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王-第8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赡埽幌衷谙肜矗磺匚淞彝踅商窠牟慷右环治坏娜肥且徽忻钇濉=商竦髯撸徊庞锌赡芏运粝吕吹牟慷由舷缕涫郑环只爰洹�
“大将军;大将军;他们来了;来了!”枫林之外;一名秦国将领满脸激动之色地飞奔而来。
李信霍地站了起来;”是那一支部队;高远在不在里边?”
将领道:”是东胡独立骑兵师;但不知道高远在不在里面?”
“只有东胡独立骑兵师吗?贺兰雄呢?”李信问道。
“没有贺兰雄的旗帜;只有东胡独立骑兵师。”将领回答道。
李信沉默了片刻;贺兰雄不在这里;自然是去柳大城那里了;还有那些匈奴牧民;数万骑兵再加上颜海波的三万步卒;柳大城坚持不了多久。
“高远一定在东胡独立骑兵师里面。嬴卓;我们为国尽忠的时候到了;只要能杀了高远;即便我们全军覆灭也是值得的。”李信看着嬴卓;语调铿锵。
“愿跟随大将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嬴卓一挺胸膛;大声道。
李信微微一笑;”这一次;咱们不是赴汤蹈火;是赴死;即便这一战杀死了高远;我们也绝无幸理;嬴卓;你怕吗?”
“嬴卓跟随大将军打了这些年的仗;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个怕字!”嬴卓傲然道。
李信大笑起来;拍着嬴卓的肩膀;”好;好;这一片枫林到了秋天;会变成血红;那可是一副美景;可惜我们看不到了。”
“看得到;今天;我们就用敌人的鲜血将这一片枫林染红。”嬴卓大声道。
“说得好;待敌军入围;立即起号旗;擂战鼓;今日我五万大军;在此与高远死嗑一场;杀不死高远;一兵一卒不许后退;只要能杀死高远;全军皆墨也在所不惜。”李信拔出刀;咚的一声;斩在面前一株红枫之上。
“遵令!”嬴卓躬身而退。
马蹄踩在泗阳河边浅水处;清凉的水珠溅起;在阳光之下泛着七彩的光芒;高远信马由缰;缓缓向前;边走边笑问着身边的阿固怀恩。
“怀恩;明知前面是陷阱;还要义无反顾地踏进去;你以前打过这样的仗么?”
“回王上的话;这样的仗;怀恩真没有打过;以前我们如果知道了敌人有埋仗;多半便会绕到敌后;发起突然袭击;抡一棒子就跑;然后再瞅准时机跟上来再抡一棒子。如此反复;用不了多久;敌人自然溃散。”阿固怀恩小心地道。
高远大笑起来;”你说得对极了;对付李信;我本来也可以这么做的;但是我去等不了的;李信有五万大军;像你这种打法;拖得时日太久了。”
“王上;是出了什么事了么?”阿固怀恩小心翼翼地问道;对于高远这一次的布置;他心里是腹绯不已的;骑兵不是这种用法啊!
“王逍五万大军突出河套;而我们在河套;只有熊本从辽东三郡撤过去的一万士卒;却大都是新军;守城;自然是守得住的;但河套的广大区域只怕就要遭殃;而在中原;蒙恬;路超两路大军齐头并进;一支横扫魏国;另一支已经打进了我们的渔阳;多拖一天;这些地方就会有更多的人遭殃;所以;我要以身为饵;尽快地结速这场战事;难得李信肯配合我啊;居然想了这么个法子来跟我死嗑;我自然是要奉陪的。不过这对于你东胡独立骑兵师来说;未免有些不公平了;因为你们将承受最大的损失;你心中可有怨言?”
阿固怀恩吓了一跳;”怀恩对王上忠心耿耿;不敢有丝毫怨言。”
高远微微一笑:”有怨言才是正常的;将骑兵这样用;你心中不以为然也是正常的;不然那就真不正常了。我是一国之君王;不是一军之将领;所有看问题;有时候便不能站在领兵将领的角度上来看;而是要站在整个国家的高度上来看;现在在我身边;只有你东胡独立骑兵师能够承受得住李信的这临死一击;古丽的那支军队;现在比散兵游勇也强不了多少;贺兰雄的兵马损失太多;而且也疲累了;我便只有带上你们。”
“我东胡健儿愿为王上效死!”阿固怀恩大声道。
“放心吧;此战过后;我必有补偿;不会上东胡健儿的血白流的!”高远伸手拍着阿固怀恩的肩膀:”你很好;很好!”
