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吉时医到 >

第30章

吉时医到-第30章

小说: 吉时医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空着,不知道还能不能拿回来。”

    闫夫人一怔,“你想……重开保合堂?”

    杨茉颌首,“其实那是我祖父、祖母的产业,也是受了我父亲牵连才关起来的。”父亲的案子一直都是不明不白,她也想有机会弄个清楚,既然闫夫人说起来,也是她的机会。

    杨大小姐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女人就是要相夫教子,嫁人不比做郎中抛头露面要好得多,闫夫人虽然想不通,却十分乐意地答应下来,“你放心,我一定去问。”

    闫夫人将杨茉上马车,马车出了胡同,杨茉隐约听到喧哗声,秋桐敲了敲车厢,外面跟车的婆子道:“好多人在两边围着看呢。”

    声音越来越清楚。

    杨茉坐在车里也能听到。

    “听说已经退热了。”

    “现在就看杨梅疮能不能治好。”

    “杨家的秘方这样厉害。”

    “有什么稀奇,不过是让人得了疟病又治好。”

    “沈郎中来了,快……快去问问……”

    然后是一阵脚步声,人群都往马车后去了,外面的婆子笑道:“哎呀,将沈郎中给围起来了……小姐这次您的事可在京中传开了。”

    人群涌动,马车只得暂时停下来,突然人群里有人扬声道:“让开,我们是乔侍郎府上的人,沈郎中拿着药箱跟我们走吧!”

    ************************************感谢胖anghua001同学送来的香囊。

☆、第四十九章立名(上)

    乔老爷是二品大员,就算家中有人病了也是里里外外围着御医,怎么会在这时候找沈微言,难不成和这次的疟病有关?

    杨茉正想着,马车又开始前行,还没到常家府前忽然停下来,外面立即传来禀告的声音,“车里是不是杨大小姐?”

    外面跟着的婆子刚要回话,旁边的马车车帘一掀,“杨大小姐吗?是不是杨大小姐在车里?”

    这声音很熟悉,是常亦浙的母亲常家嫂子。

    常家嫂子嫁给了本家行四的老爷,常家亲近的人叫她四太太。

    跟车的婆子道:“四太太,大小姐才从闫家出来。”婆子委婉地提醒常四太太马车正在当街。

    常四太太却顾不得许多,提起裙摆径直下了车。

    下人们一脸惊讶,转眼间杨茉看到车厢帘子一动,常四太太走了进来。

    “杨大小姐,”常四太太一脸焦急,“求求您,也救救我家浙儿吧!”

    前几日才见过的常四太太,脸上没有了得意的神情,眼睛红肿,嘴唇干裂,看起来十分的憔悴。

    杨茉回想起常亦浙的症状已经是梅毒三期,波及肺和心脏,再用以毒攻毒的法子不一定能熬过来。

    常四太太以为杨茉是因她之前咄咄逼人的态度不肯施援手,连忙道:“杨大小姐,也不要怪我,我也是替常氏族里说话罢了,杨家败落至今,就算常、杨两家有婚约,常家也是不能点头的,何况常大太太是长袖善舞的人,就算表面上百般愿意,也肯定会为了常亦宁攀上更好的亲事,常家里里外外都在敷衍常老夫人,大小姐难道没看出来?”

    常四太太的话不高不低让外面的下人也听了正着,跟车的婆子顿时脸色难看,慌忙看向身边的下人,低声道:“快回去和太太说,族里的四太太将杨大小姐拦住了。”

    杨茉听常四太太将话说完,“四太太,常三爷的病不是一日两日了,就算我用以毒攻毒的法子,不一定能将病治好,说不得还会熬不过疟症。”

    常四太太面如死灰,“我知道我现在说什么都没用,我也是利欲熏心。”

    常四太太认定了她不是不能救常亦浙,而是不肯救。

    杨茉道:“四太太可以将京中有名的郎中寻来诊治,我也会将杨家的法子拿出来给大家一起参详,或许能从中找到救三爷的方法。”

    常四太太听得惊讶,“大小姐,您肯将治病的法子拿出来?”

    她怎么不肯,给闫二爷治病,她就是想要救人,来到了古代,她就没想着将现代所学当做珍藏。

    常四太太像是泄了口气,情绪一下子发出来,哽咽声止不住,“大小姐真是好心肠。”

    常四太太连连询问杨茉,待到找好了郎中,能不能就来马车将杨茉接去府上,杨茉答应下来,常四太太才下车走了。

    这一次马车终于到了常家大门。

    常大太太早垂花门等着,看到杨茉笑着道:“这次可累坏了,我让人备好了水,你换换衣服就歇着吧!”

    杨茉故意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常大太太。

    常大太太亲切地低头问,“怎么了?”

    杨茉疏离地摇头什么也不肯说,常四太太也算给了她理由,她终于不必在常家面前和她们佯装亲和地演戏。

    杨茉回到屋子里歇着,常大太太叫来跟车的婆子,“四太太到底都说了些什么?”

    那婆子焦急地道:“说太太本就不喜欢这门亲事,都是在敷衍老夫人,街上的下人都听到了。”

    常大太太皱起眉头,“让他们不要出去乱说。”

    婆子连连点头,可是不知道在街上有没有人听到只言片语。

    不一会儿功夫,常家出去打听消息的人回来,“咱们本家那边正到处找郎中呢,还明着说请了杨大小姐去辨症。”

    常亦宛听了睁大眼睛,“这不是笑话吗?哪有让一个未及笄的女子辨症的,上次在我们家,郎中都不愿意听她说话呢,在董家,不是听说她留下给世子爷治病,郎中都走了干净……本家的婶子是不是急疯了,这样一来谁肯去给堂少爷治病。”

    给闫二爷治病的时候郎中里里外外都围着看笑话,杨大小姐从闫家出来,那些郎中都去围着沈郎中,女子总归是和男子无法相比,刚才跟车回来的婆子思量着,这次杨大小姐定会碰壁。

    哪个郎中若是去常家和杨大小姐辨症,在京城就要难以立足,在京里少有些资历的郎中都是有派别的,沈郎中年纪小不也被排挤。

    常亦宛想了半天出声道:“白老先生肯定会去吧?”

