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侯-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封县令何山岳得到消息说刺客是针对祥符县伯叶尘而去,特别是听说那刺客现场说了一句什么“看在山岳上人的面子上,我不杀你”这句话,差点没有吓死,担心被人怀疑是自己请杀手报复叶尘,跑去见赵恒,哭诉此事绝对不是自己做的,结果被赵恒让人给轰了出来。
叶府今晚如临大敌,罗耀顺从罗府也调来了二十多名护卫,曹玮回去将事情一说,曹彬也派来了二十多名护卫。加上叶府二十一名护卫,已经有七十多名。
叶尘将这些人全部交给了麻刚子,麻刚子单膝跪下给叶尘立军令状,表示任何贼人想要伤到叶尘必须从他的尸体上踏过去,然后便带着人开始布防、布哨。
后院精美澡堂中,叶尘微微闭上眼,任由两名丫鬟给自己捏着肩膀,他知道房顶四角有四名护卫,澡堂外过道中则有二十名护卫把守,而澡堂门口李君浩抱着叶尘刚刚送给他的那柄宝刀,靠着门框假寐。
叶尘手中把玩着天星玉佩,从那黑衣人的矮胖体型和声音上,他已经大体猜到那黑衣人是谁。
没错!此人正是南方的太一道掌教陈景元的大弟子司洛意。
叶尘知道,都是他手中这枚天星玉佩惹得祸。
第51章 避难
叶尘不是没有想过将天星玉佩交出去,以避祸患。但这天星玉佩是让他穿越时空来到这个时代的直接原因,且这天星玉佩乃是他家传之物,他隐隐感觉这玉佩与他之间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他甚至在心底最深处想过,或许自己可以依靠这天星玉佩再回到后世。不管这个可能性有多渺茫,但只要有那么一丝可能,他都不想轻易让其从自己手中失去。
当然,如果真到了事关生死的最后时刻,他自然会毫不犹豫的将这枚天星玉佩交出,来换取自己的生命。可是自从上次在永乐边城荒外寺庙中发生那一幕奇异之事后,他隐隐觉得即使自己交出天星玉佩,不论太一道和太平教,还是玉道香所代表的势力,恐怕还是不会放过自己,都想从自己身上得到某个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
叶尘洗完澡,叫来麻刚子,让他将侍卫分成四班,轮流警戒休息,否则到后半夜,不等司洛意来,所有侍卫都已经疲惫得不行了,还打个毛线。
一夜便在叶尘胆战心惊中度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整个开封府捕快和城防禁军都在抓捕巡逻原因,司洛意没有再出现。当然叶尘也没有指望开封府捕快和城防禁军能够抓到司洛意。
天一亮,叶府大门便接二连三的被敲响。
当初在晋阳,叶尘帮助党进、李继勋、赵赞、高怀德四位军中大佬对诗,这四位各自答应给叶尘挑选五名精锐退伍老兵,如今却是派人送了过来。并且各自翻倍,送来了十名老兵。显然四个大佬也已经听说了叶尘昨晚被刺之事。
叶尘亲自接待,将人收下,并对四个老将派来的人表示改天登门拜访四位大佬,以示谢意。
看得出来,这四个老家伙说话办事还是比较给力的,给叶尘挑选的退伍老兵都是百战精兵,不比曹彬派来的那二十人差。且因叶尘在军中的名望,这四十名老兵虽然忠心度与麻刚子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至少也是心甘情愿的。
在这四十名老兵之后,贾宪带着二十七名军匠也来了。
