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

第272章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272章

小说: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直教李志常又惊又喜。
  以往和别人交手时,如果交手到百招之上,必然是对攻的局面,可今天石之轩居然只是防守,便能止住李志常的攻势,是他生平从未遇到过的事情。
  李志常终于知道,为何之前以叶孤城之能和还有破绽的石之轩交手,却不能将石之轩逼入绝境,实在是不死印法确实神乎其技,纵然石之轩这个人有破绽,但这门武功却绝不会有破绽,出招之后,环环相扣,不是简单地借力吸力可以描述。
  这门不死印法足以和张三丰创立的太极并列,升华到了哲学的高度,是对生死之谜的探索。
  石之轩悠悠叹息道:“好个李志常,在持续这么久的高强剑势下,仍旧能够没有丝毫衰落,看来明玉诀能够将真气也永远保持在巅峰绝非虚言,这样下去,再斗三天三夜也是分不出胜负的。”
  石之轩仰天长啸,仿佛发泄,仿佛呐喊,没有丝毫彷徨,他腾身而起,双手做出言语难以描述的美妙动作,好似花中蝴蝶翩翩起舞,可却又能让人真切的感受到他双手间透出的毁灭气息。
  李志常知道这是石之轩终于使出融汇花间派和补天阁魔门两道绝顶心法而创出的天一心法,将两种截然不同的阴极和阳极真气汇流,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奇招。
  李志常突然高举无常剑,天地间无形的元气汹涌而至,只要精神修为登堂入室的人都可以感受到,这是李志常在摄取天地间的元气。这种招数乃是明玉功练到最深层的境界才可以使出,是将体内所有真气化作一道漩涡,从而生出强大的吸力,借用天地的元气,贯注在自己身上。
  让自身的功力在瞬间提升几个档次,不过一招使出后,明玉诀的真气将亏损大半,一时半会难以恢复。
  如果一击不中,将会给李志常置于险境,所以这种招数李志常不会轻易动用。若非石之轩也全力运功,阴阳两极真气合流的威力将超乎想象,李志常也不会用这招抗衡。
  同时李志常也可以想象,全力运转天一玄功的石之轩也绝不会轻松。
  他心中知晓石之轩此时已经不顾一切,将和他作最后的决斗。因为普通的过招,在刚才那段时间里,已经让两人很清楚,这样并无任何意义。
  最后两人终于落到斗力的阶段,毫无保留的施展出自身的最强招数。
  石之轩的天一玄功和李志常的明玉功都在两人的催动下,发挥出极致的威力,生死胜负,将在数招之内分晓。


第九十章 意料之外
  天地间的元气杂乱而属性不一,当被李志常的明玉功吸进入身体后,再贯注到无常剑剑身上,就被梳理了一遍。
  大自然的能量和李志常的真气结合,汇聚在无常剑剑锋上,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变化。人之力而有限,而天地伟力无穷无尽。李志常忽然有种明悟,当他悟明白某种玄妙的关窍后,当能从内天地运使外天地,当年在天机宫和花无媸‘太乙分光剑’交手的经验突然就这么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
  太乙分光剑是两人合用,所以分而后合。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之后归于太一混沌,混沌是一也是无,乃是道之初始,一旦形成自然笼罩了世上武学。
  若是太乙分光剑在这世界上用出,到了归于混沌这一段,恐怕也无人能制,即便是他当年也不是任由花无媸和花清渊使到归于混沌。
