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梦瑶看也不看扑倒在地上的谢峰,扫了周围的人一眼,从容自若道:“下一个谁来?”
十八种子高手各自迟疑,八派联盟中向来以‘剑僧’不舍和‘无刃刀’谢峰为首,其间固然有少林和长白派势力最大的缘故,但是谢峰的武功在十八种子高手中也是佼佼者,在场众人如‘书香世家’向清秋夫妇以及古剑池几个高手都自忖不如谢峰。
虽然秦梦瑶击败谢峰用了巧,但其眼力见识和手段皆非他们所能及,都不想自取其辱。于是纷纷望向了不舍。
但十八种子高手中毕竟还有两个不惧秦梦瑶的威势,一个是那名白眉僧,另一位是那个胖道人。
还没等胖道人和不舍开口,白眉僧口喧佛号道:“梦瑶居士不愧为明玉宫的传人,贫僧筏可不自量力便来领教一下女居士的绝世剑法。”
无形的压力以白眉僧为中心散发出来,众人心里尽皆沉甸甸的。
其余各派的种子高手不禁讶然。八派中菩提园的实力一向敬陪末座,没想到出身菩提园的筏可功力居然这般深厚,光这股凝滞的压力,就绝对武功尚在谢峰之上。
无形的气势将秦梦瑶的白色素衣激得猎猎风响,其悠然自得的神态却丝毫没有将筏可表现出的功力放在心上。
秦梦瑶悠悠叹息道:“筏可大师的菩提心功当真厉害,若是百天之后遇见筏可大师,梦瑶不知会有多么欣喜,现在却十分遗憾。”
秦梦瑶此话一出,筏可的气势顿时如冰消雪融一般瓦解。
对着秦梦瑶合十道:“明玉宫果然不凡,梦瑶居士更是不凡,贫僧认输。”
说罢‘白眉僧’筏可转身而去,看似一步一步极为缓慢,实则速度疾若闪电。这是佛门中天涯咫尺的神通,足见筏可的武功之高。
众人皆不知晓筏可为何离去,只有不舍轻声道:“筏可大师的菩提心功练到眉毛白了长了,是练成菩提心功第十七重的征兆。只不过筏可大师为了除魔卫道,竟然没告诉我等他只差一百天枯禅,便可将菩提心功臻至第十八重大圆满,这是菩提园自古以来都未有人达成的境界。梦瑶小姐一眼就看出其中关窍,当真厉害。”
众人皆默然,他们都是习武之人,当然知道能将镇派心法臻至前无古人的境界当有多么艰难。菩提心功练至第十八重未必天下无敌,只不过筏可若因为在和秦梦瑶交手中受了什么不可弥补的损伤,便无法修得差了百天即能练成的心功极限。‘菩提心功’从没有人达到的第十八重天境界,若是连滋味也尝不到,换做其他任何一个人也不会甘心。
秦梦瑶一剑没出完便击败了谢峰,又一剑未出激走了筏可。
这份手段当真比拟天人,而且更显出秦梦瑶不拘一格、天马行空的用剑思维,让十八种子高手又敬又怕。
其实若是十八种子高手一起围攻秦梦瑶,秦梦瑶也绝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最好的状况也不过是落荒而逃而已。
第十章 白衣剑僧
秦梦瑶若有深意的瞧了不舍一眼,十八种子高手即便是菩提心功差点大成的筏可也没放在她眼中。唯有眼前这‘剑僧’不舍,是她出道以来遇到的对手中最棘手的一位。
秦梦瑶轻轻道:“还有谁要来?”
