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淘金国度-第1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首先要保证他们拥有自保的能力。其二就是有可能这个情报,是英国人和美国人故意让我们得到,用来迷惑我们的,而在暗中,他们可能仍然会转让一批现役装备给英国人,但如果我们不知道的话,我们就会以为美国人仍然拥有很强劲的实力,所以我们自然也不会轻易的向美国人动手。”
叶枫微微一笑道:“两个可能都有,但不管哪一种可能,对我们来说其实都是一样的结果,只要美国人的实力不能超过我们,甚至都无法拉近与我们的距离,那就行了。我们又不会马上介入战争,只要等待时间,在关键时候出手就行。英德实力越接近,战争就越不可能马上分出胜负。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准备。我在想,如果我们可以拖到明年甚至后年再动手,那个时候,战争也许会变得简单许多了。”
林国民和杨国平等人都有些意外,为何拖到那时,战争会简单许多?美国人就算实力比不上阿拉斯加,但也不会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倒是陈国清等军方将领似乎想到了叶枫这么说的原因。
这时叶枫把目光看向陈国清道:“国清,暴风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
陈国清点了点头道:“很顺利,如果我们真的可以拖到明年再参战,那计划至少可以完成百分之五十,我们的胜率起码可以提高到八成以上,如果可以拖到后年,那计划可以全部完成,那时候我可以肯定的说是必胜,当然是大胜还是小胜那就难说了,毕竟与此同时,美国人,英国人都不会坐以待毙的,他们也可能会有一些秘密动作。”
叶枫点了点头,最后看向中情局长高景义和军情局长马天道:“老高,老马,我需要的是大胜,所以从现在开始,你们要集中精力,对于英美等国的一些秘密项目和行动提高警惕和侦察,一旦有所发现,要进一步跟进,一旦开战,我们首先就会想办法把它们摧毁,我不希望有意外发生。”
“是,我们一定会竭尽所能做好这件事情。”高景义和马天同时起身应道。
叶枫最后又看向林国民和杨国平道:“暴风计划你们也是知道的,至于细节,等会我会让国清给你们详细介绍,你们清楚这个计划后,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尽一切所能,保障计划的顺利推进,更快完成这个计划。”
林国民和杨国平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暴风计划他们当然知道,这是叶枫从诺斯韦和克卢恩回来后,让军方和科技部门拟定的一个秘密项目,是一个系统性的大项目,不过其中细节,他们并不清楚。现在听了叶枫的话,当然知道这个计划到底有多么重要的,自然不敢马虎。
“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重视,就是意大利人,意大利人早就有些按耐不住了,一旦德国人发动攻势,他们绝对不会再耽误一秒,一定会在北非展开行动。我怕到时意大利人会马上要求我们的海军介入。”弗莱彻这时皱了皱眉头道。
叶枫也忍不住按了按额头,好半晌才道:“现在看来,当初与意大利人签订的那份条约是一个很大的漏洞。也许当初我们退一步,暂时不让埃塞俄比亚和阿尔巴尼亚完全独立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蒋百里连忙道:“这也怪不得谁,毕竟在当时,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居然可以把战争的脚步延迟这么久,更不知道这一两年内我们居然就可以拥有改变战争方式的能力了。当时作出那样的决定,已经是我们所做的最好的安排了,至少让我们在非洲和巴尔干都赢得了更好的声誉。”
林国民等人也纷纷点头,叶枫也微叹了一口气,当时叶枫最大的愿意就是把与英美的战争推后哪怕半年,但从来没有想过可能推后到两三年。而到现在,事实上战争的步伐已经在阿拉斯加数番筹谋下推迟超过了一年多时间了,接下来甚至还可能推迟一年多。这已经可以说是出乎了叶枫的意料之外的,早知道如此,他还真不用为了让埃、阿两国独立而答应只要意大利求助,阿拉斯加就要立即提供帮助的条件了。
现在这个约定就像是一根绳索把阿拉斯加给套牢了。
叶枫最后看向杨国平道:“国平,租借军港的事情与意大利人谈得不太顺利吧。”
杨国平默默点头:“是的,不说在意大利本土租借军港,就是想在利比亚的班加西租借军港,意大利人都不愿意,经过我的调查,意大利人有些担心我们是想趁机在他们的地盘上打下钉子。说白了,就是不太信任我们。对利比亚,对北非领地,他们是看得很重的。”
叶枫最后咬了咬牙道:“既然他们这么不信任我们,那我们也不用客气,要是他们一开战后就真的向我们求援,想办法拖一拖就是,真要介入,那也可以宣而不战,我想只要我们到时摆出一幅不想过度介入的架势,英国人也会巴不得我们这么做,不会主动寻求与我们决战的。我们真正要战的时候,就务求以雷霆之势,摧枯拉朽一般的解决整场战争。”
虽然那样做,未免有些悔约的性质,不太光明正大,但既然意大利人现在作为盟友,都对阿拉斯加不信任,阿拉斯加耍些手段也未尝不可,至少阿拉斯加最终还是会正式参战的,也不算完全悔约吧。
所以最后林国民和蒋百里等人都默默的点了点头。
“乌拉尔和北高加索的工作现在有没有什么问题。”叶枫最后又看向林国民道。
林国民笑道:“经过一年多时间,已经完全稳定下来了,现在乌拉尔和北高加索的经济稳步上行,各项建设如火如涂,各种投资也是极为踊跃,地方行政也基本平稳,最大的工作就是移民,这方便乌拉尔非常顺利,毕竟只是从中国接收移民,目前大约已经完成了500余万的中国移民安置工作,不过接下来乌拉尔的消化能力跟不上了,可能不得不暂时放缓移民的接收进度了。”
“这个没有问题,毕竟我们当时跟中国约定的是五年内完成移民千万的计划,时间还有,只要乌拉尔地区能保持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就行。”
林国民点了点头道:“至于北高加索,问题比乌拉尔要复杂许多,毕竟这里不只是涉及到我们的移民迁入,还涉及到大量的车臣、俄罗斯族等族的居民迁出,涉及到北高加索诸国、东乌、东俄甚至乌拉尔西坡诸国的协同合作,问题相对较多,最大的问题就是愿意迁走的不多,而不大量迁走一部分居民的话,我们迁入的移民就无法消化。到目前为止,我们也只远成了约两百万人的迁入,迁出的大约也只完成了三百多万。想要在北高加索完成民族稀释的工作,短期内有些艰巨。”
“迁入比迁出的还少?北加索怎么说也是原来苏原经济状况较好的地方,邻顿河和伏尔加河区域更是粮仓,消化一些移民困难应该没有这么大吧。”叶枫皱了皱眉道?
