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枪王张绣-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晃听得,皱眉说道:“昨日不是让每人饭食减半吗?”
粮官答道:“将军,小人已经如此做了,但粮草还是不够。”
徐晃问道:“若士卒饱食,可供几顿?”
粮官答道:“三顿。”
徐晃听得,暗暗算了一下,士卒三顿饱食,算上今日的晚饭,也就是明天晚上就会粮尽。徐晃无奈地叹了口气,对粮官吩咐道:“今晚让众将就饱食一顿,明日两餐全军上下一同减半,连本将也是。”
粮官听得,应道:“诺!”
炊烟缓缓升起,士卒们原本还担心没有饱饭吃,他们已经连续三餐都只能吃一半了,每日还要守城,消耗体力甚巨,如若不是见到徐晃也只吃一半,并不住说援军就到支持他们,只怕士气降得更快。
如今见到有饱饭吃,士卒们顿时大喜,欢呼之声不住从关上关下各处响起,士气当即大振。只不过有些精明的士卒并不是如此想,前面三餐都只有一半今天突然恢复了正常,不由得让他们联想到,粮应该就要用尽了,故此这些精明的士卒除了自己吃饱之外,还偷偷地将食物收起,以备粮尽之时还有东西可吃。
入夜之后,徐晃正在关下的后营之中巡视。这时,一名小校来到徐晃耳边低语了几句,徐晃听得惊喜道:“当真?”
那名小校答道:“他们是如此说,关上的将军们不敢作主,于是来请徐将军。”
徐晃听得,说道:“快!带本将去!”说完急急脚地跟着这名士卒上了关城。徐晃上了关城,副将立即来到徐晃身边,说道:“将军,下面有人自称乃是京兆尹大人派来送粮的,末将已经让他们运了一袋上来,里面全是粮食,但末将不敢作主,特来请将军。”
徐晃听得,急道:“还犹豫什么,先运上来再说。”顿了一下,又加了句:“让士卒们将银器都取来,以防这是敌军奸计,在粮食之中下毒。”
副将听得,立即遵照徐晃的吩咐去做。徐晃来到关城边向下望去,漆黑之中隐约见到关城之下有数只大船,船上堆满了一个个大袋,装的应该都是粮食。徐晃连忙让士卒们将火把都熄灭,而后不住将篮子放下去,让船上的人将粮食放到篮子上再拉到关上。
而运上来的粮食徐晃都指挥士卒小心地用银器检验,发现无毒之后再让粮官找人收起。幸好连续几天的大战几乎将韩遂收集的船只都砸沉了,使得韩遂没有派士卒在黄河之上巡视,不然这等偷运粮食也不会如此顺利。
运了一会之后,那名副将又来到徐晃身边,说道:“将军,这是京兆尹大人给将军的书信。”
徐晃接过书信之后连忙打开,看得信上所言脸上一片喜色。副将见得,不由得问道:“将军,可是有大喜事?”
徐晃点了点头,说道:“主公已经平定马腾,马家自马腾而下悉数投降,主公大军已经回师,正方这里运来的粮食虽然不多,但亦够大军一日之用,有这一日的缓冲,定能等到主公大军。”
副将听得,疑惑道:“既然京兆尹大人可以用此法为我军运粮,为何明天晚上不如此运。”
徐晃答道:“正方书信上言,韩遂大军封阻黄河河道,他是让回到长安城中的皇甫郦领兵强行突破再让运粮船来运粮的,此事最迟明日早上就会被韩遂发现,故此可一不可再。”
正在二人说话之间,一名小校来报道:“禀报将军,韩遂前来攻城,运粮船见机不对已经离开了。”
徐晃听得,立即便知道是皇甫郦冲破韩遂封锁河道的消息被知道,便下令道:“传令下去,加强防守,再让粮官清点粮食数量,速来报与本将知道。”
小校听得,应了一声就立即传令去了,徐晃亦与副将一同赶至关城边上,指挥关城之上士卒先将火把点燃,然后加强防守。不过徐晃的不妨显然有些多余,韩遂所部的士卒显然只是来驱赶运粮船的,并没有对关城发起进攻,而是在关城攻击范围之外四处巡查,以防再有运粮船靠近。
第三百五十三章 韩遂退兵 灭杀程银
透过火光,望着河面之上不住游走的船只,徐晃轻哼了一声,说道:“韩遂还是很聪明啊,知道夜晚进攻比早上更加不如。”随后对副将吩咐道:“且认真监视,如若韩遂的船只接近,就直接攻击,不用留情。”副将听得,连忙应了一声。
徐晃交代完防务之后,立即去见粮官,粮官此时正忙碌于清点记录刚运上来的粮食,见到徐晃到来,连忙行礼。徐晃问道:“今夜运上来多少粮食了?”
