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李超入京的时候,他的洮州铸币厂,也还只是开始了金币和银币的铸造,因为铜币硬度更高,更难铸。
第一批金币的成色是九成,重量一两。金币正面是长城,背面是龙,周边有齿纹。银币也是含银九成,同样一枚重一两。
这批金银币的铸造量不算多,可以说是为大量铸造铜币做准备。
金银在唐朝不是直接流通的货币,但在某些时候也一样能够充当货币使用。李超铸币的第一批金银币就放在了他的钱庄里使用,不是称重,而是按币面价值使用,一枚金币值铜钱八千,一枚银币镇铜钱五千。
只要周边的齿纹还有表面的浮雕图样没有磨损,那么直接按一两算,若是磨损了,则称种计算。
这种金银币在李记钱庄,其实就和庄票一样,算是小范围流通。
一经推出,还挺受欢迎的。主要是这东西携带方便,五贯钱重三十多斤,可一枚银币才一两。金币更是一枚当八贯,一个钱袋装上十枚金币,都能当上五百斤的铜钱了。
庄票更加轻便,但毕竟庄票只是一张纸,本身是没价值的,不如金银本身还是非常值钱的,也不用担心坏了什么的,就算在没有张记钱庄的地方,也能直接当金银使用。
而对于钱庄来说,他们也很乐意推出金银币,因为不论是金币还是银币,都只有九成的纯度,剩下的百分之十是以铜代替的,铜可比金银便宜的多,相差是六七倍甚至是十倍。
铸币厂采用水力冲压铸币,虽然工序也多,但批量生产起来效率却极高,成本大大压缩。主要成本就是金银铜等材料,其它的成本很低,尤其是人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贵的也就是雕版,是那套机械。
铸币的利润很高,但一般人想仿却难。因为这不是普通铜钱,你随便翻砂铸造就行。没有模具,就铸不出和李家一样精美的金银币,相差太大,又是金银这样的贵重币,就行难用的出去。
不像铜钱这东西,太容易私铸。
现在,李记铸币厂,已经铸造出了上十万枚的金银币,大量金银币通过钱庄、当铺开始流出。
仅仅是铸币和流通出去,李家就赚了很大一笔。李超早算过一笔账,通过铸币和流通出去,每铸造并流通出去一枚金银币,他就能赚到百分之五的利润。
从市场上收集金银,然后加工铸造成币,再流通出去,这简直是最简单最好赚的生意。每铸二十枚币,李超就相当于赚了一枚。
十万枚,他相当于赚五千枚。
这本来应当是属于国家的铸币税,但历来民间私铸横行,就是因为其中利润极大。朝廷对于私铸打击也很严,但张超铸的却是金银币,这相当于一种金银制品,因此也算是打了擦边球。
但铸金银币,比起私铸铜钱,或者销毁铜钱去铸铜器,却利润更大。
那些胆大包天的家伙,不顾禁令,销毁铜钱去铸铜器,销千钱得铜六斤,造铜器则斤得钱六百,一贯铜钱熔了铸铜器能赚三千多钱。
至于直接铸薄铜钱、含铅多的白铜钱等,利润也极高。
不过这两种行为都是相当危险的,朝廷打击起来也是毫不留情。
可他们都不如李超铸金银币来的赚钱,只要他们偷不到李超的那个铸币钢模,他们就铸不出一样的币来。更别说想靠传统的铸币法来仿筑金银币了,那效率,根本没什么钱赚。
如果张超把这种水力冲压铸币压献给朝廷,朝廷用这种方法来铸钱,那铸钱成本绝不会居高不下,甚至铸钱还亏本。而且用这种铸币法,仿铸也更难,甚至可以降低铜的成份。
以前历朝铸那些什么以一当五当十的钱,最终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钱强行提高币值,却没有防伪的功能,别人太容易仿铸。甚至有些朝代直接铸铁钱替代铜钱,这就跟后世朱元璋大量印宝钞一样的愚蠢。
但如果用李超的这种方法,保证铜币的精美和防伪的能力,那么就算降低了含铜量,一般人也是很难伪造私铸的,因为冲压铸币,跟翻砂铸币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成本、币相都在大大增加防伪难度。
铸金银币很赚钱,但李超没打算赚多久。先赚他几笔,然后回头献给朝廷,自己想长期把这个技术,这个暴利控制着,太危险。
其实不铸金银币,有钱庄在也一样是非常赚钱的。钱庄,玩的才是真正的空手套白狼、借鸡生蛋啊。用别人的钱,给自己赚利息。
下午,李超去秦琼府上拜年。
一进府,发现秦琼的脸色不是太好。
“杨文干起兵造反了!”
“宇文颖不是去宣诏杨文干了吗?”
“宇文颖到了庆州之后,杨文干才反的。现在还不知道是宇文颖故意透露了风声,还是无意中泄露了消息,总之杨文干已经知道太子被软禁,已经起兵反叛了。”
“这是好事啊!”李超想了想,觉得杨文干不反还好点,他这一反,岂不是岂地无银三百两,越发的坐实了太子之前准备和他一起谋反之事了吗?
“杨文干起兵后,没有往南来,而是直接往北引了梁师都进庆州了。”
“那也算不了什么,梁师都在朔方还能挺一挺,他敢南下,那是找死。”
“可有消息传回来,凉州李艺的部下也准备做乱,另外突厥人也有异动。”
秦叔宝这样的大将,当然不会怕一个杨文干,就算加上梁师都,也不值得一提。可如果突厥人想要借机搞事,那又不一样了。
“突厥颉利可汗声称要为太子打抱不平,申张正义,为他主持公道,要带兵南下,问个清楚。”
“朝廷是什么反应?”
