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枭雄-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天佑干脆道:“我所用的不多,一会儿送道长两枚拿去合药。”
蒯复阳大喜过望,深施一礼,道:“无量天尊,顾道友胸怀仁善,此举若能活得几人性命,全是顾道友之阴功。”
李阳明听着水潭方向传来的水声,凝眉道:“这头老鼋越来越不一般了,作为守棺兽兵,此孽障从上古年间活到现在,得吃了多少朱果?你们听这个声音,分明是在闹水灌溉龙血木,我想这孽障恐怕已经有了道行,感知到了咱们的到来啊。”
大家都有些夜不能寐的意思,索性便在院子里聊起天来。? ? ·
顾天佑有点怀疑:“能有这么神奇?”
蒋菲郑重点头,道:“可惜上次安顿青狐苏青的时候你没去,要是去了亲眼看一下她豢养的那头青灵狐你便知道了,一些修炼成气候的动物,智力和敏感度跟人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龙剑梅凶狠的:“它要是真聪明就该知道惹不起咱们,不然就把它杀了炖汤吃肉。”
李阳明一听这话又叹了口气。
龙剑梅笑道:“老头儿你别叹气,说不定这老鼋太厉害,我也奈何它不得呢?”
李阳明没有解释为何叹气,只说:“果真如此,真是可幸又可惜。”
蒋菲道:“来的时候没考虑那么多,不然准备几套潜水设备就好了,那水也不知究竟有多深。”
李阳明道:“水脉向下走,沙脉走四方,这里地处高原深处,应该很接近源头了,估计不会太深。”
顾天佑道:“老先生,咱们都走到这儿了,明天就要下地脉寻流棺,其中的道道儿我们还不甚了了啊,这个可不是好事儿,说不定哪个棒槌一不小心就给您捅了篓子。”
李阳明道:“并非老朽藏私,实在是有些东西都是雪岭派不传之秘,但凡是老朽这些年个人领悟的,这一路上都已言无不尽,明天下水寻地脉源头找流棺,老朽当打头阵,下去的人只要跟着我做便可。”
蒋菲道:“明天我跟复阳道长留在上头,小龙女和天佑哥跟您老一起下去,我现在特别想知道咱们这次去探究的到底是哪位上古大德的流棺墓穴?”
李阳明想了想,道:“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方,跟你们说说也无妨,咱们这次探寻的其实就是西王母的流棺。”
西王母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古书山海经描写说:“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的形状“像人”,却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老虎一般的牙齿,很善于长 呼短啸,头发蓬松,顶戴盔甲,是替天展现威猛严厉及降临五种灾害的神祗。
蒋菲作为八行凰首,精通八门奇术。驭虫之术的基础来自山海经,她自然对这部奇书早已烂熟于心。闻言不禁一怔:“西王母的流棺?您是怎么确定的?”
李阳明道:“关于西王母的传说有很多,有道学仙家所讲的神异志怪的,也有史记正传中的母系国王之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历史上确有其人,说到上古人类,我们雪岭派认为那些上古大德都有天外传承,生具异象,雪岭派盗取过的地脉流棺中发现的完整骨骸有六具,无一不是两米多高的巨人,此事绝非偶然。”
蒯复阳插言道:“贫道在一本道藏医家的典籍中曾看到过这样的记载,说在春秋战国焚书坑儒以前,医学曾经一度达到非常惊人的高度,已经可以助人接连残肢,开颅取物而不伤人,只是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两次文化大灭绝的行动让有些高术失去了传承,也让我们这个发明型民族演变成了传承学习型民族,如果这个记载是真实的,那么上古人类很可能拥有过超乎我们想象的先进文明。”
李阳明道:“别的我不能肯定,有一点却是笃定的,今人比之上古人类,其实是在退化,无论是体力还是智慧都是如此,我们的习惯让我们越来越懒得动脑子去琢磨钻研自然现象,西方科学打进来以后,我们开始为之着迷,近代所谓变革,更多是在模仿和抄袭,而我们的创造力其实已经丢失了两千多年。”
老少俩愤青,开口就没完,顾天佑听着是那么回事,还是觉着一个头两个大。小龙女就更受不了啦。蒋菲笑道:“咱们讨论的是西王母,您说这次的目标是她的地脉流棺,我们就是想知道您是怎么肯定这下面是她的流棺的。”
李阳明言犹未尽,眼见这仨不学无术之徒朽木不可雕也,不禁又叹了一口气。
小龙女道:“老头儿,你都叹了一路啦,我们仨就是那腐朽的烂木头,接不住你那高深思想,你还是快捞干的说吧。”
李阳明忽然大声道:“我方才所言都是振聋发聩的真东西,知道什么叫高术江湖吗?就是得了两千多年前传承的人形成的圈子!咱们这个国家以儒术为正统整整两千年,崇尚西学一百多年,我们这些人便只好隐身于江湖两千一百多年,我告诉你们几个这些,就是希望你们明白一件事,有些东西不被认可上不得台面,不是因为虚幻,而是因为不是正统,但就是这些个不正统的东西却保住了这个民族的气运。”
他有些激动,情绪都不大对了,吓得小龙女这么虎的妞儿都不敢说话了。
“就比如国术,这个叫法只是民国年间起的名字,但是存在却要追溯到上古年间,它不是单一的武也不是复杂的术,而是证道的途径,是对生命极限的追逐探索,是真正的科学!”李阳明继续说道:“雪岭派的传承超过三千年,我们的祖先拥有很多不足外人道的特殊本领,整理钻研并且传承了很多上古之术,这当中便有一门命盘断脉之术,以斗量天下水,将天下风物绘制成一份秘图授予真传弟子,世间所存的大德流棺皆在此图中。”
蒋菲道:“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当年百家争鸣的时候,阴阳家,杂家,墨家等等吧,后来都成了高术江湖的一份子,然后你们几个掌握了一些高端秘术的家族凑到一起弄出来一个龙兴会,秘密掌控着这个高术江湖,而这当中你们李家的雪岭派掌握了盗取地脉流棺的秘术,我不大明白的是,若这下面藏的是西王母的流棺,为何到现在都没人来取?”