粮官答道:“回将军,足够全军上下士卒饱食一顿之用。”
徐晃听得皱了皱眉头,说道:“这么少?也就运了一半?”
粮官点了点头,答道:“不过算上剩余的粮草,足够士卒们三顿饱食。”
徐晃点头说道:“明日与后日,让士卒吃八成饱,如此一来就可支持两日,士卒亦不会无力作战和有所怨言。”汉末各诸侯之中,恐怕也只有张绣是让麾下的士卒吃过十足,其他诸侯的士卒恐怕也就只有六、七成左右饱,徐晃将粮食减至八成,怨言是有一点,但亦不算大。
粮官点头答道:“将军英明。不过这次幸好有京兆尹大人送粮来,虽然不多,但足够多支持一天了。”
徐晃点头说道:“是啊,正方大才,主公果然没有说错。好了,你且下去继续清点吧。”粮官应了一声,便下去了。
正如徐晃所言一般,李严原本就是督运粮草,长安有多少粮草送出,并送到徐晃军中李严是知之甚详,加上本身知兵事,李严粗略一算就知道徐晃军中粮草所剩无几。正好黄忠让吴班和皇甫郦先领两万步卒回长安,后来吴班又被调至安定郡去助华雄,于是李严便将长安城中的船只都收集起来,皇甫郦领一军,水陆并进,去将封锁黄河河面的韩遂军击破,同时让运粮船快速前往临晋关下,暂解徐晃粮草之危。
李严这边虽然派了皇甫郦去运粮,但临晋关之危尚未能彻底解决,程银虽然草包,但他手下皆是精锐的西凉铁骑,就算李严派皇甫郦率两万步卒去支援,野战来说也不一定能胜过西凉铁骑,加上李严担心皇甫郦经验不足,以及屯兵在蒲津的韩遂可能会随时派兵偷袭长安,故此李严决定以固守长安为重。而且黄忠已经回师,亦确实不需要李严多此一举。
临晋关上的士卒不少都知道李严晚上派兵送粮来的消息,加上也能吃个八成饱,士卒们的士气当即恢复了许多,应付程银大军的进攻表现出来的战力也强了许多。
此时,韩遂大营主帐中。
韩遂一脸阴沉地坐在主位之上,旁边李堪和候选都不敢吱声说话。韩遂手中捏着一块布帛,喃喃地骂道:“张绣,好手段!好谋略!一战,只需一战,就灭了马腾,厉害!”
李堪和候选听得韩遂喃喃自语,二人对视了一眼,李堪硬着头皮,问道:“主公,如今我军对临晋关久攻不下,当如何是好?”
被李堪一问,韩遂才回过神来,想了想,叹了口气说道:“撤吧!”
李堪听得,失声惊讶道:“什么?”
韩遂冷冷地扫了李堪一眼,说道:“本将说撤退!”
这时李堪才知道自己失礼,不过亦顾不得许多,问道:“主公,我军形势大好,只要再攻几天,或许就能攻破临晋关,到时回师,就可一举而陷河东,此时为何要撤退?”
韩遂冷哼一声,将手中布帛扔到李堪手上,喝道:“你自己看吧!”
