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王-第7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诎怖郑豢刹皇撬邓刀训模欢颐牵皇遣豢赡苷湛此且槐沧拥摹!�
“大哥所言;菁儿记下了。”叶菁儿柔声道。
“娇而不纵;宠而不溺。熊孩子嘛;该给他们吃糖的时候当然给糖;但该让他们吃棍棒的时候;也绝不能手软。”高远道。
“这活儿不能干了;不能干了!”远处;突然传来嚷嚷之声;三人愕然回头;远处的假山之后;转出几个人来;赫然竟是以蒋家权为首;严圣浩;李灿二人紧紧跟随。
高远一笑站了起来;冲着叶菁儿与宁馨摆摆手;两人会意的起身;走向校场中间;与贺兰燕汇合;高远却是迎了上去。
“蒋先生;你们不是在开议事会吗;怎么有空跑到我这里来了?”高远大笑着问道;目光一转;看到李灿脸上一块淤青;不由奇道:”李议政;这是怎么啦?”
李灿拱拱手;满脸羞惭;一边的蒋家权气氛地道:”还能怎么啦?被那些议员揍的。”
“什么?是谁敢揍李议政?”高远奇道。
“没事;没事!”李灿连连摆手;”小伤而已;混乱之中;也不知是谁;不必在意;不必在意。”
高远一笑;李灿初入议事堂;本人也是刚刚投附汉国;而议事堂中的议员;绝大部分都是汉国元老;很多人出自以前的扶风军;征东军;李灿自不欲多事。
“来来来;三位请坐;天赐;快给三位议政斟茶。”高远吩咐道。
三人坐了下来;堂堂的监察院长瞬间化身倒茶小厮;蒋家权与严圣浩两人已经习惯;曹天赐在外是高高在上的监察院长;但在高远面前;却亲如父子;两人也是安之若素;李灿却没有这么坦然;曹天赐将茶端到他的面前;他赶紧站起来称了一声谢;这才接过茶坐了下来。
“当初王上提出这个议事会的时候;我就在琢磨着这事;事前我就料想到肯定要出事儿;所以在这些人进议事堂之前就收了他们随身佩戴的武器;连茶也没有给他们上一杯;但千算万算;却还是没有算到这中间武人太多啊;他们穿得靴子上;竟然还镶着铁片;李议政脸上这一片乌青;便是不知那个天杀的脱了靴子丢过来打在他的脸上;这;这;堂堂议政;颜面何存啊!”蒋家权气啉啉地将杯中茶一饮而尽;怒道。
“是误伤还是刻意为之?”高远问道。
“什么误伤;这是有意的;当时七八只靴子一齐飞向李议政;那里躲得过来?”严圣浩连连摇头。
“这是为何?怎么忽然之间针对起李议政来?”
“还不是为了远航船队的事情。”蒋家权道:”王上曾说过在海外有一扶桑岛;岛上多产金银;因此由监察院与李家船队组成联合舰队前去探险;议事堂便在预算之中为沧州多加了这一笔预算;但为什么加了这笔预算;又不能明说。这不就出事了么?”