“多谢王上!”阿固怀恩受宠若惊;他自是知道高远对于部下那是言出必践。说了要补偿东胡人;那就一定会;而补偿东胡人;首当其冲的便是以自己为首的这些东胡将领;头人。想到这里;不由热血沸腾起来。
高远马鞭前指:”瞧见前面那片红枫林了么;每到秋天;其叶似火如血;这么大一片红枫林;当真是天地之间一大奇景;只可惜我们来早了一些;看不到这盛景啊!”
阿固怀恩大笑起来:”王上;那我们今天就用秦人的血;来染红这片枫林;我阿固怀恩;一定会让王上看到这别具一格的火枫林。”
高远微笑点头;”去吧;知会木骨闾与高车;此战过后;你等皆可封候!”
“多谢王上!”阿固怀恩难掩激动之色;抱拳一揖;打马而去。
二万东胡骑兵;分成了三个部分;缓缓踏入了乌兰旗这片半圆形的土地;向着那片枫林行去;欲去积石城;就必然要翻过这片枫林。
贺兰燕手中紧紧握着刀柄;靠在高远身边;缓缓前行;”大哥;待会儿你可别离我太远了;苏拉乌拉;你们两个一定要紧紧地跟着大哥;明白吗?”
高远翻了一个白眼;”难不成我还要她们保护不成?还是让她们保护你吧!”
贺兰燕哼了一声;”那可不行;这一次回去;菁儿肯定要将我骂得狗血淋头;临走之时她还交待我一定要看住你;不能让你冒险;你倒好;先是激我陪你打了一仗;现在又以身犯险。这哪是王上能做的事情啊?”
“怎么不能?十年之前的函谷关之战知道吧?秦武烈王便率领他的玄衣卫与赵军赵牧血战一场;那一战;赵军可是已经杀到了他眼前;李信再晚去一会儿;他那个时候就死翘翘了。他可比我尊贵多了;他能做的事情;我就不能做?再说了;我可比他能打!”高远挥了挥手中的陌刀。
“你就吹吧!万军从中;乱箭齐马;任你功夫滔天;都有可能出意外。呸呸呸;当我没说过。”贺兰燕连连往地上吐了几口唾沫;惹得高远大笑起来。
第一零四四章:东成西就(37)
沉闷的鼓声在枫叶林中响起;鸣镝带着尖厉的啸声飞上半空;枫叶林中;一队队的秦军士兵有的手挺长矛;有的手执刀盾;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了出来;在绿茵遍地的斜坡之上;排成整齐的方阵。
几乎在枫叶林中的伏军显出身形的时候;在乌云棋的一端出现了另一部秦兵;他们封住了汉军的左侧通道;而在更遥远的右侧;在汉军刚刚通过的地方;更多的秦兵出现。
三面临敌;一面临水;两万东胡骑兵陷入绝境。看着军容依然严整的秦军士卒和缓缓压近的方阵;即便是高远;也有些变了颜色。
“看起来;这一战还真有些打头呢!”他喃喃地道。
木骨闾第一个发起了冲击;他攻击的是左方的秦军。高车挥舞着弯刀;呐喊着带兵直冲枫叶林;两人各率五千骑兵;而阿固怀恩则另带五千骑兵作为策应;在高远的周围;还环绕着另外五千骑兵;这是最后的预备队。
两万对五万;不过两万骑兵却被困在一个较小的封闭环境之内;方圆不到十里的战场;对于交战双方七八万军队来说;着实是小了一些;特别是对于骑兵而言。
汉军需要在战争之中保持相应的活动空间;而秦军的目的则是尽可能地挤压汉军骑兵的活动范围;当骑兵被挤压到一定的区域之后;与步兵将不再会有多少的优势。
对于风驰电挚而来的东胡独立骑兵师的骑兵;秦军唯一的应对;只能是竖起长矛;同时脚踏弩来应对;而对于骑兵的冲阵;最正准的方法;首先应当是以数量众多的床弩进行第一轮的远程打击;中程使用脚踏弩;而冲过这两轮死亡殂击的;才会碰上他们的长矛;但这一次;秦军却没有了床弩。
因为李信首先要率军向积石城前进;中途转向;以急行军的姿态赶到乌云旗;为了争取足够的时间;像床弩这样笨重的武器;秦军根本就不可能带上。
