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青看着范蠡又笑又悲,对着李志常低声道:“李志常你说范蠡怎么了,难道他还是怕我把他吃穷了?”
李志常道:“范蠡是想女人了。”
阿青尚且不能理解李志常言语的意思,她一见范蠡,就倍感亲切,正是因为她修为逐渐逼近天人,自身又无忧无虑,故而心魔无隙可乘,引发了修行者最为难过的一关——情劫。
情劫一起,杂念便生,范蠡冥冥之中便是她的魔障,只要阿青一渡过此关,成为名副其实的剑仙,那自是毫无疑虑了。
阿青不经世事,但是也知道范蠡想的一定不是她,不染尘埃的道心,略微有点阴影,但还不明显,这种情况如果随着她和范蠡交往越深,将会愈加明显。
李志常是过来人,自然明白不过,却不能说破,说了可能会引起更加不测的变化。
阿青是修道的好苗子,李志常自然希望她走得更远,反而跟他言谈甚欢的范蠡,李志常对他的看重远不及阿青。
这也是自然之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李志常下意识便把阿青当做同道中人了,而范蠡只不过是他游戏人间的萍水之交而已。
范蠡心志坚毅,很快就恢复过来,他念及夷光,自然更加迫切练好越国的军队,因为早一日攻破吴国,夷光就少一日的痛苦。
他抛却对阿青的怜爱,用心更加功利,对着阿青露出温煦的笑容,轻声道:“好,我们这就回去。”
阿青被他温润的目光看得一颤,随口回道:“好啊。”
李志常一言不发,任由阿青和范蠡一路上言笑晏晏,气息深藏,几乎让阿青和范蠡淡忘他的存在。
只有经过世情的炉火,才能练出坚不可摧的道心,李志常知晓阿青此刻陷得越深,将来跳出来时便会越果决。
此也是对他的启发,观人成道,如若自身也重新跟着经历了一遍成道之路。这对他重新淬炼自身的道心,也大有帮助。
阿青和范蠡终归不是一路人,李志常并不觉得两人能在一起,范蠡此刻心越功利,对两人而言,未尝不是好事。
李志常此刻有一种站在一个新鲜角度看待人世一切的感觉,就仿佛他是主宰一切命运的太初之神。
只要他想,不但能改变阿青的命运,也能改变范蠡的命运,甚至能通过此举,撬动天下局势,正如风起于青萍之末,他此刻正处于青萍之末,只要一动念,就能掐断这苗头。
这种感觉一出现,也让他差点无法自拔,内心深处总有一股冲动,在让他将范蠡杀了,让这世事翻天覆地。
灵台深处,无常剑自然出现,剑光一斩,这念头就消失得无影无终。
果然就算成就天人,也不是无瑕无垢,李志常心想肉身因为自身的局限,因此总会妄动无名,或许他是时候,将肉身更近一步,成就那国术至高无上的‘见神不坏’之境,从而最大程度的消弭这种无名之火。
成就天人,不过是成道之路的开始,正如以前看他封神演义,因为太乙真人等十二金仙千年不曾斩却三尸,故而杀劫自然到临,不可避免。
最终引起阐教和截教两方的冲突,不知让多少道德之士,千年苦行毁于一旦。
这正是人身处世间,若不能与道合真,便会逐渐被红尘侵扰,最终引起无名之火,出现劫难。
不然以十二金仙的修行,何苦下山和截教大能作对。
封神演义虽未必属实,其本来就是道家高人所著,暗暗将这般道理藏于故事之中,可见著书之人确实是非同一般的修行者。
不知不觉便来到范蠡府邸之前,越王勾践虽则厉行节俭,不过对范蠡多有宽爱,这种广阔的府邸,正是勾践亲自派人给范蠡修建,一应事务皆遵循楚国的习俗,务必要让范蠡住的称心如意。
甚至范蠡在勾践吃糠咽菜的情况下,也少不了美食佳酿的供给。
范蠡对于勾践的厚爱,从不推辞,若是推辞,勾践反而要对他起疑心了。
帝王心术,多是如此。
若他觉得你是一个不可打动的人,反而对你多加防备。
故而朝堂之上,寸步难行的反而是呆板的君子。
第六章 白猿之往
池荷在风中摇曳生姿,阿青看着范蠡的府邸,不禁道:“范蠡你府邸这么大,一个住,太浪费了。”
范蠡淡淡一笑,心想:若能让越国剑士学到你一成的剑术,从而击败吴国,接回夷光,让我住一间破茅屋我都愿意。
想到这里,不由暗自神伤,却又面上不显。
不一会两人就到了花园凉亭之中,上面早已备好茶水、糕饼。
李志常悠然而坐,自酌自饮,却不吃饼,他显然是嫌弃这饼不合口味。
越国的茶天然清新,现下虽然没有后世制茶的技艺,却有一股子天然的趣味,泉水甘冽,茶汤清黄明亮,正合李志常心意。
这茶水、糕饼自然是早已准备好的,范蠡一直有下午喝茶进食的习惯。
他本楚国贵族子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颇为讲究。
范蠡讶然道:“李兄何时到了我们前面。”
阿青道:“他也没来多久,刚才我们在你家大门的时候,他才快我们一步,先进去了。不过他的脚程很快,从你家大门到这也才一个呼吸。”她这一番话脱口而出,却又极为肯定。
李志常也不由得感叹她灵觉惊人,真是得天独厚。
阿青也不拘礼,自顾自坐下,任由随她而来的羊儿在花园中乱走,嚼食花木,那芍药、牡丹都被山羊当了草吃,仆人本要拦阻,范蠡却制止住了。
李志常暗道:范蠡这小子的糖衣炮弹来了。
范蠡和李志常还有阿青,边吃边聊,阿青不通世务,漫无机心,李志常谈吐幽默风趣,说实话范蠡是爱交这样的朋友的。
只不过如今却不得动以功利的目的,实在心下愧疚。
他终于忍不住道:“李兄是有大智慧的人,我想请你帮一个忙。”
李志常道:“范蠡你不必说,我也不会答应何况我也不是你唯一的选择。”
范蠡早就料到答案,也不失望,李志常是奇人,一旦决定的事,估计很难更改,好在还有阿青。
对于李志常他自然是开门见山,免得李志常不快。
而对付阿青,却改用迂回战术了。
范蠡问道:“阿青我问你一个问题,是谁教你剑术的?”