李灿苦笑:”大家都以为我身为议政;从中谋私;为沧州而夺了其它州郡的利益;当下便是靴子齐飞了。”
“原来如此!”高远失笑;”李议政受苦了。这事儿是我考虑不周;远航船队之事;现在的确不宜公开;这样吧;议事堂将这笔预算从沧州那里砍下来;这钱;从监察院的经费之中来出。”
“王上;监察院的经费也很紧张。”侍立在一边的曹天赐插了进来;”现在监察院在齐国安置大量人手;在魏国也保持着足够的力量;而向楚国;秦国安插人手;收买官吏;钱怎么都不够用呢;这事儿;三夫人可也清楚得很。”
曹天赐将宁馨也毫不犹豫地拖下了水。
高远翻了一个白眼给曹天赐;”你放心;这笔钱不会让你出。蒋先生啊;那个田富程不是又额外送了孝敬过来了么?这笔钱就不入府库的帐了;直接拨到监察院去;然后再拨到沧州;以作建立这支船队所用。远航船队还要配备足够的武器;这是一笔大开销;那个岛上的人啊;服硬不服软;非得打得他们屁滚尿流才会任由你摆布;所以万万省不得钱;天赐啊;你可不能从中刮油。”
“这是王上亲自下拨的;我怎么敢?”曹天赐嘻嘻笑着;心里却在盘算着怎么才能不动声色地武一点投入到监察院的事业中去;现在监察院的经费可是吃紧之极。
“王上;不入府库;只怕王武嫡会来吵闹;这家伙;锱铢必较;这么一大笔钱没了影子;他岂有不闹起来的道理!”严圣浩摊摊手。
“你们去想办法!”高远有些蛮横地道:”如果想不出办法;王武嫡还要闹;就说我高远将这笔钱贪污了;让他来找我。”
听了高远这话;几人都笑了起来。
“王上;要真这么说了;王武嫡真有那个胆子跑到您这里来劝谏的。”蒋家权道。”那可是个犟头书生。”
高远摸摸鼻子;这个王武嫡的确有这个胆子来与他理论;这位户部尚书可还真不怕高远将他怎么的。
“这个王上;如果王上为难;这笔钱;其实我李家也可以出的。”李灿犹豫了片刻;道:”李家经营多年;这点积蓄也是有的。”
“这怎么能用你私人的钱呢;这是国家的事情。”高远道。
“其实也很简单啊!”李灿大着胆子;”不若成立一个商会;我李家以船队和资金入股;而王上投入的是军队与武器;对了还有那张海图;到时候的收获;按比分成则可。”
听着这话;蒋家权与严圣浩;曹天赐都惊讶地看着李灿;这位李议政平素谨小慎微;怎么这个时候胆子突然大起来了;居然要与王上坐地分成?
高远大笑起来;”这是一个好主意;嗯;分成;你出钱出船;我派人保护并且作战;李议政;你不愧是个生意人;好;就这么说定;只是这股份怎么说?”
“全凭王上作主!”李灿心中一喜;如果那个岛上真如王上所说;只要到了那里;征服了哪里;那金银还不是滚滚而来;端的是本薄利厚。
“我五一;你四九;怎么样?”高远笑嘻嘻地道。
第九百六十九章:煌煌汉威(93)
正如高远所预料的一般;在经过十数天的吵吵闹闹之后;这些第一批踏进议事堂的各地议员们;终于在争吵之中完成了互相的妥协;因为按照大汉律法的规定;如果他们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不能就提议达成一致的话;国王是有权解散议事会;重新选举议员的。
拿着议事堂送来的最终议案;高远笑着对几位夫人道:”瞧;这就是进步;他们已经学会了相互妥协;从自己的利益与别人的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可是这样一来;大哥你就只剩下签字权了!”宁馨道。
“有时候;能当一个图章;或者只当一个图章;也不见得就不是一种幸福。”高远笑道;”至少我不用事必躬亲;累得跟一条狗似的;还不见得能讨得了好。”
听见高远自比为狗;屋里几位女子全都轻声笑了起来。
“那有一个国王将自己比做狗的!”叶菁儿轻嗔道;”也就只有你了。”
高远大笑;在他的心中;是要将大汉变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帝国;在自己这一代;或许国王还保留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一言而否决任何决议;但当他完成国家的整个统一;消除内患之后;国王将变成一个国家的精神领袖和象征;而国家的权力将逐步向议事堂和议会移交。这样一来;他的子孙会失去权力;却永远不会有被篡位的危险;也不会有失去性命的隐忧。
二世为人;见过了太多的王朝起落;正所谓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一个个曾经的天皇贵胄在被打落尘埃之后;最终烟消云散于历史之中;想做一富家翁而不可得。
