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随时穿越明末 >

第135章

随时穿越明末-第135章

小说: 随时穿越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就算没有官府出面,附近的百姓也会自发地高价收购种粮。
  相信有个十几或者几十年的时间,就能够覆盖整个大明。
  但是现在的大明实在是不能等,也没有时间等了,这些工作必须由官府出面来做。
  有官府掌控的话,只要方法得当,用五年的时间在整个大明普及这些农作物应该不是问题。
  因为作为种粮的话,除了花生出种率要稍微低一些,玉米和地瓜的出种率都很高。
  特别是地瓜,将母种在二月份埋在土里,上面用薄膜覆盖,薄膜上点孔,定期的向里面洒水,然后这些母种就能够发芽。
  等这些细芽长出来,长到三四十公分长的时候,就可以拣强壮的拔下来栽种。
  并且拔完之后,还会继续生长新芽。
  一颗母种大概能长出一百多颗的种苗出来。
  这还不算,地瓜种植之后,蔓延出来的秧,掐断之后就可以栽种,只要浇水及时,就能够成活。
  楚江秋估计,如果官府全力推广的话,三年时间差不多就能覆盖到整个大明。
  今年回收的地瓜,到明年全力推广的话,至少能覆盖小半个浙江省。
  第三年再将小半个浙江省的地瓜回首,然后分发到各个省去推广,虽然不能全面展开,但是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已经不可阻挡了。
  五年时间,只要运作得力,地瓜差不多就能走上绝大多数大明百姓的餐桌上。
  至于玉米和花生,速度可能要慢上一些,但是也不会太慢。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先期推广起来慢,等后期种植面积大起来,那推广速度就很吓人了。
  太子和袁继咸也是同样的心思,并且袁继咸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底稿,只等回去之后写一份详细的总结报告,汇报给皇上。
  在场的老百姓不会想这么多,但是这笔账还是会算的。
  一斤粮食换一斤米,他们已经感觉很赚了。
  花生和玉米也就罢了,反正也不是在好地上种的,他们已经足够占便宜了。(请不要拿现代花生的价格和大米的价格做比较,在当时花生根本就没有固定价格)
  至于地瓜,那可占老大便宜了。
  他们可是听说了,作为种苗的话,地瓜必须保鲜储存,不能晒干。
  一亩地的地瓜产量足有四五千斤,那就可以换到四五千斤的大米。
  就拿他们最好的水田来说,一亩地才能产多少大米?
  最好的水田,亩产量也不过五六百斤。(是按照现代一亩大小折算)
  这一亩地的地瓜,足以抵得上七八亩地的上好水田产出。
  何况他们现在种的根本就是贫瘠的山地,这里面的便宜可占的大了去了!
  因此听到楚江秋的提议之后,百姓们纷纷很开心地答应下来。
  他们心里也有小九九,这三种农作物里面,只有地瓜的效益最好。
  而他们能够卖种粮的年限,也不过有三四年的时间。
  所以他们决定,等明年所有的地里,全部都种上地瓜。
  幸好楚江秋又交代了一句,说是今年种过地瓜的地,明年不能再种地瓜,因为重茬的话,地瓜会得病枯死,基本上没什么收获。
  重茬因为地里的肥料还有虫害等问题,的确是会减产,但是绝对达不到没什么收获的地步。
  楚江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果想留种粮的话,就不能用重茬地里的产出。
  也幸好楚江秋提醒了这么一句,这些灾民在打消了全部种植地瓜的念头。


