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大唐-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鉷和杨玉寿两人带着手下人手在前院前厅一进的几间房舍之中搜索,厅后的回廊处有个小小的花坛,花坛上摆着几盆鲜花和两只花瓶装饰物。从搜查一开始,王鉷便盯上了这两只花瓶。来回经过数趟之后,王鉷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将袖子里的谶书小册子送进了其中一只青花瓶中,之后便等待着这花瓶被发现。
然而,让王鉷郁闷的是,杨玉寿算是所有人中搜查最积极的一个了,但他带着人从这回廊花坛边走了有十几次,居然连看都没看那花瓶一眼,熟视无睹的从旁经过。王鉷表面上镇定,心里骂翻了天。有一刻他甚至怀疑这个杨玉寿是故意不看那花瓶,给自己难堪。
王鉷是不想自己找出来那本谶书,因为如果是自己发现的,在李林甫那边不太好交代,于是便只能苦等。可这杨玉寿最终还是没发现藏匿之处。
大伙儿都去禀报结果了,杨玉寿已经忙乎的满头大汗超时许多,终于不甘不愿的道:“王中丞,一无所获,白费功夫,回禀相国去吧。”
王鉷甚是无语,但总不能说:“你他妈的搜搜那花瓶啊。老子放了谶书在里边了。”加之李林甫命人来催促回禀,也只能心头梗着大石头和杨玉寿这蠢货一起去回禀。
幸而有了第二次搜查的命令,否则王鉷都不知道这事儿怎么收场。第二次机会王鉷是绝对不会错过了。装模作样的将前院和前厅搜查之后,再往厅后一进房舍搜查时,经过那小花台时,杨玉寿再次无视的走过,眼角也没瞟花瓶一眼。王鉷受不了了,跟在杨玉寿身后走过的时候,故意将衣襟一撩,衣角勾住了花瓶。“哐当”一声脆响,花瓶落在地上,碎成数片。
满头大汗的杨王寿闻声惊讶转头,王鉷笑道:“不小心碰落了一只花瓶,当心脚底下,莫扎着。”
杨王寿经他提醒忙看着脚下碎裂的瓷片,在一片瓷渣之中,他终于看到了那本蓝色封皮卷在一起的小册子。
“那是什么?”杨王寿弯腰伸手捡起那小册子,知道他将的小册子捡起来的时候,王鉷才暗中舒了口气,这蠢货终于拿到手了。
杨王寿慢慢解开扎着小册子的麻线,缓缓翻开小册子的封皮,只看了一眼上面的字,便像是被马峰蛰了一般跳了起来,一把将小册子丢在地上,惊叫道:“了不得,可了不得了?”
王鉷故作惊讶问道:“怎么了?”
杨王寿动如脱兔冲上去在此将小册子攥在手里,生恐被王鉷抢走一般,口中喃喃道:“大逆不道,这是要造反了,这是要造反了。”
王鉷道:“怎么了杨少卿?”
杨王寿道:“这是谶书,上面写着大逆不道的谶言,杨慎矜果然有所图谋,走,去禀报相国去。”
王鉷道:“我瞧瞧。”
杨王寿像拿着宝贝一般双手紧紧握着谶书在王鉷面前展开。王鉷是真的第一次见到里边的内容。王源今晨写好交给他的时候他就很想看,但他自己又觉得不该看,因为看了里边的内容怕自己觉得心中愧疚会生出悔意。虽然他知道这里边不是什么好话,但是他宁愿把里边的话想成是歌功颂德之语,这样自己心里好受些。
现在是王鉷第一次读这谶书上所写的谶言,即便有着心理准备,王鉷看后还是脊背生寒。
“太狠了,杨钊和王源可真是不给活路,这谶言一旦曝光,基本上杨慎矜是要灭族了。”
……
阳光直射在院子里,李林甫坐在树荫之下,手中攥着那本谶书,看着那上面刺目的十六个字,脸色阴沉的可怕。周围几名官员也都面色惊悚的盯着那谶书上的内容,觉得喉头干干的,不断的咽着吐沫。
“十年之内,木子必亡,真今为主,复国在望。呵呵,呵呵,老夫不知说什么好了。”李林甫虽在笑,但声音干涩,一丝笑意也无。
“相国,杨慎矜私藏谶书图谋复国作乱,当真是大逆不道,请相国定夺。”杨王寿兴奋的满脸通红,脸上的汗一滴滴的滚落。
李林甫沉声道:“王鉷,这谶书是怎么搜出来的?是谁搜出来的?”