其余诸人面面相觑,以秦梦瑶表现出的实力,要生擒她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而且最怕她是那种舍剑道之外再无他物的人,若是强行逼她,只怕她立即翻脸,拼斗之下,他们之中非得留下几条性命不可。
这非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
不舍悠悠长叹道:“梦瑶小姐请离开罢。”
秦梦瑶一怔,随即道:“好。”
其余诸人望着秦梦瑶绝尘而去,谢峰怒声道:“不舍大师果然深谙明哲保身之举。”说罢,拂袖而去。
不舍微微低头,各派的种子高手对于不舍不出一招便放秦梦瑶离去心中也有些不满。稀稀落落也各自离去,只留下不舍和武当派的胖道人。
秋风吹过,更显得不舍的白衣萧瑟,他对着胖道人道:“小半道长留下来可有什么事?”
小半道人笑容可掬道:“不舍大师难道还有什么要事去做,若无其他事情,可陪在下喝酒,我可知道大师你当年在军中也是海量。”
不舍叹息道:“果然瞒不过道长。”
小半道人正色道:“看来大师仍旧要去寻找庞斑?”
不舍悠悠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小半道人默然,从秦梦瑶自称仍旧不及负伤的庞斑,以不舍的眼力当可知道庞斑的实力恐怕已经深不见底,十八种子高手即便找到他,对于庞斑恐怕也无可奈何。
以庞斑将近百岁之龄,又师承百年前几乎无敌当世的绝代大宗师蒙赤行,手中魔功秘技恐怕层出不穷,有一两门暂时压制伤势的秘法毫不稀奇。
何况庞斑的魔功或许已经超越乃师蒙赤行,蒙赤行有多厉害,这百年只怕很少有人不知道。当年传鹰用厚背刀引来天上雷霆,在长街决战中都没将蒙赤行击伤,便可知晓蒙赤行恐怕是古往今来都少有的强者。
而很有可能青出于蓝的庞斑究竟到了何等程度,除了浪翻云、厉若海之外,在不舍心中恐怕已经无人得知晓。
即便如此,不舍依旧要去找到庞斑,不管如何说,如今仍旧是庞斑最虚弱的时候。对付庞斑这等高手,人多造成的威胁未必比单枪匹马造成的威胁更大,不然厉若海也不会解散邪异门的嫡系,单枪匹马去挑战庞斑。
抱天揽月楼上,庞斑望着自蛇山逐渐消失的落日,魔音低沉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世人都说李商隐乃是多情之人,可怎么又写出如此残酷无情的诗句,庞斑若是再不能更进一步,比之这夕阳也不如了,梦瑶你说是不是这样?”
秦梦瑶望着这如魔神一般的男子,虽然年近百岁,可是丝毫没有气血衰败的样子,这并非庞斑刻意隐藏了他的气血,而是到了庞斑如今境界,直到坐化之前,都不可能战力衰退。
她神情有些恍惚,总觉得这一刻的庞斑的背影和李志常重叠起来。李志常爱穿白衣,庞斑爱穿黑衣,但是衣服的颜色、身形的不同,并不阻碍二人之间那种相通之处。
那种深入骨髓的自信、骄傲和天分,几乎如出一辙。
秦梦瑶定了定神,柔声道:“梦瑶只知道夕阳之后便是明月,明月之后又复朝阳,天地一往一复,轮回不休,方才如此动人哩。”
庞斑转过身子,黑发披散,对着秦梦瑶道:“梦瑶能答得如此巧妙,我才知晓在培养传人方面庞斑是不如他的。”
秦梦瑶正色道:“可是祖师称赞魔师为魔门古今第一人,即便是魔门的创始者也是不及你的。”
庞斑道:“禅宗的秃驴尚且要呵佛骂祖,庞斑若是连魔门古今第一人都担当不起,那岂不是白活一世,你说是也不是小和尚?”
