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好女婿 >

第56章

明朝好女婿-第56章

小说: 明朝好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参加考试的人实在多,好在他是最先一批进考场的士子,也免得在外面等得恼火。
  进考场的同时,每个考生还得领一叠卷子,上面依旧如前两场那样上面印着红色暗格。
  除此之外,还有几张盖在府学大印的草稿纸。
  所有的考生在领到卷子之后,都会放进随身携带的一口小布袋子中,挂在脖子上。这口布袋又被称之为考袋。
  苏木因为不知道,也没准备,只得将卷子捏在手上。
  进考场坐了半天,等到天完全亮开,考生们总算都入了场。
  “砰!”一声,贡院放了炮,关上大门,本期保定府院试算是正式开始了。
  苏木倒被这一声炮吓了一跳,再看对面那个刚进入考棚的考生,更是惊得脚下一个趔趄,险些跌倒在地。
  ……
  此刻,在考场外面,听到这一声炮响,不少送自家少爷或者老爷来赴考的家人和奴仆们都席地而坐,静静等待着。又有衙役抄了手,四下走动,示意大家保持安静。
  这场景,倒有几分后世高考时,家长前来陪考的意思。
  在远处,有人的身体微微一颤,喃喃道:“终于开始了。”
  却不是胡莹又是谁,同一个月前相比,这个高个子的小美女瘦了许多,颧骨也有些微微的突起,让她的五官显得更是分明,眼睛也仿佛要大了三分。
  两个锦衣卫的番子在旁边讨好地说:“大小姐,考生们都进考场了,该回去了吧。若是叫胡老爷发觉,咱们可要吃不了兜着走。”
  胡莹也不说话,只微微摆了摆头,将双手合十,嘴唇微微翕动,好象在念着什么,一脸的虔诚。
  没错,苏木先前并没有看错,胡莹来了,一直跟在他的身后。
  胡小姐知道今天是苏木的大日子,关系到他一生的前程。
  于是,她便起了个大早,就带了两个锦衣卫的番子过来,只想亲眼看看苏木是否进了考场,又考得如何。
  在苏木没有出考场之前,她是不会离开的。
  胡顺知道自己对不起女儿,又知道自家女儿是个刚烈的性子,一但惹恼了她,天知道胡莹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因此,这一个月以来,胡顺她都都是百依百顺,再不敢多说一句。
  所以,胡莹来贡院,胡顺干脆装着不知道,只派了两个得力手下跟在后面。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胡小姐终于将那段经文念完,抬头看了看天色,“应该开始答题了。”
  ……
  第一场正试的题目纸终于下来。
  苏木接过题目一看:会作。
  这两道题一道来自《大学》,一题来自《孟子》。
  第一题是《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意思是,所以,君子在任何方面都要尽心竭力,务必作到尽善尽美。
  这也算是《大学》中的名句,只要读过几年书,任何人都能明白其他的意思,也知道该如何作题。
  第二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很长。《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这题目一口气读下来,让他有些接不上气。
  这一题的意思也很简单,意思是地位低下的人尊敬地位高贵的人,这叫尊敬贵人;地位高贵的人尊敬地位低下的人,这叫尊敬贤人。尊敬贵人和尊敬贤人,道理都是一样的。
  讲的是礼,这题目也简单。
  这两道题中第一道因为是《大学》名句,在这些天经过韶先生的题海攻势中,苏木恰好做过,范文也由老师细心修改过,此刻只需直接誊录上去就是。
  笑了笑,心道:“韶先生说不打题的,却不想还是中了一道,却是我等的运气。”
  实际上,明朝的八股制艺严格限定在《四书》范围之内,区区四本书,出题的范围显得很窄,只要长年累月以其中的每一句话为题,逐一作下去。等上了考场,总归会碰到一道以前做过的题目。这也是科举制度中一件很无奈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到清朝时,八股文已经走到尽头,可谓该出的题目已经出尽。
  没办法,只能从《四书》以外的儒家典籍上寻找题目。
  可就这样也不成,于是,又有考官将两句不相干的话各裁去半句,组合在一起让考生以此作文,称之为:截塔题。
  当下就伸展了一下筋骨,磨了一池墨汁,用毛笔蘸了,也不用打草稿,就这么写下去。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一句中“是故”,是承上文,说不,不重要。君子,是大人成德之名。极,即是至善。
  “看来,这破题一句,则应该在善字上着眼。
  然后是承题,善后而成德,这一句也不能单独看,得联系上问,上文书日新,便是明德的事,末后说无所不用其极,便是止于至善的事。
  只要破题和承题写好了,后面几股倒也简单。
  实际上,当初苏木做的时候,只在破题和承题上出了点问题,后面的几股韶先生表示很满意,也就修改了其中几个句子。
  苏木作题是出了名的谨慎和慢,这一题作完,区区八百来字就花了两个小时,等到写好,已是后世北京时间上午十点左右。
  看了看自己的卷子,字写得极其工整,想必誊录的时候也不会被人抄错。
  至于文章的内容,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这道题目当初可是经过韶先生修改的,放在这一千多考生之中虽然不算优秀,但排个中上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如果这场考试只这一道题目,自己是妥妥地排进前一百,中个秀才当不在话下。
  关键是第二题,这一题以前可没做过。
  不过,经过刚过去那个令所有学生谈虎色变的一个月,苏木对八股文的认识又有所不同,心中也不担心。他也不求如童子试前两场那样场场第一,能够上榜就满意了。
  只需扣着题意写,格式上不出岔子即可。
  吃了块饼子,喝了口凉茶。
  待到写得发热的手凉快下去,就开始去对付第二题。
  这次苏木不敢大意,老实地开始打草稿,拟提纲。
  等到提纲弄好,便是中午。又看了一眼,觉得意思上没有任何问题,就开始破题。
  所谓破题就是有一句话将题目的意思说得明白,苏木先前已经想得清楚,不外是:敬对上也对下,上下之礼有别,却又有相通之处。
  按照八股文的格式,破题不能太长,严格限制在二十字之内,考的是士子高度概括的能力。
  刚开始的时候,苏木倒没有把这一题放在心上,就随手写了一段,大约十来字,可等一写完,仔细端详,却感觉有些不对味。虽然用的也是文言文,可半文不白,就好象兑了水的白酒,显得非常古怪。
  这样的句子若是让考官看了,不捏鼻子才怪。
  “有意要写出一个凝练优美的句子并不容易,反有了斧凿之气,落了下乘。算了,就以平实的语言把这个意思说清楚好了。”
  于是,他便提起笔将这个句子划掉,也不刻意求雅。
  这下,果然写得通顺,只不过,字数却超了,达到惊人的三十来字。
  也不成,只能划掉重新来过。
  就这么反复地写,也不知道多少遍,再定睛看去,已经写满了两大张草稿。
  “还是文言文素养不够啊!”苏木太阳穴隐隐做疼,这要是在学堂里,自可去向韶先生请教。然后反复斟酌删减,直到推敲出一个尽善尽美的句子为止。
  可这里考场,根本就没办法向人请教,难道就这么胡乱地凑一句上去了事?
  憋了半天,又回过头去看,写了这么多句子,好象只第一句合适写,自己鼓捣了这两个小时,所花的功夫却是白废。
  苏木感觉有些丧气,看来,科举并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而在士林中混迹也不那么容易。
  心中懊恼,却也不得不将最开始所写的破题抄到草稿上。
  然后是承题。
  苏木提笔写了个“盖”字,按照八股文的格式,承题部分都要用“盖”字或者“夫”字起头。
  所谓承题,顾名思义,就是申述题意,格式也有严格要求。必须是对句格式。
  比如当今翰林院学士,八股文大家,正德年间首辅王鏊流传与世的名篇《百姓足,孰与不足》中的破题一句是“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承题部分就很精妙“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大意是藏富于民,百姓富足之后,君主怎么可能贫困。只有百姓,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就是很漂亮的对句。
  很快,苏木就将承题这句写好,可一看,还是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意思没问题,可句子却有些不畅快,就好象有什么东西堵在嗓子眼里,吞不下,又吐不出来。
  再看看外面的天色,白热炙烈的阳光已经变成金黄,竟然已是下午四点钟模样。
  苏木心中一惊,汗水就下来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自己还卡在承题部分,再这么磨蹭下去,何时才能将这最后一题写完?
  今天这两道题看起来简单,可自己古文功底尚浅,若是胡乱对付倒没什么。可要想上榜,却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这题,如果以他现在这种状态作下去,只怕要大大失分了。
    