王鉷躬身道:“禀相国,在厅后回廊上的一座小花台上的花瓶里,我和杨少卿从旁经过,原本不在意那种地方,不小心碰落了花瓶,这谶书从花瓶中露了出来。”
“谁碰落的花瓶?”李林甫道。
王鉷忙道:“是下官碰落的,谶书掉落出来后落在杨少卿的脚边,杨少卿捡起来的。”
王鉷的意思是告诉李林甫,不是我不想讲着谶书隐藏起来,而是落在了杨王寿的脚边我也没办法。李林甫听懂了他的话意,但他其实并不关心这件事,他是在怀疑这谶书的真假。若是杨王寿单独搜出来的,那这谶书便可能有诈,但现在是王鉷无意间碰落花瓶发现的,杨王寿根本就没注意到那花瓶,则可能这谶书是杨慎矜府中之物了。
到现在,李林甫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他不可能当着杨王寿的面将这件事压下来,这是谋反之事,自己再有权势,沾上这种事也会灰飞烟灭。此时如何抉择,却是件极为简单的事情。
杨慎矜惴惴不安的被叫了过来,见眼前众官员面色不善心中便已经打起鼓来。待李林甫将那本谶书展示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杨慎矜整个人都傻了,呆呆站在那里,身体一个劲的哆嗦。
“杨慎矜,你还有什么可说的,搜出的谶书白纸黑字铁证如山,你……你简直太让人失望了。”李林甫长叹着起身来往门口走去。
杨慎矜反应过来大叫道:“栽赃陷害,相国,这是栽赃陷害,下官冤枉啊,下官冤枉啊。相国明察啊。”
李林甫冷声道:“老夫自然会明察的,但这件事必须禀报陛下处置了,老夫做不得主了。”
“相国……相国……救救我,我是冤枉的。”杨慎矜追上前去,忽然一脚绊倒摔在院子里的尘土上,却不顾一切朝李林甫爬去。
“杨慎矜,你还是别叫了,事实如何陛下自有明断,你若是冤枉的,也会给你公道。”王鉷拦住杨慎矜爬行的路线前淡淡道。
“王鉷侄儿,你救救我,表叔我是被冤枉的,救救我。”
杨慎矜抓着王鉷的裤脚拉扯,仰头看着王鉷,目光中满是期待。
“立刻封锁杨慎矜府邸,另派人去封锁杨慎余、杨慎名以及其他杨氏宗族府邸,等待陛下发落。”
王鉷看也没看他一眼,高声下令后挣脱杨慎矜拉着裤脚的手,大步流星而去,杨慎矜爬在地上举着满是尘土的手半晌,终于无力落下。
第279章 死地
谶书一出,满朝皆惊。
玄宗立即中断了骊山夏游回到京城时,朝中众多官员皆已经准备好了奏疏。韦坚皇甫惟明一案,李适之李邕一案,这两件案子已经让杨慎矜在朝中积累了大量的敌对者。只是因为杨慎矜如日中天,李林甫也全力的维护着他,这种情绪才只能压抑在心里。
而现在,这份谶书的出现给了他们一个报复宣泄的机会,打老虎他们不敢,但老虎伤了惨了之后变成了病猫,他们可再不会留手,雪片般的奏疏递上来,历数杨慎矜种种罪过,连一些细小的细枝末节也被挖出来跟此案挂上联系,一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架势。
这一点甚至连李林甫都没有料想到,在此之前他还绞尽脑汁的想着如何去破解这个难题,但当奏折如雪而上的时候,李林甫猛然发现,原来自己同样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上。杨慎矜出了事,这些官员是这般,一旦自己出了事,怕是比眼前的情形还要猛烈。简单来说,在韦坚一案和李适之一案中,自己和杨慎矜已经得罪了很多很多的人了,如果再要想着替杨慎矜想些开脱之策的话,搞不好自己也要进去了。
