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王侯 >

第122章

大宋王侯-第122章

小说: 大宋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夜转瞬而过,当透入室内阳光中醒来的时候,孙雪莹和小墨还贴在白沧海的怀抱中沉沉睡着。
  但当白沧海起来时,两女还是忍着痛,不顾白沧海的劝阻,开始动了起来。
  小墨将端着的温水,放到旁边,孙雪莹接过湿了水,然后又拧干的毛巾,走上前来,开始仔细地擦白沧海的脸。神色中始终是那样的温柔。
  白沧海内心的汹涌渐渐冷却、平息了,他不由自主的便陷入了这种莫名编制的温柔之中。房间中十分宁静,宁静得寂寥。白沧海自师傅死后一直有些躁动和不安的内心,渐渐变得平和安详起来。
  “这样的日子可真让人陶醉啊!”白沧海心中喃喃。
  ……
  ……
  晨光初现,叶尘便起床来到花园之中,盘坐在一个石凳之上,开始修炼内功。很快,头顶上便冒出一屡淡不可见的白雾。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雾越聚越多,最后化为巴掌大小的一团,凝而不散。
  这样的修炼,叶尘自从离开扬州那天开始,已经坚持了十九天,今天算是第二十天。内功功法名是玉道香传授给叶尘的。十九天以来,一直没有入门,叶尘始终感应不到功法口诀里面所说的内气,更不用说修炼小成之后内气与外界环境相合,出现的白雾聚顶异象。
  可是,不想今早上毫无预兆的突然就入了门,经脉之中生出内气不说,而且在短时间内从体内各处爆涌而出奇异能量,转化成内气,使叶尘一下子修炼至小成之境。
  要知道,按照玉道香所说,就算是资质上佳者,修炼此功法,若想小成,每日勤修不断,也至少要修炼十年。如今,叶尘只用了二十天时间。
  又过了一炷香时间,韩可儿起床来到花园时,叶尘徐徐收功,双眸睁开,明显比往日清亮太多,犹如夜空灿星一般。
  叶尘此时心中欣喜得难以自禁,走过去将韩可儿抱起,转了好几圈。恨不得仰天长啸。
  “阿郎!你昨天说了,今日还要上朝觐见天子。不要耽误了。”韩可儿感受到叶尘心中的欣喜,感到开心不已,但她牢牢记着叶尘昨日说过的话。
  两人回到房内,韩可儿开始伺候叶尘换衣。
  “阿郎!今天是要穿官服吧?”韩可儿柔声问道。
  叶尘感知着体内经脉中流动的神秘内气,舒服的闭上眼,说道:“官服。”
  韩可儿转身把一叠折叠得很整齐的衣服拿了过来,伺候着叶尘仔细而整齐地穿好。叶尘心中叹息封建大地主,大贵族的生活果然舒服,心中虽然说着不能这样堕落,但依然没有动,任由韩可儿折腾。最主要的是,这是韩可儿自己强力要求要做这些事情。
  或许是她感觉自己相比叶尘身边其她的女人,既没有过人容貌,也没有其它的本领,特别是寡妇的身份,让她心底深处感到不安甚至自卑,所以才要求这样做的吧!
