阴沉着脸也不管太夫人如何怒,硬着让唐总管每一处都细细搜了一遍,就连梅园那边也是翻了个底朝天。

    蓉卿愕然,问道:“现在呢,可找到人了?”苏峪就摇摇头,回道,“听唐总管所言,那小厮该是预谋好的,处心积虑的算了这一出,既是这样,他定然是想好了出路的,又怎么会让人寻到!”

    “他还报了官!”苏峥说的咬牙切齿,脸颊微红很羞愧的样子,“不过一个小厮,竟这样劳命伤财的寻,也不怕旁人指摘!”

    苏容君叹了口气,有这样的父亲,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蓉卿也佩服苏茂源的勇气,为了暮春他竟然敢报官,难不成他就不怕旁人知道他的那些事?!

    “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苏峪摆着手,对几人道,“等过了五月初我就回京城了。”又去看苏峥问道,“你可决定了要不要随我去。”

    苏峥要去京城?蓉卿诧异的看着他。

    就见苏峥看了眼苏容君和自己,摇了摇头,道:“我若走了七妹妹和八妹妹还有姨娘就无人照顾了,三哥回去吧,等她们各自安顿好,我再去京城找你。”

    苏峪也不强求,点了头道:“也好,你们往后若有事,就来京城寻我。”着重看了蓉卿一眼。

    兄妹几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蓉卿将从滦县淘回来的小玩意送给她们,苏峥和苏容君便要告辞,蓉卿喊住苏峪就道:“三哥,我有话和你说。”

    “我也有!”苏峪笑着说完,对苏峥和苏容君道,“你们先回吧,我和八妹妹说点事。”

    苏峥疑惑的看了眼蓉卿,没有说什么,带着苏容君出了竹园。

    “我先说吧。”苏峪拉着蓉卿坐下,笑道,“因为我的是好消息,先让你高兴一下。”蓉卿就笑着点头,苏峪就开口道,“保定王赵钧逸也向圣上递了奏呈,说是要聘你为正妃。”

    “啊?”蓉卿被这个消息激的一愣,诧异之极,“保定王赵钧逸又是谁?”

    苏峪觉得蓉卿的表情甚是有趣,哈哈大笑起来,道:“你果然是这副表情。”他说着又笑了半晌,直看到蓉卿不耐烦了,才解释道,“简王有两子一女,长子赵均瑞,次子赵俊逸!”一顿又道,“赵钧逸和赵均松一起封封的郡王,赵均松为镇南王,赵钧逸则封了保定王!”

    “你的意思是,简王次子保定王,向苏家求亲?”蓉卿反应过来,不敢置信的看着苏峪,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我不认识他,他为什么要娶我,而且还是以正妃之位,再说,若真有此事,方才祖母怎么只字未提?!”

    “祖母不提,是因为这件事被圣上压住了。”苏峪洋洋得意,又道,“至于他为什么求娶你做正妃,你仔细想想。”

    蓉卿叹气,瞪着苏峪就道:“这还用想吗,定然是赵均瑞从中做的事。”一顿质问苏峪,“这就是你所认为的,赵均瑞的高招?”镇南王求娶苏氏嫡女为侧妃,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圣上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不过一点头一驳回之间,毕竟她不过是苏茂源的女儿,而非荣恩伯苏茂渠的女儿,这中间的差距不言而喻。

    可是现在赵均瑞横插一杠,不但和镇南王争一门婚事,还下了血本许了正妃之位!

    圣上就是不想注意也不可能了。

    “我觉得保定王不错。”苏峪点着头,“曾见过一面,长相自是不必说,尤其是这性子极投我是意,比赵均瑞不知爽快多少。”很高兴的看着蓉卿,“你不如嫁给他吧!”

    “你觉得好,你嫁给他便是。”蓉卿无语,又道,“再说,保定王的正妃,莫说是你我,便是保定王本人他也是决定不了的吧。”

    苏峪摸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