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300章

我为王-第300章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移居积石城的百姓每户分得百亩土地,那这些跟随将军征战沙场的将领们怎么安排呢?还有哪些官员?”蒋家权又问道。

高远沉默了片刻,“长史,你看现在大燕,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富者恒富,穷者愈穷。”

“长史说得不错啊,土地大量被兼并,老百姓失去了土地,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本,造成了无数的矛盾,当这些矛盾积累到一个临界点时,便会暴发出极大的社会动乱,那些一无所有的人会铤而走险,掀翻那些既得利益者,重新分配社会财富。我们不能走这一条路子。”高远道。

“将军是要抑制土地兼并?”蒋家权惊问道。

“我们现在才多大点势力?”高远含笑反问道:“这个题目太大了一些,我们现在还做不来,不过,在我们的势力范围之内,我们要遏止有权有势者屯集土地,所以,蒋长史,我们要禁止土地的买卖,所有土地,一经分配,便只能归属该人所有,想要变更所权,必须经过官府,这里面所需要的律条,便要麻烦你了。”

“那有些被分配土地者不去种田,便任由他抛荒么?”

“设定一个期限,假如被分配者不去耕作,即收回重新分配。”高远挥了挥手,“凡我麾下官员,所拥有的土地,需得设置一个上限,比方说我,律条中就必须规定,以我的官职能拥有多少土地,多一亩都不行,然后往下依次类推。”

“将军,那这便涉及到一个问题,上位者,手中必然是很宽裕的,他们手中的钱,在这片大陆的其它地方,据我所知,都是拿来买田地的,此条例一出,这些钱可就用不出了,钱堆在那里发霉,也不是一个办法啊?”

“你放心,他们不会让钱发霉的。”高远大笑起来,“钱多了,可以去做生意啊就像老吴那样,这可比土地来钱快多了。咱们征东府的官员,可以入股四海商贸吗,还怕没有钱赚?对了,说到这里,长史还得多多操心,关于商业征税的问题。以前我们对这一块的征税太低了一些,以后要提高。这些东西我不太懂,你去想辙。”

“将军想将商税提高到什么地步?”

“总之,我们要逐步降低对农民的税收,直至最后不向农民收税。”高远随口一说,却将蒋家权雷得里焦外嫩,这片大陆之上,不管是那个国家,便是秦国,都是依靠对农民的税收来维持国家运转的。

“这,如果这样的话,还有谁会去做生意?”蒋家权瞠目结舌。

“你放心吧,即便是这样,做生意也比种田来钱快得多,更何况,咱们征东府辖下,最大的做生意的商家是谁?是四海商贸,四海商贸是谁的,那就是我们的,只要他们不滋声,其它的谁敢挑头?慢慢的,大家就习惯了,这只是降低了他们聚拢财富的速度,并不会让他们没钱赚的。”高远笑道。“至于四海商贸,咱们只不过是从左口袋里掏到右口袋里了。”

“说起四海商贸,现在他的澎胀速度太快了,将军,他隐隐有变成一头壮硕的怪物的底子了,将来,恐怕有些难以制衡啊”提起四海商贸,蒋家权却有些担忧起来。

高远微笑道:“这个,蒋长史尽管放心,你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忧,是因为你是自己人,能看到四海商贸的全貌,在外人看来,四海商贸并不如何显眼,浮在外面的只是冰山一角,而真正的大头却在水下面呢?这水下面的东西,才是我们真正的实力,而这些,却是绝对控制在我们手中的。现在的四海商贸,不仅是我们的财赋来税,更是我们的情报载体,天赐这一年多来,大多数时间就在忙这个事情。随着商贸的迅速渗透,我们的情报网也会很快成形了,这小家伙,着实不错。”

