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金古武侠赋 >

第130章

金古武侠赋-第130章

小说: 金古武侠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同建造关中。如今看来,非常不错。我打算,把参谋部一分为二,化作政事局与军事局,把军、政分开。两者外,再成立一个后勤部,掌管天下物资,制衡两者。如此,他们谁都不具备了叛乱能力。”

“大哥,你觉得如何?”

萧峰神色凝重,问道:“二弟,你给大哥说说它们的具体职责。”

神采飞扬的解释道:“政事局,就是统管天下政事所在,其内可划分部堂,把各种功能单一分开,如教育、礼仪、民事、农事、水利等等,各部堂一个部长,两个副部长,可入政事局,共同商定天下大事。军事局,便是军队代表,商议军队之事。而后勤部就是两者的桥梁与制衡。后勤部掌管天下物资,握着军队的咽喉,让他们没有叛乱的资本。同样,他们也掌管政事局的财政,让他们不可胡来。而为了平衡政事局与军事局,后勤部的官员可在两者中合并而成。”

细细的解释着,他总结自己不多的政事经验,又结合这些日子得来的教训、总结,归纳了一条自己的朝廷官制。

在这些之外,他还把法律特意拿了出来,以御史掌法,参谋监法,县令用法,结合成小的三权分立。

总之一句话,把三权分立用的很彻底,让三方互不统属,互相监督。如此可最大限度的杜绝各种贪污犯罪事件,而给百姓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

另外,还废掉了奴仆关系,以契约代替,彻底释放百姓的生产力。

他的这些东西,萧峰许多都不同,一次又一次的发问,也不厌其烦的回答,一些他考虑不周的地方也在二人的问答中得到解决。

而最让萧峰在意的,大概就是的民族平等政策了。

这方面,他的主意不多,可对比这里的人来说,他的办法还是不错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军队的控制。在少数民族地区,他建议形成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为辅的军队,这样,少数民族没了军队,自然就没了反叛的资本。同样的,为了不让少数民族有矮人一头的想法,他还提出建立专门的少数民族部队,只是他们服役的地方却不能在少数民族地区。

二人足足谈了半天一夜,依旧意尤未足,精神亢奋。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与萧峰都在召集官员、参谋部人员,商讨的这份大略的可行性与实时性。半月后,参谋部一分为二,不足人数又从下方政官、军官中选拔而出,成立了政事局与军事局。至于二者下属的部门,就不再一一叙述了。

经过大约三个月的改造,关中官员体制焕然一新,参谋部也遍地开花,在各县、各镇正规了起来。而下达到村子中,却是利用村中有名望的老者为村长,选有才干的年轻人配合下方学员为参谋,共同管理村庄,谋求发展。

同时,军队也完全了新一轮的扩军、整编,整个关中地区的军队被分作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战兵,是专门的军队,有三万人,直属大元帅府与军事局;第二部分辅兵,属各地军区,维护地方统治,守护边防;第三部分,预备役,包裹军区内的新兵与地方民兵。

战兵就是一把利刃,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战斗,故战兵一整编好,就下达了第一个任务——攻占兴元府,即汉中。

以前,就放出了游击队,在兴元府、四川等地活动,其他地方也有,为的就是让整个大宋乱起来,给关中发展争取时间。

如今,关中抵定,发展走上正规,游击队也多少有了规模,大军也该动一动了。

在萧峰的统领下,两万战兵、三万辅兵直扑兴元府,在游击队的里应外合下,汉中大部地方不战即溃,半个汉中不足十日便被纳入关中统治范围。

其后大军偶遇波澜,却依旧势如破竹,不足一月,整个汉中便被平定。

早就有命令,大军入汉的第一条命令就是扫荡那些为富不仁的大地主,对他们不需要客气。这一点,萧峰不怎么乐意,因为那杀的人太多了。可是,他不乐意也不行,因为一路就这么过来的,他们粮食、财富也都是来自这些大户人家。

就如明末的李闯,若没有这些大户,他的大军怎么可能打出“不纳粮”的口号。这些大户的富足,超乎想象。

当然,也不会把财富来源都集中在这里,那样他不成了李闯了吗?他的办法就是效仿太祖,把从大户那里得来的土地打上国家的烙印,分给农民,而一些人少地多的地方,便组建农场,派专门的人管理。如此,农业就稳了。农业一稳,其他的问题就不再是大问题,有的是时间发展、规划。

萧峰大军在前面开路,在后面组织、发展,顺带把后勤部给带了起来,供应前方大军。游击队策略不错,率先打入内部,与大军遥相呼应,可省一半的事。

在两者的联合下,萧峰率领大军横扫巴蜀,先后攻占成都、恭州,西推进到吐蕃边境,南直达大理建昌,东临长江,扩地几千里,直接把关中大地翻了两番。

183 建国、灭国

随着的大动作,北宋越发的乱了起来,各地起义军数不胜数,而其他国家也不平静。西夏一直都在试着入侵大宋,可屡次被宋军挡回,因为说了话,谁丢了国土,谁就死。那些当官的是见过的武力,自然惧怕,无不拼了命阻拦。

这才让西夏占不到一点便宜。可在北部,大辽却岌岌可危,大金也越发强盛了起来。

历史上,1125年辽亡!可在这里,因的出现,西夏占不到便宜,只得转移战略,侵入大辽,与大金一起攻灭辽国,时间1124年。

早了一年!

