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第10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欲发动玄武门之变,还有一个人的支持非常重要。”长孙无忌道。
“谁?”
“王承恩。”长孙无忌指出,“王承恩以前为内侍省太监,对宫廷内部极为熟悉,尤其是他还掌握着六扇门这一力量,若是能得到他的支持,到时就能在宫里制造混乱,甚至是夺取宫门。”
“王承恩是陛下心腹,岂能跟我们一起?”
“我们不也是陛下心腹吗?”长孙无忌苦笑,“据我所知,最近王承恩已经失宠,时常受到陛下责骂,估计心里也有怨气。若给他许诺一些好处,想必他也愿意加入太子这边,在新朝谋一位置。”
“让柯庆去接触一下。”房玄龄道。
柯庆接到房玄龄派来的家丁传的口信时,都不由惊叹他的大胆。同时,也心里极为振奋,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看来已经下定决心了。
王承恩过去身为宫廷第一得宠内侍,在宫外也是有御赐的大宅子。
柯庆再次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王承恩的宅子里,把他吓的差点尖叫。
“你是?”
“我是柯庆啊,赵王府上的家丁教头。”
“原来是柯教头,我说有点眼熟呢。”王承恩强做镇定。
“王公公,我找你是来谈点事情的。”
半天之后。
王承恩充满震惊,似乎不敢相信。
“你说你是暗影的总舵主?暗影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成立了?六扇门里遍布你们暗影的人?”
“是的,连王公公身边的人,都有我们的人。例如,王公公最近对陛下不满,几次暗里咒骂陛下,这些我也清清楚楚。”
“我没有。”
“放松,王公公不用担心,我又不会举报王公公。我也知道王公公最近过的不太顺,只要王公公能够支持太子,回头,你地位依然不减。甚至殿下承诺,若是王公公肯助殿下一臂之力,事成之后,殿下愿封王公公郡公之位,并给王公公一块封地。”
王承恩有些呼吸粗重起来。
“我一宦官,又无儿无女的,有这郡公和领地也无用啊。”
“哈哈,王公公,你虽无后,可也有兄弟子侄啊,认一个做义子继嗣就行。到时,老了也可以回领地养老啊。”
王承恩有些心动。
“我不过一太监,能帮的到殿下什么忙?”
“当然能帮。实不相瞒,此刻汉京,其实已经有数百勋戚贵族官员已经暗中支持太子,等到时机一成熟,这汉京就要变天。”
王承恩脸色大变,“柯教头跟我说这些,就不怕我告诉陛下?”
“哈哈,王公公,你当然可以告诉陛下,但那又如何,你们查的到是谁吗?或者说,王公公以为你说的话陛下会相信吗?拿不出证据,到时王公公只怕也不好交差的。”
“王公公你好好想想,陛下此次南征,真的能赢吗?赢面在哪?你想过如此忠于陛下,到时陛下输了,你的下场是什么吗?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时候,天下百姓都盼着太子殿下继位呢,你又何必逆势而为?”
柯庆走的时候,怀里还揣着一份王承恩写下的血书。王承恩已经答应秘密效忠太子,并在太子需要的时候,调动六扇门的人。
建康。
太子成婚后,张超和太子以及监国朝廷转移到了江南的建康。
张超看着刚收到的暗影密报,也不禁为柯庆的进展之顺利而惊叹。
本来,二次玄武门之变计划,只不过是张超的一个备用计划而已。他没想过能成,但能制造点混乱也是好的。却不成想,还真的如此顺利。
房玄龄、长孙无忌都策反了,更有王承恩、李君羡、吴黑闼、何进等一干将领也已经写了效忠血书。
看来,他低估了李世民给大臣们造成的失望之心。
若是此事成功,那就是一劳永逸了。
张超捏着下巴深思。
长孙无忌等人究竟是真有心想要拥立太子,还是将计就计?想来想去,张超觉得他们没有理由使诈。
皇帝现在虽然还有半边天,可形势却很不妙,尤其是人心不再。反倒是太子,现在深得民望,南军又势头正猛。
拥立太子,对于长孙无忌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至于长孙和李世民的君臣感情,这个东西很玄。
考虑了许久,张超还是觉得努力的促成这个行动,他给柯庆写信,指示柯庆全力以赴,抓住这个机会。
若是成功,就可以入主汉京了。
第1281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
卫国公李靖病了,据说病的很严重,已经起不了床。
李世民在宫里听到这个消息,冷哼了一句,“病死了也好,倒省的朕日夜提防。王承恩,你代朕去看望一下,送点药物,慰问一下。”
早朝之后,长孙无忌约房玄龄同去卫国公府看望李靖。
当天,许多文官武将前来看望李靖。若是一般病,也许还没这么多人来,毕竟李靖是军中大帅,尤其还失了皇帝宠。但如今不同,听说李靖快死了,这个时候来看望,也许就是送最后一程了。
卫国公府中,红拂一身白衣,脸上尚有泪痕。
卧室,李靖面色腊黄,嘴唇干裂,双眼浑浊无神,甚至还不时说几句胡话。
王承恩带着皇帝赐的药过来,慰问几句,然后让御医帮忙看诊。
那名御医其实也是王承恩交待好的,他仔细的一番望闻问切之后,摇头叹息,做出了药石无医,回天乏力的判断。
“李夫人,请准备后事吧。”
红拂握着丈夫的手低声哭泣,大臣们依次进来看了两眼,好言安慰了红拂几句也就告辞了。
外面,卫公府的管家仆人们准备了茶点,招待众人。
大家也没心思久坐,各自坐了片刻就都回去了。
最后,陆续都回去了,却还有一些人没走。
李靖的房里。
“卫公,该走的都走了。”
李靖睁开眼,坐起身子,却是已经很精神,哪有半分垂死之人的样子。
红拂出去,站在门外帮忙望风,家丁也早在院子四周都拦了起来,任何人都无法偷偷靠近。
“梁公、魏公、王公公,诸位!”
