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吉时医到 >

第190章

吉时医到-第190章

小说: 吉时医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这种天气,冻着要出事。

    周成陵道:“我正好住在药铺。不如我将他一起带走。”

    杨茉点点头,那是最好不过,“你怎么会住在药铺。”

    周成陵笑着,“因为宅院在修葺,院子不大若是不仔细收拾。只怕是到时候拿不出手。”

    这话说的,怎么让她觉得不太自在。

    周成陵这人不太厚道。故意让她窘迫。

    “我回去了。”杨茉从秋桐手中提起风灯,转身走回院子。

    这一次等到杨茉走开婆子才轻轻地将门掩上。

    周成陵也不骑马,而是迎着风雪慢慢地走回去,脚落在地上,踩的雪咯吱咯吱作响,周成陵从来没觉得就是踩雪的声音也这样好听。

    ……

    杨茉睡了个好觉,第二天起来径直去了陆姨娘房里。

    陆姨娘张罗着让人将汤婆子放好,让杨茉去炕上躺着,“今天在家歇着吧,就别去药铺了。”

    杨茉摇头,“天冷了,京里很多人家都开始施粥,我想着买米施粥倒不如多看些义诊。”

    陆姨娘叹气,“这一天天忙忙碌碌,就不能有一天歇着的时候?”

    杨茉笑着拉起陆姨娘的手,“等过年的时候,我和姨娘一起张罗。”

    吃过饭,杨茉坐车去保合堂。

    杨茉才走,门上的婆子就来禀告,“姨娘,有位鸿胪寺卿家的太太上门了。”

    鸿胪寺卿家的太太,定是来找大小姐看病的,陆姨娘忙道:“去跟那位太太说一声,我们大小姐去药铺了,若是问诊就去保合堂吧!”她这个身份不好去见客。

    婆子应了一声出去,很快却又回转,“那位林太太说是找姨娘的。”

    陆姨娘不禁怔愣,怎么会是来找她的。

    婆子低声道:“姨娘,要不然将人请进来?”

    陆姨娘这才回过神,“快,快将客人请去堂屋里,”眼看着婆子出去,陆姨娘看向崔妈妈,“将族婶也喊来。”

    崔妈妈点点头。

    陆姨娘换了件衣服匆匆忙忙去了堂屋。

    只见一位穿着藕色妆花对襟褙子年近四旬的夫人坐在椅子里,身边的丫鬟正收莲青锦上添花氅衣。

    那妇人抬起头来,梳着圆髻的头上戴着一只吉祥如意钗,看到陆姨娘立即笑着站起身,“这就是杨大小姐的生母?”

    陆姨娘上前行礼,林太太还礼道:“原是想让人通禀一声……来的急了些,还望姨娘不要见怪。”

    陆姨娘立即红了脸,“太太这是哪里的话。”她哪里能和正经的太太们客套。

    说着话杨名氏进了屋。

    见到杨名氏,陆姨娘松了口气。

    下人们上了茶水和八宝果盘,林太太才言归正传,不好意思地看着杨名氏和陆姨娘,“我也是头一遭做说客,还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呢。”

    听得这话陆姨娘一脸的惊讶,没想到话才递过去。就有说客上门。

    林太太道:“姨娘也别误会,我们只是觉得舅老爷不是京城人,也不知那边有什么说法,便来提前探探风,别看这边是宗室,我们老太妃说了,您不要担心定然都会安排好。”

    两家结亲之前都会请相熟的人来说项,这林太太的意思已经说的很明白。

    这可怎么好,陆姨娘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她可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能在大小姐的婚事上说一言半语。

    陆姨娘半晌才道:“我……也做不得主。都要,都要看舅老爷那边……您知道我家老爷、夫人去的早……”

    林太太就自然的多,“我已经递了帖子。明日就要去张家。”

    陆姨娘没想到事情会办的这样急。

    林太太从陆姨娘的神态中看出什么,“我们太妃是着急的,杨大小姐正是好年纪,怕是来求亲的人太多错过了。”