这是当初在晋阳城外打造制盐工具的那些军匠。那些有皇家背景的盐商,按照赵匡胤的指示接受了五百名参与制盐的军士,但却不要这些军匠。而为了制盐技术的保密,再加上贾宪当时答应叶尘,所以便将这二十多名军匠给叶尘送了过来。
这些军匠主要是制造刀枪、弓箭等兵器的铁匠和制造攻城器械的木匠,都是大宋军器监有编制的军匠,放在后世都算是事业编制的国企工程师或者工人。如今就算送给叶尘,但编制俸禄还在,只不过从今以后,都归祥符伯爵府。
想着这些人可都是如今的技术人才。在当世虽然被归为下九流,社会地位低下,但在叶尘看来,却个个都是宝。留在日后,必有大用。所以叶尘很开心的收了下来。
而对于这些军匠来说,能够一边领着俸禄,不用在军器监整天忙碌,又能成为伯爵府的人,心中那也是十万个愿意,不知道被其他军匠有多羡慕。
当然,叶尘也不可能白养着这些人,这些天的一些想法,也可通过这些人慢慢实现。
叶尘本来计划今天是要前往祥符县,接受查看自己一千亩肥田的,但考虑到自身安全,还是没有敢出门。叶尘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但自己却一点办法都没有。以司洛意这样的人所拥有的本领,整个开封城或许只有皇宫或者军营中是安全的。
另外,他从府中仆人神色中看出了一定的恐慌,在与麻刚子和李君浩商量之后,他决定做一些事情,以定人心。
今日是家主第一次召集府中所有人见面,府中男仆,丫鬟个个垂首肃立在前堂,叶尘大马金刀的坐在大堂门口,麻刚子和李君浩腰胯横刀站在左右两边,冷森森的杀气让前堂的仆役战战兢兢,叶尘知道在这个时代跟他们没法讲人权,柔弱反而会招来不恭敬,事到如今叶尘早就放弃了后世的那一套,既然来到这个时代,就必须从众,适者才能生存。
“看清楚,我就是家主,祥符县伯叶尘,这个家我说了算,我不在,麻刚子说了算,上下尊卑要分清楚,另外水儿一家也算是这个家的主人,不要让我听到有人怠慢,一经发现,绝不轻饶。我不管你之前都经历了什么,都是伺候过那些主子,既然到了我叶家,你就是叶家的人,我会一视同仁,有功者赏,有过者罚这就是叶家家规。”
叶尘对于自己的讲话,还是感到很满意,没见仆役们心中凛然的同时,个个喜形于色,脸上的恐慌早已不翼而飞。
叶尘看在眼中,又当场宣布每人赏赐两百文钱,更是赢得满场欢喜。
见此,叶尘才彻底放心,开玩笑,敌人还没出现,自己家里面若是先乱了阵脚,那真是死定了。不过,就算这样还是不行。
吃过午饭,李君浩接到一个消息,说有急事需要出去,然后就一脸歉意的离开了。
李君浩一走,叶尘安全感一下大降,便决定去找曹彬或者王超,准确的说只要去军营就行。他相信除了皇宫,军营里面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叶尘留下麻刚子看家,带着六十名侍卫,去了城西禁军的一处军营。
大宋护卫京师的十万禁军,只有这一万禁军驻扎在开封城内,其余九万都驻扎在城外四处军营,与东西南北四处城门对应。
王超便在城西大营中。且因这次北伐之战斩首颇多,已经由校尉亲兵提升为营指挥使,麾下也有了五百人马。
叶尘带着一众侍卫,离开家门三里之路时,司洛意陡然从旁边酒楼中飞出,直扑叶尘而来。
这次叶尘和麾下六十名侍卫都早有警惕,叶尘不但身穿盔甲,而且腰跨长刀,手提宝弓。
这把宝弓是赵匡胤赏赐给叶尘的那把从北汉宝库中找到的稀世利器,足有五石半。军中能够拉动的人也是凤毛麟角,能够拉满弓的,更是几乎没有。但除了曹彬和王超等少数人之外,没人知道叶尘能够轻松使用此弓杀敌。
司洛意速度快如鬼魅,六十名侍卫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来到叶尘身边,但一声惊叫之后,又弹飞了出去。