李靖目光从屋里众人身上扫过,拱手。
“大家也不用那么多客套了,聚一起的机会难得,大家就开门见山吧。想必大家都已经是认真考虑过了,汉京该变天了。”长孙无忌向来是那种谋定而动的人,一旦决定了,就不会再犹豫不决。
屋里人也不多,大约十几个人,但都份量不轻,房玄龄、长孙无忌、杜淹是宰相。王承恩,是宫廷里的大总管,还是六扇门的首领,他是皇帝监视百官的耳目,此时却站到了密谋变天的一边。
李靖、李君羡、吴黑闼、何进都是军方大将。
另外的七八个人,也都是各据要职。
今天好不容易安排的这场聚会,就是要统一共识,商议好行动计划。
房玄龄咳嗽一声,先开了口。
“这次行动,目的是逼陛下退位,但不得乱杀无辜,必须保证陛下平安。我们的目的是攻入甘露殿,软禁陛下,迫陛下下达退位诏书。”
长孙无忌也道,“入宫之后,我们要让陛下马上授权给中书门下,让中书门下接管汉京的兵马指挥调动大权。”
“王公公,你是六扇门的负责人,是皇帝的耳目。接下来这段时间,你要堵塞好陛下的视听,不能让他察觉半点汉京的异动。并且在发动宫变之时,你需要在宫内做好接应,一定要盯好陛下,不能让他失踪。”
王承恩脸红扑扑的,参与到这样的密谋叛乱会议,他觉得非常的亢奋。
“诸公放心,此事包在咱家身上。”
柯庆在一边道,“我们南军参谋处的密谍也会密切配合六扇门行动的。”
王承恩若有所思的看了柯庆一眼,并没有说出暗影这个神秘机构来,既然柯庆只提南军参谋处,那就随他。
“李将军,你现在驻守玄武门,这次行动重中之中还在于你。一定得控制好玄武门,放我们入宫,并且随后关闭宫门,不让宫外的北衙禁军救援。”
李君羡现在是左武侯中郎将,爵封武连郡公,驻守玄武门,这是计划的重中之重,就如同当年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时,依靠的何进一样。当年何进,也正是驻守于玄武门。
吴黑闼和何进两人如今也是在北衙,就驻扎于玄武门外的北营。
长孙无忌道,“要想成功,关键还得内三卫。”
原本朝廷是罢除了亲勋翊内三卫五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不给勋戚子弟门荫特进的路子。后来张超造反,李世民又重建了内三卫五府,这次的目的则是让那些分封领主们把子弟留在京中做人质。
这内三卫五府数量很多,足有好几千人,他们所处的位置也是在宫廷内外,把守各道宫门等处,可以说十分重要。
长孙无忌说要靠这些人,主要是长孙家等高官子弟也多在这里面,兼之多数领主其实也是摇摆不定的。
比较容易拉拢。
毕竟如今皇帝的许多政令,其实都大大损害了这些贵族领主们的利益。
大家更愿意看到的是贞观十三年以前的大唐朝廷,喜欢那时的制度。各方面的利益都照顾到了,贵族们哪怕如今武人地位降低,可有了领地也是得到了弥补,兼之有了议会后,更加不错。
可短短一年,皇帝许多政令倒退,让大家都心里有气。
以长孙家等各家子弟,再拉拢一批领主子弟,到时里应外合,能起到极强的效果。
宫变不在人多,关键在于时机。
还有时间的把握。
商议许久,初步定下方略,又定下了联络方式。
内有六扇门为耳目,并堵塞皇帝视听,外有暗影联络各方。
会后,大家前后脚离开李靖家。
皇宫。
李世民问王承恩。
“李靖还能活多久?”
“御医说撑不了几天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叹口气道,“李靖此人,本事是很强的,将门出身,大器晚成。奈何此人用兵虽强,可这屁股却从来都是歪的。当年我父子太原起兵,李靖就想着去扬州告发我们,是我救下了他。后来玄武门之变,孤让张超去劝说他加入,结果他竟然不肯。”
“再后来汉京之乱,这李靖居然还加入了复辟党,真正是个老杀才。这一次,又想给张超说话。朕就纳了闷了,这李靖难道就不知道他三番两次的活命,都是朕赏他的?”
“哎,算了,死了也好,省的朕记挂。他要不死,朕还得时常担忧着他,说不得哪天他做出什么过份的举动,朕还得被迫杀他。如今死了,也算是善终了。待他死了,朕也给他加个荣衔,留他一个战神美名。”
“朕记得李靖的几个儿子都是文职,几个孙子和曾孙,倒都是武职?”
王承恩在一边点头说是。
“待李靖死了,给他的儿子孙子们都加个散官什么的,三原李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对了,李靖那个跟张超三女儿订婚的曾孙,退婚没?”
“好像没有。”
李世民不满的哼了一声,“这个李靖,比起李绩来,差的远了。李绩也是张超的亲家,可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