    跟车的婆子低声回禀,“白老先生旧疾发了,要卧床休息。”

    那就好了,之前杨茉兰散方子,那是直接将方子撒在了大街上,现在要堂而皇之和郎中们一起辨症……那不是太高看自己了。

    想到这几日杨茉兰治好了疟病又被闫家待如上宾,常亦宛又觉得有些担忧。

    没事,没事,她认识杨茉兰那么多年了,她再变能变成什么样,要说她不喜欢哥哥了,不想嫁给哥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杨茉兰还是在耍花招。

    ……

    常家找郎中的事一下子传开了,不但找郎中还要和杨大小姐辨症,街头巷尾的茶馆里都议论纷纷,反而各家药铺上静寂无声。

    大家都等着看哪个郎中会去常家。

    生源药铺里的小郎中不停地往街上张望,看到师父丁二从内堂里出来,连忙迎上去,“我看着若是谁拿了药箱去常家,就将昨天师父洗脚的水泼过去,让他们恬不知耻……”

    小郎中话还没说完,外面传来一个声音,“丁二,你缩在这里,是怕兑现当日的话,日后都不行医了吗?”

    丁二抬起怒目看过去,站在药铺外说话的人已经走开了。

    小郎中追过去看,“是那个,刚开了药铺的暴发户,请沈微言坐堂的那家。”说完,要泄愤似的端起洗脚水就向那家新药铺走去,到了门口刚要伸手泼,不知那里出来一个黑脸汉子,一扬手,小郎中的洗脚水洒了自己一身。

    “没有尝百草的本事,连容人的肚量也没有,”黑脸汉子皱着眉头,十分不屑,“这是我家主人让我对你们师徒说的。”

    丁二在药铺里听到外面的声音,合上药箱喝喊一声,“孟全,背上药箱我们去常家。”******************************************晚上加更,不过家里没有人带孩子,不知道时间早晚。。。感谢书友111006085737949的平安符、评价票、更新票。感谢同学送来的香囊。感谢爱吃肉的欢欢同学送来的平安符。

☆、第五十章立名(下)

    常四老爷家的马车一早就将杨茉接去家中。

    杨茉在屋子里坐了一会儿,还不见有郎中过来,四太太不禁有些着急,连忙吩咐下人,“快去催催。”

    不过是隔着屏风正式和郎中论症,没想到就这样难。这个时代女子被禁锢在大门内,寸步难行,所以常家才那么笃定她定然不能顺利自立行医。

    等待的时间格外的漫长,仿佛已经用了一整天的时间。

    忽然,下人快步跑进门,“来了,来了。”

    常四太太忙起身,“是不是请的郎中来了?”

    下人慌忙点头,“遣人去叫的郎中都进门了。”

    常四太太松口气,那下人接着道:“没有请的郎中也来了。”

    春和、秋桐高兴地向外看,杨茉走到屏风后,常家将过来辨症的郎中请进屋内,郎中陆陆续续地进门。

    眼看着人越来越多,秋桐伸着头小心翼翼地数着。

    春和惊喜地看着杨茉,“大小姐,好多的人,比去闫家和白老先生辨症的人还多。”

    常四太太也瞠目结舌,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

    一开始静寂无声,大家不知道从何说起,还是丁二咳嗽一声,“常三爷脉浮而数,肺气不宣,右手又有结脉、代脉,要怎么下方?”若是杨大小姐真的治好了杨梅疮,他就要兑现诺言不再行医。事关他的名声,就算输,他也得亲眼所见,心服口服。

    “针灸肺经、心经,再用中药剂蒸浴,《礼记》中有云,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常三爷受不住疟病高热,却能用熏蒸治疗,一旦中徒有异样,即可将终止熏蒸。”这样一来就免了疟病时常三爷受不住,却又不能立即退下高热的情形。

    杨大小姐的话有了立足点,倒让人难以驳斥,“那么治闫二爷的时候为何不用蒸浴反而用疟病?”

    “熏蒸不好控制热度,只能缓解病症不能根除,若是常三爷能好转,日后势必还要用疟病来治。”

    周围顿时一阵哗然,不过声音过后,更多的人开始记住杨家的秘方。

    丁二失神之间,已经有人问起疟病治杨梅疮时的种种情形,一旦开了头一发不可收拾。

    杨茉仔细地将细节讲给众人听,“虽是杨家经验,却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病患,也要因人而异。”

    众人皆点头。

    一场辨症忽然之间变了味,成了杨大小姐传授杨家治杨梅疮、疟症秘方。

    丁二看向屏风后的杨大小姐,是后生可畏,还是他已经老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人他见过不少,才从医就敢下虎狼药,杨大小姐用虐治杨梅疮他便是这样想,可是到了常三爷,杨大小姐却能因人而异用更为温和的方子……也许杨家,真的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后人。

    最终论出常三爷的药方,要用《温病条辨》的上焦方配通宣理肺,再用治杨梅疮的土茯苓熏蒸。

    药浴并不是没有人用过,颇有名声的郎中接手下去,不一会儿功夫就将药配好。

    常家下人去抬常亦浙,屋子里传来常亦浙迷迷糊糊的叫声,“母亲,我下次改了,我再也不乱来。”

    一直等到常亦浙用过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