  “要用这个腰带吗?”韩可儿声音温柔的让叶尘感觉要迷失在其中。但叶尘看见她拿起的这个腰带,却是想起了另外一个女人,那个比眼前韩可儿甚至还要可怜,但却骄傲倔强的喻清妍。叶尘想起离开开封时,喻清妍送自己腰带时,神色中的依恋和情愫,以及昨晚上喻清妍强忍着泪水跑出去的情景,心中暗暗自责自己昨晚上的话说得太重了。
  看着叶尘点了点头,韩可儿柔软而修长的手轻轻握住叶尘的大手,让他按着衣角。她站在叶尘的正面,手臂伸到他的背后拉直衣服,把腰带从后面绕过来,这个动作好像是在拦腰拥抱叶尘。
  穿戴好,韩可儿又让叶尘在凳子上坐下,伺候着叶尘用盐水刷了牙,洗了脸,梳了头。
  期间,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叶尘的脸,眼神专注,表情更加娇羞柔媚。让叶尘生出恨不得将其抱在怀中的想法。
  许久之后,叶尘洗漱完毕,穿戴整齐,长吁一口气从卧房里走了出来。
  ……
  ……
  今日早朝。并没有叶尘想像中赵普和赵光义两派系的唇枪舌剑。
  赵普安排人先是对赵德昭此次南行筹粮的功劳大肆赞颂。
  而赵光义一方也早有安排,以泗州知府窦士海为由头,提议要进一步严查、严办。
  轮到叶尘说话时,如实的诉说同时,顺便将赵德昭和罗公明,甚至胡正一和王鑫都的夸赞了一番。一番话,让赵光义、赵普都很满意,但赵匡胤还没有听到想听的内容,不过也没有继续问下去,显然有些事情是想私下里询问叶尘。
  至于自己的功劳,叶尘心中清楚,皇帝和朝中知道筹粮背后真相的真正重臣也清楚。关键是剩余的这近一个月时间中,黄河流域的降雨量到底能够达到怎么样的程度。
  而赵德昭对叶尘和罗公明的功劳在皇帝面前也给予了极高的肯定,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对开封府和赵普派去的四人只字未提。这一点,赵德昭已经和赵普沟通过,甚至是后者示意。所以赵普对此没有什么意见,可是赵光义心中便就不痛快了。不管怎么说,王鑫和胡正一两人算是起了至关重要作用的,甚至王鑫替赵德昭背了黑锅,得罪了人,还被治了罪。
  论了功后,自然还有行赏,一直没有说话的赵普突然出班,大声说道:“陛下。魏王此行证明了其能力,臣以为陛下应该多让魏王多一些历练。”
  赵匡胤自从得知叶尘脱险,粮食又顺利运送回京师的消息之后,这几天心情真的很好,听了赵普所说,微微颔首表示对赵普所言同意,说道:“诸位爱卿认为皇长子应该在何职历练比较好。”
  不等别人说什么,赵普便接着道:“臣以为应该让魏王在禁军殿前都点检这个位置上历练。”
  叶尘眼角余光注意到,赵普这句话一出口,赵光义便脸色微变。事实上不光是赵光义,其他人脸色同样有些莫名的怪异。叶尘当然知道这其中缘故。
  殿前都点检曾经是当今天子赵匡胤当年兵变之前所担任职位。
  殿前都点检,且因为这个原因,开国十多年来,这个职位一直是空着的。
  若是外人担任这个职位,肯定大有忌讳。可天子的长子赵德昭担任这个职位,反而从某程度上谕示其储君的身份。
  现如今赵普却主动建议让魏王担当这个军职,这是什么意思?这简直是当众给赵光义一记响亮的耳光!
