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毫无用处。这‘六脉神剑’是一阳指练到极深处衍化出来的一门武功,其原理是将一阳指指力转换为无形有质的剑气,端得神妙莫测。只是当今之世武学衰微,少有人能积蓄到如此深厚的内力可以完整练成这门武功。”
李志常心知这六脉神剑自是跨过第二个武学障的人才能创出来,李志常也清楚了第二个武学障应该是体内内天地大成,内力生生不息、回气极快,方能毫无顾忌的使用六脉神剑。当然创出六脉神剑的人也没想到世上有北冥神功这门武功可以吸人内力,能够积蓄出平常人修炼上百年都无法修炼出的内力。
毕竟内功之道最多因为天赋异禀加上习练上乘武功,日积月累下比平常人积蓄的内力多一点,绝不可能如北冥神功那般一蹴而就。李志常能够在前世二十年间就积蓄出强大的内力,那也是因为他机缘巧合回到婴儿时候,返本归源加上道心深厚,时时勤练内功,修炼内力的速度是旁人的三五倍,且很少停滞。若是如今李志常不吸人内力,要恢复到全盛水平,即使比之前快一点,也非十年之功不可。
李志常也知道北冥神功绝对不可能能够无穷无尽的吸人内力,应该有个底线,不过那个底线估计古往今来也少有人能达到。何况随便吸人内力若是不善引导恐怕到时还会因为驾驭不住自身庞大的内力,到时反噬自身。记忆中段誉正是因为没有引导,差点爆体而亡,好在他及时学会段家的归气之法,将内力归于脏腑,同时练成‘六脉神剑’将内力疏导,才化险为夷。
乔峰道:“没想到李兄对这些武林掌故知道这般详细,适才说了佛门,那道门又有何等厉害的武功。”
李志常道:“道门能到这一层次的武功当今之世大约有四种。”
乔峰不禁动容道:“竟然有四种之多,但在下从未知道道门有何等样的神功如此厉害。”
李志常悠然道:“道门武功练到高深处,向来是厌弃世俗,那些前辈高人多半隐逸名山大川,名声不显,故而许多神功秘技也少有传人。”
乔峰不置可否道:“大丈夫若是身负绝艺,即使上不能报效国家,下也可以行走江湖惩奸除恶,方不辜负上天给你一番机遇。若不然就算练成举世无敌的神功,于家于国、于人于己又有何益处。”
乔峰这一番话倒是大英雄本色,比起那些在江湖中打打杀杀的寻常人物又不止高到何处。李志常心中颇不赞同乔峰这种观点,但也不会说他做的不对,毕竟人各有志,有人要纵横一世、有人要为家为国、有人要隐逸山林本就是世间百态。
李志常道:“只是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再说那神功吧,第一门叫做小无相功,威力最小,但是练此功者不着形相,无迹可寻,只要身具此功,再知道其他武功的招式,倚仗其威力无比,可以随意模仿其他门派的绝学,几可以假乱真,不过既然有一‘小’字,自然还未臻至圆满。即使如此当今之世也不过三人修行,其中两人都非泛泛之辈,即使乔峰遇到也要小心一二。”
乔峰本以为这门神功即使未曾失传,也必然极难修炼,瞧李志常语气居然有三人练成,其中有两个瞧他说来还不在他之下。乔峰好奇道:“若是真如此说,这两人我就算没见过,也绝不会从未听过才对。”
李志常缓缓道:“其中有一人乔峰必定知道,那就是吐蕃国国师大轮明王,其人武功深不可测,乔兄若是遇到,当要小心。当然,若是再给乔兄五年时间,天下之大恐怕乔兄也难逢敌手了。”
乔峰心头也疑惑,为何李志常如此推崇自己,瞧他语气似乎对自己武功深浅也了解得清清楚楚。他如今武功越练越强,说实话就是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全力出手能到什么地步,如今的他可谓天下武功俯仰即拾,信手拈来。
李志常又接着道:“第二门武功乃是‘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天下之大也只有天山缥缈峰灵鹫宫尊主练成,此功威力之大霸道异常,天山童姥也是唯我独尊的脾气,她统领千山万水势力之广大也是骇人听闻。”
乔峰道:“灵鹫宫我也隐约知道一些,不过我丐帮向来在中原一带,倒是没有和她们打过交道。”
李志常道:“丐帮乃是天下第一大帮,又向来和天下第一大派少林同气连枝,自然以灵鹫宫之横行霸道,也不会轻易招惹。”
乔峰道:“不知还有两门武功是什么?”