“听说宰相们吵做一团,有人认为应当派使者去跟突厥人解释,也有人提出要派兵直接去灭了杨文干和梁师都,若突厥人敢南来,就跟他们干。”
“陛下之意呢?”
“陛下还没有表态!”
李超点了点头,若有所思,这个时候皇帝还在犹豫什么?确实值得深思啊!(未完待续。)
第406章 改封建成为蜀王(第四更,为踏血如焚万赏加更!)
历史上有唐一朝曾经发生过四次玄武门之变,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李世民开了个很坏的头。
但影响最大名声最广的还是李世民发起的第一次玄武门之变。
不过现在看来,似乎已经不需要玄武门之变了。
杨文干居然起兵造反了,这越发的证实了太子和杨文干谋反之事。
不过让李超有些疑惑的是,这个宇文颖去传个诏,怎么反而把杨文干给传的起兵了?
翼国公秦琼府上,香炉上香烟袅袅,李超与义父秦琼相对而坐。
“陛下还是没有下诏废太子!”
没有下诏废掉旧太子,自然也就无法立新太子。李建成被软禁武德殿中,杨文干现在也反了,这个时候,本来皇帝应当兑现,要诏告天下,正式废黜建成,立杨民为太子。
可皇帝却没有兑现。
杨文干反了,梁师都南下了,突厥人也表示要来参与下亲家的家务事。
“殿下没有请求平乱?”李超问。
秦琼摇头,新年刚过,河北大都督、兵部侍郎、上柱国秦琼,被加封为右卫大将军,真封通前共五百户。
爷俩现在官职爵位都一样,一样是大都督,一样是上柱国,一样是大将军,一样的食邑。只不过秦琼还是驸马,还是国公,李超只是检校大都督,也只是县公。
上一次江淮作乱,李世民主动请求出兵平乱。
上一次突厥南下,李世民也主动请求带兵北讨。
可是这一次,杨文干反了,梁师都南下了,突厥人也声称要干涉大唐的家务事,可李世民却不吭一声,根本不提出兵的事情。
李世民是在等李渊兑现承诺。
等李渊废掉李建成,立他为太子。要不然,他就不会请战出兵。
问题是,李渊又在等什么?他为什么还不做决定,既不废掉建成,也没有让李世民或者李元吉出兵?
以前李超听说女人心是最难超的,但实际上帝王心才是最琢磨不透的。
太极宫。
李渊对李世民道,“二郎,杨文干作乱,又引梁师都南下,朝廷需立即夺回庆州。你亲自率兵去一趟庆州,凯旋之日,朕封你为太子!”
李世民却没有马上领命。
“陛下,文干竖子,敢为狂逆,庆州府僚定会将他擒斩。就算没有,也只需要派遣一员大将征讨即可。”
李世民对李渊说了不。
他并不想此时出京平叛,或者说,他以此向李渊表明他的态度,在要求李渊兑现之前的承诺。
先前皇帝说等召回杨文干就诏告天下废除太子,可现在杨文干都反了,那还等什么?
被皇帝数年来哄骗了四五次,李世民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他了。过去李渊一句事后立你为太子,李世民就会打了鸡血一样的往前冲。可现在,李世民觉得要先兑现了再说。
面对李世民这么直接的表态,李渊也是明白人。
他沉吟片刻,当着众宰相们的面道,“不然。杨文干叛乱,事关建成,只怕会引起东宫旧部的响应,这件事情,还是需要由你亲自走一趟。另外,我既然答应立你为太子,就不会食言。但我也先告诉你,我不是隋文帝,我不会诛杀自己的儿子。建成犯了错,但我相信他还没到真敢弑父的那步。”
他叹息一声,“待你凯旋,朕加封你为太子,到时改封建成为蜀王。蜀兵脆弱,它日,若他能够事奉你,那你要保全他。若是他还有二心异动,那你到时取之也易。”
在李世民的逼迫之下,李渊也终于表明了他此时的态度。
愤怒过后,静心思考了几天,他渊认为李建成往杨文干处送铠甲,让他派兵到东宫来,甚至那支李渊一直都知道的长林兵,其实都并不足以表明太子要谋反弑君。李渊认为建成没有这个胆量,他静下心来想来想去,觉得建成的这些举措,与其说是要谋反弑君,倒不如说是要自保,要防范秦王世民。
昨天晚上,李渊悄悄去了武德殿,秘密见了建成。
建成向李渊哭诉,表明自己绝无造反之意。只是世民咄咄逼人,他心中恐惧,才想要自保,做了错事。
李建成甚至拿出了不少的证据,证明李世民其实也一直在招兵买马,结交朝中文武等等。这些证据,都是有干货的。
李渊听了之后,态度转变了不少。
都是自己的儿子啊,虎毒还不食子呢。
因此就算杨文干真的造反的消息传来了,李渊也并没有太过怒了。杨文干造反,并不能说太子要造反。毕竟太子被软禁,要被废除,这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了。杨文干知道后,恐惧之下起兵,也不稀奇。
李世民本来还想再坚持一下的。
可看到李渊那平静的目光,心里却有些发慌。
皇帝刚才这番话说的也很硬气,不杀太子,但降封为蜀王,这已经是很难得的让步了。
“儿臣领命!”
李世民退下,李渊长叹。
秦王府。
房玄龄和杜如晦、长孙无忌、高士廉等听了李世民转述刚才宫中情况,也都面色不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