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请叫我邪神大人 >

第103章

请叫我邪神大人-第103章

小说: 请叫我邪神大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深的坑……这难不成是天坑。”
  地面因为异常原因突然塌陷下去,形成巨大的天坑的事情,在自然界也是存在的,过去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但这种现象一定存在可以解释的地理因素,比方说特殊的岩层地质、以及地下暗河的侵蚀、只有满足这些垮塌的因素,和有可能形成一个天坑。
  但眼前的这处深渊,出现的异常突兀,几乎没有人能够解释出来,这玩意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换了过去,突然出现这样大的一座天坑,所有人都会异常的好奇。
  而D市经历了过去的一番事件以后,各部门以及普通人的心底都忐忑不安,在怀疑是不是又会出现什么异常事件。
  这座城市如同惊弓之鸟,再也无法承受任何不测风波。
  


第一百七十七章 智能植物
  经历了这么多的异常事件之后,对于生活在D市的居民们,他们只是单纯的祈祷着不要再出什么差错了。
  这次,就连赵信东这样的轻佻的人,也在内心暗自嘀咕,这天坑不要又出什么妖蛾子来。
  只不过,有时候事情的发展总是事与愿违,往往越不希望发展的事情,就越有可能发生。
  比方说,赵信东他们希望不要再出现麻烦事,可是实际情况远超他们的估计。
  这个天坑从外表看上去,只能够看到一个巨大的陡坡,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大锅”,而“大锅”的中心就是一个大型的坑洞,整个坑洞像是一口竖井,通过无人机在空中进行拍摄,照片中的洞渊下方漆黑一片。
  经过激光测量,得出的结果是其深度应当有三、四百米左右。
  穿着防护衣的赵信东取出拍摄的照片,几张照片多是以俯瞰的角度,从上方连续拍摄照片。
  照片中“大锅”的正中央就是个巨洞,像一个漆黑的出气孔,也能够看到内侧的岩层构造,但除此以外,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情报。
  初步了解的情报线索并不多,但是意外出现的巨大天坑,很自然的引起了上峰的重视,所以才有了赵信东等人的行动。他们这群人来这里,是为了更进一步的调查这个坑洞的情况。
  这个调查团只是“先头部队”,随行人员以军中人员为主,还包含通迅员、工程兵,以及几位随行的学者,其中有地质学家、生物学家、以及一位生化学、病毒学中的知名学者。
  “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天坑都是由于本身的地质结构松软,再加上地下水脉不断侵蚀固体基岩,最终导致地面塌陷后形成的……”
  随行的一名穿着军服的地质学者仔细观察了附近的地形,又伸手摸了摸旁边的土壤。在城市之中这种状况确实很少,但是严重的情况下,这会变成一场灾害,在密集的住宅区中一个突然出现的天坑会把地面上的建筑物直接吞噬下去,如果在道路上,会使车子跌落深坑,导致人员的伤死。
  ——危地马拉的首都危地马拉城就出现过一个深达60米,直径30米的大地洞,甚至导致一栋3层建筑坠入其中。不过,那个真的只能够算成是一个“地洞”,与眼下这个三四百米的天坑不能比。
  他们查询了当地档案,发现这个突然出现的天坑的原址,本来上方有一个公寓,可是现在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但是,我们调查了该地区的地质勘查资料,又检查了附近的土壤,以及分析地质地貌特点,觉得会出现天坑现象的可能性不大……”
  当然,地质分析和考察一向都是一个难点,以人类的技术还是有很大的难度,要进行地下研究,就需要钻探和特殊的仪器。比方说常见地质雷达、各种钻探工具、利用大功率电磁探测的图像分析仪器。
  “地底的环境相当复杂,没有地质雷达或者是高密度电阻率仪,任何推测都是不靠谱。”
  需要仪器的要求并不过分,没隔多久,直升飞机就把一些需要的几种仪器设备都送了过来。
  “这个洞……是不是派个人下去看一下。”
  “不,这个洞可能有危险,安全起见,先让无人机和地质机器人下去看一下。”
  要调查这个突然出现的深渊洞穴,自然要各方出力。赵信东等人已经申请了利用航测系统和卫星获取必要的雷达数据,只有对该地区的地质有了更多资源,才能够分析到详细情况。
  眼下,他们已经弄到了最新型的加载了合成也径雷达遥测数据的无人机,以及专业极强地质勘查机器人,基本上就相当于强化后的月球车,打算投入后对“深坑”进行更直接的探索。
  接下来,说干就干,赵信东等人与几个工程兵,尝试利用绳索将地质勘查机器人放到最下面的坑洞底部。
  光是这个举动就耗费了大约一个小时,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三、四百米的垂直竖坑,底部根本是一片漆黑,长长的绳索从空中小心翼翼的放了下来,将地质地质勘查机器人的机体放到了坑底。
  这种勘探机器人的机体采用轻便的复合金属材料,履带式结构、附有采集用机械肢,搭载了多个模块,可以通过无线视频进行实时监控。
  机体内置的各种传感器,可以将温度、空间大小、气体浓度等数据采集并且传输。
  当这个机器人落在深坑地面的同时,探灯闪烁了一下亮了起来,向前方射出明亮的光。
  在光线的照耀之下,赵信东他们,终于可以透过视频,初步看到了竖坑最下方的“景象”。
  “天啊!这又是什么情况?!”