  现在他终于明白石之轩的天一玄功到底是什么原理,居然能够统御阴阳两极的真气,其应当是和‘太乙分光剑’道理完全相反。
  自修自炼,不假外求,阴阳两极的真气在体内先行练成一个两仪,复归混沌,所以才有‘天一玄功’之名,混沌一成,体内的精气神浑然一体,不可撼动,先就立于不败之地。无论对方什么厉害的武学,攻击到他身上时,先就被他同化,概莫例外。
  也因此,石之轩才能使用不死印法和幻魔身法这种不世奇功,一切都因为其用‘一’为根基。李志常虽然用易经的道理将石之轩的天一玄功的道理猜测出来,但是放在佛魔两门自然应当是另一种解释。
  可见万事万物到了最后,都是殊途同归,即便他经历了不同世界,但是顶尖的道理都毫无差别。
  明白这一点后,对于李志常和石之轩的最后斗争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只不过能让李志常明白了一些以后的道路。
  阴阳两极的真气在石之轩体外形成一个寒热交加的气环,无形有质的真力聚成的气环,在李志常的心灵中幻化成铺天盖地的阴阳磨盘。
  气环从石之轩的双手推出来,更可怕是这一招拟定了李志常所有后招,让李志常不得不和石之轩硬拼。
  当然李志常也从无退缩的念头,无常剑携带者天地元气被李志常身体提炼的力量,爆发出宽达一尺之厚的剑芒,一道白光如闪电般划过,居然和石之轩的阴阳气环在两人之间触碰。
  当剑芒穿过气环的时候,发生了李志常也意想不到的变化。
  剑芒和气环接触后,没有预料中的碰撞和大爆炸的局面,反而粘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莫名的异物。
  这时候天地陷入了一片黑暗,连李志常和石之轩都看不到丝毫的光明,以两人的功力但凡有一丝光线也能视物,但是现在眼前是一片漆黑,黑暗的十分纯粹。
  这时候李志常心中的震撼绝不是任何言语可以描述的,在气环和剑芒交汇的地方,出现了一个绝无可能存在的一道门。
  而门的背后便是一个似乎无限的天地,没有这个世界的丝毫囚笼感,充满神秘和无限的味道。石之轩毫不犹豫纵身入了这道门,但李志常并没有进入。
  这道门一闪即逝,消失的无形无踪,但是却形成了一个宽达十丈的巨坑,绝非人力可以办到。
  李志常清楚石之轩为何会毫不犹豫的穿身进入这道未知之门,他以往经历的世界在他心中都有一种严重的宿命味道,所以智慧高明如石之轩这样的人才越能感受到这种宿命的枷锁,将他压迫的透不过气来。
  这种感觉绝非石之轩独有,只要跨入大宗师级数的高手皆能感受到,又或者如石之轩这样天生慧悟,亦可以明白无误的感受。
  而门后的无限天地,即便李志常在那一刻也不由得怦然心动,仿佛那一边的世界充满了不可预知,没有任何宿命,只要穿过它,石之轩也就打破了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存在的宿命。
  甚至李志常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一边的世界仿佛跟神秘石室有着莫大的牵连,到底有什么牵连,即便李志常也不清楚。
  甚至李志常也只是搞清楚了打开仙门到底需要什么条件,而这条件石之轩天然便具备。当阴极真气和阳极真气交汇时,李志常无坚不摧的剑芒正好点爆了阴阳两极的力量,贯穿了这世界的束缚,从而开启了这道穿越世界的门。
  阴阳两极的真气代表水火而剑芒代表金,金、水、火三种属性的能量碰撞,便形成了三合。从而形成一种不具名的力量,开启了这道神秘之门。
  若是李志常能够掌握这力量,那么岂不是他也可以拥有和神秘石室类似的能力。而另一方面他感受到这道门除非石之轩这等身负阴阳两极真气的高手,似乎其余普通的事物进去都会被其中的力量化为灰灰。