    林太太这样夸女儿,陆姨娘脸上也露出笑容。

    ……

    杨家这边说着话。常大老爷听说了乔家的事和常大太太一起去了常老夫人房里。

    “杨氏那贱人太狡诈,竟然说朝廷的借条是从我手里拿来的,方才乔文景让人来问我……我是怎么也说不清楚,这分明就是设了陷阱让我跳进去。”常大老爷瞪圆了眼睛,一脸的愤恨。

    常老夫人冷冷地看着儿子,“我早就和你说。不能将账目给杨家,你就是不肯听。”说着捂住胸口咳嗽起来,她是觉得杨氏会拿账本做证物却没想到会说借条是从账本中找到的。

    常大太太忙上前给常老夫人揉胸口。“眼下可怎么办才好?”

    常大老爷道:“乔文景被都察院提审,也不知会不会牵连到我们家,”说到这里常大老爷脸上露出惧意,“要是……真的查我们……可如何是好?”

    之前他怕杨氏真的要拿一百万两银子,现在他更怕不是用银子就能了事。“我已经让人上下打点……”

    常大太太听着脸色煞白,“我们也没有什么过错。要说有事也是乔家,老爷没有插手杨家的案子,总不能就真的牵扯到我们家。”顶多就是给乔家传消息而已。

    之前出了事可以去乔家求助,现在乔文景眼见就要下大狱要去依靠谁。

    完了,完了,这下完了,常大老爷只觉得身上瘫软提不起半点力气。

    谁能想到,只是一个杨氏就闹出这样的动静。

    早知道杨氏进了常家门就该和亦宁完婚,常大老爷想到这里伸出手来指向常大太太,“都是你,要不是你拦着,杨氏已经成了我们家的媳妇,又怎么会有这些波折。”

    “都是你在我面前哭着说杨氏无父无母,将来恐怕累了亦宁的前程,还让我跟母亲说说,将杨氏收为义女,要不是因为你这些话,这婚事怎么会拖下来。”

    常大太太睁大了眼睛,没想到老爷会怨她,“老爷,妾身可没有拦着,杨氏进了门就大病一场……老爷怎么怨到妾身头上,再说想要和乔家结亲的是老爷啊。”

    谁能想到只是一步走错,竟然到了如今的田地,不光是要拿出杨家的财物,可能还要被杨家的案子牵连丢官。

    常大老爷想到这里,就看到管事脸色难看地进门,“老夫人、老爷、夫人,不好了,顺天府来人,说要将五爷叫去说话。”

    叫亦宁去说话。

    到底是什么事,就算是杨家的案子也牵扯不到亦宁。

    常大老爷站起身来,“有没有说是什么事?”

    管事的结结巴巴地道:“小的只是听说……什么科场舞弊……”

    科场舞弊……

    这是要绝了常家不成? 
   
☆、第二百四十二章 报应来了

    “科场舞弊的案子怎么会牵连到我们家?”常大老爷声音嘶哑。

    管事的哪里知晓。

    常大太太声音颤抖,“也许只是叫去说话,我们亦宁的才学人人知晓,绝不可能做出舞弊的事来。”

    乔家已经出事,常家脱不了干系,事到如今说什么都不能让人安心。

    常大老爷跟着管事去前院。

    常亦宁换了衣服正要和顺天府的吏员离开。

    常大老爷已经板着脸走过来,“这是什么意思?顺天府说抓人就抓人,我好歹是朝廷命官,容不得你们这样胡来。”

    顺天府吏员一脸笑容,“常大人是误会了,朝廷只是让常爷过去问话,哪有抓人之说。”

    问话,说的好听,传出去谁能相信,都会以为亦宁的功名来的蹊跷。

    “常大人知晓侯子安吗?侯子安说和常爷相熟……侯子安说从贡院出来之后与几个考生一起论过文章,朝廷现在叫那几个考生回去核查。”

    常大老爷瞪圆了眼睛,“侯子安说了和亦宁一起论文章?”