“原来是这样”蒋家权这才明白,为什么高远一点儿也不担心四海商贸将来店大欺主。这个由曹天成一手打造的家伙,现在已经开始初步显示出他的威力了,等到与吴氏酒坊的合同完成,他借助于这个载体,会更加迅速地澎胀起来。而曹天赐又不动声色地在里面安插大量军法司的成员,就算将来四海商贸里真有什么人想搞点什么事,只怕曹天赐便会让他很快消失。

“初八我准备去积石城一趟,如果有可能,我还会去保康看一看,这一来一去,恐怕就是小一个月,回来之后,征伐东胡大概便要开始了,这段时间,扶风的事情,先生要多多费心了。”

“将军尽管放心就是。朝廷大军已经开始在向辽西分批进发了,估计也就在二三月间,便会征集完成,将军有足够的时间。”

“我会带着夫人一齐去,对外,就说我带着夫人出去游玩了。扶风城内,天赐虽然扫荡了一遍,但总是还有些眼睛的。”顿了一下,高远眯起了眼睛,“东征啊,还真是让人期待的,周渊与宁则诚到底给我准备了一顿什么样的大餐呢?真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笑了起来。

大燕,蓟城,王宫之内。

啪的一声,一枚白子落在棋盘之上,卡断了黑子一条大龙的最后一条生路,燕王姬平袖起了双手,微笑地看着对面的檀锋。“檀将军,你输了”

檀锋叹气,将手里的围棋子投回棋盒,“王上棋艺精湛,微臣竭尽全力,占了先手之利,却仍是大败亏输,实在是佩服。”

姬平哈哈一笑,笑声之中却是有着无比的苦涩:“在外流亡十余年,整日无所事事,平日时间,倒大都是与围棋为伴,这棋艺倒不是我自夸,倒也还过得去。”

“王上现在不正是苦尽甘来么?大燕在王上的执掌之下,必然会蒸蒸而上,雄霸中原的。”檀锋笑道。

“苦尽甘来么?”姬平笑着将手里的白子投于棋盒之中,“檀将军,接手燕翎卫之后,一切还顺利么?”

“还好,一切顺利,宁大人非常信任属下。”檀锋抬起头,道。

“好,好”姬平转过头,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东征啊,还真是期待这一天快些来啊”

檀锋微笑着低下头,脸上笑容却是颇为古怪。

第三百九十五章:平静之中的诡异

吴慈安坐在保康县衙的大堂里,在他的身后,两个扶刀的士兵默默地站在哪里,无论吴慈安走到哪里,这两个人便像是影子一样,即便是晚上睡觉,这两个人也这样扶着刀立在床前,搞得吴慈安是相当的气闷,虽然那些强盗(吴慈安到现在为止还是这样想的)并没有禁止他回家,但是,他却不想将这样两个影子带回去吓着家里人。

家里传来了消息,一切安好,门前有人站岗放哨,没有人闯进去,这让他稍稍安心,保康失守后的第二天,侄子吴刚也回来了,是被那个满脸刀疤的凶恶汉子带回来的,被下了刀的吴刚像个鸡崽子似的被这个家伙拎了回来,素有勇力的吴风在对方面前,毫无招架之功。

这伙自称匈奴公孙部族的强盗让吴慈安感到很是古怪,他们一反匈奴人劫掠之后迅速退走的风格,反而在保康县城驻扎了下来,看样子,竟然是想将保康县据为己有,这不能不让吴慈安大为震惊。

说这伙人不是匈奴人,但他们之中,的确有大量的匈奴人,这一点,吴慈安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他们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几个首领中,便有数个匈奴人。只有那个看起来负总责的,有一只铁脚的家伙,不像,那家伙的口音倒像邻郡扶风那一带的口音。

他们的构成让吴慈安摸不着头脑,铁脚的好似是领头的,但对于那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却甚是尊敬,一口一个教头,也不知他们是什么关系,那个被叫做教头的女子,极少露面,整日便呆在县衙的后堂,神情也有些抑郁。