阿青疑惑道:“我不会剑术。”
李志常道:“他问你刚才用竹棒打人的招数,是从何人学来的。”
阿青便将她和白公公嬉戏打斗的故事说给范蠡听。
范蠡之前就听她说过什么白公公现在也打不过她,估计这白公公就是她刚才说过故事的那人。至于阿青打赢了这位奇人,范蠡是持怀疑态度,他心想或许是这白公公让着她玩。
范蠡说道:“你能带我去见这白公公么?”他打定主意,若是请不动这白公公,就只好求助阿青了。
阿青剑法本来就十分高妙,他只怕阿青不太会教人,而那白公公能教出阿青这徒弟,相比有特殊的办法。
因此范蠡更倾向于找这位白公公,若是不能,阿青就是最后的选择,一念及此,他心中更加惭愧。
阿青道:“他住在山里的,你要找他,就跟我去牧羊,或许能见到他,不过我也好段时间没见过他了。”
范蠡心想为了夷光,跟她去牧羊又如何,总之定要见到这位白公公。
李志常插口道:“阿青你能带我一起去么?”
阿青道:“李志常你可以去,不过你要答应我,不能欺负白公公。”
范蠡心想难道阿青认为李志常比教她剑术那位白公公更为厉害,他暗自可惜李志常不能为越国所用。
李志常道:“我一向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你且放心。”他暗笑:可那是只猴子。
阿青哪里有什么鬼心眼,而范蠡更不知道那白公公是只白猿,因此对李志常语言的陷阱都不清楚。
李志常对这白猿自然有些好奇,他可不信这白猿天然就懂了这技击之法,其中定然有什么其他的缘故。
既然来了,李志常当然要见一见这名传千古的猿公。
两人后面便跟阿青去牧羊,也见过阿青居住的房屋,十分简陋,她的母亲只是一位慈祥的中年妇女,看不出什么奇特处。
不过举止不见一般村妇的惶恐拘束,倒是有些稀奇。
李志常也不在意,便和阿青还有范蠡到郊外的山里去牧羊。
这一下子就过了五天,范蠡耐性极好,李志常淡泊如云,皆不见急躁。
范蠡倒是越来越佩服李志常的涵养,觉得这样一位人物却不在世间显示大名,实在可惜。
同时李志常既无争名夺利的念头,范蠡反而还有些庆幸。
若李志常在别国效力,越国的称霸事业,恐怕大有阻碍。正所谓一得一失,十分微妙。
此时的坡地,牧草青青,天上几片悠远的白云,更显得诗情画意。
李志常本来闭目冥息,突然道:“它来了。”
阿青也站了起来道:“白公公到了。”
范蠡远眺而去,只看到一团白光,由远及近,阿青突然一个晃身,便和那团白光纠缠在一起,白光和绿影在青天白云下,相互追逐,到后面才变缓下来。
范蠡这才看清这白公公居然是一只白色猿猴,它和阿青各自手持一根竹棒,互相出招,招式之精妙,纵然范蠡这不会武功的人看来,也如痴如醉,念及过往见到的剑手比斗,和阿青。白猿比起来,若同儿戏。
突然之间,那白猿避开阿青的纠缠,浑不管阿青竹棒紧追在身后。
猛然朝范蠡扑杀过去。
李志常身形一闪,和白猿半空交手,疾若闪电。
白猿一声惨叫,倒飞而去。
李志常更不停留,追着白猿而走,看它究竟到什么地方去。
阿青赶到范蠡身边,说道:“今天白公公不知怎么,几次想要杀你,还好我和李志常拦住了他,哎,希望李志常不要伤了它。”说到这,她轻轻叹了一口气,以她现在的本事,刚才白猿是脱离不出她拦阻的,只不过她不忍下辣手,李志常传音给她说他来帮她阻止白猿。
阿青无奈之下,只好答应,现下李志常和白猿去远,她怕范蠡有什么闪失,也不敢追上前去,白猿通灵,如果杀个回马枪,她反而更没辙。
范蠡想不通白猿为何要杀他,不过现在他也只有求助阿青这一条路了。
第七章 墨子
李志常和那白猿在山林间疾走,那白猿天生异种,尤其善于在山林间飞驰。
其如风驰电击,在这原始深林中,简直如鱼得水。
这还是在李志常伤了它一记的情况下,犹能有此变态的速度,简直耸人听闻。
李志常在这片人迹罕至的丛林中恍如轻烟,紧紧缀着那白猿,不知不觉已经奔出数百里地方。
过了不久,翻过一座山头,那大雨噼里哗啦扑面而来,同时也掩盖住了白猿的气息和踪迹。李志常却不担心跟丢,他如今到了锁魂的境界,任凭那白猿如何躲避,生命之火不熄灭的情况下,仍旧能给他指示方向。
大雨虽急,但落在李志常头上时,便有一层无形油布一般,随即滑开没有一滴落在李志常身上,只不过雨势惊人,李志常难以展开身轻若羽的轻功,难以如往常一样,在空中飘荡数里地再悠悠落下地方。
纵然如此,李志常好似步步生莲,泥泞靠近他脚下,便随即被气劲抖开,惊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