行直两百步;汉军骑兵已经先端起了臂张弩;一声呐喊;弩箭嗡嗡之声不绝响起;直接扑向秦军后方的脚踏弩手;惨叫之声连连响起;双方射程的差距足足有五十步;但这五十步的距离;却足以决定双方远程打击的效果。
一轮臂张弩射过;战马已经接近了数十步;此时秦军的脚踏弩终于开始还击;可以却显得有些稀疏;刚刚在汉军的有针对性的打击之下;伤亡惨重。双方军工产业上的差距;展现得淋漓尽致。
稀疏的脚踏弩对于汉军骑兵来说;杀伤力着实有限;这些骑兵将臂张弩随手挂在了马鞍之旁;从背上取下了长弓;对于他们来说;这才是他们使用得最惯的东西;崩崩之声连接响起;东胡骑兵们有的坐在马上;有的甚至双脚立于马蹬之上;连连开弓射击。
战马向前;愈来愈接近对手不断有人倒下的长矛阵;仅仅相距十余步;第一排的秦军已经握紧了手中的长枪;准备狠狠捅出;然后与敌偕亡的时候;东胡骑兵忽然转身;几乎是擦着秦军刺出的矛尖掠过;仅仅是那么一点点的距离;长矛却是落在了空处。
横掠而过的骑兵仍然在不停地放箭;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射出更多的箭;这些东胡骑兵们并没有将弓拉满;只是半弓射出;不过因为距离太近;东胡骑手的准备又极佳;这些箭支竟然都是奔着对方的面门而去;一箭中的;即使不死;却也让对手在短时间内失去了战斗力。
木骨闾带着的这五千骑兵;都是从白山黑水之中杀出来的亡命之徒;能在那些地方活下来的;几乎没有一个是弱者。而他们面对的秦军;却是这三股之中最弱的一股。
在李信的预估之中;当高远发现中伏的时候;最大的可能是立即返身原路返回;所以在乌云棋的右边;他集中了两万精锐的部队来进行堵截;而第二个可能;便是高远向自己发起攻击;擒贼先擒王;可性性最小的便是向左方发起攻击;因为那个方向之上;因为泗阳河在那里转弯的关系;那里是一片狭窄的区域;就算想突围;也绝不是一个好地方;所以在那个方向上;正是秦军力量最薄弱的地方。
汉军的确只向那个方向之上派了五千骑兵;四分之一的力量;但这五千骑兵的战斗力;却是这支东胡骑兵之中最强的。
瞬息之间;左侧的秦军便出现了混乱;当木骨闾率队转了一个圈回来之后;在他们的前方;秦军已经倒下了一大片;原本整齐的矛林;此时已经显得七零八落。
“杀!”他大吼声中;抽出了弯刀;纵马直冲秦军阵列;前方矛林已去;后方刀盾兵略显慌乱;这些经验丰富的家伙哪里肯放过这样的机会;纵马直入。
李信有些意外;因为陷入自己埋伏的东胡骑兵;似乎根本就没有一点点的慌乱;反而像是早有准备一般地立即作出了应对;而更让李信有些震惊的是;对方完全没有抽身后退的意思;这让自己在右侧布置的重兵就像使出浑身力气的一拳;居然打在了空处;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右侧的两万步兵距中心战场距离足足有五里;这个距离;是李信测算东胡骑兵撤离的速度和秦军布阵的速度设下的;但现在;却让李信有种作茧自缚的感觉;五里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转瞬即至;但对于全副武装身着甲胄的重步兵来说;却是一段遥远的距离。在战场的正中内;有五千骑兵一直没有动弹;但以李信的经验;他知道对方一定正在瞄着他的这股骑兵;一旦自己的这两万重步兵乱了队形;不顾一切地向这里赶来;对方肯定会立即出击;那是灾难性的;唯一让李信感到安慰的;自己派在那个方向上的大将嬴卓并没有因为现在的状况而自乱阵脚;依然保持着严整的队形;缓缓的向这边压近。
左侧的战况让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