李阳明沉声道:“震旦!”
ps:订阅,订阅!另外谢谢各位的热情捧场!
第三百一十一章 活水养大龙
震旦这个叫法来自古印度语,是九州的意思,也就是古华夏。 ·这九州包括扬州、荆州、豫州、青州、兖州、雍州、梁州、冀州、徐州。九州之地人杰地灵,皆因山川风水养人之故。取流棺稍有不慎便会破坏一州之地的风水。所以需要遵循大地生气循环的规律来取,依照门规数百年才能取一次,若有门人违背规矩乱取流棺,必定为天下招来横祸。
当年李家曾妄取一脉,招致山河震荡风水易样,在朝多位伟人死于那一年。李阳明说,九州大地是活的,仿佛一座不断运动中的大阵,古人易学所录的各种阵势皆从此演化而来。流棺里葬的都是整个民族的始祖大德级人物,他们所选的位置无不是关乎一州之地风水气运的绝佳的所在。
顾天佑听到这儿忽然有所领悟,道:“如你所说这九州气脉关乎整个民族的气运,而你曾说雪岭派从古至今已盗了八条灵脉,是不是就意味着这里是剩下的最后一条?”
“江河改道,山川易形,这么些年九州之地已经改变了太多太多,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所能孕育出的生灵之气越来越少了。”李阳明感慨着,点点头道:“昆仑是万山之王,龙脉源头,影响整个华夏气运的一条大江和一条大河都起源于此,这条龙脉关乎了整个民族的气运,一旦被破坏,说不得几百年便会山河破碎根器尽毁。”
听他这口气,似乎并无盗取流棺的意思。顾天佑听到这里心中犯疑,打断道:“所以,你把我们带到这里来,并不打算助我们找流棺取宝?”
“事到如今,老夫也不必再隐瞒下去了,一路西行,老夫对三位的人品和秉性能为都已了如指掌,当真人不说假话,此行的目的确实并非为了盗取地脉流棺。? ?·”
李阳明老脸微红,继续道:“你们找流棺是为了你身上的隐伤和蒋小姐的修行根基,有了朱果和八行兰手帕秘术应该足以解决你们的问题,而我把你们找到这里来,确有寻宝之意,但并不是指流棺,另外我还想请小龙姑娘帮忙完成一件雪岭派历代祖师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蒋菲问道:“什么事?”
李阳明道:“我虽然被逐出家门,但总归是黑头发黄皮肤的华夏人,这些年流浪四方,几乎走遍西方诸国,对各国的风水源头总算有些了解,我发现咱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三处养大龙的风水宝地,一处在北美的落基山脉黄石公园,另外两处都在亚洲,一为喜马拉雅,二为昆仑,前者山势向北,却是条冰龙,龙尾朝南只适合养万物而不适合做龙头,后者山势由西往东是龙跃于渊战于野,龙尾向西正是潜龙勿用。”
蒋菲若有所悟道:“你是说咱们脚下这个地方便是昆仑龙脉的源头地?”
李阳明道:“正是如此,只要这条最大的龙脉不破,整个华夏的气运便不会衰退,才有机会在这大争时代赢得一线胜机。”
顾天佑道:“你的意思我完全明白了,现在你可以说究竟需要我们做什么了。”
“我雪岭派历代真传祖师都曾到过此地,深知这地方是一处活水眼,千百年来一直在泄露这条大龙的生机气运,你看这里万树如花,一路西来,三位沿途可曾见到比得上此处半分的景致?由此地而下有一座水库,源头便是这村中水潭,那个地方的花草树木也与这里相差无几,所以如此,并非气候温度适宜,其实是因为那地脉流棺移动了位置所致。”
蒯复阳猜测道:“难道流棺移动位置与那老鼋有关?”
李阳明点头道:“正是如此,流棺移动,让这条龙脉出现了一处破绽,这老鼋本是守棺兽兵,专门负责摆正流棺位置,却因为得了龙气滋润有了道行,晓得此地的好处便忘了本职,放任流棺移动,以至于地脉龙气从这里倾泻,天长日久,竟滋生出一圈龙血木来,老鼋得了龙血胎木的果子就更厉害了。? 要·”
顾天佑有点不可置信:“再怎么厉害也终究是头畜生,你们雪岭派历史上那么多大人物就没一个想过灭了它的?”
“怎么会不想呢?”李阳明苦笑着说道:“雪岭派历代祖师都想将流棺送归原位,却多半都死在这孽畜口中。”
他接着说:“本来作为雪岭派弃徒,我已经没这个宏愿做这件事,但前阵子我徒步穿越北美大陆的时候经过落基山脉,看到了那里的风水格局,尤其是作为风水阵眼的黄石公园后,顿时感到不能再放任这个破绽存在下去了。”
蒯复阳问道:“老师是说那落基山脉的风水格局很厉害?”
李阳明点头道:“简直夺天地造化,黄石公园内有地心阳火彻夜不停催发地气上涌,外有雪山融水滋润万物,寒热交流生出阴阳相交,以至于万物茁壮,滋养出的大河遍及北美平原,山川河流中孕产丰富,可谓是人杰地盛之极,只有昆仑龙脉可与之媲美,以我所见