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在晚明 >

第257章

奋斗在晚明-第257章

小说: 奋斗在晚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理说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军队更加强势,但只是理论上。

    因为军队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些家丁吃穿的越好,那些普通士兵吃穿的就越差。

    换句话说,家丁的一切都是将领们从普通士兵身上剥削来的。

    也许这些普通营兵不懂剥削的概念,但他们肯定会觉得不爽。

    反应在训练上那就是消极怠工,反应在战斗中那就是做做样子。

    他们肯定会想,那些家们吃好喝好,自然应该做先锋主力。我们吃都吃不饱指望老子拼命,做梦!

    所以不管家丁多么悍勇,都填不上普通士兵怯敌畏战的坑。

    那些家丁或者可以做到悍不畏死,但有什么用呢?普通士兵才是军队中的主力啊。

    所以明末战场上往往会出现极具可笑的一幕。

    几千明军被几百乃至几十人追着跑。不是因为他们打不过而是根本就不想打。

    不患寡而患不均。被区别对待最容易打击积极性。

    宁修甚至认为家丁制度就是营兵之癌。只要家丁制度存在,营兵就不可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我只是做了我觉得应该做的。将士们为了大明流血流汗,不应该让他们觉得没有个盼头,不能让他们认为人生没有希望。”

    宁修感慨一声道:“来吧,我带你去看看火器局。”

    在戚文等人的陪伴下,宁修和孙悟范来到了乌猪山岛火器局。

    这个局在全岛只有宁修以及戚文等少数将领知道,再就是在其中工作的匠人。

    这些匠人都是宁修从各地征募的。

    因为宁修开出的条件很好,这些匠人几乎没有犹豫就来到了乌猪山岛。

    宁修对于火器的研制十分重视。不管是火铳还是火炮都命令匠人们仿制、研制。

    佛郎机人的火器是最好的样品。除此之外宁修还把燧发枪的结构告诉了匠人。从现在的情况看,匠人们虽然没有做出燧发枪,但仿制出了鲁密铳。

    而火炮方面三磅炮、六磅炮甚至十二磅炮都已经做了出来。

    至于明军口中的大将军炮、二将军炮目前还无法做出,不过宁修相信在自己的激励制度的刺激下迟早能够仿制出。

    这两种火炮都是海战之中的大杀器。宁修知道西班牙人之所以能够称霸海上就是因为拥有这两种火炮。

    当然他也知道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最终被彻底击溃,这就说明仅仅倚靠火炮是不够的。火炮、船只、兵员素质,甚至作战时候的执行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宁修现在也主要在这几点上抓,在他看来做好了这些便是和马尼拉西班牙人决战的时候。

    “见过大人!”

    火器局中的匠人见宁修来了,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向宁修躬身行礼。

    宁修在军中废除了跪礼,这些匠人自然也不需要下跪。

    宁修走到一名匠人面前,和声道:“李老汉,二将军炮研制的可有进展?”

    “回大人的话,最近已经有了不小进展,就是火炮内径无法做到像佛郎机人的炮那么圆滑,小老儿担心这会引起炸膛。”

    宁修听得直皱眉。

    “那可不行。安全是第一位的。”

    明军仿制的火器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无法保证。无论是鸟铳还是火炮因为内壁粗糙且狭窄,士兵们为了增加威力便会尽量多的装填火药。

    这种情况下炸膛的情况就会很容易发生。

    而如果火药装填的太少,火炮火铳的威力又会大打折扣,起不到作用。

    “小老儿羞愧啊。虽然拼尽全力,仍然无法保证内膛的圆滑。”

    那李老汉羞愧的垂下头去。

    “弗朗西斯呢?他怎么看?”

    宁修口中的弗朗西斯是他从壕境挖来的铸炮师。但是弗朗西斯也没有铸造过大将军炮、二将军炮这种重型火炮,也只能提一些意见。

    “弗朗西斯也说膛壁太薄,且不够圆滑,但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宁修心中叹了一声。

    他也尝试过直接挖走大将军炮、二将军炮的铸造师,但席尔瓦总督对他们抓的很紧,丝毫不肯松手。

    宁修现在只能让这些匠人和弗朗西斯一起摸索,看能不能灵光一现做出大将军炮。

    不然他就只能受制于人,从佛郎机人那里购买。

    。。。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巡按御史

    从火器局出来,宁修与孙悟范来到乌猪山岛的军校。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军校已经步入正轨。这也是让宁修感到欣慰的地方。

    自古以来国人培养军官靠的都是师傅带徒弟那一套。

    这么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带出的“徒弟”怎么样,全看师傅水平如何。

    换句话说,这种培养模式注定了优秀将领的稀缺。

    而在战争之中将领的素质往往决定了战役的走向。

    常言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而如果一将英勇,往往能够逆改战局力挽狂澜。

    其间差距不言自明。

    所以宁修才萌生出建立军校培养军官的想法。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还是可以实现的。

    军校可以让普通人有机会从军官将领的角度考虑问题,给他们提供挖掘自己智慧的机会。

    只是军校培养出的军官最多是优秀,不过优秀就已经足够了。

    只要宁修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军官,就可以让他们在实战中进行锻炼。他相信最终这些人可以成长到独当一面的程度。

    当然这对宁修也有好处。因为他是军校的校长,所以理论上所有军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他的门生。

    师生关系在后世尚且重要,更不必说在明代了。

    那些从军校毕业的军官会记住是谁给了他们读书的机会,是谁简拔的他们。

    这种关系会一直存在,宁修对军队的掌控力也会大大增强。

    当然,理论上说这是一种挖大明墙角的行为。不过若不这么做,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明走向灭亡,这是宁修绝不愿意看到的。

    孙悟范在进行了一番参观后也是感慨万千。

    似乎宁修总会生出一些奇思妙想,偏偏这些奇思妙想都很有价值。

    这真的也是天赋啊。

    “宁贤弟,我有个不情之请。”

    孙悟范见四下无人,咽了一口唾沫道:“能否也让我读一读这军校?”