  可是当初他穿越石室之门的时候,什么事情也没有,甚至借助石室之力开启的空间之门,还能隔着世界打开带走叶孤城。说明开启世界之门的条件也未必要按照现在这么做,其中定然还有更高一层神秘的力量。
  李志常知晓四大奇书排名第一的战神图录的最后一招便是破碎虚空,打开的便是这道门,前代孙恩和燕飞将之命名为仙门。
  李志常可以笃定这道仙门背后绝非任何他读过的小说世界,其中没有任何宿命的味道,反而神秘无限,远非任何言语可以清楚描述出来。
  他断定他和石之轩都没有到这世界的武道极致,却能开启仙门,实可以说是一种机缘巧合,李志常没有立即投身其中,只因为他更想明白破碎虚空的真正秘密。
  当他有一天能够明白其中的原理后,无须石之轩这种对手的帮助,也能自然而然随时随地破碎虚空,而且他隐隐觉得这样才是最稳妥的法子。


第九十一章 婠婠的理想
  天地某个角落,一个正在喝花酒的年轻人,在仙门开启的刹那亦发出感应,仿佛久远的记忆浮出水面,年轻人心内叹道:“又有人破碎虚空了么,原来都两百多年过去了。”
  年轻人满是深情的看着怀中的女子,一眼将女子的心融化,随后忽然消失不见,而适才她怀中的女子却什么都好像不记得,心头一丝怅然,久久萦绕在心中。
  当年轻人出去后,走到街边一个小巷子里面,回头伸了一个懒腰道:“阴葵派居然出了你这样一个人物,让我大出意料。”
  白衣赤足的婠婠从巷子口出现,柔声道:“婠婠这点成就比起邪帝你老人家犹如萤火,又算得了什么?只是紫血大法本就该属于天魔大法练到十八层的我,还望邪帝看在圣祖的份上将它给我。”年轻人便是邪帝向雨田,活了数百年的人物。
  婠婠所言圣祖便是魔门始祖,那时候诸子百家并起,还没有魔门的存在。魔门之祖本名便是“天魔”苍璩,他不但智慧绝顶、武功盖世,更是个书狂,他搜遍天下寻求奇典异籍,最后去芜存菁,归纳为《天魔策》十卷,也开出圣门的两派六道。
  道心种魔大法、天魔秘、紫血大法等皆是从天魔策中出来,不过魔门自古以来练成天魔大法的只有向雨田,而“天魔”苍璩的根本武功却并非天魔策十卷的任何一种武功。
  但是他开创魔门,乃是两派六道共同的祖师,婠婠将他抬出来,旨在向向雨田讨回落在他手中的紫血大法。
  向雨田轻笑道:“看在婠婠这么美丽的份上,这玩意都给你吧。”说话间向雨田从怀中掏出四卷古帛,轻轻飘向婠婠。
  婠婠拿住古帛,映目所见便是紫血大法,随即美目泛起异彩,原来剩下的三卷古帛依次居然是天魔策其余遗失的其余三卷。
  她本以为这位魔门有史以来第一位邪帝是个极难说话的人,而且向雨田的魔功在她灵觉中比李志常还要来的可怕,没想到向雨田不但直接把紫血大法交给他,还将其余失掉三卷天魔策交给她。
  瞧见婠婠惊愕的神色,向雨田促狭道:“婠婠是否感到十分惊喜,哎,可惜这人世我虽总也玩不够,不过今日有人破空而去,让我忽然想起了一位老朋友,厮混在红尘这么多年,也该是去找他们了。”
  婠婠实难想到这魔门第一人居然性情并非传言中那样邪恶,反而犹如一个浪荡公子哥一般。
  婠婠悠然道:“这次确实很感谢邪帝,婠婠定然会有所报答。”
  向雨田浑不在意道:“好了东西也给了你,我要去另外一个地方,若是将来有缘,你也许还能见到我。”
  婠婠缓声道:“小女子还有一个疑问,邪帝仿佛并非邪恶好杀之人,为何收的四个徒弟个个都是十恶不赦之辈。”
  向雨田道:“你看来很奇怪我并非如传言的性情,其实难道圣门中人就天性都是恶徒,在汉武帝之前,咱们不也是站在太阳底下自由呼吸、自由辩论以及传播思想,说到底你们这些人都自甘堕落,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