第244章 一级警报
  剩下的时间,楚江秋就要写这三种粮食的材料报告了。
  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帮助钦差袁继咸袁大人挖地窖,储存地瓜。
  要想当种粮的话,地瓜必须新鲜存储,并且不能被冻,要到第二年春天才用的上。
  并且对地瓜的要求也比较严苛,不能有丝毫破皮的地方,否则的话,就容易烂掉。
  挖掘地窖也是一门技术活,大概要挖多深,里面的洞需要多深,都需要楚江秋的指点。
  做好这一切,并且将地瓜都存储起来之后,已经是半月之后的事情了。
  花生和玉米已经全部收购上来,并且在浙江分发下去,只待明年便可播种耕种。
  而经过楚江秋的手存储的玉米地瓜还有花生,这个时间也送到了皇宫。
  显德皇帝品尝了一下,顿觉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连连称赞不已。
  老皇上今天心情不错,这当然不仅仅是三种美食带来的,更让他开心的,当然是袁继咸的奏折。
  在奏折里,袁继咸详细对这三种农产品做了汇报。
  对三种农产品的耕种存储,播种护理还有收获等等事无巨细一一罗列。
  然后还有三种农产品的食用办法都有极为详细的汇报。
  并且还给皇上送来不少的地瓜和花生,至于玉米,现在保险冷冻技术还不成熟,没办法储存,只能不了了之。
  并且袁继咸在奏折里特意声明,这些地瓜和花生,都是次等品不能当作种粮食用的,特意送了些到皇宫来给皇上尝鲜。
  古往今来,给皇上上贡居然用残次品,并且还要明确注明,唯恐皇上不知道,估计也就这么一遭了吧?
  更为难得的是,等看到是残次品,皇上龙颜大悦。
  就在此时,随侍的大太监见皇上心情不错,便将一份密折递了上来。
  这份密折是太子在宁波时发出来的,本应早就到了才是,没想到居然迟了几天,到现在才被送到。
  皇上心情很高兴,几乎是前所未有的高兴,自从皇帝登基之后,就很少看到他有如此高兴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献上这份密折是最合适的时机,说不定皇上不会这么生气也未可知。
  显德皇上打开密折,一目十行,很快就把密折看完。
  然后阴沉着脸,一把将密折扔到了地上。
  随侍的大太监多福小心翼翼地将密折拣起,放到桌子上。
  显德皇帝愤怒地说道:“前些日子朕还纳闷着呢,福王那个逆子怎么这么不小心,从鹳雀楼上摔了下来,居然连腿都摔断了!”
  “朕还下旨,命人将那些侍奉的下人全部处死!今个儿太子送来密折,原来根儿在这儿啊!”
  说完,显德皇帝显然气急,不由得冷笑起来。
  这种太子和皇长子之间的事情,多福根本就不敢多搀和,站在显德皇帝身后紧闭双口,就好像他根本就不存在一般。
  其实多福现在也很愿意皇上会当他不存在,因为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有他插嘴的份儿。
  不论怎么说都是错的,说的不好了还会招来皇上的猜忌。
  不过很显然,显德皇帝并不准备放过他,而是冷笑着问道:“多福,朕问你,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多福脸色发苦地说道:“回皇上的话,奴才没什么看法!”
  显德皇帝不由怒道:“放肆!你是个活生生的人,怎么会没什么看法啊?死人才会一点看法都没有!怎么着,你想当个四人嘛?”
  乖乖隆地咚!
  咕咚!
  多福直接就跪了!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奴才这就说,这就说。”
  显德皇帝不满地说道:“好了,以后问你什么你就尽管答,不要瞻前顾后的,莫非你以为朕是那等昏君不成?”
  多福连忙说道:“谢主隆恩,奴才不敢。”
  说完之后,才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
  “回皇上,奴才听说,福王摔的可是不轻,整条右腿都被摔断了。虽然不至于留下什么残疾,但是以后毕竟是会受到影响的,阴天下雨的,这腿就会疼痛难忍。”
  “不但是如此,听说福王还摔倒了头部,这要一个不小心,那可就是……”
  “以奴才愚见,这恐怕是做不了假的……这只是奴才的一点短浅见识,让皇上见笑了。”
  显德皇帝叹了口气说道:“福王早就坠楼重伤,而他的管家却是背着福王偷出福王的玉佩,竟然行如此之事,实在是太无法无天了!着内卫秘密查探管家的下落,务必要缉拿归案。”
  “是!”
  多福答应了一声,退下去安排这件事情去了。
  而显德皇帝在多福出去之后,却是发出一声无声的长叹。
  福王之前被摔伤,显德皇帝还以为是偶然事件。
  但是今天看到太子的密折之后,显德皇帝很快就嗅出了阴谋的味道。
  越是论心计,不论是太子还是皇长子,怎么可能是玩弄了一辈子权术的老皇上的对手啊?
  这件事情,福王看起来做的天衣无缝,比真的都真。
  但是老皇上透过这些天衣无缝,看出了太多的破绽。
  刚才他命令多福下令捉拿管家,心里也很清楚,这位管家多半是捉不到了。
  但是下过这道命令之后,福王的事情就完全揭过去了。
  不然还要怎样?难道真的一查到底吗?
  真的要查证了此事之后,到时候该怎么发落福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就算是皇家,也不例外啊!
  而多福在安排完皇上吩咐的事情之后,却是小心翼翼地回到自己的住处,传递出一则消息。
  ……
  柳城楚府,楚江秋难得有兴致,拉着陈近南还有太子一起打起了斗地主。
  公主朱芷雪则是想起,他第一次见到楚大哥的时候,这位楚大哥就是在斗地主,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微微的笑意。
  三人玩到十一点多才上床休息,楚江秋又和入画和婉儿探讨了一下人生的奥秘,这才沉沉睡去。
  等到了大半夜,也就是凌晨两点多,正是人睡的最死最沉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凄厉的警报声。
  这警报还是楚江秋设置下的,防卫等级一共为三级。
  最低等的三级警报,就是战备状态。二级警报则是随时准备战斗,而一级警报则是生死存亡的警报。
  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外面响起的,居然是一级警报的声音!


第245章 倭寇!倭寇!
  外面人声噪杂,乱作一团,已经有惊天动地的厮杀声传递过来,甚至隐隐都能闻的到血腥气味。
  外面居然发生大规模的战斗?
  可是这怎么可能?
  到底哪里来的敌人?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楚江秋飞快地起身穿好衣服,婉儿和入画也战战兢兢地跟着起床,两人吓得身如筛糠般,面无血色。
  楚江秋直接将两人送入地下室之中,命她们在里面等待消息,并且在外面将地下室的入口遮掩住。
  这栋房子修建的时候,楚江秋就修建了一条地下室,并且地下室里还弄了一条秘密通道,通道的出口就在湖水那边。
  从湖边出来,很容易就能走出庄子。
  当然,如果人家将整个庄子团团包围住,那就没得走了。
  不过楚江秋在地下室里是有储备粮食的,湖水那边可以取得水,也足以支撑一两个月的时间。
  这地下室原本只是一时好玩才修建起来的,没想到现在居然真的用上了。
  到现在楚江秋还纳闷着呢,外面到底是什么敌人来犯。
  楚江秋出来之后,就看到陈近南在自己门外站着。
  一旦有事,大哥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楚江秋心里颇为感动。
  “大哥!”
  陈近南沉声说道:“江秋,外面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你最好到利刃那边去,我去外面看看。”
  楚江秋摇了摇头说道:“大哥,现在哪儿都不要去了,陪我一起去看看朱公子去。”
  陈近南皱眉问道:“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