不亲自经历过的人,不知道叶尘弯弓搭箭的速度有多快,特别是时刻准备,一有动静,便弯弓射箭的情况下,即使以司洛意的鬼魅身法也难以彻底躲闪。若是寻常一石的弓也就算了,就算近距离射在司洛意身上,以后者玄功,也足以硬抗。可是五石半的弓,如此近距离,司洛意却已经受了伤。
司洛意身法太快,落在叶尘眼中也只是一道黑影,叶尘便是凭着感觉射出了一箭,所以叶尘也不知道司洛意伤到了那里,要不是地上几滴血迹,他甚至都不能确定司洛意受了伤。
等六十名护卫提着长刀牢牢将叶尘护起来时,司洛意两个起落,便已经消失不见。这个时候,旁边路人才尖叫、惊呼,四处奔走。
当大批开封府捕快赶来时,叶尘却已经带人来到城西大营。
看到王超出来,叶尘心中才彻底松了口气,一直紧握,箭矢上弦的宝弓才放了下来,扔给旁边护卫。
王超话不多,见了面就要行礼叫爵爷,被叶尘死死拦住,搂着肩膀,板着脸,说道:“怎么?不想和我当兄弟了。”
王超这才尴尬一笑,脸上拘谨荡然无存。
西大营一万禁军居住的地盘很大,但具体到每个营指挥,也只是一个占地三四亩大小的小院子。
叶尘一边跟着王超向其所在营指挥小院子走去,一边说道:“王兄!昨晚上的事情你想必也听说了,那贼人身手太高,寻常护卫难以抵挡,在开封城除了皇宫,也就军营中还算安全,所以小弟来你这里打算住一段时间。”
王超一听,顿时脸上杀机隐现,寒声说道:“叶哥儿放心,不管来人有多厉害,就算是妖魔鬼怪,兄弟都带人将他剁成肉酱,让他有来无回。”
……
……
宋朝早朝制度是五日一朝,除去昨天庆贺大典不算,今天算是赵匡胤北伐回来后第一次早朝。
武德殿中,文武百官位列两班,左边赵普排头,赵光义和薛居正、吕馀庆两位副相(参知政事)并列,后面是三司正副使楚昭辅、罗公明。
右手枢密使李崇矩站在首位,第二排的是枢密副使曹彬和沈义伦。
“陛下!臣弹劾开封府城防治安近日来越加懈怠,昨晚上春风楼上包括开封府尹大人三衙内在内,曹大人衙内曹玮,罗大人衙内罗耀顺,祥符县伯叶尘等十数名衙内遭受不明黑衣人行刺,五名护卫当场战死,数十名护卫和多名衙内重伤。臣请陛下下旨彻查开封府负责城防治安相应人等。”刚一上朝,有御史便跳出来一脸正气地说道。
第52章 伤卒
赵光义脸上却已经一片阴沉,他知道这位御史是受赵普指示,弹劾开封府,虽然没有直接弹劾他,但却与弹劾他没有什么区别。
想起昨晚上的事,赵光义就感觉郁闷,特别是对于当事人,或者说对引起这件事的叶尘记恨不已。
以赵光义的城府,自然已经想到今天早朝上会有人弹劾开封府,又怎么会没有准备,不等他做出暗示,站在第五排的一名文官从班列中走出,向赵匡胤一拜,说道:“陛下!臣认为此次春风楼刺杀事件,责任不在于开封府,而是……”
御座上,赵匡胤面色看似平静,但眸中深处却是杀机隐现,他的杀机不是针对于下面众臣,而是针对昨晚上出现在春风楼的那刺客。
“哼!不管你是谁,背后又是何方宵小,敢在开封城内刺杀我大宋朝臣,朕绝对不会放过你。”赵匡胤根本没有将下面争论放在心上,心中对于那刺客却是已经动了杀心。
赵普与赵光义结党暗斗,他自然知道,甚至这里面本身便有他有意无意引导的原因。他黄袍加身已经十数年,帝王异党制衡之术却已经玩的炉火纯青。而类似于此时下面这样的争论,这几年来,他看得也多了,虽然北伐四个多月后,这是第一次上朝,但却也习以为常。
昨晚上的事情,上朝前赵匡胤便已经从武德司那里知道了详细经过。自然也知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