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心中想道:这不是类似于隐形飞机么。
想起这个,他也不由得一笑。这世界虽然没有发展出以前在现代社会的科技,却又各种各样类似的东西出现。
果然世界的发展,终究也会有些殊途同归。
他回头一望,那古庙中,居然有金光冒出来,登时放下了对青火道人穷追猛打的心思。
毕竟他现在的手段,击败一个元神高手,十分容易。要杀这样的人物,若不经过一番谋划,很容易被对方仗着厉害的遁法逃走。
其实这放在武学上也是一样。
练武之人,能安享天年的,大都未必是那些武功奇高的人,而是轻功极好的人。
毕竟打不过就跑,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都是自古总结的经验。
即使这人间道的七大妖圣最让佛道两家头疼的天鹏尊者,也是因为他那冠绝天下的速度,才让佛道两家对他没辙。
李志常身形一闪,几个呼吸,就到了那古庙之上。
只见到那古庙,大殿倒塌,小武也不知去向。
月光底下,一团淡淡金光中,现出一条似龙非龙的东西,盘旋钟楼之上。
那面光滑如镜的大鼓,已经破碎。
同时那院中,现出四个怪物,皆是长大的骷髅,两眼通红,浑身绿毛,白骨嶙峋。并且伸出两只鸟爪般的长手,朝着那团金光呼吼。
李志常暗自称奇,他虽然料到庙里那四口棺材里面有四具修炼已久的僵尸,却没有想到这四具僵尸都是十分厉害的毛僵,看其毛发足有尺长,恐怕都快要成飞僵了。
所谓飞僵,便是飞天夜叉,古经有记载“凡僵尸久则能飞,不复藏棺中。遍身毛皆长尺余,毵毵披垂,出入有光。又久则成飞天夜叉。”
难怪那青火道人都忌惮不已,这四头要成飞天夜叉的僵尸,个个都是力大无穷,刀枪不入,百毒不侵,道术道法,大都对这四个怪物几乎没了作用。
那四个怪物,露出獠牙,那月华仿佛被长鲸吸水一般,纷纷涌了过去。
这时候那团金光中的金龙,如飞而至,电闪一般卷将过来,到了四个怪物的身旁,只一卷一绕之间,一阵轧轧之声,便都变成了一堆白骨骷髅,拆散在地。
李志常本以为这四个怪物,吸纳月华,要放大招,没想到这条金龙还要猛上不少。
风卷残云一般,就把四个怪物收拾了。
登时心中忌惮不已。
因为以他的望气术看过去,也看不出什么名堂,反而从金龙身上感到一种神秘幽邃。
那龙除了四个怪物,昂头往李志常方向一望,看见了他,箭也似地蹿了上来。
李志常暗自凛然,到底还是来了。
心道:难道我还怕你不成。
那龙飞到近处,长约三丈,头上生着一个三尺多长的长鼻,浑身金光,烟云围绕,看不出鳞爪来。
无常剑脱鞘而出,一道白光,也有数丈广阔,迎了上去。
那团白光和金光,两者缠绕,从地上到天上,好似两条一白一金的匹练飞舞。
此时河汉分明,明月在天,清辉流银,夹杂金白彩练,映照山头。
这两道光华越发上下飞腾,纠结在一起,宛似两条蛟龙在空中恶斗一般。
李志常眉头微皱,分明感受到那金龙力量强横,以他和无常剑两者之力,居然也降服不下来。
第七十一章 如意
要知道自来深山大泽,多生龙蛇,深林幽谷,大都是那虎豹豺狼栖身之所。
即使这附近没有什么练气士,也保不准还有其他厉害的妖物。
久战不下,必然惹来事端。
此时他心中一动,道:“回来。”
无常剑旋即和那金龙分开,同时摸出那枚铜钱,当空一抛。
