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一朝为农女 >

第62章

穿越之一朝为农女-第62章

小说: 穿越之一朝为农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李叔一起出面,买了一个三口之家。听说是丈夫病逝,家里的银子都花在看病上了。

    丈夫去了之后,妇人和两个女儿就被丈夫的亲戚给赶出了门。

    因为娘家没人了,只能认了,带着女儿出来自卖自身。因着妇人要求,一家子要在一起,所以没能很快把自己卖出去。

    她的两个女儿也还小,大女儿刚5…6岁,小女儿也才2岁多,这大户人家不稀罕要。

    而小户人家又不太一下子买那么多人,当然,也有小女儿的问题。

    三口之家才花了我30两银子,其中,中人抽了2成。

    我也是听了中人的介绍,说是这家是他认得的人,住在百花村,人也勤快。煮的东西也算不错的,当然,不能和大厨比。

    主要是命不好,丈夫死的早,不然日子不会那么难过的。

    我看了妇人的手,的确是一双劳碌的手该有的样子,连她大女儿也是手指长了茧子的。

    我才下定决心签了那一家的,毕竟有个2岁多的孩子不好带啊,好在还有个姐姐可以帮忙照看。

    我感慨人命不值钱的时候,李叔和我说道,这是没灾没难的时候。要是遇上灾年,人命更轻贱。

    他小时候就遇上了洪灾,村子去了一大半的人。就留下健壮的人,老人几乎都去了。

    我能想象那种场景,遍地饿殍,只求一口饭吃的农民,为了生存无奈卖身。

    还好,我过来的时候没有发生战争什么的,不然更加可不是现在这副样子了。

    没准早就在战乱中失去生命,毕竟一个女儿而已。在战乱的年代,最容易出事的就是老人和小孩了,尤其是女孩。

    在混乱中,会经常发生减去拖后腿的人的情况,那是像蚂蚁一样的团队精神。

    蚂蚁在火中会自动的团成一个球,在火中滚出来,即使外面的蚂蚁被烧死,里面的还是有生机,可以保住部分的生命,使之延续。

    不过发生在人身上显得很残忍,毕竟人有更多的意识,不一定会愿意做牺牲的那一个,不像蚂蚁完全是自觉的本能的。

    办好买人的手续,在衙门里存好档,我就把人安顿在旁边小店铺里面。

    2楼加了一张大床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不过水还是个重要的问题。

    因为没有后院,所以都要从附近的井里挑水,不过这些对干农活的人来说都不算事儿。

    我和她说的时候,她连连摆手道,“这都没什么。”

    来到铺子的时候,她的大女儿惊呼道:“娘,这里好漂亮啊!”

    因为要做吃食店,所以我把店铺墙面都粉刷了一遍,还在与桌面平齐的地方画上了牵牛花。

    整个屋子显得干净又清新自然,做吃食的架台就放在,靠里面的那一面墙那边。

    不过生火的炉子却是放在门口那一边,这样食物宜熟的时候,香味就会外面飘,比较吸引路人。

    桌凳是叫爹爹帮忙打的,不过没告诉他是谁要的,我按照平日的价格给了钱,爹爹也没多问。

    因为这个店铺面积不算大,所以靠墙那面我弄个了一个像吧台的桌子,固定在墙上。

    加上不占太多面积的圆凳,整个空间还是显得挺开阔的,没有显得很拥挤。

    虽然牵牛花画画的并不传神,可是颜色搭配的不错,看着也让人舒心不少。

    我对她说:“大妞,喜欢吧?以后你就住这里了。上二楼看看吧!”

    大妞兴奋的点头,忍不住向二楼跑。她娘田嫂子有点不好意思地对我说:“东家,都是我没教好,大妞性子太活了。”

    我摇头表示没事,性子活泼一点也好,现在她年纪还小,可以在店里面帮忙。

    “田嫂子,你上去看看吧,看看缺啥,等会儿也好一起去买了。”

    田嫂子不好意思的搓着手,“那就麻烦东家了。”

    和田嫂子一起去买了很多开店用的东西,什么面粉啦、糯米粉啦、豆粉啦之类的粮食,还有红糖、盐之类的调料。

    可惜没有辣椒,不然做出来的更好吃。我是挺喜欢吃辣的人,虽然不能吃太辣的。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16世纪末,也就是明朝,辣椒传入中国,那时候叫“番椒”。

    哎~~~要是可以早点与海外通商就好了,可以引进很多有用的东西。

    尤其是食物种子类的,像那种高产的食物土豆玉米之类的,又好吃,又顶饱,还能作出很多的花样。

    问清楚田嫂子会做的食物,然后每种让她试做了一点。做出来后我尝了一下,味道还可以。

    不过在镇上来说,没有什么特点。这刚开的店,肯定要有点特点才能吸引人。

    我把绿豆饼的想法告诉了田嫂子,让她去琢磨试做。镇上只有绿豆糕卖,还没有绿豆饼呢。

    现在先做出绿豆饼,以后还可以做鲜花饼,这样一来店里的品种多了去了。

    田嫂子领悟不错,我在旁边说了一下,她就明白了。擀好了皮子,把做好的绿豆粉馅放里面,蒸出来就好了。

    做出来的绿豆饼味道还可以,就是皮不够好吃。绿豆饼比绿豆糕好的地方就是它的皮了。

    要是皮不好吃,还真是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了。和田嫂子说了一下,皮和面的时候要放糖。

    擀的皮子也要薄,洒些干面和糖粉让皮一层一层的,这样比厚厚的皮要好吃。

    田嫂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应下了。我笑着说:“成本不是问题,我们可以卖贵一点,主要是要好吃,有人买。”