  可是赵普说的冠冕堂皇,赵光义又不便反驳,甚至不方便让自己的人出面反驳。那一来就算赵德昭做不成禁军殿前都点检,也难保不会引起天子对他的警觉,未免得不偿失。赵光义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把恨深深压在心头。
  赵光义没有表态,他这一派的人虽不出面附合,自然也不便出面反对,赵匡胤目光扫过众人,没有思考多久,便说道:“赵相公所言有理,传朕旨意,即日起魏王便担任禁军殿前都点检一职。”
  ……
  ……
  朝会之后,叶尘和东西两府(枢密院和政事堂)重臣。以及三司正副使,和赵光义被天子留了下来,进入内廷,站在崇政殿的御堂上。
  赵普都知道黄河中上游,河东、关中、关西最近阴雨连天,暴雨频频,赵匡胤又怎么能不知道。
  甚至他这几天已经让河堤司的人进行预测,若是这样的天气再持续上半个月,按照往年河堤加修标准,黄河决堤,大洪灾已成定局。如今因为叶尘的出现,提前知道此事,准备了大批粮食自不用说,动用十数万军民抢修河堤,最终也要比往年更高、更厚、更坚固。才得以在目前为止,黄河始终没有决堤。可若是这样的天气持续超过半个月以上,或者暴雨次数增多,持续的时间增长,以现在的河堤能否保证不决口,没有人敢说。
  另外,让大宋天子和朝堂重臣此时个个一脸忧愁沉重的是,正在白马县主持抢修河堤的治河提举金堤于越泽,今早上刚刚派人递上的一道奏折。
  因为叶尘说的是白马县会决堤,这一个多月以来,主要抢修白马县一段河堤,其它地域河堤虽然也一并加修,但却远比不了白马县。按照于越泽奏章所说,就算白马县不决堤,附近其它几个黄河边上的县也大有可能会决堤。
  “皇弟!开封下辖各县现在还能征调多少劳役?”赵匡胤问道。
  赵光义上前一步,说道:“官家!开封境内劳役已经最大程度征调,家家户户成年男丁都已经去修河堤,此时已经无劳役可调。”
  赵匡胤叹了口气,他对此早有所知,此时只不过是抱着最后一份希望,禁不住又问一句而已。
  “曹卿!厢军还有多少人能用。”赵匡胤又问道。
  曹彬苦笑一声,说道:“官家!厢军已经全部上了河堤。”


第162章 “包工”之策
  说到这里,曹彬看了一眼眉头紧紧蹙起的赵匡胤,最终还是没有将此时唯一的办法说出来。
  赵光义看着曹彬欲言又止的样子,想起早上来之前,府上那位程先生所说的绝妙机会,心中暗自冷哼一声,目光隐晦的扫过众人,暗骂一声:一群老狐狸。赵普这名首辅宰相自不用说,两名副相(参知政事)和枢密院正副使,以及三司正副使,这些大宋真正的重臣中没有一人是赵光义的人。自然不会冒着被天子猜忌的风险,替他说出那句话。
  赵光义最后目光落在同样皱眉沉思的叶尘身上,心想这小子也贼的很,肯定也不会说出那句话。
  驻守京师的禁军有十万,前期修建河堤已经动用了五万,如今还剩下五万禁军。
  包括叶尘在内,所有人都知道,此时来得及动用的人手,只有忠于天子的这五万禁军。可是又有谁敢提议这最后的五万禁军扔下护卫京师和天子不管,去修河堤。
  更何况,英明神武的天子会想不到此事?
  实事上,此时天子的沉默,众人都在猜测,天子也正在衡量得失。
  是开封下辖某县的十数万百姓生死重要,还是自己安危重要。这就是此时天子的衡量和抉择。这样的抉择只有天子自己去做,外人不可有,也不敢有丝毫建议,包括最亲的儿子、皇后、兄弟。
  自古以来,不管儒家,还是墨家,甚至包括道家,在《左传》、《国语》、《管子》等著作中,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民为邦本”的思想。如《老子》又明确宣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
  而大宋秉持的儒家正宗,所代表的民本思想更是最强烈、最集中。孔孟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这是民本思想的根本出发点。甚至一度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石破天惊观念。
  可是真正现实中出现这样的抉择时,又有谁敢不顾天子的安危,而去维护百姓生命。即使是唐时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以及原本历史中数十年后的包拯,在此时状态之下,恐怕都不敢说出那句话。
  赵匡胤自己在衡量,同时也想看一下众人此时的神色表情。可惜除了叶尘身体一直站的笔直,正常抬着头,紧蹙着脸,一幅思考状。其他人无不半低着头,让人难以看清此时脸色。
  “还是这小子心怀最为坦荡。”赵匡胤心中低语。
  “五万拱卫京师的禁军不可轻离。诸卿!还有没有什么良策,可加快筑造河堤。”赵匡胤沉声问道。
  赵普看了一眼赵光义,说道:“官家!如今开封下辖十七个县能动用的劳力已经达到了极致,但是开封城内有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