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随时穿越明末 >

第165章

随时穿越明末-第165章

小说: 随时穿越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他们可都是听说了,新型农作物之中的地瓜,可是不择地,只要侍弄好了,就能够高产,一亩地能达到两三千斤呢!
  这样的高产,上哪找去啊?
  因此只要是听到这个消息的,纷纷咬着牙根,决定要买下一期的报纸了。
  必须得买啊,不买不行啊!
  这种耕种和栽培要点,必须要一点点吃透了,琢磨透了才成啊!
  虽然楚江秋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在整个大明传播三种农作物,其实地瓜的传播远远用不了这么长时间。
  好处大家都知道了,现在这件事情可不光是官府在做,更着急更热情的可是那些农民啊。
  尤其是在得知了那些地瓜插秧也能够成活,也就是说,地瓜栽种下去之后,等地瓜秧苗长长了,掐地瓜秧苗的嫩芽直接栽种就能够成活。
  这样一来,靠近那些传播区域的农民无不动了心思。
  他们破上花费一定的费用来补偿传播区域人家的减产费用,也要早一年栽种上地瓜啊!
  早一年就是早一年的收成,这个账大家都是能算过来的。
  这样一来的话,估计有三年的时间,地瓜差不多就能够覆盖整个大明了。


第297章 围剿行动开始
  所以,现在几乎所有接触到大明月报的百姓,几乎都下定决心,下一期的大明月报出售的时候,他们要购买上一份。
  当然,也不需要每家每户都购买,约几个相厚的,四五家购买一份就差不多了。
  楚江秋现在则是准备制作第二期的大明月报了,报纸的内容,则是正在酝酿之中。
  虽然按照月报的本质来说的话,这份报纸应该推迟十几二十天才会刊登。
  但是现在不是要准备出海围剿倭寇了吗,就算加个增刊吧。
  如果销售火爆的话,那就多加几期,甚至可以改成周报嘛!
  如果销售实在火爆的话,就算改成日报也不是不可以的事儿。
  至于这一期刊登的内容,除了要刊登一些将要围剿倭寇得消息,当然少不了有利刃成员要参战的消息,剩下的内容,楚江秋还正在琢磨。
  至于这些报纸发行日期,楚江秋决定定在围剿倭寇大军出发的前一天,这样一来,就不怕围剿的消息会通过报纸泄露出去了。
  实际上,倭寇内部肯定会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了此时大明军方的消息。
  但是楚江秋相信,这些倭寇应该不会太过重视。
  因为大明海军并不是第一次围剿了,但是之前从来都没取得过像样的战绩,每次都是草草了之,他们相信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至于大明月报这一期剩下的内容,楚江秋忽然间灵机一动,有了灵感。
  上次不是给李薇儿讲过红楼梦的故事吗?那么这次干脆的,就从这一期开始,进行红楼梦连载吧!
  看看效果如何再说!
  相信凭借千古奇书红楼梦的瑰丽磅礴,不会让人失望就是了。
  至于剩下的,楚江秋决定刊载一些幽默笑话,还有就是刊载一些医学小常识。
  报纸嘛,要尽可能的满足更多人的口味和需求。
  同时,楚江秋准备在报纸上刊登一则征稿启事,面向全社会征集优质稿件,一旦录用,待遇从优。
  报纸的稿件,不可能全部是他一个人来写,这样的话,就失去了报纸应有的作用。
  现在必须要尽快的找到一些编辑人员,从来稿中进行筛选优质稿件,进行校对。
  以后还需要发展一些记者,报道一些具有新闻时尚型的稿件。
  楚江秋感觉,这份大明日报,估计能够给大明带来许多乐趣。
  就在楚江秋忙着下一期大明月报的内容的时候,陈近南带领利刃成员,已经将五艘军舰全部吃透。
  现在用五艘军舰进行作战,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了。
  而施琅那边,也是将征调过来的五万海军,暂时整编完成,并且在海上训练了基本的科目。
  从目前的训练结果来看,应该可以一战。
  当然了,毕竟训练时日尚短,如果都是顺风仗的话,完全可打。
  但是一旦要是打了逆风仗,只怕很快就会溃败。
  按照施琅的看法,这些新军至少要再训练半年的时间才可堪一用。
  这还是少的不能再少的时间了,如果想要谙熟海战的话,恐怕需要训练两三年的时间。
  但是无论是楚江秋还是太子,都没有耐心继续等待下去了,都督促施琅尽快出海围剿倭寇。
  不过这次施琅居然坚决不同意,理由就是新军配合太差,如果现在出海剿灭倭寇得话,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面对施琅的推辞,楚江秋非但没有生气,反倒是极为欣赏。
  因为施琅的做法,正是彻底站在那些士兵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一点,正是楚江秋所欣赏的。
  但是现在楚江秋可不愿意再等上半年的时间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等。
  因为楚江秋相信,如果真的让施琅训练上半年的话,不说没有那么多的军费供应。
  就说朝廷里面的那些大员,肯定会想方设法的让他们出不了海。
  因为海外的那些倭寇里面,有六七成的人,其实并不是东瀛浪人,而是大明百姓。
  那些倭寇得存在,只不过是那些世家大族进行海上贸易攫取暴利的手段而已。
  所以为了让施琅有充分的信心,楚江秋直接带着施琅参观了五艘军舰,并且让施琅等上一艘军舰,亲自演戏了一番,让施琅彻底了解了军舰的威力。
  看完之后,施琅不由得目瞪口呆,完全说不出话来。
  因为眼前的五艘军舰,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半晌之后,施琅才回过神来,不由两眼放光地向楚江秋问道:“楚才子,嘿,嘿嘿!”
  楚江秋不由得满头黑线,嘿嘿你个头啊。
  “有话说话,说人话!”
  施琅兴奋地问道:“楚才子,末将强烈要求,给我们新军配备一百艘这种战舰!”
  我靠,还一百艘,你当这是大白菜啊?
  一百艘?你把哥们全都给卖了哥们也买不起啊!
  楚江秋不由摇头说道:“施将军,这五艘军舰的威力你也都看到了,你以为就凭大明现在的制造能力,能制造出一百艘这种军舰吗?”
  施琅不由得摇了摇头,他自己也认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施琅不由遗憾地说道:“楚才子,如果一百艘太多的话,那就十艘好了,不能再少了。”
  楚江秋哭笑不得地说道:“施将军,我实话告诉你吧,现在我手中,就只有这五艘军舰。”
  “并且我也实话告诉你,你也不用打这五艘军舰的主意,因为你因该知道,这新军就是为了剿灭倭寇才调集过来的。一旦战争结束,这些新军也会被遣送回原部门。”
  听了楚江秋的话,施琅终于反应了过来。
  对啊,自己带领的新军,其实只是一个临时的作战单位,一旦海战结束,这个作战单位就会解散。
  既然是这样的话,楚才子当然不可能将五艘军舰放到新军里面。
  楚江秋接着说道:“不过施将军尽管放心,我已经给陈将军打过招呼了,他们会全力配合你们的行动。到时候海战的时候,你们用对讲机联系。有了这五艘军舰,现在让你出海围剿倭寇,你有没有信心?”
  陈将军指的是陈近南,楚江秋禀明太子,已经将自己的幼军指挥使的职务,移交给了陈近南。