林国民叹了一口气道:“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北高加索虽然算是原苏联经济状况最好的区域之一,但事实上他们原来的工厂也好,农场也好,其实都是人浮于事,庙小和尚多,一个最多只需要5000人的工厂,却可能拥有着上万的工人。这些工厂被我们国内的各大企业买下后,不得不大量裁员,但这一裁员,地方稳定问题就大了,加上许多人不愿意回东俄,东乌和北高加索各国,没办法,为了地方稳定,吴仲群,贺文祈等人只能先把这些人安置去开垦耕种农田,而且这也不是长久的办法,毕竟我们的农业耕作机械化程度很高,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北高加索作为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也没有那么多荒地可以开垦了,过度开垦,只会破坏环境。”
叶枫闻言也只能大拍脑门,那些苏联国营工厂,农场是怎么一回事,叶枫其实早应该想到了,就好像后世天朝那些国企一样,完全不是以需求来决定工人数量的,那些工厂都是安排分配的,一个只需100的工厂挤进上千人也不是什么怪事。所谓一个人在干,一个人在看,还有一个在捣蛋,虽然原苏联发展不过二十余年,这个问题还不到这么严重的地步,但人浮于事,僧多粥少的情况已经相当普遍了。
现在换成阿拉斯加那些工商企业,一切以效益效率为先,不可能白养闲人的。而政府也不可能要求这些单位不能裁员,毕竟那些工厂农场的闲人太多了,不是一两个,而工商企业是要赚钱的,不可能养一倍多两倍多的闲人,他们不养,这个包袱自然落到了国家,落到了地方政府的头上。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北高加索毕竟地小人多,没有什么其他的更多的空间来安置迁入的新移民,甚至于消化那些裁员下来的老居民也成问题了。如果放在乌拉尔,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乌拉尔地方大,且还有众多未开垦的土地,同时也有大量的矿产资源,这都是可以消化不少人口的。而北高加索没有办法,这里的资源当然也不少,但空间太小了。且这些资源基本上都是已经开发的。”林国民又道。
“以现在北高加索的实际情况,他们可以消化多少人口?”叶枫问道。
林国民马上道:“如果各方面要保证我们的平均生活水准,最多可以消化六百万人。其中工人大约只能消化三百余万人,其他的可以靠农牧业消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人有事可做,也才能保证他们可以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除非等北加高索的发展水平达到相当于美洲省市的平均经济水平,才有可能消化现在的一千多万人口。如果达到亚洲省市平均水平的话,那就只能消化九百余万人。”
“也就是说北高加索只拥有相当于我们亚洲省市百分之六七十左右的经济实力,但却拥有着只有我们美洲省市的经济实力才可以消化的人口?”一旁的蒋百里等人张了张嘴有些吃惊的道。
林国民点了点头道:“不错,这还是最多可以消化的,事实上以正常情况来说,以北高加索现在的经济水平,只需要有四百万人就够了。”
蒋百里等人不住摇头,四百万,而现在的北高加索等地足有过千万以上的人口,超过一倍足足有多。那也就是说,要不让其他人失业,要不就是一碗饭分成两个人甚至三个人吃。
叶枫的眉头此时已经皱得老高了,虽然他也知道北高加索的问题很严重,但严重到这种地步,也让叶枫有些意外。虽然随着北加索并入阿拉斯加,大量工商企业涌入,让北加索的经济发展速度超乎寻常的快,但事实上这些工商企业很多都是收购了原来的苏联工商农业实体,然后通过一系列整顿,让这些实体焕发生机罢了,新的工商企业当然也有很多,但毕竟只有年余时间,很多新的工商企业都还是草创呢。绝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化掉这些人口,美洲省市可是经过四十年建设才有了现在这样的规模,就算阿拉斯加集中所有精力发展北高加索,没有十年八年的,这里也不可能达到可与美洲省市看齐的高度。
也就是说,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减少这里的人口,否则这里的问题会很严重,失业率高企,是会影响这里的政治稳定的,而这里对阿拉斯加来说拥有着无于伦比的战略意义,决不容有失。
而且这个问题最好是快点解决好,否则一旦开战,任何问题都可能为敌人所利用,一旦后院起火,阿拉斯加在前线打得再好,也有可能从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