    宁修大感惊讶道:“孙兄怎会有这般想法?”

    在他印象中孙悟范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这样的人怎么会想读军校的?

    “实不相瞒,我打小就想当个将军。”

    孙悟范叹了一口气:“可宁贤弟也知道,武官在大明没有什么地位,家父是绝不会同意的。”

    宁修心道武将虽然没啥地位,可好歹也是官啊。这孙悟范武将没做成却去做商贾了,真不知道孙巡抚当时是不是气的半死。

    “宁贤弟,这是我一直的遗憾。我也知道这辈子不可能做武将了。你就让我读读军校,过过瘾如何?”

    “这个。。。”

    宁修一时陷入了沉思。

    要说孙悟范的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以他和孙悟范的关系更是没有理由拒绝。

    可军校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军官的,孙悟范只是为了过一把瘾,那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

    见宁修有些犹豫,孙悟范又连忙道:“宁贤弟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在军校学习,绝不会给你惹麻烦。”

    宁修叹了一口气道:“既然如此,孙兄明天便来军校学习吧。”

    “哈哈,多谢宁贤弟。”

    他眼珠转了转道:“对了,弟妹呢?”

    宁修咳嗽一声道:“她也在这岛上,现在正在养胎。”

    “啊!这么快就有了。宁贤弟你可真能干!”

    孙悟范哈哈大笑一声:“快带我去看看。”

    宁修狐疑道:“孙兄又打什么鬼主意。”

    “这真没有,只是我来都来了不见一面弟妹怕是不好吧。”

    “也罢。”

    宁修点了点头,和声道:“且随我来吧。”

    。。。

    。。。

    张懋修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被派到广东担任巡按御史。

    他原本以为自己会在督察院待个一两年然后去六部做个主事,谁曾想竟然直接派往地方巡查。

    当然这理论上也没有什么毛病,毕竟他现在的官职是御史,巡查地方也是职责所在。

    可为何偏偏是广东?

    这是张懋修怎么也想不明白的。

    不过有一点是极好的,他可以和宁修重聚了。

    宁修现在在广东任按察使,又兼着香山县令的职位。

    张懋修巡查的区域是整个广东布政司,故而是肯定可以和宁修相见的。

    自京师一别,二人已许久不曾坐在一起叙话。虽然他们仍然保持着书信往来,但那种感觉和面对面的闲聊还是很不一样的。

    张懋修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后张居正并没有多说什么,只嘱咐张懋修一定要低调做事,不能有跋扈的行为。

    对于父亲的教诲张懋修自然牢记于心。

    他也知道现在天下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就盼着他出错。

    只要张懋修出错,这些人就可以理所应当的把罪责归结到张居正的身上。

    张懋修当然不会做出坑爹的行为,他要以上古先贤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让任何小人有可乘之机。

    张懋修从吏部办了手续后便坐着马车离京去往广东。

    现在还是九月,若是赶得快些还能在过年前抵达。再晚一些走怕就要万历十年才能到了。

    为了方便张懋修决定先走一段运河,等到了扬州再走陆路去广东。

    其实坐船走海路要便捷的多,从天津到广东不到一个月就可以。但此时大明毕竟没有全部放开海禁,还没有天津到广东的线路,张懋修也只能忍一忍颠簸之苦了。

    好在一路上还算顺利,他也在年根前抵达了广州府。

    作为巡按御史,是不能住在地方衙门里的,而要住在单独的察院。

    据说这是为了防止御史接受地方官的贿赂从而被腐化。

    但仔细想一想,地方官要真的向御史行贿,住的远一些就不会了吗?

    但这毕竟是规矩,张懋修也不会破坏。

    广州知府备下的察院是一座三进的院子,里面小桥流水,假山堆叠,精致的无以复加。

    这足以见得地方官对巡按御史的畏惧。毕竟御史一句话就能让地方官的考评降等,甚至直接丢了乌纱。

    广州知府虽然是四品,巡按御史虽然是七品,但他仍然要对张懋修恭敬有加。

    何况张懋修是张居正的儿子,那就更需要像侍奉亲爹一样侍奉他了

    。。。

    。。。

    

 第四百章 巡查府城

    从张懋修内心来讲,他当然是希望直接去香山县见宁修的。

    但理智告诉他不能那么做。

    毕竟他是朝廷委任的巡按御史,负责巡查一省政务。

    而这种巡查一般都是从各府府城开始的。

    张懋修最先去了广州府,这没有问题。但进了广州府城溜达了一圈就跑去了香山县可就有问题了。

    多事的人立刻就会一封奏疏,弹劾张懋修以公谋私。

    只要这顶大帽子扣下来,张懋修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