说来也怪,那铜钱一出来。
那本来作势下扑的金龙,居然停在空中,不在行动。
铜钱飞到那龙首鼻尖,紧紧贴住,金光随即收敛。
然后放出五色毫光,里面出现一个玉如意,说不尽的高贵出尘。
李志常看得清楚,那五色毫光之中,如意首端呈庆云状,有三枚无极宝珠(分别呈‘青色、碧色、赤色’)镶嵌其中。
如意手柄处有九条升降各异,互不雷同的五爪金龙,九条金龙各具神韵,在祥云中穿行,每条金龙鳞片、龙须等丝毫毕现,万缕金光在龙身上闪耀,龙身抖动,曲颈昂首腾跃于空,龙须目怒张,阔口长须,鳞爪锐利,肘毛如剑,硕长的龙躯搅动着云气,势不可挡,犹如真龙再现。
而那铜钱就贴在其中一条金龙的鼻子上面,好似一个黑点。
如意尾端呈灵芝状,有五福图纹,每道图纹虽然形体不同,却精髓神似,其气遒劲浑厚,其劲苍猛有力,其势笔走龙蛇,飞动流畅,可谓福内藏圣,圣如天福。
李志常纵往半空,拿住玉如意,随即一枚铜钱跌落,他顺手接住,而这玉如意又有变化,化为一柄金玉天地拂尘被他握在手中。
其中内里有种神秘、初始、古老的力量流动,道韵悠长,李志常拿在手上,只觉得从未有过的安详、舒适。
他把元神之力侵入这拂尘之中,立刻感受到拂尘的外表,有层无形的隔膜,坚韧凝实,将他的力量挡在外面。
他随即加大力量,那拂尘的隔膜,依旧丝毫不变。
等到了一定程度,那力量居然反弹回来,将他经脉震荡,当空跌了一跤,落在地上。
李志常还没有遇到如此厉害的宝物,而且任他如何催唤,这拂尘一丝光华也无,似乎一下子就变得极为寻常。
而他手中那枚铜钱,也变得锈迹斑斑,再无半分灵气可言,似乎成了破铜烂铁。
李志常暗自思量,这便是那机缘了,只不过这宝物是不是太过厉害了,居然他都无法催动。
这时候那塌陷的屋瓦之中,一只手伸出来。
李志常毫无惊讶,随后爬出一个灰扑扑的人身。
李志常不禁笑道:“你小子还没死,看来到底有些造化。”
小武灰头黑脸道:“老爷,幸好我机智,刚才用你传给我的口诀,闭住呼吸、装死,才没让那怪物发现。”
李志常懒洋洋道:“早给你说了,在这钟楼保你没事,你偏要跑。”
他指了指那钟楼下方,分明贴着一个八卦符箓。
原来那八卦符箓也不知是谁设下的,里面依旧有天地元气波动,和地势勾连,以钟楼为核心,将这古庙布成一个禁制,将那四个怪物锁在庙中,出去不得。
只不过要是今天过后,这四个怪物成了飞天夜叉,那禁制也会被它们破去。
而那面光滑如镜的大鼓,其实也是禁制的一部分,只不过设下禁制的人,都没想到这大鼓之中,居然也有一件厉害之极的宝物。
那时明珠蒙尘,小武耐不住好奇,到了大鼓之前,拿着鼓槌,心下好奇,敲动了一下大鼓,顺手就把那大鼓鼓面破去,惊动了里面的僵尸。
而同时也放出了大鼓里面的那个玉如意,幻化出金龙出来。
至于小武为何要下来,还不是听到了庙里面有宝物两个字。
心想自己把宝物寻到,在李志常这里立上一功。
而庙里面其他东西都是灰扑扑的,唯有这面大鼓鼓面纤尘不染,光滑如镜,最是可疑,鬼使神差间,小武就拿起旁边的鼓槌敲打起来。
这大鼓须得以元神法力催动鼓槌,方有神效。
小武用足了力气,却神效没有体现出来,反而因为力气太大,把鼓面弄破。
惊动是个怪物之余,倒是正好把那玉如意放了出来。
其间种种十分复杂,即使李志常问清楚小武,也不能尽数明白。
这拂尘拿在李志常手中,倒也有些气派,衬托得李志常十分像一个道门羽士。