李堪对韩遂很是畏惧,颤抖着手捡起布帛,展开一看,越看越是心惊,最后惊讶地问道:“主公,马家当真降了张绣?”
韩遂哼了一声,说道:“怎会有假。而且公英发来消息,说金城、武威有羌人作乱,只怕此亦是张绣所谋。如今马家已经降了张绣,张绣大军只怕此时已经回师,就算此时攻陷了临晋关,攻陷了河东已经无用,安定无大军驻守,公英兵又不能出金城郡,我军现在是要立即回师,赶在张绣大军之前返回安定,不然这次损失就大了。”
顿了一顿,韩遂下令道:“李堪、候选听令,立即整军,而后沿河北上在夏阳县渡口让大军渡河,从那里返回安定郡更快,更可避开临晋险关。再通知程银,让其率军为先锋,先回安定郡,不得有误。”
李堪和候选听得,同时领命。
且不说李堪、候选二人整军,这边程银收到韩遂的军令,大声问那信使道:“什么?主公要撤军?本将几经辛苦,才堪堪将徐晃设在临晋关下的大营攻破了,现在就要准备攻关,主公要撤退?这……将士们的血不就白流了么?”
信使神色不变,只是冷冷地喝道:“程银大胆,你莫不是想抗令?”
程银听得,眼神一阵闪烁,手亦不自觉地按在剑柄之上。这名信使乃是韩遂的心腹亲卫,见得程银如此动作,非但没有退缩,反而还踏前一步,紧逼程银。
所谓旗本八将,其实原来皆是凉州的一方小诸侯,占了一些县城,聚集了一些兵马,不过最后都被韩遂一一收复,八人投降很大程度上是慑于韩遂的武力,故此韩遂对八人是提防多于信任。
此时程银心中念头不住闪过,最终手松开剑柄,点头说道:“本将知道了,你且回去回复主公吧。”
这名信使见得,亦松了口气,如若程银此时反叛,的确是一个大麻烦,故此亦不敢再对程银过分进逼,点了点头,施了一礼便退了出去。
程银不肯接军令撤退,很大的原因是之前的进攻太过狠辣,先伤己再伤敌。这种打法如果胜了还好,士卒对主将畏惧,不敢作乱,如若是败了,就会激起士卒的不满,容易造成士卒哗变。程银也是大战几天之后,偶然听到士卒对自己的不满才骤然惊觉。如今韩遂要他撤兵,虽然不是直接战败,但士卒的不满肯定亦会被激起不少。果然,程银下令撤军之后,就有士卒鼓噪,不过程银早有准备,立即就将几个带头的捉出来,当场处决了才震得住其余士卒。
程银所部士卒默默地收拾好行装,而后趁着夜色悄悄弃营而去,到临晋关前走了一趟,程银所部两万人马仅余下一万人左右回去,来得时候是一人一骑,走的时候却是一人双骑。
离得临晋关远了之后,程银就让大军加快速度向西北方行走,到了三更时分,忽然听到前面传来“隆隆隆”的声音,初听之时程银还很是疑惑,但仔细一听,就立即反应过来,高声喝道:“这是敌军骑兵,准备迎战!准备迎战!”
程银所部士卒都是百战老兵了,听得程银所言,亦立即反应过来,散乱的阵营开始调整,逐渐变得整齐了起来。
程银所言并没有错,在左冯翊中,只有程银一路骑兵,韩遂所部还正在渡黄河,而此地有骑兵出现自然就是敌军了。
程银所部刚列好阵形,前面一路骑军就出现了,月色之下,程银见到了那面“征西将军黄”的大旗。此军正是回师支援临晋关的黄忠所部两万骑军。
在左冯翊的荒野之中,两支骑军不期而遇,都出乎了黄忠与程银二人的意料,不过既然遇上了,那就只剩下一个方法,战!
没有战鼓声,也没有号角声,旷野之中仅余下双方战马奔腾时发出有如旱天雷一般的“隆隆”声。
黄忠与程银几乎同时见到双方的大旗,不过双方的反应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