除了这些。更让吴慈安震惊的人是这些强盗的纪律,在他的心中,匈奴强盗穷凶极恶,每至一地,必然是鸡犬不留,杀光,烧光,抢光,是他们一向的政策,但这伙人进入到保康之后。军纪森严,别说是抢劫,连小偷小摸也禁绝,一些想趁乱发点小财的那些难民,被这些家伙拿出,当场便是大棍子抽得鲜血淋漓。

保康县被占领的这段日子,却是保康县最平静的日子,这种反差,让吴慈安觉得有些荒谬。

县衙里的衙役捕快们都能照常行动。即便他们仍然佩着刀,带着铁尺锁链,这些强盗们根本不予以理会,保康平静得便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当然,除了那些街上还没有清理干净的血迹。那一晚,抵抗的河间郡兵们要么被杀,要么俘虏。死了的人已经掩埋,但活着的俘虏被押出城后却再也没有回来,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些强盗比河间郡兵的军纪还要好”这是刚刚从街上回来的吴刚向他禀报的。歇了两天的吴刚带着他的县兵们重新上岗了,当然,他们没有被发还武器,每人都手持着一根木棍,司职巡逻。

“城里的百姓反应如何?”吴慈安问道。

“关门闭户了几天,但现在该干什么还干什么,铺子也都开门营业了,那些强盗们进馆子吃饭,还照样付钱啊”吴刚很是有些感慨,他也是一头雾水。

吴慈安想不明白,便也懒得去想,这些人如果真是要占据保康城的话,这样做也许并不出奇,要是将人都杀光抢光了,他们占着一座空城又能如何?

“他们在忙些什么呢?”吴慈安嘴里的他们,自然是指这些强盗的首领。

“带着他们的军队在加强城防,骑兵不时进进出出,看来是在哨探,我估计,他们是在准备应付严郡守的反击。”吴刚道。

提到河间郡守严圣浩,吴慈安沉默了下来,严郡守不知这里的详情,万一贸然而动,只怕会吃一个大亏,这些军队既然有如此严明的军纪,那战斗力必然非同一般,相称精锐的河间郡兵在破城之后,连一夜都没有撑过,便被打成了一摊烂泥。

“叔叔,我们怎么办啊?”看了一眼吴慈安背后那两个泥雕木塑,吴刚哭丧着脸,他在想,以他们叔侄现在在保康县的行为,就算严郡守将来拿回了保康,两个一个助纣为虐,勾结匪类的罪名那是跑不了的。

吴慈安知道侄子在担心什么,其实他何尝没有想过这一点?严郡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怎么会不清楚,但眼下,自己骑虎难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别想那么多了,但求心安而已”吴慈安拍了拍吴刚的肩头,“如果我们不合作,这满城百姓,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你看,现在的平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褒扬,即便将来我们会有什么不测,但我们亦是上不愧天,下不愧地。”

外面响起了那个铁脚将军走路所特有的叮叮之声,吴慈安心中一凛,对侄子道:“去吧,带着你的人去好好巡逻,保一方平安,便算是尽职尽责了。”

吴刚答应了一声,起身离去,与踏进大堂的步兵擦而过,即便已经与这位铁脚将领多次照过面了,但他仍然还是忍不住去看了那只铁脚一眼。很难相信,这样一个瘸子,居然马术精奇,箭法神准。吴刚知道这一点,是因为他看见过这个人在那一夜引弓发箭的模样,箭下从来没有活口。

“吴大人”步兵没有理会吴刚,而是笑容可掬地向吴慈安抱拳行了一礼。

“步将军前来,不知有什么吩咐?”吴慈安站了起来。

“说起来就有些不好意思了”步兵嘿嘿笑着,“我们来得急,这军粮嘛,有些不够吃了,虽说我们银子是有些的,但也不好去街上店铺去大量购买,您也知道,这些铺子都是供城里百姓的,我们要是这样一来,可就会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