李志常本来也是道士,心中想到:以前从没玩过拂尘,这回难道要拿着拂尘了。
不过他还是觉得拿着玉如意比较不错,只不过这玩意他也暂时搞不懂。
这些事情,暂时不用搞清楚,李志常先提着小武,化为流光,决定先走了。
这里闹出这么大动静,果然惹出了麻烦,远际十几道不同颜色的遁光飞来,分明不是来看李志常得宝的。
李志常化为流影,投入这梅林中,然后借着林中掩护,到处飞掠,加上他精通天下武学,在丛林中潜行匿踪的本事,胜过那些练气士不知多少,因此也没有被天上来往的遁光发现。
那青火道人遁光极快,飞了足有数百里的地方,方才在一座山头停下,连忙服下一枚灵丹,止住了伤势。
他没有妖族大圣的神通,没法断肢重生。
那条臂膀留在之前和李志常交手的那片区域,恐怕寻回去也早被什么毒蛇猛兽给吃了。
他心中想道:我以前在嵩山和那玄壶子有一面之缘,他炼药的本事,天下无双,即使断肢重生的药,只怕也是有的,看来还是得去寻他一遭,让这断臂重生,再去请出师妹,我们兄妹二人联手,再去除掉这口恶气。
他断了一条手臂,自然不好意思去找她师妹。
她师妹跟他最是亲近,昆仑派逐出他之后,也搬到了黄山去修行,不在昆仑山中。
两人都是地仙人物,不信对付不了李志常。
想起谋划多时的宝物,多半落在了李志常手上,青火道人甚是气愤。
早知就不该死要面子,直接请出师妹,两人联手,一起除掉那怪物。至于心中是否有独吞宝物的念头,青火道人是绝不会有的。
第七十二章 赤脚僧
青火道人自有消息渠道,知晓前些时间有道友看见玄壶子在巴蜀一地卖药,草草处理好伤势后,架起剑光,上了云路,径直去寻玄壶子。
李志常没能斩杀青火道人,却得了这拂尘异宝。只是试探几下后,他还不能催动,得失难以比较。
以他的剑术,要击败一般的地仙,不过手到擒来,但要防备别人暗藏有冷焰神雷那般威力巨大的手段,要杀这种人物,却也不容易。
毕竟他肉身尚未大成,没能到金身不坏的境界。若是损了肉身功行,还得再换一具,得不偿失,且耗费时日。
等他‘妙道真身’凝练,那时肉身亦可转化为元神,元神亦是肉身,方才有万变无穷之妙用。
自来修道者要么不结仇,要么结下的便是死仇。
那青火道人被他横空夺宝,又被斩去一臂,以对方修炼极阳功法的脾性,若不报仇,心中业火只会越烧越旺,最后走火入魔。
李志常料定对方还会来寻事,心中也在盘算,如何对付这种人物。
剑光迅疾,不到东方大白,就过了重重山水,这才过了巴蜀边界。李志常从云中落下,带着小武这才准备慢慢赶路。
他准备这段时日,推演出一门厉害的剑术,专门对付那些修为不如自己深厚,却可能有法宝的人。
这门剑术他早有眉目,昔年天机宫的太乙分光剑法,便是这门剑术的由头。
他既然有剑光分化的绝世剑术,自然无论是一人使,还是两人使或者多人使用的剑术,都可以一人为之。
且其可以分心多用,更无破绽。
这太乙分光剑,以阴阳为始,混沌为终,往复之间,可谓无穷无尽。
只要将敌人罩在这剑光中,剑法威力只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强横,到最后复归混沌那一招,即使对方得证地仙之道,恐怕都得饮恨而终。
剑法方面他自然没有问题,可是运用在飞剑之中,其中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