    第三次的时候,味道已经很接近后世我喜欢吃的那一种口味了。

    给了田嫂子200文钱,这是她们一家一个月的粮食钱,让她自己看着打算。

    又和她说道:“平日店铺卖剩的吃食也可以吃,但是做人做事要实诚,钱我做了一个小箱子,客人买东西了你就把钱放进去。”

    箱子是有锁的那种,开了一条很窄很小的的缝,只能把钱塞,进去一般倒不出来,怎能开锁打开门盖,这也是我央着爹爹帮我做的。

    “我丑话说在前头,要是被我查出来做了一些不干净的事,你可别后悔。”

    田嫂子连连点头,着急的说道:“我晓得的,绝不敢贪心污了那些钱。”

    我点头,“别做错事就好,店里的吃食,可以给你的孩子吃,别过了就好。我家里人过几天会来这里看一趟。”

    “哎~~~哎~~~多谢东家。”田嫂子连连弯腰点头。

    我拿出了账本,记录好这一次买的东西数量,以及大致的能做出的东西数量。

    把定下的价格和田嫂子说好,听到田嫂子连声说记住了,我才去找李叔了。

    我知道这样久了之后肯定不行,没有一个人在旁边看着,容易有歪心思。

    不过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等和大伯父说过之后,再做商量。现在刚开始,一般人都不会有那心思。

    要是真的查出来她手脚不干净的话,再把她卖了吧,卖之前可以收刮一遍她贪下来的。

    总之卖身契在我手上,也在衙门上过挡,不怕她耍花招。

    李叔也办好事了,在大榕树那里等我。

    最近李叔家开始过得不错了,李叔人也开心了不少,尤其是大宝,特别的懂事,帮着家里做了好多事了。

    我想劝大伯父在村里开个私塾,虽然没在镇上教书赚得多,不过大伯父的性子应该不介意的。

    反正现在家里没那么缺钱了,各个婚娶嫁妆的银子也备好了。

    说到这,刚子哥的婚事也定下来了,在年底的时候。不过刚子哥年纪在这里,也不算小了。

    都17岁了,这里的男子一般都是16岁成的亲。不过也是大伯母挑的仔细,成亲准备也充足,这才久了一点。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不舒服,从5点到11点多,码了1000多字就码不下去了,让亲们久等了,不好意思

 第82章

  

    因为年纪渐渐大了;再加上还要照看弟弟;所以我没能像以前一样经常出门。

    这次来;还是托了李婶子帮忙照看弟弟,让他和二宝玩;有大宝在一旁看着,我很放心。

    店铺的事要尽早和大伯父说了;不然我一个孩子,也很难看好店铺;何况我又不是经常去看着。

    店铺里试做的吃食我拿了大半;分了李叔一份,二宝看到绿豆饼;很是好奇。

    因为熟了,二宝没和我客气;来了一句,“青青姐,我吃吃看。”就抓起了一个绿豆饼放嘴里了。

    弟弟看到了也看向我,“姐~~~”

    我不由觉得好笑,拿起一个塞进他嘴里。又给大宝拿了一个。

    大宝很客气地道谢:“谢谢青青姐姐。”

    “青青姐姐,好吃,这叫啥?里面好像绿豆糕。”二宝嚷嚷道。

    别看二宝小时候学说话晚一点,这家伙长大了之后脑子还是很活的。

    再加上有那么护着弟弟的大哥,二宝的性子还是很活泼的,和大宝正好相反,一静一动。

    “这个叫绿豆饼,好吃吧?”我笑眯眯地问着。

    “好吃,比绿豆糕好吃,尤其是那个皮,一层一层的很好吃。”二宝咂咂嘴巴说道。

    我听后很高兴,因为李叔家的日子变好了,大宝和二宝没少吃好的东西。

    现在他这样夸,那么说这绿豆饼,味道的确挺可以。只要味道好,销路就有了。

    先回家放好东西,又带着弟弟去了大伯父家。把糕点分了一份出来给兰兰姐。

    兰兰姐看了一眼,很好奇道:“今个儿咋地买了这么多?”

    我对她笑笑,“等会儿再和你说。”

    兰兰姐拿起一个糯米糍吧,递给弟弟,“来,林子,尝尝你姐给买的。”

    弟弟摇头,“兰兰姐,我家有。”

    “我晓得,可是你姐每天给的数量都是数着的,她可是小气着呢!”

    “才不是呢,姐姐说了,这些零食吃多了对牙齿不好,所以每天只给我吃少少的。”

    我和兰兰姐都笑开了,我摸摸弟弟的头,安慰道:“你兰兰姐和你开玩笑呢,别当真。吃吧。”

    弟弟这才接过糯米糍粑,放在嘴巴里,吧唧吧唧地吃起来。

    因为糯米糍粑有弹性,咬的时候会拉长,加上弟弟一脸认真的样子,特别的可爱。

    兰兰姐对着我笑,我明白她的意思,也很感激她。

    “兰兰姐,你说大伯父在咱们村开个私塾可好?”

    兰兰姐猛的抬头看向我,“咋会这样问呢?咱们村有几个能上得起学呀!”

    “我有个想法,你看这样成不成?”随后我把我的计划说了出来。

    兰兰姐听后很吃惊,“你咋能想出这么好的法子呢?”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就是大伯父可能也没啥钱赚。”

    “这有什么?你都不知道我爹到底有多喜欢教书,去镇上教书虽然钱多一点,可是要离家的。要是能在村里自己开个私塾,我爹知道了,估计得乐死。”

    看着兰兰姐兴奋的样子,我知道自己没有猜错。

    大伯父开私塾有利的地方还是很多的,除了挣得钱比镇上的少之外,尤其是身份地位可以大幅提升。

    “天地君亲师”五字成为人们长久以来祭拜的对象,充分地表现出民众对天地的感恩、对君师的尊重、对长辈的怀念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