    吏员赔笑道:“那倒是没有,不过那些考生又说出一些人来,其中有五爷。”那些考生以为越多人作证越好,已经到了胡乱咬人的地步,常亦宁有才子的名声在外,若是说出常亦宁仿佛更能说服人,于是一个提起常亦宁,后面的人就纷纷效仿。

    总之不审问则罢,一问才知道都是些无用的书生,这些人看似气度非凡,一个个胸有成竹都能指点江山,见识了真正的牌衙之后,不过威吓几句,就哭爹喊娘起来。

    这些人可都是举人老爷。要么是今年的考生太怂,要么真的有舞弊,否则怎么越查越觉得奇怪呢。

    常五爷那才子的声名从前是挺让人羡慕,现在倒成了拖累。

    书院的博士天天挂在嘴边夸赞的常亦宁。常五爷要是想科举,早就一举得了状元。

    现在常五爷终于科举了,却摊上了科举舞弊案。

    世上还有这样可笑的事。

    吏员说完板起脸,“常大人。卑职还有公务在身,就此告辞了。”径直看向常亦宁,“常五爷,我们走吧!”

    常亦宁从没想过会有这一天。他从十二岁开始已经是同辈人中的翘楚,他一直在等机会展露他的才华,只要在合适的时机出仕就能按照他想的那样步步青云。然后去做他想做的。改变朝廷的政局,让世人大吃一惊。

    常亦宁脑子从来没有这样混乱过,浑浑噩噩地随着吏员到了县衙。

    听说常亦宁来了,衙门里聚着的几个考生立即转过头来看,“常少府来了,常少府来了,常少府你说句话。那天我们是不是经常一起谈论文章,我们这些人哪里像是科场舞弊……”

    常亦宁站着不说话。

    旁边的吏员道:“常五爷我在这劝你,现在可不是才子聚在一起的诗会,您这里绷着也脱不开干系,有什么快往出说吧,若是真和此事无关也好将自己摘出来,难不成您这以后不想要科举了?”

    风流才子一字千金,现在已经快成了阶下囚,再玩那一套就没用了,花船船头站着能慕煞旁人,进了大牢只会吓死自己。什么仪表非凡、才气惊人,那都是假的,就看常家干的那些事,也让人不齿。

    葛世通坐在椅子上看着下面的常亦宁。

    常家的事,这常大才子不会是一点都不知晓吧?

    说他不知道,家里的事都不清楚还谈什么治国,说他知道,如此才德真是让人惊叹,怪不得杨大小姐说什么也不嫁他。

    “来吧,不能说话就用纸笔写下来。”葛世通挥挥袖子让人将纸、笔拿上去,仿佛常亦宁连话也不会说。

    周围皂隶轻笑声传来。

    什么才情卓越的才子,现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都不会为自己辩驳,还写什么锦绣文章。

    常亦宁站在那里,想起这几天外面的闲言碎语。

    “常少府只会靠裙带,算什么才子。”

    “常少府这是想要左拥右抱坐享齐人之福,既有了钱财又有了前程。”

    侯子安看向常亦宁,葛大人一直对他们冷声冷气,对常亦宁倒是很好,现在还给了他纸笔和软座。闫阁老夸赞过常亦宁,说常亦宁是大周朝几十年里难得的才子,如果就紧紧拉着常亦宁不放,说不定这件事还有转机。

    “常兄,少府兄,”侯子安声音如同被压住嗓子的公鸡,“你丈人在醉月楼请我们吃过宴席你可记得,那时候我们不是阔谈文章?少府兄还对我多有指点,少府兄你说是不是?那天晚上我还说咱们就要做连襟了。”

    连襟。

    常亦宁似是记得侯子安说过类似的话,只是他没有在意,现在听侯子安提起他不禁一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