第298章 倭寇大联合
  楚江秋马上就要参加乡试,再兼职幼军指挥使一职,已经不再适合。
  再者说,在军队指挥上,楚江秋并不擅长,或者直白点说,简直就是一窍不通。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在指挥上面,陈近南比他更适合这项工作。
  所以在禀明太子之后,幼军指挥使一职,已经移交给陈近南了。
  现在陈近南和施琅同为幼军指挥使,职务一样大,不存在谁领导谁的事情。
  并且在作战上,新军和利刃成员也是两个不同的作战单位,两者之间只是配合作战而已。
  不过楚江秋相信,这两人在配合上应该没什么问题。
  陈近南有很强的大局观,而施琅,这一次急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他是楚才子一力推荐上来的,他一定要在这次海战中证明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了楚才子的推荐,才能入的了太子的法眼。
  只要入了太子的法眼,将来还不是平步青云?
  所以现在施琅是卯足了劲的要大干一场,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和陈近南闹不愉快呢?
  并且经过短短的几次接触,施琅就忍不住被陈近南的英雄气概所折服。
  生平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在施琅点头之后,出征一事,就放到了第二天。
  就在当天,楚江秋让大明月报全力印刷,这一次直接印刷了五十万份,先试试效果再说。
  如果市场供不应求的话,到时候再考虑加印的问题。
  当然,楚江秋感觉,这毕竟是第一次正式出售,虽然范围是整个大明,但是五十万份实在是不少了。
  这五十万份有可能卖不完也未可知。
  不过不要紧,就算剩下一些,也陪不了几个钱。
  第二天一早,所有的出征军队集结完毕,在太子训话之后,大军开拔,直奔海边码头而去。
  这一次,楚江秋和太子都随队出征。
  楚江秋去,是想亲自体验一下海战,想必太子那边也不例外。
  楚江秋苦苦劝阻未果,最终只能任由太子登船了。
  早在十日前,史可法和洪承畴已经离开柳城,返回京城了。
  毕竟这两位大佬日理万机,需要他们处理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离开京城这么多天,想必已经积压了好多事情了,他们也不能继续再待下去了。
  如果他们还在的话,由他们出面,说不定还能劝下太子来。
  现在他们不在了,根本就无人可以将太子劝阻下去了。
  太子登船,当然登上的是那五艘军舰之中的补给舰,楚江秋就跟在太子身边。
  只要在这五艘军舰之中,安全上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就算剿灭倭寇失利,这五艘军舰一心要走的话,也没有任何船只能够追的上军舰。
  施琅指挥五万新军登上一千多艘大小不一的船只,形成一个舰队的编制,向前驶去。
  这一次他们要去的,乃是幽冥岛。
  幽冥岛上有一股倭寇势力盘踞,人数大概在万人上下。
  本来首战应该挑选一支弱一点的倭寇下手才是正解,无奈这幽冥岛位置太过便利。
  无论剿灭附近的那一只倭寇,幽冥岛都能迅速出击。
  既然如此的话,索性第一战就拿幽冥岛开刀。
  而五艘军舰,则是缀在了舰队的后面。
  施琅和陈近南的目的很明确,这五艘军舰不是当作先锋用的。
  而是当作底牌和进行收割用的。
  当距离幽冥岛还有将近一百海里的时候,施琅忍不住拿起了望远镜向海面上观看。
  与此同时,楚江秋陈近南还有太子也拿起了望远镜。
  望远镜当然是楚江秋提供的,这时候,望远镜应该被制造了出来,不过肯定是在大洋彼岸。
  反正现在的大明是没有的。
  刚刚得到望远镜的时候,无论是施琅还是陈近南,都是无限惊喜,宝贝的跟什么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