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

第424章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424章

小说: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舟荡荡悠悠,留下一道道水痕,在秦淮烟雾中,如梦似幻。
  小舟靠岸,谢安带着亲随宋悲风朝着秦淮楼而去。谢安止步楼中的雨榭台前。
  “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
  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枰。”
  这副对联最令他动情,故而每次来时,都会驻留片刻。
  而谢安又突然露出奇怪的神色,似欣然又似赞叹,更有些惘然。
  跟随在谢安身边的宋悲风,乃是谢安的亲随,谢安身边第一剑手,功力炉火纯青,他目力之下,便看见梁柱上,刻着一行小字: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他久久跟着谢安,文略不差,自然读懂这句话中的意思,有些感怀,却又有些豪迈,虽不成文,却有逸气,不知是谁留下,但一定是一个高手。
  因为这一行字不是用手指刻上去的,而且一气呵成,首尾相连,好似一套连绵不尽,教人无可抵御的剑招一般。
  用手指在梁柱上刻字已经分外难得,况且一气呵成,绝无滞碍,里面又蕴含上乘剑意,建康城何时出了如此了得的人物,他居然丝毫不知。
  谢安怡然道:“前次来,梁柱上尚且没有这行字,悲风可看出是谁写的?”
  宋悲风才具皆足,以他的武功放在外面也是一方霸主,而甘心在谢安身边,却是为了报答谢家的大恩,以及敬佩谢安的为人,因此他和谢安倒是亦师亦友居多。
  宋悲风沉吟道:“这句话不成格调,却文气斐然,更难得是从刻下的这些字,足以体现出对方武艺的超卓,当今天下能如此允文允武的人或许有些,可是建康城中,自玄帅走后,在下却想不出第二个人来。”
  谢安忽地叹道:“悲风,跟在我身边委屈你了,这次玄侄回来,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宋悲风动容道:“大人我在你身边,哪都不去。”
  谢安拍拍宋悲风的肩头,用着极为疲惫的声音,有些伤感道:“悲风,我们谢家马上就要雨打风吹去哩,你若是离开,创下自己的基业,或许将来还能照拂我们谢家的后人一二。”
  宋悲风心里难过得紧,他跟在谢安身边,更能体会朝廷本身对谢安的防备,正如常言道: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他本身才略俱佳,这几日谢安也对他说过的心中隐忧。
  可以想象如果和符秦战事了解之后,谢安面对的将会是如何艰难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境下,他又如何能够舍谢安而去。
  楼上传来轻妙的琴音,淡淡的忧思,萦绕在琴音中,缠绵不绝,亦足以表明琴声主人高妙的琴技。
  然后仙音自楼上泄落,字字清晰,字字深情: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明明只是一首悼亡之歌,落在谢安心中,倍添幽怀。
  在东山的自然天地里,读书弹琴消磨时光的那些事情,到如今也只能道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而已。
  谢安道:“千千的琴音和此曲结合,分明就是冲着谢安石而来,上面一定来了位高人,悲风我们不要迟疑,上去见一见这位高名之士。”
  弹琴的自然是秦淮第一名妓纪千千。
  谢安上的楼去,只见临水的一面,一人独自凭栏,入眼无限江山。
  白衣如雪,黑发如墨,身形修长,两只手背负在身后,好似可以抓住一切。琴音在他身后响起,微风吹动他的白衣,飘飘然,若谪仙临尘。
  此人必然在这站的有一段时间了,可是刚才谢安和宋悲风来时,却没有注意到。宋悲风不禁有些猜测,难道刻字之人,便是这家伙。
  同时布置高雅的厅堂内,纪千千此刻席地静坐在另一边,纤长优美的玉手仍按在琴弦上,明媚而带着野性的一对美眸,像在深黑海洋里发光的宝石般往他射来,无限唏嘘地似还未从刚才琴曲的沉溺中回复过来般,柔声道:“你老人家来哩。”
  谢安方才再次打量这位秦淮第一才女,既是他的义女——纪千千。
  纪千千不同于一般的美女,每次给人的感受均不会相同,且又是同样的令人惊艳。
  纵然谢安这风流名士,也永远触及不到纪千千的内心。
  正因如此的纪千千,方能够迷得建康城的权贵神魂颠倒。
  同时纪千千的神秘莫测,也令谢安摸不着根底,以她的才貌,能始终卖艺不卖身,自是绝无可能,可是至今未有任何权贵可以一亲她的芳泽,除却谢安之外,再无第二个权贵可以随时拜访纪千千,其他人想见她,还得看她的心情哩。