    
第八十章 状态这种东西

      老实说,苏木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古文写作功底不成,这是自己的短板。毕竟,古文乃是古人的书面文字,讲究的是高度的凝练。
  一篇好的文章,可谓是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
  这也是中国古文的一个特点,这可是有历史原因的。秦汉时,因为还没有纸,要想作文记事,只能写在绢帛上面,成本极高。因此,古人就养成了惜字如金的习惯,务求在最短的篇幅内将事情说清楚。
  再后来,人们有开始使用竹简,可用这玩意儿写文章非常麻烦,需要选取合适的竹蔑,使用之前还得杀青,制作起来非常麻烦不说,你若是写高兴了,洋洋万言不要紧,这竹简使得就多了。一篇几千字的散文,一不小心就重达数十斤。
  秦时,始皇帝勤于国政,每日所批阅的奏章就有好几百斤。暴秦暴秦,估计赢政的*力就是在手捧沉重的竹简中养成的,换谁读书读得梆大腰圆,脚软手酸,心情也好不起来。
  所以,后世一提起那些精美的文章,多以大作称之。这一点,从秦汉竹简的体积上来看,的确很大。
  说起好的文章,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其中《武安魏其侯列传》,苏木以前在大学研究国学的时候,也曾经想过以自己的语言重新写一遍。最后,琢磨了很长时间,不得不感叹一声,太史公言简意赅,当真是一字也动不得。
  苏木以前在韶先生那里读书的时候,在这老夫子的指导下,算是初步摸清了文言文写作的规律。即便写的文章实在是挫,可写起来却也流畅,像今天这样只两句话就写不下去的情形还是第一次碰到。
  遇到运气好的事情,灵光一闪,也能写出好文章来。
  苏木想了想,如现在这种提笔卡文的情形,或许只能用灵感不到,或者状态欠佳来解释。
  状态这种东西说起来比较玄,却时刻存在于你身边。不管你做什么事,状态好的时候,入有神助,反之,干什么都不成。
  苏木以前在抄《西游记》的时候,由于不可能记住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故事。因此,这本小说只不过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