也就在这一年,的大军占据宋朝半壁江山,北到延安,西连吐蕃、西夏,南到南海并占据琼州,东打入湖北,兵临江陵。

进入1125年,宋朝终于无法再维系自己的朝廷法度,财政枯竭,大军崩溃,兵成匪,纵掠江山,而一直盘踞江南的慕容复也看准机会,出江宁,一路打到淮南,占据杭州、台州、南东路等地,成了后第二大军阀。其他军官世家一看,分分起义,占领要地,扩大地盘,一派乱世景象,降临大地。

1125年末,西夏卷土冲来,大金也自真定府入侵,为本就乱的中原大地再添了一般火。就在年关将近时,大军自雷州出击,乘船直扑潮州,占领广南东路,被向北攻击。同时,桂州大军占领荆湖南路,向动攻击。在两军夹击下,很顺利的占领了江南西路,收编十数万大军。

亦随着大军从江陵迁移到武汉,就地整理新得地盘。

1126年二月,大金攻占真定、太原,南上河北西路,侵入北京路,直逼大名府。同时,慕容复出奇兵,占据应天府,逼迫大宋残破小朝廷。

到了四月,慕容复与大金合力,恐怕东京,杀宋帝,宣告宋朝正是灭亡。后大金联合西夏,兵进陕西,慕容复攻占京西北路,向淮南西路进军。

天下大势到了此时已经有了苗头,势力最强,占据六分大宋江山,北拒西夏、大军,西阻吐蕃各部,连大理,收义军,成天下最强者。

慕容复也不甘示弱,大军四处出击,占二分江山,并一直扩张地盘。可是,他有些穷兵黩武了。从起义开始,慕容复就不曾停下战争的脚步,他有多少钱财可以让他如何挥霍呢?

相比这个白痴,聪明多了。他一直都稳扎稳打,每到一地就把这地打造成铁营盘,让敌人无法攻入,这一点在大金、西夏的屡次进攻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同时,他也在扫荡富户,让自己从来不用为钱发愁。而他建立起的官员制度,也一次次发挥出超乎想象的力道,使得他一方平静无波,快速发展。

就在他休养生息时,萧峰再次被他派了出去,领船队占据琉球,建立军营,以兵填充琉球,窥伺福建路。

这一年,战事几乎停了下来,除了那些小打小闹,谁也没有再势如破竹的抢占地盘。是为了整理新占领土地,慕容复是纠结于粮食、钱财,大金、西夏被挡在陕西,前进不得。

相比这些大势力的平静,那些小势力却颇为热闹,今日你打我,明日我打你,简直眼花缭乱。

到了年末,慕容复首先开始了动作,他传召天下,复立大燕,自称皇帝。燕国一立,手下的官员也闹腾了起来,一个个求着快速立国,不让慕容复专美于前。

建国的事情是必然的,只是利用什么称号,却不曾确定。

这几年,他想过,自己称不称帝。不称帝,有点不现实。没办法,在这里你搞什么民主、共和,那纯粹扯淡。可要称了帝,他立下的制度就有了被改的可能。

这是他绝对不允许的。

为此,他与许多官员谈论过。当初,他立下国家大略,大家都是赞同的,可随着地盘的扩大,权利的增加,许多人的心都变了,知道这是无法阻止的,便一直大力培训年轻官员,灌输新的思想,好不让自己治下出什么乱子。

在他的努力下,思想风暴一次次在各地上演,许多老旧的东西都会与新的思想发生剧烈碰撞,有的是无意发生的,可大多是人为推进的,为的就是试探。

在这方面,从不客气,直接把后面的人揪出来,就地斩杀。

也正是他无条件的支持,让新思想发展的很快,若不是他有绝对的武力,会弄成什么样,还真不好预测。

经过多日的商量,终于定下了新的国家,就叫中华帝国,而皇帝称号也被他废止,建立起新的国家统帅——总统。

皇权神受!就是要打破这种封建思想,传播新思想,让人在竞争中崛起、发展。至于那些反对者,也下了狠心,一一人道毁灭,彻底破除这些旧势力。他搞起了**,大肆杀戮。为此,萧峰与他多次发生冲突,可既然下了决心,自然不会允许走下坡路,故把萧峰打发了出去,自己在领地上开天辟地。

随着他动作越来越大,领地内的反叛也一浪强过一浪。再次祭起了他无敌天下的武力,单人匹马,乱军中冲杀,取上将首级,震慑世人。

只可惜,这次大乱后,他领地内的官员几乎被他扫了一半,元气大伤,使得他本来的计划不得不放缓。好在他军力强大,也不渝外敌进攻,不然他好不容易建起的帝国,恐怕就此分崩离析了。

1127年,稳定下来的中华帝国再次出击,以琉球为起点,攻入福建,占据江南东路,直逼江宁,又从武汉发大军,攻入淮南西路。慕容复为避大军锋芒,迁都应天。可是,大金却在此时卷土重来,冲入山东,再次占领大名府,兵锋直指应天。

没有过分逼迫慕容复,而是以大军扫荡后路,破江宁,据两浙路,攻入慕容复老巢扬州。

在、大金的夹缝中,慕容复努力求生,可到了此时,谁还顾得了他。还没有动,大金就已经三路出兵南下,围攻应天。

1127年七月三日,慕容复于应天力竭而亡,大燕亡国。

十月十日,大军攻入河南,占据郑州,大军与金国三次交战,次次逼退金国大军,复占南京、大名府,全据京东东路。

就在这一日,宣布正式立国,十月十日这一天,便是中华帝国的建国日。也在同一天,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民生经济之上,军事之事全部托给军事局,锻炼其内的军事成员。

没了作弊一般的能力,中华帝国的军事进攻没了势如破竹的架势,反而与大金打起了拉锯战。今月打一下,明月打一下,好不热闹。

对这些,却是不管,只是发展着他的农业计划。

在这时的大宋,农业是绝对的主角,不会放松。他召集全国工匠、有志之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