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剑法方面他自然没有问题,可是运用在飞剑之中,其中还有一些关隘,细节也需要完善。
天下之大,恐怕也无人似李志常这般经历,见识这般广博,这本是他最大的优势。
一旦遇到的不同的敌人,便可以从以往的经验中,推陈出新,克制强敌。
如此走走停停,光阴转瞬而过,小武练气也逐渐有了些基础。现今固然是太平盛世,还是少不了一些剪径蟊贼,都给小武打发了去。
这日到了一处县城,酒楼之中,人声喧沸。
李志常和小武坐在一个靠窗的地方,周围各种人声交流,分成一条一条,进入李志常的耳朵中。
小武探子出身,最好八卦,也听得津津有味。
当今天下,自然以道门九派为尊,其中尤其以崂山上清宫的法术最强,其他门派都要差了一筹。
这也是崂山上清宫雄踞天下第一大派的底气所在。
只不过近年来,蜀山剑派崛起,隐然间有挑战崂山上清宫第一大派的架势。
但就在两月前,崂山上清宫的大长老洛秋白在淮河下游遇到了白月妖圣和钱塘君两人恶斗。
那两人在淮水交锋,逸散的气劲,将那淮水淮河上下游的鱼虾也不知震死了多少,那些赶来的各门各派的练气士以及好事的江湖中人,大都非死即伤。
后来洛秋白赶到出手,以一己之力,居然独斗白月妖圣和钱塘君,听说白月妖圣当时是重伤而去,钱塘君也被斩断一只龙角。
洛秋白一出手,便力挫两个强横的人物,崂山上清宫威名大震。
东南之地,风气最为开放,因此许多修道士的事迹,也能传到酒楼茶馆,作为神仙怪谈。
这些事情,因此也被这茶馆里面的一些潦倒练气士、江湖中人津津乐道。
白子山身为七大妖圣之一,纵横天下,没想到也会在崂山上清宫的大长老手上,吃下如此大亏,这让世人对这近年来有些低调的崂山上清宫,重新升起了敬畏。
除却这件大事,实在惊动天下之外,其他都不过是小事,倒是近来传闻,白莲教据说被官府严加打击,近来有些消声觅迹,进入了潜伏期。
这时候外面传来阵阵诵经声,声音圆润,好似琳琅玉碎,察其究竟,不过是一人所念。以李志常的见识,居然也听不出对方念得是什么经文。
他思感蔓延楼下,便看得楼下大门外站着一个和尚,身着百衲衣,赤着一双脚,面容生得饱满,只是身上的衣服很脏,瞧来是一个游街乞讨的丐僧。
楼下的掌柜和那僧人交谈,那僧人也不回答,只是不住诵经。后来掌柜的给他米、面以及其他的食物,僧人也不要。
只是说来化缘,却又不说到底要什么。
后来旁边的人有人窃窃私语,原来这和尚在这地方还很出名。
这和尚也不知什么法号,自从多日前,就到了此地,沿街到各处酒楼念经化缘,却从来不收什么东西。
念经久了,就自行离去。
这掌柜才从乡下回来,所以不知道这事情。
等到旁边的人解释清楚,便对这僧人听之任之了。
时间一久,那和尚果然便离开。
李志常吩咐小武呆在这里,便快步跟了上去。
说来也怪,那和尚走到闹市中,和李志常一前一后。
两人速度极快,仿佛一阵清风掠过,但又不疾不徐,旁边的人也没有发现任何怪异。
不知不觉就走出了县城,到了江边,那和尚立在江边,转过身来,清风拂面,面色尽无半分疾苦和尚的风霜。
露出的两只眼睛,清光流露,十分明亮,好似宁静夜空,毫无阴霾遮拦的星辰。
而和尚也在打量跟来的年轻人,身穿秋香夹软纱道袍,脚穿玄色浅面靴头鞋,白绫袜上,倜傥出尘。
李志常一双眼睛似笑非笑盯着这赤脚僧,两人的目光在半空接触,竟然激出一长串火花。
李志常缓缓开口道:“大师不知在何处修行?”
赤脚僧合十道:“杭州灵隐寺。”
李志常微笑道:“是个好地方。”
赤脚僧淡淡道:“却不是个好归处。”
第七十三章 魔凰
和尚的神情,犹如山中的岩石,看不出变化。
吐出的词,也似冷冽的清泉,寒意不重,却没有情感。
因为出家人要么大慈大悲,要么金刚怒目,似和尚这么平静气质的,李志常却好似没有遇到过。
“敢问大师归在何处,是无间地狱,还是极乐西天?”李志常轻声问道,面露一分促狭的神情。
佛门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说,和尚既然卖弄高深,李志常就让他进退两难。
如果不去地狱,岂是一个高僧所谓,如果不去灵山,那皈依佛门干什么?
和尚笑了,裂开嘴,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白森森的,仿佛什么东西都可以嚼碎。
他的笑也是平静的,仿佛这笑容只是做了一个笑容应有的样子。
“和尚在这小县城,化了七天缘,一件东西都没有要,今天见了施主,却觉得跟施主有缘,故而想跟施主讨要一件东西?”所答却非所问。
李志常轻声笑道:“你要什么,我就得给么?”
赤脚僧脱去了上衣,露出结实的肌肉,赤裸的上身,有一种厚重、古拙的感觉,好似不坏金身,让人生出敬畏。
最令人惊惧的是,和尚胸口居然绣着一朵火焰,仔细看去,哪里是什么火焰,分明是一直凤凰,那凤凰栩栩如生,但是其眼神阴冷无比,十分漠然。
看样子,和尚是软的不行,来硬的,不过李志常心里却清楚,和尚没有这意思。
和尚道:“施主可瞧出什么?”