李志常道:“剩下两门武功一名‘北冥神功’,天下间就只有我和一位前辈修行,最后一门名叫‘九阴真经’,当今之世只有在下修习过。至于两门神功的玄妙,那就不告诉乔兄了。”
乔峰道:“没想到李兄弟居然身负两大绝世神功,看来你的来历也是非同小可,只是我们今日相交,乃是意气相投,其他的东西倒也不重要了。”李志常不告诉乔峰这两门武功的神妙,那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两人关系还没好到可以把自身根本武功坦然相告的地步。乔峰混迹江湖多年也知道交浅言深的大忌,两人谈论天下绝学倒也没什么,要是谈论自身武学来历,倒也没多大意思。
两人武学见识俱都非凡,乔峰是天生的武道圣者,任何平平常常的武功到他手里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威力,李志常遍阅琅嬛玉洞武学秘籍后,见识之广博当世也只有王语嫣稍可比拟。两人越是谈论越兴彩飞扬,这一场酒直从清晨喝到晌午时分。
第二十九章 人生如戏各种痴
李志常瞧着乔峰差不多有二十斤高粱下肚,居然面无异色,赞叹他天生体格健壮,哪怕未曾有他这般横练在身,也是禀赋非凡。
把最后一点酒喝完,李志常长长叹息一声:“乔兄我有一事告知于你,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此刻一个身上缝着六个口袋的乞丐急忙走到乔峰身边,乔峰瞧了瞧李志常,报以歉意。这时候李志常只能心叹一声天意自古高难测,本来他是要告知乔峰的身世,可是这时候丐帮中人到来必然有要事。只是根据他的记忆明明是到下午才会来人,这次居然早了不少时间。
李志常知道因为自己,这个世界的本来走向恐怕已经发生了偏差,但是这一次是因为什么,倒是费解了。好在自己有黑玫瑰,自然能在萧远山之前护住乔三槐夫妇,到时便做这件事为乔峰这位自己深深敬重的英雄聊表敬意吧。
那乞丐看着李志常,有些不愿意说。乔峰道:“这位李公子是我的好朋友,你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乔峰也知道就算两人到了楼下,以李志常的耳力要想听也必然听得清清楚楚,何必遮遮掩掩,徒让这位新来的朋友看了笑话。
那乞丐一咬牙道:“那慕容家的狗崽子伤了我帮中好几个兄弟,现在几位长老都前去了,正要帮主前去主持大局。”
乔峰一拍桌子,历声喝道:“我之前怎么说的,马大哥之死未必就是姑苏慕容家做的,这次我们是跟对方好好坐下来谈谈,看看到底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谁给你们的胆子和人家动手。”这一番倒是显露出天下第一大帮帮主的气魄,那乞丐也是紧张起来。
他跪下来磕头道:“帮主你自是大人有大量,可是慕容家的人可不会这么想。”
乔峰哼一声,道:“起来说话,事情做了就做了,若真是我们不对那我就亲自向他们慕容家赔罪,但要是马大哥之死真和慕容家有关,我乔峰就是舍了性命不要也要向慕容家讨回公道。但是你们违背我的话,擅自和对方起了冲突。所谓‘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你们无锡分舵六袋以上全都下调一袋,你们服是不服。”
那乞丐道:“既然帮主说了,我等自无二话,现在还请帮主前去主持大局。”
乔峰道:“李兄在下今日却是有要事,不能相陪了。”
李志常深深叹息道:“乔兄你我相交贵乎知心,至于你是什么身份,出身来历,那和我们的交情自是半分干系都没有。希望你能明白。”
乔峰不明所以,不清楚李志常为何突然说出这句话,他还是拱手道:“李兄你和我一见投缘,自不是因为什么身份。”
李志常幽幽感叹道:“但愿你能记得这句话,我走了。”
杏子林中又有何事,不过三十年的陈年旧怨,几许小人作祟而已。乔峰大英雄大豪杰,若不经历这一番,怎知道真我。
李志常就算知道事情来龙去脉跟着去又有何用,难道他还能为乔峰杀掉所有的知情人士。李志常觉得乔峰这样为他人摆布一生,还不如知道自身来历,从此脱出丐帮帮主这个负担。
杏子林李志常自是不会再去,他去了还不是看戏。李志常离开酒楼,牵着黑玫瑰,漫步在拥挤的人潮中。
无锡城十分繁华,比之苏州虽然差了一点,但是也是天下不多的繁华地方。忽然前面一阵人潮涌动,似乎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发生。
只听到有人喜道:“该是李傀儡登台了。”
李志常听到李傀儡三个字,心里面一突,这莫非是那函谷八友之一。他练了北冥神功,也算半个逍遥门人,对于这被苏星河逐出门派的几个弟子算不上有什么恶感。
这时候他心中起了一个念头,反正无崖子都要把一生功力传给别人,干脆到时候上擂鼓山取了无崖子一生功力得了,也懒得到处去吸别人功力。他一向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随遇而安,若是真要他刻意去吸别人的功力,哪怕是恶人,他也懒得去。若是惹到他头上,那才顺手为之。总之顺其自然,不去强求。其实就算他再增厚一两个甲子的内力,其实对自己如今的战力提升也不算很大,只是内力深厚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武功施展起来也方便。至少这凌波微步就算不能真个如洛神那般‘姣若太阳升朝霞,勺若芙蓉出绿波’,踏水凌波的本事也自该有的。
这时候旁边有人道:“这位公子可是第一次来无锡吧。”
李志常道:“老丈好眼光。”
那老头道:“公子运气不错,今天恰好李傀儡登台。”
李志常说道:“这李傀儡名气这般大?”
老头道:“名气大不大倒不是咱们这些平头百姓说了算,不过嘛这李傀儡唱戏唱的极好,而且有一个规矩,若他不爱唱,便是你是一掷千金的王公巨贾,他也不会正眼瞧你半分。以前听说还有苏州的大户人家想请他去寿宴上唱戏,嘿嘿你猜怎么着。”
李志常淡淡笑道:“我猜最后一定是不了了之,可对?”
那老头惊讶道:“公子也知道这事么。”
李志常回道:“瞎猜的。”
老头还想再和这个有意思的年轻人说说话,不过那李志常早就不知道走到那去了。老头大是奇怪,这小伙子牵着一匹马,怎么在这人潮中说不见就不见了。
李志常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本事,居然能在戏台下找到个位置。戏台下坐的都不是一般人物,见到居然有个年轻人牵着一匹马就能坐到首席上来,心中都不停的嘀咕难道是什么来自汴梁的大人物。
李志常只见一个打扮花哨的伶人已经在台上咿咿呀呀唱起来,唱得正是《莺莺六幺》。李傀儡这戏下来一个人将戏里的角色全扮完了。到张生戏词时他便是个英俊的小生,到崔莺莺的戏词时便是妙龄少女。语气神态无不惟妙惟肖,台下观众看得入迷,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第三十章 上善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