深思熟虑之后,李林甫也写了一封奏折呈上。玄宗似乎一直在等待着李林甫的这封奏折,在李林甫的奏折呈上之后,玄宗当着群臣的面宣读了这封奏折。
“……我大唐顺天而立,先皇至仁至善,心胸如海之阔,对前朝皇族遗臣不计前嫌呵护恩宠,八方臣民尽皆拜服。但有人狼子野心,以怨报德,视仁善如无物,视恩宠为当然,无时无刻不图谋颠覆我大唐基业。表面伪善尽忠,暗中蝇营狗苟。幸而我大唐有天之佑,教这些狼子之辈无所遁形,将其恶谋公于天下,此乃我大唐之幸,陛下之幸。杨慎矜一门,受大唐恩宠得以延续血脉,不思感恩,反造逆流,蒙蔽住众人之目,今日曝光于天下人,必将受万世唾骂……”
洋洋洒洒数千字的奏折,写的文采飞扬激昂慷慨,将杨慎矜骂的狗血淋头,简直就不该生在这人世上的一个人了。
此奏一上,宣布着李林甫一党对杨慎矜的放弃,紧接着王鉷等人也递上奏折,大唐上下同仇敌忾,再无一人敢为杨慎矜说一句好话。
五月十五,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三方会审结束,上报玄宗御览之后对杨慎矜的罪行有了结论。结果其实并不出人意料,这等“私藏图谶图谋复国”的罪名必是死罪,就看牵连有多大了。
王源一直在关注着案子的结果,虽然死人不可避免,但王源还是不想牵扯无辜,如果来个诛九族的结果,那牵连的人可就太多了。说到底,王源只是要除掉杨慎矜为杨钊的左相之路除去障碍,并铲除李林甫的一条臂膀。若牵扯无辜之人,那等于是自己间接的杀了他们,心中一定会很不安。
但好在,玄宗并未想大开杀戒,圣旨只是赐杨慎矜和他的两个兄弟杨慎余、杨慎名自尽,并抄这三兄弟的家,与其关联的杨氏一门七八家虽也受到牵连。但也仅仅是和杨氏一族一样被抄家驱除出京城,永世不得录用其子孙入仕的惩罚,除了杨氏三兄弟之外,无人会丢性命,这也让王源也松了口气。
五月十五日夜,天气闷热难当,钦命御史中丞王鉷,度支郎兼户部度支郎杨钊,翰林学士兼侍御史王源三人前去刑部大牢宣旨执行。
王源本是不愿掺和进去的,因为心里多少有些疙瘩。说起来这是王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参与朝廷派系倾轧,并亲自设计将对手送上死路,一时半会儿王源还很难接受这样的自己。虽然王源无数次的劝说自己,一切都是为了能更好的在这个时代活下去谋发展,但这样的劝说也只是坚定了心志,却难以抚平某些情绪。
然而,杨钊和王鉷都死命的拖着王源进来,本来定的是大理寺卿卢铉作为传旨执行的三人之一,硬是被杨钊和王鉷在玄宗面前建议更改为王源。他们的理由是,王源最先发现了杨慎矜的图谋,派他跟随是理所当然,谁都没有资格当这个传旨的人,王源才最有资格。
但其实,王鉷真正的意图是将王源拖上,当着杨钊的面确定他和杨家的交易是否有效。而杨钊则是需要王源在旁保驾护航。
刑部大牢中闷热而阴暗,挂在墙上的油灯的光线闪闪烁烁,不知名的飞蛾和蚊虫绕着豆大的火光飞舞乱撞,有时候甚至会撞到人的嘴巴眼睛和鼻孔里。
昏暗的楼梯一路向下,众人的脚步声在甬道中回响,单调而刺耳。两名狱卒打开了通向大牢的一道巨大的木门,门一开,一股腥臊刺鼻的热乎乎的味道扑面而来,让走在前面的杨钊忙伸手掩住了鼻子。
“他娘的,味儿这么冲,也不打扫打扫冲洗冲洗,简直比猪圈还难闻。”杨钊骂道。
牢头忙赔笑点头道:“度支郎骂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