李志常忽然轻轻一叹道:“原来如此,你修炼的是金刚不坏神功一类的功夫,本已经大成,登峰造极,即使寻常飞剑都伤不了你,可是你还想再做突破,兼修了其他功夫,跟你本身的佛门功夫产生了冲突。”
李志常心中想到,难怪和尚神容那么平静,却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因为他的情绪不能受太大波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原来这赤脚僧是灵隐寺千年一见的武学奇才,由武入道,几乎就能证得罗汉道果。
只是这一步之遥,就是千山万水,哪里能够轻易迈过去。那金刚不坏神功,乃是肉身成佛的功法,但到了他这一门的最后一步,却得破而后立,见得真如本性。
故而赤脚僧去寻了其他的修行功法,试图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而破而后立。
那北方魔门大都是大妖后代,因此炼体之法格外强横,符合赤脚僧的要求。
后来赤脚僧果真寻了一门魔凰涅槃真诀,企图靠着佛魔两派功法的冲突,从而破而后立,得证阿罗汉。
却没有想到,这魔凰乃是上古一只残忍好杀的妖族大圣,其功法留下的残忍杀意,即使以他高深的佛法都难以化解。
而且那魔凰吞天食地,藐视一切,反而不住侵蚀他自身的金刚不坏神功的修行,一步步转化为魔凰涅槃真诀的真元。
等到了最后一步,和尚就会自然练到魔凰涅槃真诀的最高层次,魔焰涅槃,转化为一头新的魔凰,再度荼毒生灵,造下无边杀孽。
这门魔凰涅槃真诀其实本身就是当初魔凰故意留下的功法,企图等有人修行到极致,成为新的魔凰,让它有机会重新降临。
只是其修行难度太大,即使有大妖血脉,都未必能修炼成功。因为这功法霸道之极,若非肉身经脉极其坚固,第一步就得被吸入的庞大的天地元气撑爆。
而在修行过程中,那无边幻象,魔凰杀意,也会时时刻刻侵袭而来,稍有不慎,就沦为杀人的怪物,即使魔门中人也容不下这等不分敌我的杀人怪物,会被大能出去。
和尚修炼金刚不坏神功,肉身坚固,自不待言,而其更厉害的他禅心坚定,修炼时的种种幻象,也居然被他一一克服住了。
但是正因为如此,才让他成为唯一有可能将这门功法修炼到最后的人。
可赤脚僧也因此发现,到了最后一步,他不但不能成佛,反而会坠入魔道,不得解脱。
只要过了那涅槃一关,他的意识虽然不会消失,仍旧自我,但是生命形式就会转变为魔凰形态,展露出其人性本恶的一面。
昔日的同门都会成为他口中的食物,那无辜的百姓,也会被他随意抹杀。
这种事他是不能接受的。
这样的长生,并非他的追求。
只是他出身名门,而且这一身修为,让他想死都做不到。非得极为厉害的剑仙人物,以其绝世剑术,方能度他解脱。
只是这种人物,实在难寻,他又不能直说,不然徒然让灵隐寺蒙羞。
好在他修为到底精湛,预感在这出县城,能遇到一位贵人,送他解脱,故而在这里化缘,直到终于遇到了李志常,心中禅机雀跃,李志常分明便是他要找的人。
赤脚僧微笑道:“施主能看出来,说明的确是我要找的人,现在贫僧只求施主能送我一个痛快,不要让我铸下大错。”
随即他把他的事情,对李志常娓娓道来。
李志常依旧没有料到,这和尚不是来求其他东西,而是来求一死的。
自古艰难唯一死,没想到还真有人愿求一死。
李志常身形一闪,已经到了和尚面前,一掌拍在他胸口,旋即收回。
一缕阴寒的火焰,顺着李志常手部的经脉,便往全身窜去。
元神真火一动,将那一缕火焰丝丝包裹,那火焰分属阴寒,却不怕李志常的纯阳道火,反而在其中逐渐壮大。同时一种极为暴虐的气息,直冲他的脑门。
李志常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于是他将在太乙穴中温养的北斗剑意催动,迫杀这阴冷火焰。
那剑意吸纳北斗精华,专行灭杀之道,能伤元神,厉害无比。
剑意过处,那阴寒火焰仿佛传来一声尖利的鸣叫,好似凤鸣,带着无边恨意,却又不得不烟消云散。
同时纯阳道火,威力显现出来,一下子就把那阴寒火焰,吞噬得干干净净,半分不剩。
李志常道:“你体内这玩意,居然自己有意志,那个魔凰当真厉害得紧。”
赤脚僧叹息道:“我也是后来才知道,这门功法已经到了‘法有元灵’的层次,不然肯定不会铤而走险,去修行它。”
第七十四章 法有元灵
‘法有元灵’并不是一个专门的称呼,可以指‘法’,亦可以指‘术’。
那指‘术’的时候,自然是那大能一道法术施展出去,自己便有了灵性,无须法力催动,和自己心意相联,任何一个变化,只要心念一动就可以完成,通灵无比。
好比李志常将生死符以法有元灵的境界,打入敌人体内,那生死符本就是阴阳分量不同的真力组成。
若要解开,就必须以相应的阴阳真力破解,而这生死符若是有法有元灵的境界,等对方用相应手法破解的时候,便可以自行改变其阴阳结构。
本来七分‘阳和真气’和三分‘阴寒真气’组成的生死符,或许就转化为三分‘阳和真气’和七分‘阴寒真气’。
其变化无穷,全在心意之间,寻常手段,便很难对付这等境界的术法。
而法有元灵的功法,又是另一种境界,这功法便有了自己的灵性,修炼出的力量,其中蕴含创法之人的初始意志在里面。
这意志或者说已经成为了虚空宇宙的一道法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