一声佛号和‘无量天尊’同时响起,一僧一道自远而近。
分明便是白衣‘剑僧’不舍和武当派的小半道人,两人驻足楼下,不舍仰着头道:“若是祖师东来之时,又何人有资格呵佛骂祖,魔师不可小觑天下英雄。”
‘呵佛骂祖’乃是禅门一段公案:
当年朗州德山院宣鉴禅师,一日上堂说:‘我这里,佛也无,法也无,达摩是个老骚狐,十地菩萨是担粪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点鬼簿,拭疮纸,佛是老胡屎橛。’又有一僧问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如何是佛?云答:‘干屎橛’。他也曾说过:‘释迦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老僧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
宣鉴禅师和文偃禅师其言虽不一,其心一也,故而禅门将两人言行归在一段公案。
庞斑早就发现不舍,故而用‘呵佛骂祖’的典故,暗讽不舍。
少林乃是场中祖庭,祖师自然是达摩,不舍言下之意便是若是达摩祖师仍在,庞斑也不会有今日的猖狂。
庞斑狂笑道:“好,我等了三十年,没等到无想僧第三次来挑战我,却等来了当年我尚且看不上的剑僧不舍。”
当年不舍的师兄,白道两大宗师无想僧曾两次挑战庞斑,两次败北。不过庞斑认为无想僧可堪一战,故而两次放过无想僧,等他第三次挑战。
不舍微笑道:“达者无先后之别,无想老和尚未必就比不舍高明,魔师可莫要轻敌,栽在小僧手上。”
白衣、古剑,夕阳、和尚,静谧的画面仿佛定格在一瞬间,庞斑俯视不舍,终于叹息道:“祖师东来意,庭前柏树子。好小子,当年的无想僧确实不及你,不过你只有一次机会,现在走,我不杀你。”
两人打着机锋的时候,庞斑的气劲从楼上压了下来,小半道人受不住这气劲压迫,已经退守到墙侧。
第十一章 天命教主
庞斑所言“祖师东来意,庭前柏树子”乃是禅门一段典故,其大意便是达摩东传佛理,便是‘庭前柏树子’。剥去禅门隐语,便是称赞无舍已经剥离事物外在,看见了其本来面目。
物有物性,法有法理,剥去事物的外在表象,其内在蕴含的便是宇宙万物无不遵守的道。而不舍的确已经知晓宇宙间一种极为深刻的道理,所以庞斑认为他已超越了当年的无想僧,成为白道新的第一人。
不舍在庞斑这天下第一人的压迫下,仍旧从容不迫,守得无懈可击。禅心便如沉入深水,越来越宁定。
秦梦瑶知晓不舍现在好比一块海绵,心似荡荡虚空,尽量容纳庞斑的气势。但是不舍毕竟不是天地,要容纳庞斑的气势,绝无可能。
在一个临界点到来之前,不舍必定会反弹,发出惊天动地的一剑。
金陵地势易守难攻,四面傍山环水。
气势磅薄,有龙蟠虎踞之胜,更握水陆交通要枢,乃古今兵家争战必取之地。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今朝天宫一带筑冶城,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周元王四年,越国灭吴后,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的长干里筑越城。战国时期,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
三国时期,孙吴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业。南拥秦淮,北倚后湖,周长二十里。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金陵有“六朝古都”之称。
而朱元璋建都金陵之后,更将城墙扩大到七十里周长,为天下雄城,更胜于当年的元大都。其在朱元璋的治理下,一派繁华盛世的模样。
而此时此刻简正明恭恭敬敬的引着李志常给他介绍秦淮河边的风土人情。
李志常含笑道:“其实简兄不必怕我的。”
简正明心中腹诽道:“我若是不怕你,何必在这一路上装孙子。”他终于将李志常带到了金陵城的秦淮河上,并以密信通知了他背后的大人物天命教教主单玉如。
天命教也是阴葵派的分支,当年阴葵派厉工和师妹符瑶红决裂,符瑶红脱离阴葵派,重新创立了天命教,作威作福,而符瑶红的弟子单玉如继位后暗中渗透各大势力,意图谋夺天下,简正明不过是他一颗小小的棋子。
秦淮河乃是长江下游右岸支流。古称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后来改称秦淮。秦淮河入江前的河段,两旁青楼林立,大多是历史悠久,国势虽有兴衰,但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