  地质勘测机器人落在的位置,就好像是一座孤岛,而在孤岛之外,就是黑色的“海”,但是无论怎么看,这也不是一片普通的“黑海”,那是黏稠恶心的一团黑色液体,放眼所及,全都是这种异于常规的“东西”。
  沙沙沙!无数黑色的波纹如同水面上的涟漪一样泛动,一圈一圈的散布着,无数沙沙梭梭的莫名奇异的声响从机械人的集音器中传了出来。
  那是从黑色海洋发出的声音,事实上,赵信东等人已经发现了,那根本不是什么海洋,而是由无数蠕动着的黑蛇盘踞、纠缠、汇聚在一起的巨大海洋。这黑色的巨大海洋占据了整个洞坑的底部,当地质勘测的机器人打开灯光的一霎,黑海中的蠕虫一样的那些东西,畏光一样飞速散开。
  “这、这难不成是一种生物?”
  “不!应该不是这样子的。”
  那名生物学者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他聚精汇神的盯着视频的一角。
  “这搞不好与‘鬼歹老海’出现的‘那个’一样,是一种神奇的智能植物!”
  鬼歹老海事件之后,针对各类挖掘整理出来的样品,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研究和分析,位列事件前线的技术人员,特别是与自己领域相关的他们,自然不可能一无所知。
  这位生物学者并不认为这会是一种“动物”,或者是蠕虫之流,而是与鬼歹老海中的那个一样,属于一种智能植物。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踪迷案
  在自然界中,动物与植物有明确的划分,排开动物能动,植物不能动这一点,实际上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组织构成、组织结构上的不同。
  要从细胞的角度出发,大多数植物都具备细胞壁,反观动物并没有这一点。
  正因为动物与植物的这种明确划分,使得我们判定了动物与植物存在着极大的差别。
  鬼歹老海事件结束之后,通过针对挖掘出来的样品细胞进行分析,揭示了其本质是一种蕴含了碳…硅键的异常细胞。
  硅是地壳中第二多的元素,也是一种与碳相近的元素,只是碳基生物很少用上它。硅在理论上与碳很近,在构成碳基生物的氨基酸中,连接氨基和羧基的是碳元素,实际上硅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举例而言,正如同碳能和四个氢原子化合形成甲烷(CH4),硅也能同样地形成硅烷(SiH4),
  如果我们大胆进行假设,一种基于硅的生命是可以存在的。鬼老歹海中的异常生命体,几乎验证了他们的猜测。通过调查后,他们也得出一些重要信息。
  其一是,该生命体的细胞构造上与植物相近,在各方面划分中,其生命形态也与植物很接近。
  但是,它也不一定是植物,而是一种具备智能的“植物”。从生命形态的角度来说,它有一定的半动物半植物的特性。
  当然,这个“半动物半植物”是某个科幻家提出的,他认为这种可能来自外星的物种,不一定能够用地球的生态常识来解释。
  其二是,这一类异常生命体的细胞是可以直接通过吸收蛋白质来成长,这种细胞通过胞吸作用可以大量吸收外界的营养成分。
  这一点倒是区别与我们常见的植物,毕竟大部份植物是通过吸收养分,利用自身来合成蛋白质。
  水电工出身的科幻作家认为这归属于这种智能植物的物性,地球上的一些植物因为无法生成某些氨基酸和铵离子,所以它们干脆变成了一种以食虫为主的植物,通过自主生成捕虫器进行食虫,这类植物可以获得更多的养分。
  “这种生物本身就有明确的进化导向,我们都知道地球上的生命体进化是源自自然抉择,但是这种智能植物是可能根据自己的需求,不断的进行更为正确的进化转变……”
  地球上的生物以自然抉择来进化,对于整个地球数十亿年的生命演化史来说,大多数物种它们的进化是站在原地投骰子。
  任何一种生命,发生一种进化,其结果实际上是不确定的,也是不可控的,这就相当于赌博,成功当然好了,例如人类就是无数次赌赢,终于成为了地球的主宰。
  当然,万一你赌输了,那结果自然是整个族群的灭亡。
  “可是,我们现在都能够看出,智能植物是不一样的,基于我们无法理解的原因,它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机制复杂的小型工厂,可以进行各种精密的控制,大量的纳米构造体在内部活动,通过吸收太阳能的方式,使其转化成电能……”
  东欧来的彼得罗夫博士率先提出这样的看法。
  “这种独立选择的进化能力,使得该智能植物的生存能力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可以想像这种外来物种会对地球生物圈产生多么可怕的破坏。”
  但是,另一方面,人们也看出了这种新生命体对于技术上的推进作用。
  超级基因工程可以利用生物素材完成极富创造力和前景的基因改造,如果能够破译这种异种生命的奥秘,整个国家会因为类似新工业革命的推动力再度进入另一个社会阶段。
  这种风险之中,蕴含着极大的收益,所以整个国家在这方面都在认真的考虑。
  “喀嚓!”
  镜头突然一阵摇晃,接下来地质勘查机器人就与上面的他们失去了联系。
  “这、这怎么办?老实说,那究竟是什么鬼玩意。”
  众人面面相觑,只有那个生物学者托着下巴思考了一番,小声的说:“你们觉得地底下的那些究竟像是什么植物?”
  “植物?那真的是一种智能植物吗?”
  “嗯!智能植物的细胞拥有特殊性质,它们可以转化成各种形态,我们之间看到的水晶一样的植物,也只是一种形态模式。”
  不知为何,他仔细一想就觉得坑底的黑色之海,分明是一片茂密的黑色水草。
  ————————
  实际上某人的猜测也差不多,巨大的天坑底部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