第八章 道尊
  琴音随着纪千千的话倏忽而止,纪千千也站起身来,花容秀丽无伦,乌黑漂亮的秀发衬着一对深邃长而媚的眼睛,玉肌胜雪,举手投足均是仪态万千,可以热情奔放,也可以冷若冰霜。
  纪千千从不在意自己倾国倾城的仙姿美态,尽管她贵族式笔直的鼻梁可令任何男子生出自惭形秽的心情,大小恰如其分的丰满红润的香唇可以勾去仰慕者的魂魄,可是当她以轻盈有力的步伐走路时,颀长苗条的体态,会使人感到她来去自如的自由写意,更感到她是不应属于任何人的。
  她穿的是右衽大袖衫,杏黄长裙,腰束白带,头挽高髻,没有抹粉或装饰,可是其天然美态,已可令她傲视群芳,超然于俗世之上。
  此际她却到了白衣人身旁,悄然而立,微微垂首,高贵的美人,此刻的姿态,却像是一个侍女。
  如果建康城的权贵,见到此刻情景,不知会如何捶胸顿足,不知又会如何觉得心中洛神一般的女子,居然会自降身份。
  宋悲风可以想象,如果这件事传了出去,担保白衣人会被纪千千的追求者淹没。
  白衣人转身,几乎同时和谢安的目光接触。
  有一刹那恍惚,谢安同时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悠久的岁月和活泼的生机。
  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息,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好似东山万古,春来草长,同样也生机勃勃。
  他亦是精通老庄的杰出人物,很快就判断出,对方恐怕早就到了师法天地的层次,绝不是简单人物。
  白衣人正是李志常,他缓缓开口,声音清越,如山石上流动的清泉,只一开口,就自有一番动人之处,“安石风神秀彻,今日总算得见了。”
  他又对着纪千千道:“千千麻烦你给我和谢安石泡一壶清茶,好么。”
  纪千千在任何男人面前,都固有一番清傲,对李志常却好似千依百顺。
  李志常和谢安相对跪坐,品尝着纪千千素手制作的清茶,好似别有不同的滋味。
  同样的茶,不同的人制作出来,味道也不会相同。
  若是纪千千这样的美人制作的茶,哪怕是淡如白水,也有千般滋味。
  谢安石在品茶,也在品味李志常这样的人。
  能让纪千千这等孤傲的女子,如此低姿态,李志常自然也非同常人。
  与非常人谈话,定然要有非常人的气度。
  两人都没有说话,都在喝茶。
  喝的是同样的茶,但在不同的心境下,茶味也会有些差别。
  先开口的仍旧是李志常,他以一种悠然的口吻,及平缓的语气道:“安石是否在猜测我是什么人,我不妨告诉安石,我目前的身份是太乙教的教主。”
  谢安首次露出惊容,实是因为太乙教也是江湖大教,不同于孙恩将天师道和太平道两家的道法武功以及宗教精义集为大成,太乙教更是纯正的天师道,向来受他们这些士族欢迎,只不过孙恩在南方崛起,又号召了大部分落魄士族和寒门子弟,教众近乎百万,声势也好大,也更加深入人心,将南方的宗教经营的如铁桶一般,成为连他们这样顶级的门阀都不敢忽视的势力。
  太乙教因此多年来也只在北方行动,不过主事的江陵虚武功仍旧不及竺法庆,而且太乙教的人才出色的也少,只能维持不上不下的局面。
  而太乙教的教主太乙道尊,却从未有人谋面过,江湖人也只当是传闻而已但是这些年太乙教几次面临灭教的危机,仍旧不可思议的平安度过,谢安知道内里并不简单。
  只是他打探过好几次太乙道尊的事迹,却从无收获,没想到在这种时候会见到李志常。
  他心中不断思量,李志常难道是来找谢家合作。
  如今大晋的局面仍旧是朝廷、荆州、孙恩三者之间的对抗,其实算起来孙恩的影响力甚至还可能比朝廷强一点,但是出身共同利益的维护,朝廷和荆州桓家对于孙恩的打击是不留情面的。
  谢家和王家是保守的世家,处于中立状态,或者更倾向于维护朝廷,稳定大晋的局面。
  即使这些年朝廷对谢安产生猜疑,谢安也从没想过和朝廷对立,因为这样将会是来之不易的偏安局面,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受苦的仍旧是亿万苍生。
  太乙教难道因为弥勒教的咄咄逼人,所以谋求到南方发展,谢安想到这一点。
  谢安迟疑了一下,片刻之后开口道:“道尊是否一直在建康城中,或者是才来这里?”
  他很少有这般迟疑的谈话,此次只因为李志常的神秘莫测,故而少有的慎重了一些。
  李志常哑然失笑道:“安石看来现在俗事缠身,已经失去过往那敏锐的对大小事的洞悉。不然以千千对我的态度,我又怎么会是才来建康。”
  谢安闻言一震,李志常不留情面的话语,正是让他有些拨开云雾的感觉,这些天他一直衡量得失,却忽略了对周围事物的用心,无论如何朝廷和桓玄的事情已经刻不容缓,需要到做出决断的时候。
  谢安恢复一贯的从容,自然别无选择,他也没有必要忧心,微笑道:“那么道尊可否直言你的来意,请恕谢安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妄自猜测。”
  李志常颔首道:“我若说只是想跟安石见上一面,安石是否会相信,其实人间的事情在我眼中又算得了什么,争霸天下是那些枭雄的五石散,如不可一世的慕容垂,也不能摆脱,但在我眼中一如烟云,微不足道。不妨告诉安石,我将要北上,只怕回来的时候,安石未必能有机会跟我谈玄论道,因为那时候淝水一战,必定已经水落石出了,安石将再也没有多余的空暇,跟我这世外之人闲聊。”
  自三国以来,最令人称许的便是谢安和诸葛亮,李志常固然对他们有些好奇。这些年潜心丹道,和谢安倒是缘吝一面,他将要北上寻找任遥,或许将来也未必有机会见见这名垂千古的人物,因此在临行之前,不妨和他见上一面。


第八章 问难
  李志常的回答是如此的荒谬,偏偏他的言语却又如此真诚,让谢安也生不出怀疑的味道。
  不过他也松了口气,南方的势力越复杂,整合起来就愈加困难。
  他心中对未来已经有了规划,北府兵将是他计划重要的一部分。无论谢家将来如何,只要为北府兵找到一个合适且可以继承他和谢玄理念的英雄人物,将大有可能扫清南方摇摇欲坠的分裂局面。
  且这个人,不能是高门子弟,做事自然不用他和谢玄那样的处处制肘。
  只是这人物能不能出现,也是未知数,谢安第一次生出要寄托天命的感觉。如果汉统终不能断绝,必有英雄人物响应出世。
  谢安夷然道:“我也许久未曾享受到和人清谈的乐趣,不过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