权力的滋味是美味的;但他同时也是一剂穿肠毒药;高高在上;权力无双的皇冠;总会吸引着无数的人向往;但当这顶皇冠没有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威;而仅仅只是一个象征的时候;对他感兴趣的人;也就自然少了。将议事堂首席议政顶出来;让他在享受权力的同时;也替国王挡住所有的炮火吧。
现在的高远当然不会将这一层心思所说出来;一切都需要慢慢的来;议事会便是第一步;这第一步走得不错;等时间一久;大家会适应这种议事;决策方式;国王的作用便会慢慢降低;接下来;他便要在郡州一级建立议事会;然后再到县;最终在全国各地普级这种议会制度;一级级向上;现在的议员还是由当地官员推举;再往后;便要扩充有资格推举议员的范围;高远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让这个国家的所有人都能拥有投出自己神圣一票的权利;由百姓来决定自己希望的人选;而这些被老百姓自己选出来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必然要为这些百姓代言;为这些投他票的百姓谋取利益。否则;他的任期便只能是三年。
不可否认;这极有可能在施政之上也带来一些蔽端;比如拖沓;比如互相挚肘;扯后腿;拆台;但相比起这些蔽端;高远更看重他的积极作用。
首先王家的地位将得到稳固。其次;贪腐必然会大幅度降低;而官员也会尽力的为当地谋福利;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官员将不会再有中央任命;而是由当地民选而出。当然现在;想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因为高远必须保证各地的官员在治政思路之上与自己保持一致;那么这些官员就必须由朝廷选派而出。
国家;只需要握住军队;外交以及各级暴力机构;就足够了。
提起笔来;在文件之上龙飞凤舞的签上自己的大名;左右端详了一下;满意的点点头;现在舞刀的日子少了;提笔的时候多了;身边又有宁馨这样一个才女;这一笔字倒是练得颇有些模样了;至少不在是以前的狗爬体了。
叶卫远捧过大印;蘸上印泥;重重地落在文件之上。
“王上;刚刚严议政派人来了;说这一次外派的官员都已经集结在吏部了;正等着王上去为他们训话呢!”将大印放回盒子中;何卫远道。
“是这一次派往辽东三郡的官员么?”高远问道。
“是的;这一次选拔的官员;全都是派往辽林;吉林和黑龙江三郡的。”何卫远道。”地方远了一些;而这些官员又不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所以严议政希望王上给他们去鼓鼓气;使使劲儿!”
“东三省;黑土地;好地方啊!”高远低低的说了一声。一边的何志远没有听清楚前三个字;但后面的却听到了;那里的确是黑土地;但绝对算不上好地方啊;地处偏远;民族复杂;虽然现在匪患已经被熊本罗尉然他们剿灭得差不多了;但本地汉民不多;更多的是被押送到那里的俘虏以及汉军掳掠的人;另外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以及各族蛮夷;可以说是整个汉国最麻烦的地方。河套地区的河套郡;大雁郡虽然也地处偏远;但经过这几年的开发;已经逐渐稳定下来;匈奴人与汉人已经水乳交融;几乎不分彼此了。
正自想着;高远已经冲着叶菁儿几人打了一个招呼;迈开步子向外走去;林卫远赶紧跟了上去;却听到前面的高远在哼着小曲;不由凝神听了起来。
我的家在东北
松花江上啊
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
在那青山绿水旁
门前两棵大白杨
齐整整的篱笆院
一间小草房啊
……
曲子很好听;听着歌中所描绘的景色也是异常的美妙;但何卫远可知道;现在的那片地方;可绝对没有这么好。
吏部后堂;鸦雀无声;高远正在翻阅着这一批官员的档案;这一批官员;几乎全中来自原燕国的中低层官吏;大汉礼部尚书荀修以前曾是大燕首辅叶天南的首席幕僚;对大燕的官员有着很深入的了解;由他牵头;圈定了一批人选;然后征召而来。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被征召的人都有机会被选派为官员;这些人应召而来之后;议事堂先给他们派了一个学习班;先系统学习大汉的各项政策;方略;要知道;大汉的治政方略与前燕国以及这片大陆之上所有的国家都是截然不同的。
为了培训这批官员;议事堂可谓是费尽了心事;两位议政蒋家权;严圣浩轮翻上阵;为他们讲解;而尚在京没有离开的一些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